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医美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繁简各异:四地医美产品如何获批?.pdf

  • 资源ID:121011       资源大小:3.31M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人民币15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人民币1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医美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繁简各异:四地医美产品如何获批?.pdf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证 券 研 究 报告 医美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推荐 ( 维持 ) 繁简各异: 四地 医美产品如何获批? 针剂、器械 正规 供给 在 我国 大陆 地区 被 强 监管,要求高、审批慢 ,差异化的 合规产品竞争 格局较好 ;下游 直接 2C(非集中招标采购) , 自主定价权较高 , 差异化的痛点 产品 在医美机构蓬勃发展的阶段最为受益、盈利能力佳 。 对比 美国、韩国、 台湾地区 等国家和地区 , 我 国大陆 医疗器械的 “严进” 政 策筑高壁垒 。 审批时长看, 我 国大陆 械 III 类申请时间约为 3-4 年,花费时间 比美国长 1-2 年(美国械 III 类医美产品的审批时间约为 6 个月 -2 年) ;韩国 III 类审批时长在材料齐全下,半年即可获批。 相比之下, 我 国大陆 对医疗器 械的审批较为审慎,无论从 III 类医疗器械占比还是从审批流程看, 我 国大陆 相对“严进”,由此形成了医美上游制造商的高进入壁垒,优先获证的企业享 受先发优势,能在市场竞争中率先建立品牌影响力。 品类结构上,美国对 III 类医疗器械监管最为严格。 美国医疗器械由 FDA 统 一管理,相对严格且细致, 由于美国 较早开始 实施 医疗器械管理, FDA 形成 了 丰富 的数据资源, 大部分 II 类医疗器械通过同等实质认证即可获批, III 类 医疗器械还得益于美国承认国外临床数据,境外获批的产品在美国具备数据 充分性优势,另外美国 III 类医疗器械申请成本高昂,在政策端部分限制了小 企业的进入 。医美产品上,美国 将 皮肤填充剂 归类 为 III 类医疗器械,其审批 最为严格 , 1981 年批准的第一款产品为艾尔建的 Zyderm 胶原蛋白针剂,且截 至目前,首次注册申请的医美产品并不多;但首次获批后,申请人在此基础上 的补充申请将提速,产品更新迭代存在优势。 韩国的医美政策最为宽松,主要系其临床数据审核快,且 预计 大部分产品无需 进行临床, 2018 年 III 类和 IV 类医疗器械的临床数量仅 77 例;且技术文件在 多种条件下可免于审查,资料和临床的时间均大大缩短。 监管 新规及影响 : 逐步优化审批 , 促进行业 合规化 发展 。 医疗器械监管新规利 好 产品储备和矩阵相对丰富的 企业 及 合规制造厂商。 1) 鼓励创新方面, 新规 优化审批备案程序,对创新医疗器械优先审批,且在 科技立项、融资、信贷、 招标采购、医保等方面予以支持 ; 临床上 鼓励 医疗机构 开展临床试验并 将临床 试验条件和能力评价纳入医疗机构等级评审 ,这将 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加快进 入 创新队伍行列 。 2) 叠加海南自由贸易港对高端医美产业的支持, 境内外产 品可先行在乐城区注册并小范围内使用,积累临床数据案例,加速国内械 III 类产品的申请审批 ; 另根据最新的临床试验征求意见稿, 我 国大陆 或将逐步 放开临床试验中仅来源 于 国内数据的限制;以上利好境外 医美产品 已获批上 市 的 企业 、国内率先布局海外品牌的企业、 产品储备和矩阵相对丰富的医美 产品制造商。 3) 程序上放开与严格规范齐头并进,旨在既加速产品上市,又 为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做更有力的后盾,对医美市场来说,水货或灰色供给 状况将有所改善,利好专业合规厂商。 风险提示 : 医美事故导致行业整改 、 发展受制 ; 水货和灰色供给绕过政策 等 。 证券分析师:王薇娜 电话: 010-66500993 邮箱: 执业编号: S0360517040002 证券分析师:胡琼方 电话: 010-66500993 邮箱: 执业编号: S0360519090004 行业基本数据 占比 % 股票家数 (只 ) 58 1.44 总市值 (亿元 ) 18,134.09 2.17 流通市值 (亿元 ) 9,795.08 1.53 相对指数表现 % 1M 6M 12M 绝对表现 2.02 20.43 31.95 相对表现 2.81 17.56 -0.55 相关研究报告 爱美客( 300896)深度研究报告:嗨体护航高 增长,管线支撑持续放量 2020-11-05 医美供应商:高进入壁垒,先发企业快速迭代 2020-09-21 透明质酸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立足原料供应, 加码功能护肤 2019-09-27 -3% 9% 21% 33% 21/04 2021-04-30 2021-05-28 沪深 300 医疗器械 (申万 ) 华创证券研究所 行业研究 医疗器械 2021 年 05 月 31 日 医美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投资 主题 报告亮点 本文对比 我 国大陆 和 美国、韩国、 台湾地区 的医疗器械政策 ,详细介绍医美产 品在四地的分类及证书申请的全流程 , 其中 韩国医美政策最为 宽松 ,审批迅速, 台湾地区 借鉴美国 的医疗器械管理体制 并认可多个国家或地区的数据,美国规 定细致且得益于 丰富 的数据资产供其在产品安全有效上进行借鉴,而 大陆 地区 审批相对审慎,申请流程的时间长于其他国家或地区。本篇报告详细拆解各申 请环节,探讨 我 国大陆 地区 医疗器械 的“严进”政策 , 尤其是械 III 类证书的 申请流程难度 如何 构筑了上游供应商的进入壁垒 。 投资 逻辑 国内医疗器械 监管 新规 于 今年 6 月 1 日正式实行,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监管正式 渐进到来。 新规 特色 表现在 对 上市前的申报审批鼓励创新 并严格规范流程、上 市后管理进一步走上台前。鼓励创新方面, 部分产品在市场准入环节即可进入 优先或创新审批程序 ,同时叠加海南自由贸易港对高端医美产业的支持, 境内 外企业 将缩短 在相对耗时的临床环节 的 用时,利好产品储备和矩阵相对丰富的 上游制造商。管理上,新规既 强调 了 注册人和备案人的责任 ,也落实了监管部 门的责任,将有效地在各个环节 、 各个责任人 中 深化合规要求, 上市后管理则 主要表现在不良事件的监测和再评价制度、建立并 执行产品追溯和召回制度 上。 水货和灰色供给预计将 逐步 受限,医美市场合规化 加速到来 。 医 美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3 目 录 一、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美国、韩国医疗器械定义、分类和基本流程 . 6 二、上市前管理:中国大陆医疗器械相较审慎 . 15 (一) I 类医疗器械审批迅速,以备案或线上申请为主 . 15 (二)中国大陆 II 类和 III 类医疗器械申请:年申请数量较大 注:此处汇率以 6.38 人民币 /美元计算 医 美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14 台湾地区 于今年 5 月最新颁布了医疗器械管理法法规系列政策, 主要对从业者管理、 上市前和上市后管理分别进行了更改。 台湾地区 新规前适用“申请查验登记”,为加速 产品上市以及节省厂商资源成本,新规放开 了 部分 I 类医疗器械的查验登记,仅需在线 上平台系统办理登录即可 ; II 类、 III 类医疗器械仍需查验登记 , 另外产品类别需要根据 有无 类似品 (第二章将详细介绍) 进行判定,若无类似品则需要按照最高风险等级的 III 类医疗器械进行申请;同时申请人可进行优良制造规范的申请。 图表 12 台湾地区 : 按风险等级划分的医疗器械申请流程 资料来源: TFDA医疗器材管理法 , 华创证券 韩国不同风险等级的医疗器械对应不同的申请程序,且对应不同的受理机构 。 I 类医疗器 械仅需进行线上系统登记,适用通知( Notification)程序, II 类医疗器械 按照是否为 同 等实质 产品 (第二章将详细介绍) 适用认证( Certification)或者批准( Approval)程序, III 类和 IV 类医疗器械则均需通过批准程序。在受理机构上,通知和认证受理机构为 国 家医疗器械安全信息研究所 ( NIDS,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dical Device Safety Information),为 第三方机 构,职能 有 : 1)支持并提供有关临床试验 、 标准 、 安全性 、 培训等方面的信息 , 2)发行 I 类设备的通知和 ll 类设备的认证 ; MFDS 仅受理适用批准 程序的 II 类非同等实质产品、 III 类和 IV 类医疗器械。 图表 13 韩国: 按风险等级划分的医疗器械申请流程 资料来源: MFDS Medical Device_Brochure , 华创证券 医 美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15 二 、 上市前 管理 : 中国大陆 医疗器械相较审慎 ( 一 ) I 类医疗器械审批迅速,以备案或线上 申请为主 由于医疗器械的上市主要目的为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 I 类医疗器械作为风险最低 的类别,其在各个国家 /地区的上市流程均较为简单和快速。 中国大陆 : I 类医疗器械 采取备案制度 ,仅需提交符合要求的备案资料 即完成备案 , 市药 品监督局 则 自收到备案资料之日起 5 个工作日内 通过线上 平台向社会公布备案有关信息。 美国: 九成以上 I 类医疗器械 均可执行 510( k)豁免, 因此基本仅需进行电子信息注册 即可 (注册时需要列明产品代码) 。 台湾地区 新规 和 韩国 对 I 类医疗器械 也采取 线 上登录 /登记的管理办法。 图表 14 中美 I 类医疗器械申请 资料来源: NMPA, FDA, 华创证券 ( 二 ) 中国大陆 II 类和 III 类 医疗器械 申请:年申请数量 较大 &整体审慎 我 国大陆 医疗器械年申请数量相对较多,根据 2020 年度医疗器械注册报告, 2020 年 国家药监局共受理医疗器械首次注册、延续注册和许可事项变更注册申请 10579 项 ( +15.6%);其中受理 III 类医疗器械(不含体外诊断试剂) 5364 项,境内 III 类 和进口 III 类首次注册申请分别为 968 项和 371 项,分别占比 18.0%和 6.9%,远高于美国 III 类 的年申请数量( 2019 年首次申请数量为 32 件)。 我 国大陆 II 类和 III 类医疗器械申请采取注册审批制, 申请材料中包括临床评价资料,在 现有文献资料、临床数据能够证明产品安全、有效时,则可免于临床评价,否则需要展 开临床试验; 因此在注册前的资料汇编中,是否需要开展临床试验、临床试验的开展、 临床报告的获得是审批时间长短的关键因素 。 医 美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16 提交注册申请后,技术审评为关键,这取决于资料的充分性和医疗器械的审批难易程度。 由于 我 国大陆 医美类医疗器械(尤其是 III 类) 发展 时间较短,且部分 类别 产品目前仍 属 于首次获批 的情形,如少女针 、童颜针 等, 因此 我 国大陆 对此 类 器械的审批较为慎重, 因资料不充分需要发补(申请一年内)的情形预计较为常见,甚至或需要外请专家进行 联合审评,整体时间线拉长。 从法定 消耗 时间来看, II 类和 III 类医疗器械注册审评分 别为 158 工作日、 188 工作日。 图表 15 中国大陆 II 类和 III 类医疗器械 注册申请 流程 详解 资料来源: NMPA,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 审评 中心 , 华创证券 ; 注:以上部门审批时间均指工作日天数 医 美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17 III 类医疗器械因其风险较高, 我 国大陆 在临床审批上 另 规定 其 需要获得国家药监局(该 权力下放至 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 )同意,且 需 技术审评 ;若将发补时间计算在法定 消 耗 时间限内, 按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 仅临床试验部分 即需 118 工作日 。 3 月新医 疗器械管理条例出台,临床试验采取默认制度,即规定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自受 理后 60 日内需通知临床试验申办者,且若逾期未通知视为同意 ; 临床试验获批开始提速。 图表 16 中国大陆 III 类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另需 技术审评 资料来源: NMPA, 华创证券 综上, 我 国大陆 II 类 医疗器械在需补充发补资料情况下,法定消耗时间为 158 工作日(约 7M,无发补约 5M);若 临床 试验 上下限时间分别 计为 0 和 12M 时, 申请人 发补上下限 分别 计 为 6M 和 12M, II 类医疗器械申请时间约为 13M-31M。 III 类 医疗器械 需要进行临床试验 且均按需补充发补资料情况下,法定消耗时间为 60+188=248 工作日(约 12M,无发补约 10M) 。 若 临床试验 计 为 12M 时, 申请人发补 (包含注册前的临床技术 审评 和提交注册后的资料发补) 上下限分别 计 为 12M和 24M, III 类医疗器械申请时间约为 36M-48M。 图表 17 中 国大陆 II 类和 III 类医疗器械 简化申请 流程 的 耗时 简化流程 II 类 III 类 1)资料整理及产品注册检验 尚不计入申请时限 ,视公司具体情况而定 注册前 2) 临床时间 6-12M 12M 临床时间下限 0 12M 临床时间上限 12M 3) 临床技术 审评 法定消耗时间 - 60 工作 日 /3M 4) 临床技术 审评 发补上下限 - 0-12M 临床技术 审评 发补下限 - 6M 医 美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18 临床技术 审评 发补上限 - 12M 提交 注册后 5) 法定消耗时间 158 工作日 /7M 188 工作日 /9M 6) 资料发补时间 0-12M 0-12M 资料发补时间下限 6M 6M 资料发补时间上限 12M 12M 7) 专家组咨询时间( if required) 视情况而定 视情况而定 时间下限 13M 36M 时间上限 31M 48M 资料来源: NMPA,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 审评 中心 ,华创证券 注: 时间下限 =法定消耗时间 +红色字体部分;时间上限 =法定消耗时间 +加粗字体部分; III 类医疗器械 临床时间均约 12 个月,上下限均记为 12M, 但医美产品 申请 随着临床数据积累将缩短临床耗时 。灰色 底色表示: 1)部分 II 类医疗器械无需进行临床试验,下限设为 0; 2)专家组咨询在必要时才展开, 时 间不计入法定消耗时间,且具体耗时视情况而定 ; ( 三 ) 美国医疗器械 申请:数据资产深厚 &原始 申请数量较少 1、美国 II 类医疗器械申请 :约耗时 9M-27M 510( k)是医疗器械在美国市场销售最基础的 和最大申请数量的上市前 申请文件 (申请 数量 3000+/每年 ,远少于 我 国大陆 II 类医疗器械的申请 数量 ) ,除非需要另外申请 PMA ( III 类)或者按照规定可以豁免 510( k)(大部分 I 类)。 申请 510( k)时 ,提交人需 要将其产品与一种或者多种已 核准上市的 医疗器械进行实质性对比用以证明 产品 与 其 具 有 等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即 同等实质( Substantial Equivalence /SE) 。一旦 FDA 发送 函件 确定申请产品符合同等实质要求 ,即可在美国上市销售。 同等实质 确定通常在 90 天 内进行,并基于 申请人 提交的信息进行 。当 100 天 申请人 仍未收到 FDA 通知 时 ,则可进 行查询或者询问 。 在提交前,申请人可以根据以下内容自我判定是否符合同等实质,并准备相关的资料文 件 ,继而提交申请 。 若符合下列事项则认定两者 具备 实质等同性: 1) 与已于国内核准上 市的器材有 等同的预期用途 ( the Same Intended Use); 2) 与已于国内核准上市的器材 有等同的技术特征 ( the Same Tech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或新的技术特点不影响产 品安全性及有效性(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同等实质的 具体判定流程为以下五个步骤: 1) 预期合法销售 ( Legally Marketed Predicate); 2) 预期使用用途一致 ( Same Intended Use); 3) 技术特征一致 ( Same Tech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4) 或技术特征虽然不同但不会引起安全和有效性问题 ( Or Different Tech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oes not Raise Different Questions of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5) 使用科学的方法检测并审查数据是否能支持同等实质 ( Testing Methods and Data Support SE)。 医 美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19 图表 18 美国医疗器械 同等实质判定 流程 资料来源: FDA The 510( k) Program , 华创证券 II 类医疗器械 主要 可通过两种方式在美国审批,分别是 510( k) 和 De Novo;其中 De Novo 可直接申请或在 被 510( k) 拒绝后 的 30 天内 转换申请 ;两者的关键区别在于是否有可 比产品( Predicate Device) ,若存在则申请 510( k),否则申请 De Novo。 从申请 的接 收 数量来看, De Novo 数量远少于 510( k), 2011 年至 2017 年间 均不超百件。 图表 19 2011-2017 年 FDA 对 De Novo 接收数量(件) 资料来源: FDA De Novo Classification Process ,华创证券 De Novo 的出现来自于新医疗器械( New Device)的判定难点,即无同等实质的,在预 期用途和技术特征上不存在已核准上市的可比产品,因而无法判定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美国的法规对此也经历了变更 : 1) 1976 年 FDA 将所有 New Device 均归类为 III 类医疗 器械 而不论其实际风险程度 ; 2) 1997 年建立了 De Novo 分类程序,但申请人首先需提 交 510( k), FDA 判定其不符合同等实质是因其没有可比产品( Predicate Device)条件 下 才能申请 De Novo, 且 产品的 最终 解释权 归属于 FDA; 3) 2014 年允许直接申请 De Novo, 0 20 40 60 80 100 12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医 美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20 但 若 FDA 判定 III 类医疗器械中存在已上市的类似产品时, 申请人 需要 转换 提交 PMA。 FDA 对于 De Novo 申请的法定时限为 120 日历天。 对比 我 国大陆 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目前对 新研制的尚未列入分类目录的医疗 器械,申请人 1) 可以 按照 III 类直接注册; 2)可以向总局 提出 申请类别确认再进行产 品注册或备案。 另外, 美国鼓励申请人在提交 510( k) 、 PMA、 De Nove 等上市前批准 前 主动 联系 FDA, 以获得进一步的指导来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时间损耗。申请人可以通过预提交 ( pre-submission) 的方式 请求 FDA 的反馈。在预提交期间,申请人将直接与相应的审核 部门进行互动。申请人可以要求正式的书面答复,面对面的会议或电话会议,以解决他 们的关注 和 问题等。 综上, 美国 II 类医疗器械的法定消耗时间对应 510( k)和 De Novo 分别为 100 日历天 (约 3M) 和 120 日历天 (约 4M) , 期间若申请人资料不足,则需在 180 天内完成发补 资料 ,若 FDA 提出 附加资料 要求,申请人需在 180 天内提交附加资料。 申请人耗时主要 为: 1)临床 试验 : 若需进行临床, 美国 II 类医美产品一般需要 6-12M; 2) 按期完善资 料并提交:最长需 360 天(约为 12M,其中发补资料和附加资料各 180 天 ) 。 因此, 若 临床试验上下限时间分别 计 为 0和 12M, 申请人发补上下限分别 计 为 6M和 12M, 按照传统的 510( k) 美国 II 类医疗器械的 申请时间大约为: 9M-27M( 上下限比 我 国大 陆 快将近 4M,另外 因 医美类产品美国的临床试验数据多于 我 国大陆 且允许使用境外数 据 ,在临床数据的收集上 将 快于 我 国大陆 )。 医 美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21 图表 20 美国 II 类医疗器械的申请流程 简化 资料来源: FDA, 华创证券 ; 注:美国为日历天; 2、美国 III 类医疗器械申请 :约耗时 24M-36M 美国 III 类医疗器械适用于 严格管理方式,需要提交 PMA 文件 ,在美国 PMA 类似于 新 药申请 批准 ( New Drug Application, NDA),是授予申请人用于销售特定医疗器械的 特 定私人 许可证。 从数量来看, FDA 年获批通过的原始 PMA( originals)极少, 2019 年仅 32 件 ;其余大部分为 有更新的补充 PMA( panel-track supplements 和 30 Day Notice) , 2019 年为 2607 件 。 在资料汇编上,重要资料和数据主要分为非 临床实验室研究部分 和临床实验研究部分; 非临床部分包括有关微生物学,毒理学,免疫学,生物相容性,压力,磨损,保质期以 及其他实验室或动物测试的信息 ,且需要 按照非临床实验室研究的良好实验室规范进行 安全性评估 ;临床实验研究部分则是 包括 研究方案,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 , 不良反应和 并发症,设备故障和更换,患者信息,患者投诉,来自所有个体受试者的数据列表,统 计分析结果以及来自任何其他信息临床研究 。 另外, III 类医疗器械的临床审批也区别于普通产品,若被判定为具有重大风险,则需要 通过 FDA 的批准同意( 这与 我 国大陆 III 类医疗器械需要通过药监局总局批准类似 ) ; 一般的临床试验则仅需 通过 医学伦理审查委员会( 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 IRB)批准 医 美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22 即可。 上市前批准申请( PMA)的审查分为四个步骤,包括: 1) FDA 工作人员进行的行政和有限科学审查,以确定完整性( 验收和归档 审查, Acceptance and Filing Reviews) , FDA 在申请人提交 PMA 后的 45 个日历天内完成 ; 2) FDA 人员进行深入 的 科学,法规和质量体系审查(实质审查, Substantive Review) , FDA 在申请人提交后的 90 个日历内完成 ; 在该阶段, a)若提交的文件有重大缺陷,则 FDA 将发送重大缺陷文件( Major Deficiency Letter),申请人需要回复缺陷问题后才能 进行进一步审核; b)若无重大缺陷, FDA 将与申请人进行深入地交互以获取更多证明 产品安全和有效的信息; 3)咨询委员会进行审查和推荐(小组审查, Panel Review) ,必要时才展开 ; 4) FDA 最终决定和通知 , FDA 在 申请人 提交 后的 180 个日历天 内 完成 ,若 需进行专家 咨询委员会 ,则其法定消耗时间延长到 320 个日历天 。 FDA 发出通知有 4 种类别,分别 为 a)批准命令( Approval Order),申请人可直接取得 P 号; b)批准信函( Approvable Letter),该类别下主要为申请资料略有瑕疵(如标签、质量体系审核等),申请人 提交 了特定的附加信息或同意了特定条件 后, FDA 可以批准该申请 ; c)不可批准信函( Not Approvable Letter),该类别下为申请资料缺乏重要信息而无法做出批准决定,申请人可 以根据要求修改、选择行政复议或直接撤销 PMA 申请,对于批准信函和不可批准信函, 若申请人在 180 天内未书面回复,则默认视为撤销 PMA 申请; d)拒绝批准( Denial of approval of a PMA) 。 综上, 在无需进行专家咨询委员会时, 美国 III 类医疗器械的 法定消耗时间为 180 个日历 天(约 6M) , 且 在验收、归档、实质审 查阶段 若 申请人资料不完善, FDA 均可发出发 补通知,当申请人提交的资料符合要求后 方 才进入下一环节审查,参考 510( k)和 III 类医疗器械获批的时间,本报告预计发补时间为 180 天。 申请人耗时主要为: 1) 假设 III 类 需进行临床 试验,以 12M 计入; 2) 按期完善资料并提交:最长需 360 天(约为 12M, 其中发补 180 天 、 申请人 需 在 FDA 发布最终通知后 180 天内回复 ); 3)专家组咨询时 间( 320-180=140 日历天,约 5M)。 因此, 若 临床 时间计为 12M, 申请人 发补(包含回复 FDA 最终通知 ) 上下限分别记为 6M 和 12M;专家组咨询上下限计为 0 和 5M;则 美国 III 类医疗器械的 申请时间大约为: 24M-35M(上下限时间约比 我 国大陆 快一年)。 另外,因 FDA 准许使用境外临床试验, 则临床试验时间将被缩短。 美国医疗器械一般快于 我 国大陆 的原因另主要在其数据资产深厚,因其较早建立了相关 数据库,且由 FDA 统一管理,尤其是在与核准上市产品的同等实质比较上能够依照过往 的判定来推断申请产品的 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时美国申请原始 PMA 的数量较少,可供 利用的行政资源可能更多。 医 美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23 图表 21 美国 III 类医疗器械的申请流程 ( PMA) 资料来源: FDA, 华创证券 ; 注:美国为日历天; FDA 接受境外临床数据,整体申请时间快于 我 国大陆 ,交联产品审批速度 一般 慢于非交 联 。 以 玻尿酸的部分 产品举例来看, 瑞蓝于 2005 年经过 FDA 获批上市,此前已于 1996 年获得欧洲 CE 认证;同样艾尔建的 Juv dermUltra 和 Ultra Plus 于 2006 年 6 月在美国 获批上市, 耗时约 6 个月,该产品在登录美国前 也 已在欧洲获得注册 ( FDA 接受境外临 床试验数据) 。 对比 Q-med、 MERZ 和 Allergan 的首次申请时间间隔,交联产品的申请 时间间隔 大部分 长于非交联产品,主要系交联产品涉及交联度和校准尺寸等问题,获批 难度将加大,对照 我 国大陆 也是如此。 图表 22 医美类产品首次注册 PMA 申请时间间隔 产品 名称 公司 /申请人 申请接收时间 ( Date Received) 获批决定时间 ( Decision Date) 时间间隔 境外 上市情况 是否交联 瑞蓝( Restylane) Q-Med AB 06/19/2002 12/12/2003 18M 1996 年获欧洲 CE 认证 非交联 舒颜萃( Sculptra) Q-Med AB 12/01/2003 08/03/2004 8M 2004 年已在欧洲等 30个地区以“ NEW FILL” - 医 美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24 产品 名称 公司 /申请人 申请接收时间 ( Date Received) 获批决定时间 ( Decision Date) 时间间隔 境外 上市情况 是否交联 TM认证上市 瑞蓝( Restylane Refyne, Restylane Defyne) Q-Med AB 12/11/2014 12/09/2016 24M 境外上市 交联 Radiesse 1.3CC and 0.3CC MERZ 09/29/2005 12/22/2006 15M 境外上市 非交联 Radiesse Injectable Implant MERZ 12/22/2005 12/22/2006 12M 境外上市 非交联 Belotero Balance Merz 07/23/2009 11/14/2011 28M 境外 上市 交联 乔雅登 ( Juv dermUltra) Allergan 12/05/2005 06/02/2006 6M 境外上市 交联 乔雅登 ( Juv derm Voluma XC) Allergan 08/29/2011 10/22/2013 26M 境外 上市 交联 资料来源: FDA,华创证券 从艾尔建旗下的乔雅登产品获批时间线来看, 获批时间 耗时 最短为半年(但尚未可知其 是否通过了预提交( pre-submission)进行事先沟通以缩短了审批时间) , 耗时 最长 的为 Voluma XC 的初始注册时间,从接收文件至 FDA 做出 注册审批决定共耗时近 26 个月 。 证件上, ultra 系列(下图红框)同属一个初始证件, V 系列(下图蓝框)同属一个初始 证件, 首次注册获批后,仅需进行补充申请,相对加快了 审批 进度 ,如 VOLLURE、 VOLBELLA XC、 扩展用于下巴的 Voluma XC 等 审批时间相对 Voluma XC 的初始注册耗 时有所 缩短。 图表 23 艾尔建( Allergan) - 乔雅登( Juv derm) 在美国获批时间线 资料来源: FDA, 华创证券 注:色块 标注 时间表示乔雅登在 美国上市产品的申报 时间线 ,颜色深浅 对应时间长度 鉴于 台湾地区 的制度与美国类似,此处不赘述。 ( 四 ) 韩国医疗器械 : 审批迅速 I 类医疗器械仅需在线上系统申请; II 类医疗器械的认证或批准分为两类 (此处不探讨体 外诊断设备 In-Vitro Diagnostic Device /IVD 的情况) ;其中 1) NIDS 认证 ( Certifies) II 类医疗器械的两种: A)同等实质设备( SE 设备 ,与美国和 台湾地区 类似 )是指与预期用途、作用机理、原 材料、性能、测试规范、使用说明与事先获得批准 /认证 /通知的医疗设备等效的设备 。另 外韩国规定 对于通过同等产品获得三次以上批准和认证的 II 类医疗器械, MFDS 可能会 公开宣布它们为公认的同等实质器械( SE); 医 美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25 B) 改装设备( Modified Devices)指的是在预期用途、作用机理、原材料(仅限 于植入 / 接触式设备和大部分无需电动操作的器械)与事先获得批准 /认证 /通知的医疗设备等效, 但在性能、测试规范、使用说明上不等效的设备。 2) NIFDS( MFDS 的附属机构) 批准 II 类中的新设备( New/Novel Device) 新设备( New/Novel Device)是指与事先获得批准 /认证 /通知的医疗设备在预期用途、作 用机理、原材料中不等效的医疗设备。 III 和 IV 类医疗器械的批准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分别是技术文件审核和临床数据审核, 其中临床为非必需项。 按照规定,韩国的审批时限迅速, III 类和 IV 类医疗器械的审批 时间在 65-145 天(约 2M-5M)。 图表 24 韩国医疗器械审批速度迅速 资料来源: MFDS Medical Device_Brochure , 华创证券 ; 注: I/II 类的医疗器械若为下列四种之一,则需要 MFDS 批准: 1)需要临床测试报告的产品; 2)与数 字医疗相关的产品(例如远程医疗系统); 3)未定义名称和分类规定的产品; 4)需与药物结合使用 的产品 。 图表 25 韩国技术文件审核要求内容 技术文件内容 1)与已批准上市的产品的比较数据; 2)预期用途; 3)作用机制; 4)用于验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测试规范、基本原理和实际测量方法的信息,包括机电安全 ( Electrical/Mechanical Safety)、生物安全( Biological Safety,如毒性测试、敏感性测试等)、辐射安 全( Radiation Safety)、电磁安全( Electromagnetic Safety)、性能表现( Performance)、物理 /化学特 征( Physical/Chemical Characteristics)、稳定性( Stability)等; 5)起源和发展背景( Origin or Discovery and Background of Development); 6)临床调查信息( Clinical Investigation); 7)海外使用信息( Data on overseas use)等; 资料来源: MFDS,华创证券 医 美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26 图表 26 韩国 免于技术文件审查的医疗器械 免于技术文件审查的医疗器械 1)出口产品; 2)公开宣布为等效( equivalent)的产品; 3)与已批准 /认证的产品相同( same)的产品(同等实质产品 / 进口:同一个进口商在同国家同产地 同设备生产的产品 / 国产:按照韩国国内分包制造商使用的设计、开发、生产方法制造的产品); 4)有轻微变动的医疗器械(轻微变动附指不涉及本医疗器械本身的变动,如包装、外观、名称等不改 变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变动); 资料来源: MFDS,华创证券 ( 五 ) 中 国大陆 、美 国 、 韩国、 台 湾地区 的 医疗器械审批时间对比 综上 , 韩国的医美政策最为宽松,审批迅速,主要系其临床数据审核快,且大部分产品 无需进行临床, 2018 年 III 类和 IV 类医疗器械的临床数量仅 77 例;且技术文件在多种 条件下可免于审查,资料和临床的时间均大大缩短。美国 医疗器械由 FDA 统一管理,相 对严格且细致,得益于较早开始实现医疗器械管理, FDA 形成了 丰富 的数据资源,大部 分 II 类医疗器械通过同等实质认证即可获批, III 类医疗器械还得益于美国承认国外临床 数据,因此境外获批的产品在美国获批具备数据充分性优势 ,另外美国 III 类医疗器械申 请成本高昂,在政策端部分限制了小企业的进 入 。相比之下, 我 国大陆 对医疗器械的审 批较为审慎, 无论从 III 类医疗器械的占比 还是从审批的流程 看, 我 国大陆 相对“严进”, 由此形成了医美上游制造商的高进入壁垒,优先获证的企业享受先发优势 ,能在市场

注意事项

本文(医美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繁简各异:四地医美产品如何获批?.pdf)为本站会员(幸福)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