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关于广东CCUS项目公众认知度基线调查结果的报告.pdf

  • 资源ID:120857       资源大小:1.73M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人民币15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人民币1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关于广东CCUS项目公众认知度基线调查结果的报告.pdf

关于广东 CCUS 项目公众 认知度基线调查结果的 报告 讨论稿 2014/D04 2009 年,中国国务院提出 2020 年温 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并在 2010 年 把广东省列为低碳试点省份。英国能 源与气候变化部与广东省发展及改革 委员会在广东省省长朱小丹的见证下 于 2013 年 9 月在伦敦签订了推动低 碳合作的联合声明,以深化双方合作, 其中强调了开展碳捕集与封存( CCS) 合作的重要性。2013 年 12 月 18 日 中英(广东)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 业促进与学术交流中心,即中英(广 东) CCUS 中心正式成立。中心致力 于推动大型 CCUS 项目的示范,应对 人类面临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挑战,为 中国面对的雾霾、水污染的问题提供 国际合作平台,催化清洁化石能源技 术产业化,以及培养相关专业人才。 支持单位: 中心发起机构: 01 CCUS 致谢与声明 本网络基线调查问卷由南方日报曹斯女士以及广东省 科技新闻工作者协会林亚茗女士负责开展实施,并 经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中国南方网发布。感谢Peta ASHWORTH 副教授(Ash 研究咨询公司 / 澳大利亚昆士 兰大学)及梁希副教授(英国爱丁堡大学)对本问卷 的设计指导。特别鸣谢 David REINER 副教授(英国剑 桥大学)及 Airong ZHANG 博士(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 工业研究组织)对本问卷调查提出的宝贵修改意见和 建议。感谢叶碧涵女士组织美工和排版工作。本研究 受中英(广东)碳捕集、利用和封存(即 CCUS)产业 促进及学术交流中心委托开展,旨在为广东省 CCUS 示 范项目收集公众意见,用以设计 CCUS 公众交流和利益 相关者参与计划。 本报告提供独立的学术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有关作者, 中英(广东)CCUS 中心,和资助机构不会为报告带来 的任何损失或义务负责。任何个人或机构,在未取得 中英(广东)CCUS 中心同意的情况下,不能够复制, 二次发表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02 致谢与声明 目 录 前言 1 调查方法 3 调查结果 4 总结与改进 13 参考 14 附件:广东 CCUS 项目网络调查问卷 16 附件:今年 2 个重点报道 粵首个碳捕集封存项目引人关注 : 23 “海葬”二氧化碳 27 1. 2. 3. 4. 5. 目录 1. 前言 在中国,要成功设立一个燃煤发电厂需向有关部门提交一份 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以下简称 EIA),其中包括四次公共协商与一场公开听证会的内容报告;同时, 立项还需由市政国土资源部门组织进行公共协商。为确保公众充分 了解项目目标和降低出现反对情况的风险,除了上述正式程序外, 非正式的公众参与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在当下,社会群体事件的频 频发生影响着燃煤发电厂、垃圾焚烧厂、石油化工等新基础设施项 目的建设,而这些反对意见或在公共听证会阶段尚未得到体现。如 今,国内新建的燃煤发电厂在传统污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 悬浮颗粒物)以及二氧化碳排放方面承受着愈发沉重的公众压力, 这意味着能减少有害物质排放量与降低其对环境影响的“碳捕集、 利用与封存”( Carbon Capture Utilisation and Storage,以下简称 CCUS)项目可能会被纳入公众的考虑范围。 CCUS 是一项能大规模减少燃煤发电厂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大型技 术,而华润电力(海丰)大型燃煤项目则是广东省政府组织的首个 CCUS 示范项目。该项目计划从华润电力海丰发电厂捕集一百万吨二 氧化碳 2 输往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惠州炼化厂与其他高浓度原料混 合,混合后的二氧化碳蒸汽将被运输至珠三角流域的一个离岸封存 点。2014 年 8 月,华润电力(海丰)大型燃煤项目指定广东 CCUS 中心在其 1 号超超临界燃煤机组上安装二氧化碳捕集试验装置并和 其他技术进行对比。该试验项目预计于 2015 年 6 月建设完成,而大 规模示范项目的最终投资决议有望在 2018 年中达成。公众认知已被 认定为影响最终投资决议的关键因素。 海丰发电厂位于汕尾市西端的海丰县(人口746,000)小漠镇(人 口 13,000),地处广东省东海岸。该镇包含 17 个村落,占地面积 34.45平方公里,人口数13,000,其中49.6为农民,26.9为渔民, 目前大约居住着 1,000 名港澳台胞和海外华侨。华润电力作为海丰 县最大的公司,与小漠镇的民众建立并向来保持着密切联系。除了 参与道路修缮工作,华润电力还给当地学校捐赠文具用品,帮助改 善学校硬件设施,同时设立奖学金资助本地学生完成大学学业。 2 最终数量取决于政府授权 和封存地建设情况。 1 前言 回顾 CCUS 项目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例如因公众反对遭否 决的荷兰巴伦德雷赫特镇 CCS 计划),实践表明:与利益相关者 进行及时紧密地沟通将是提高本地利益相关者对项目接受度的关键 (Brunsting et al,2011; Terwell et al,2012)。 Ashworth et al (2012) 通 过回顾美国、澳大利亚和荷兰的五个 CCUS 示范项目,找出了五个 建立成功沟通机制的关键因素,分列如下: - 保持政府意向与 CCS 项目目标一致; - 让沟通专家由始至终成为调度团队的一部分; - 选址与项目设计应考虑当地社会环境; - 项目制定与战略调整保持灵活度以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 为推动区域自我选择提供竞争机会。 本研究旨在探寻广东民众对 CCUS 技术的看法与舆论导向。此基 线调查将有助于建立省内的公众沟通机制。尽管全国各地存在地区、 文化和社会差异,但在本项目沟通机制中吸取的经验亦有可能为国 内其他大型基建项目的沟通战略提供借鉴。希望本项目能为沟通机 制如何推动整体技术部署提供一个成功范例。 2 前言 2. 调查方法 广东省是全国人口数量最多的省份,人口总数达一亿六百万, 全省年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 1 万亿美元,峰值发电量 8800 万千瓦。 本基线调查旨在了解广东省公众对环境议题、气候变化和能源技术 (以 CCUS 为重点调查目标)的想法和建议,调查以网络问卷的形 式在南中国领先的网络新闻媒体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中国南方网 发布。 本调查问卷的题目设置参考了全球碳捕集与封存研究院( Global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Institute,简称 GCCSI)提供的“沟通与 参与工具箱”,并根据广东省具体情况对该研究小组的问卷模板做 出了修改。 Brunsting et al(2011) 认为一个成功的沟通机制应体现出 知情、公开、客观的公共讨论过程;因此,本基线调查以大范围的 社会和能源问题入手,争取进一步对话公众。 鉴于公众认知偏差已成为全球几个大型 CCS 项目的主要障碍, 为项目树立社会认可度至关重要 ( Ashworth et al,2012)。除了一般 性问题,针对项目的特定问题会出现在问卷的最后一部分。收集到 的数据为一般性和特定性沟通计划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这些计划对 示范项目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 ( Lupion et al,2013)。 本项调查于2014年8月开展实施,受访者共计2410人,其中5.5% 受访者来自汕尾市海丰县;6.9% 来自汕尾市其他地区;1.4% 来自惠 州;71.3% 来自广东省其他城市,还有 15% 来自其他省份;受访者 男女比例为 1.87 比 1。56% 的访问者表示持有本科学历。超过三分 之二受访者来自三人或三人以上成员的家庭。为了鼓励公众参与, 主办方在留下有效通讯地址的受访者中随机抽取 10 名受访者,送出 10 套英国邮票集。鉴于不足 10% 的受访者留下了他们的通信地址, 邮票集似乎并没有对公众参与起到促进作用,受访者完成调查问卷 可能是考虑到问卷结果涉及自身利益或者出于其他个人原因。 虽然完整的 CCUS 项目包含捕集、运输、利用和封存等环节, 但本问卷并未涉及离岸封存的问题。在苏格兰的一份调查报告中, Mabon et al. (2014) 提出离岸封存较易被公众接受。随着项目的推 进,公众对离岸或陆上封存点的意见和建议会被进一步纳入利益相 关者参与计划中。 3 调查方法 3. 调查结果 对本区域社会问题的重要性评估 为本区域社会问题的重要性进行评估时,超过 87% 的利益相关 者把“环境污染”这一项标注为“重要”或“非常重要”(见图 1), 对教育、住房问题、饮用水供应以及经济发展作出相同标注的人数 比例分别为 82%,79%,78% 和 75%。大部分利益相关者对 17 个选项 均进行了重要性评估,每个选项均获超过 45% 的净支持(见图 2)。 被认为“最不重要”的选项有体育和娱乐设施、人口控制和噪声污染, 相对较少的受访者把上述选项标注为“重要”或“非常重要”。 图 1 利益相关者对本区域社会问题的重要性评估 4 调查结果 图 2 利益相关者对本区域社会问题的净支持 当被问及如何权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间的关系时,受访者并 没有达成高度一致的观点(见图 3)。将近一半(49%)的受访者认 为应优先考虑环境保护;但只有 10% 的受访者认为即使阻碍经济发 展也应优先考虑环境保护;另外,约有 26的受访者选择了中立, 即认为两个问题同等重要;认为应优先考虑经济发展的受访者比例 达 24%,但仅有 1%(即 2410 位受访者中的 33 人)认为即使对环境 造成破坏也应优先考虑经济发展。其中,较多汕尾回复者表示两者 同样重要,但应该优先经济发展,也许因为较大比例汕尾地区经济 发展相对广东省其他地区滞后。 5 调查结果 对环境问题的了解程度 在回答对环境问题的了解程度时(见图 4 和图 5),大多数利益 相关者表示曾经听说过问卷中提及的问题。超过 95% 受访者表示他 们听说过水污染处理、悬浮颗粒物控制和 PM2.5 控制。尽管 PM2.5 是悬浮颗粒物的一种,但相较于悬浮颗粒物,了解 PM2.5 的受访者 比例稍高,这可能是由于问卷调查期间中国媒体频繁报道 PM2.5 问 题。此外,虽然在大型固定排放源已有成熟的技术和程序对硫氧化 物和氮氧化物进行控制,但超过 10% 的受访者声称他们没有听说过 相关术语。还有超过 20% 的受访者表示对温室气体和水污染的来源 “非常了解”或者“有着高度认知和了解”(见图 5)。其中,汕 尾地区居民表示其对煤电环境问题影响程度的认识较总体样本要略 高。 图 3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选择偏向 6 调查结果 图 4 受访者对关键环境问题的了解程度(选择“完全没听说过”的比例) 图 5 受访者对关键环境问题的了解程度(选择“高度认知与了解”和“了解很多”的比例) 7 调查结果 对传统发电技术对环境影响的了解程度 大多数的受访者称他们曾听说过传统发电技术(例如煤,天然气, 核能和水力)对环境的影响(见图 6 和图 7)。超过 98的受访者 表示他们曾听说过核能发电对环境的影响,而听说过燃气发电对环 境的影响的受访者则超过 93;另外,多于 40% 的受访者认为自己 比较了解水力发电对环境的影响,但表示自己较为了解燃气发电对 环境的影响的人只有不到四分之一。这一调查结果的出现可能是由 于媒体对中国三峡工程对环境影响的讨论比较多,而天然气通常只 被公用事业和政府认定为清洁能源。 图 6 受访者对传统发电技术对环境影响的了解程度(选择“完全没听 说过”的比例) 8 调查结果 图7 受访者对传统发电技术对环境影响的了解程度(选择“了解比较多” 和“高度认知与了解”的比例)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当被问及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时,接近 88的受访者认为在 不久的将来,气候变化会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其中认为“非常重要” 的人数占 71%,认为“相对重要”的人数占 17%。低于 10% 的受访者 表示在遥远的未来,气候变化会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而仅有 3% 的人 觉得气候变化是“不重要的”。 上述调查结果和2009年为中英煤炭利用近零排放项目( Near Zero Emission Coal,简称 NZEC)而实施的意见领袖调查结果大不 相同。当时 131 位受访者中,只有 29% 的人认为在不久的将来,气 候变化会是一个非常重要或相对重要的问题;而 43% 的人认为在遥 远的未来,气候变化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造成上述调查结果 9 调查结果 差异的原因有两个:(1)2014 年的调查受众为公众,而 2009 年的 调查则是针对关键意见领袖(即有影响力的利益相关者);(2)公 众包括利益相关者的观点与 2009 年相比已有比较显著的变化。 当被问及未来十年内,中国会否制定气候政策以削减温室气体 绝对量排放时,24% 的人认为可能性非常大,33% 认为有可能,23% 表示中立,而将近 15% 的受访者选择了“不太可能”或“可能性非 常小”。大部分受访者对这个问题发表了意见,仅有 3% 的人表示不 清楚。 对 CCUS 技术的了解程度 在浏览了对 CCUS 技术运用过程的简单描述后,约三分之二的受 访者声称自己没有听说过这项技术。 相比之下,发达国家民众对该项技术的认知程度更高。了解过 CCUS 技术的受众在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和苏格兰的比例分别为 61%,84%,77%,36% ( Ashworth et al,2013) (详见表 1)。然而, 当下一个问题问及公众是否愿意为此技术付费时,竟然有超过 38% 的受众称愿意为 CCUS 技术多支付 20% 的电费,而愿意多付同等比 例电费给可再生能源的人则为 35%。 澳大利亚 荷兰 加拿大 苏格兰 法国 中国 样本量 84 111 80 99 1076 2410 年份 2011 2011 2011 2011 2007 2014 数据来源 研讨会 研讨会 研讨会 研讨会 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 听说过 CCS 的受访 者比例 77% 84% 61% 36% 34% ( 听过 CO 2 封存 ) 32% 来源 Ashworth, 2013 Ashworth, 2013 Ashworth, 2013 Ashworth, 2013 Ha-Duong, 2009 本研究 表 1 公众对 CCS 技术了解程度的国际对比 10 调查结果 回顾全球的过往研究,可再生能源相比于 CCUS 得到了更多的支 持。例如在加拿大卡尔加里,一份面向82位利益相关者的调查表明: 相比 CCUS,受访者更愿意投资风能,太阳能和水力 ( Einsiedel et al, 2013);无独有偶,在英国爱丁堡一个公众参与的研讨会上,99 名 参加者更愿意支持可再生能源而非 CCS (Howell, 2014);另外,瑞 士一个小范围的民意调查也表明,公众更青睐可再生能源 ( Wallquist et al,2009)。本调查结果的出现可能是由于问卷设计以 CCS 为重点, 同时在化石能源依旧是能源系统重要部分的中国,受访者可能希望 CCUS 能帮助减轻本地的空气污染情况。另外,超过 41% 的受访者表 示愿意接受投资回收期为 10 年的房屋改造计划以减少家庭电力消 耗。 对信息来源的信任程度 关于信息来源的信任度问题,利益相关者认为学术文章,报纸 和书籍是三大最值得信赖的信息来源。“社交媒体”被选为最不值 得信赖的一项,其次是互联网和政府通讯员。传统的报纸和学术文 章对于政府和项目开发单位所提供的信息来说会是重要的信息补充 来源。上述调查结果与欧洲晴雨表(2006)的分析结果一致,学术 研究均被公众选为能源问题方面最值得信赖的信息来源。这也暗 示了学术研究在影响民众对 CCS 的认知方面可能产生的重要作用 (Vercelli and Lombardi,2009)。 图 8 利益相关者对信息来源的信任程度 11 调查结果 对特殊示范项目的了解程度 在问卷的最后,利益相关者被问及他们对广东华润电力(海 丰)大型燃煤项目的了解程度。60% 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听说过” 这个项目;而在听说过此项目的人中,表示了解该项目采用了硫氧 化物去除技术和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的人数分占 29% 和 42%。另外, 在调查受访者对汕尾市海丰县 CCUS 示范项目的支持度时,45% 的 人选择“支持”或“强烈支持”,14% 的人选择“稍微支持”;保 持中立的人数占 29%;而仅有 12% 的受访者表示反对该项目。除此 之外,55% 的利益相关者表示“可能”或“很有可能”去参加有关 CCUS 知识的免费讲座,汕尾和海丰的子样本,愿意参加免费讲座的 比例基本一致。上述受访者反馈为建立一个良好的利益相关者参与 平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有利于一个正式、透明的反馈系统的 建立,而这恰恰是项目成功的关键驱动因素 ( Hund and Greenberg, 2011)。 12 调查结果 4. 总结与改进 本次广东 CCUS 基线调查结果表明,受访者认为“环境问题”是 最重要的社会问题,他们同时表示自己对传统的环境污染有所了解。 虽然只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听说过 CCUS 技术,但超过 85的 受访者并不反对 CCUS 技术。信息渠道方面,学术文章、报纸和书 籍被认为是三大最可靠的信息来源。同时,此第一版调查问卷存在 一些需要校正和改进的地方,分列如下: 本研究并未尝试理解认知的驱动因素。沟通团队可在未来调查 中聚焦典型受众(包括 Riesch 在 2013 年建议的网上典型受众) 和利用信息选择问卷( Daamen et al,2011)研究。 社会和政治环境可能显著影响了公众对 CCUS 技术的看法,但 本网络调查难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会定期组织利益相关者研 讨会来探讨这个话题,也可能会设立座谈小组。 针对公众对 CCUS 项目风险和效益的认知的预测不具有普遍性 (Seigo et al,2014),因此,接下来的大型公众调查应尝试了解 公众认知的预测性并记录其发展进程。精心设计的实验性研究 能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度。 与本项目相关的现有信息不足,难以为公众调查的设计提供支 持。为了改进沟通战略和促进项目决策,沟通项目小组将为整 体沟通计划和细分沟通计划建立跟踪档案。 本次调查没有区分年龄组。后续的沟通交流活动会区分不同年 龄组。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将尝试在广东本地学校开展低碳技 术的宣讲活动。 除了利益相关者以外,关键意见领袖(例如负责低碳项目的重 要政府官员)的观点也很有价值。我们可能会运用个体为本模 型( agent-based model)分析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并揭 示互动网络效应。 13 总结与改进 5.References Ashworth, P., Bradbury, J., Wade, S., Feensra, C.F.J.Y., Greenburg, S., Hund, G., et al., 2012. What is in store: lessons from implementing C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eenhouse Gas Control 9, 402-409. Ashworth, P., Einsiedel, E., Howell, R., Brunsting, S., Boughen, N., Boyd, A., et al., 2013. Public preferences to CCS: How does it change across countries? Energy Procedia 37, 7410-7418. Brunsting, S., Upham, P., Dutschke, E., Waldhober, M.D., Oltra, D., Desbarats, J., et al., 2011. Communicating CCS: Applying communications theory to public perceptions of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eenhouse Gas Control 5, 1651-1662. Daamen, D.D.L., Terwel, B.W., ter Mors, E., Reiner, D., Schumann, D., Anghel, S., 2011. Scrutinizing the impact of CCS communication on opinion quality: Focus Group Discussions versus Information-Choice Questionnaires: Results from experimental research in six countries. Energy Procedia 4, 6182-6187. Dowd, A, Itaoka, K., Ashworth, P. Saito, A., de Best-Waldhober, M., 2014. Investigating the link between knowledge and perception of CO2 and CCS: An international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eenhouse Gas Control 28, 79-87. Einsiedel, E.F., Boyd, A.D., Medlock, J., Ashworth, P., 2013. Assessing socio- technical mindsets: Public deliberations on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in the context of energy sources and climate change. Energy Policy, 53, 149- 158. Eurobarometer, 2006. Attitudes towards energy, Special Eurobarometer 247/Wave 64.2 TNS Opinion and Social. Ha-Duong, M., Nadai, A., Campos, A.S., 2009. A survey on the public perception of CCS in France. 14 参考 Howell, R., Shackley, S., Mabon, L., Ashworth, P., Jeanneret, T., 2014. Engaging the public with low-carbon energy technologies: Results from a Scottish large group process. Energy Policy 66, 496-506. Hund, G., Greenburg, S.E., 2011. Dual-track CCS stakeholder engagement: Lessons learnt from FutureGen in Illinois. Energy Procedia 4, 6218-6225. Liang, X., Reiner, D., Li, J., 2011. Perceptions of Opinion Leaders towards CCS demonstration projects in China. Applied Energy 88 (5), 1873-1885. Lupion, M., Perez, A., Torrecilla, F., Merino, B., 2013.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public perception and engagement strategy Experiences in CIUDENs CCS facilities in Spain. Energy Procedia 37, 7369-7379. Mabon, L., Shackle, S., Bower-Bir, N., 2014. Perceptions of sub-seabed carbon dioxide storage in Scotland and implications for policy: A qualitative study. Marine Policy 45, 9-15. 15 参考 附件:广东 CCUS 项目网络调查问卷 碳捕集、利用和封存( CCUS),是目前唯一一项能够在火力发电厂进行 实现大幅度脱碳的技术,通过 CCUS 和其他烟气净化技术,燃煤电厂可以近 乎实现零排放。中英(广东) CCUS 中心协同广东省科技新闻工作者协会、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和英国爱丁堡大学进行本次问卷调查,以了解公众对 CCUS 这项技术,以及广东汕尾市海丰县正在筹备当中的 CCUS 示范项目的想 法和建议。我们衷心感谢你对本问卷的填写,为答谢你的参与,你将有机会 获得由中英(广东) CCUS 中心送出的精美礼物。 一、请你评估所在的区域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改善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1= 完全不重要;2= 不重要;3= 一般;4= 重要;5= 非常重要) 完全不重要 非常重要 就业 1 2 3 4 5 住房购买和租赁费用 1 2 3 4 5 住房问题 1 2 3 4 5 公共交通便利性 1 2 3 4 5 道路维修和通达 1 2 3 4 5 交通堵塞 1 2 3 4 5 噪声污染 1 2 3 4 5 医疗服务便利性 1 2 3 4 5 城镇规划 1 2 3 4 5 经济发展 1 2 3 4 5 人口控制 1 2 3 4 5 教育 1 2 3 4 5 当地基础设施和服务 1 2 3 4 5 环境污染 1 2 3 4 5 饮用水供应 1 2 3 4 5 体育和娱乐设施 1 2 3 4 5 农业问题 1 2 3 4 5 造林问题 1 2 3 4 5 其他(请注明问题及重要性)_ 16 调查问卷 二、下列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表述,你最同意哪一项? 1. 应优先考虑经济发展,即使它对环境造成破坏 2. 经济和环境同等重要,但应优先考虑经济发展 3. 经济和环境同等重要 4. 经济和环境同等重要,但应优先考虑环境保护 5. 应优先考虑环境保护,即使它阻碍经济发展 三、你对下列事物了解程度如何? (1=完全没听说过; 2=听说过但不了解;3=有一点点了解;4=了解比较多; 5= 了解很多;6= 高度认知与了解) 完全没听说过 高度认知与 了解 硫化物排放控制 1 2 3 4 5 6 7 氮氧化物排放控制 1 2 3 4 5 6 7 悬浮颗粒物控制 1 2 3 4 5 6 7 PM2.5 控制 1 2 3 4 5 6 7 水污染处理 1 2 3 4 5 6 7 应对气候变化技术 1 2 3 4 5 6 7 温室气体排放的来源 1 2 3 4 5 6 7 针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制定的政策 1 2 3 4 5 6 7 针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行业倡议 1 2 3 4 5 6 7 四、你对以下发电技术对环境的影响了解多少? (1= 完全没听说过;2= 听说过但不了解; 3= 一般了解;4 了解比较多; 5= 高度认知与了解) 完全没听说过 高度认知与了解 燃气发电 1 2 3 4 5 核能发电 1 2 3 4 5 燃煤发电 1 2 3 4 5 水力发电 1 2 3 4 5 风力发电 1 2 3 4 5 碳捕集和封存 1 2 3 4 5 太阳能光伏发电 1 2 3 4 5 地热 1 2 3 4 5 生物能发电 1 2 3 4 5 波浪 / 潮汐能发电 1 2 3 4 5 17 调查问卷 五、下列有关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的表述,你的态度是? 1. 在不久的将来,气候变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2. 在不久的将来,气候变化是一个相对重要的问题 3. 在不久的将来,气候变化是一个不太重要的问题 4. 在遥远的未来,气候变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5. 在遥远的未来,气候变化是一个相对重要的问题 6. 在遥远的未来,气候变化是一个不太重要的问题 7. 说不清楚 六、你认为在未来十年中,中国制定的气候政策对削减绝对温室气体排 放量的可能性是? 1. 可能性非常小 2. 不太可能 3. 中立 4. 有可能 5. 可能性非常大 6. 不清楚 七、你是否听说过碳捕集、利用和封存( CCUS)? 【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的定义】也称为二氧化碳利用及封存,是一个从化石燃料燃烧产生 的气体中捕集二氧化碳,进而将其压缩、输送和注入深部地下岩层,永久封存或加以利用 的过程。 1. 听说过 2. 没有听说过 18 调查问卷 八、如果采取下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你的接受程度如何? (1= 完全不接受;2= 不接受;3= 中立;4= 接受;5= 完全接受) 完全 不接受 完全 接受 改造房屋以减少家庭电力消耗,投资回收期为 10 年 1 2 3 4 5 使用低碳可再生能源(如水电、太阳能和风能等)电力供应,相应 多支付 20% 的电费 1 2 3 4 5 使用低碳化石燃料(天然气和煤)结合 CCUS 电力供应,相应多支 付 20% 的电费 1 2 3 4 5 九、你对下列信息或新闻来源的信任程度是? (1= 强烈不信任;2= 不信任; 3= 中立;4= 稍微信任;5= 信任) 强烈不信任 信任 互联网(网站) 1 2 3 4 5 社交媒体(如微信和微博) 1 2 3 4 5 电视新闻 1 2 3 4 5 电台 1 2 3 4 5 杂志 1 2 3 4 5 报纸 1 2 3 4 5 专业团体的电子邮件或新闻通讯 1 2 3 4 5 环境保护组织 1 2 3 4 5 书籍 1 2 3 4 5 学术文章 1 2 3 4 5 家人和朋友 1 2 3 4 5 政府通讯员 1 2 3 4 5 科学家访谈 1 2 3 4 5 行业内专家 1 2 3 4 5 学者教授 1 2 3 4 5 19 调查问卷 十、你是否听说过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 ? 1. 听说过 2. 没有听说过 十一、你是否听说过华润电力(海丰)大型燃煤项目吗 ? 1. 没有听说过 2. 听说过 十二、你是否听说过该项目运用了下列污染控制技术 ? A. 硫氧化物去除 1. 是 2. 否 B. 悬浮微粒去除 1. 是 2. 否 C. 净水处理 1. 是 2. 否 D. 二氧化碳去除 1. 是 2. 否 十三、你支持在汕尾市海丰县发展碳捕集、利用和封存近零排放示范项 目吗? 1. 坚决反对 2. 反对 3. 稍微反对 4. 中立 5. 稍微支持 6. 支持 7. 强烈支持 20 调查问卷 十四、如果你所在区域有关于 CCUS 知识的免费讲座,你有多大可能会 参加? 1. 可能性非常小 2. 不太可能 3. 中立 4. 有可能 5. 可能性非常大 十五、您目前所住的地址为 1. 汕尾市海丰县 2. 汕尾市其他地区 3. 惠州市 4. 广东省其他城市 5. 广东省外城市 如果有机会的话,你愿意参加围绕 CCS 项目开展的社区联络工作组吗 ? 1. 是(联系号码:_; 电子邮件:_) 2. 否 十六、请填写你的个人情况 年龄: 性别: 教育程度: 就业情况: 职业: 家庭人口数: 家 庭 收 入: 21 调查问卷 所在区域(从列表中选择): 1. 汕尾市海丰县 2. 汕尾市其他地区 3. 惠州市 4. 广东省其他城市 5. 广东省外城市 十七、如果你想得到一份小礼物(我们通过抽奖方式将总共送出 10 套 英国邮票集),请提供你的姓名和通讯地址,我们承诺将严格保密你的 信息。 姓名: 城市: 通讯地址:_ 22 调查问卷 附件:今年 2 个重点报道 粵首个碳捕集封存项目引人关注 二氧化碳排放是影响全球气候的重要因素,威胁着人类可持续 发展。因此,二氧化碳减排是世界各国共同努力的目标,而碳捕集 与封存则是一项新兴的减排技术。日前,一年一度的欧盟国家关于 碳捕集与封存(简称 CCS)会议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来自欧 盟、中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印度等多个国家和地 区的代表与会。会上, CCS 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引起关注,而正在筹 建当中的广东首个碳捕集与封存大型示范项目华润海丰电厂 21000 MW 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捕集 1000 万吨二氧化碳,亦引 人注目。 二氧化碳排放是影响全球气候的重要因素,威胁着人类可持续 发展。因此,二氧化碳减排是世界各国共同努力的目标,而碳捕集 与封存则是一项新兴的减排技术。日前,一年一度的欧盟国家关 于碳捕集与封存(简称 CCS)会议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来自欧 盟、中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印度等多个国家和地 区的代表与会。会上, CCS 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引起关注,而正在筹 建当中的广东首个碳捕集与封存大型示范项目华润海丰电厂 21000 MW 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捕集 1000 万吨二氧化碳,亦引 人注目。 2014 年 2 月 24 日南方日报及 19 个网站刊登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林亚茗 发自比利时布鲁塞尔 未来几十年或被广泛应用 世界依赖能源,尤其是化石燃料。但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令大气中温室气体不断增加,从而导致地球温度升高,随之海平面 也在升高,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这次与会的英国爱 丁堡大学博士梁希向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如果再不加以控制, 23 重点报道 全球气温将在 2050 年前升高大约 4。全球 100 多个国家曾签署减 排协议,要把这个数值控制在 2以下。由此可见,二氧化碳的减 排行动紧迫性正逐年增加。 除了核能、风能、太阳能发电等可以减少二氧化碳产生的能源 技术之外,碳捕集和封存技术是一项更能够全面应用于各个工业部 门的减排技术,即收集已经产生的二氧化碳,封存到废弃的油井等 地表深处。这一技术在 21 世纪以来成为各国抢占未来低碳竞争优势 的制高点,先后有数百亿美元投入到有关的技术研发和示范项目中。 全球 CCS 研究院预测:它在未来几十年将在电力和工业部门广泛应 用。 这次到会的有欧盟及其成员国的议员、环保部长,还有来自欧洲、 北美洲和亚洲的大企业代表,各方积极地探讨着如何推进碳捕集。 据了解,全世界目前正在运营和建设的较大规模 CCS 项目有 74 个。 目前已经在运作的项目分别位于美国、加拿大和北欧。这些项目去 年封存的二氧化碳约 3000 多万吨,相当于 600 万台汽车的排放量。 据权威组织估算,全球二氧化碳的地质封存潜力至少为 2000 亿 吨,而到 2020 年全球捕集潜力为 26-49 亿吨 / 年。然而,这项技术 迄今存在成本高、能耗高、长期安全性有待验证等突出问题,因此 除了石油企业应用技术接近成熟,并可以此增加出油量而觉得有利 可图之外,其它行业则基本上较难做到商业运作。如本次会议上, 壳牌公司就介绍了一个将于今年 4 月建成的电厂,该电厂产生的二 氧化碳 90% 可以被捕集。电厂除了可以获得政策补贴,还可以把捕 集到的二氧化碳卖给采油企业。 中国去年捕集封存 20 多万吨碳 中国能源消耗以煤为主,二氧化碳排放量非常大。而且,随着 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趋势一时难以改变。英国 CCS 协会 荣誉主席查甫曼在会上就说,CCS 的发展在未来的 7 年是关键,政 府的政策和财政支持、企业的应用、减少成本的技术研发、公众的 理解等等是重点。今年要重点关注中国在这方面的技术和政策进展

注意事项

本文(关于广东CCUS项目公众认知度基线调查结果的报告.pdf)为本站会员(幸福)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