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长安汽车公司之自主品牌分析:开启第三次创业自主品牌突破向上.pdf

  • 资源ID:119765       资源大小:1.57M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人民币15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人民币1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长安汽车公司之自主品牌分析:开启第三次创业自主品牌突破向上.pdf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相关主管机关核准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据此开展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机构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正在或将要与本研究报告所分析的企业发展业务关系。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对报告的客观性 产生影响的利益冲突,不应视本证券研究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深 度 报 告 【 公 司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 长安汽车 000625.SZ 开启第三次创业,自主品牌突破向上 公司之自主品牌分析 核心观点 战略转型:归零再出发,第三次创业,实现新的飞跃 。 公司 开启第三次创业, 战略目标: 2025 年销售整车 600 万辆,市占率 15.7%,其中自主品牌 350 万辆,新能源汽车销售 116 万辆。 提出以创新为驱动力,将效率打造为公 司核心竞争力,着力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型。推出智能化“北斗天枢计划” 与新能源“香格里拉计划” , 将在未来投入 1500 亿元, 2022 年上市 L4 级 智能网联汽车, 2025 年后实现自动驾驶平台量产及商业化运营;未来 5 年 内,计划将以方舟架构和 CHN 架构为基础,推出 26 款智能电动汽车。将 与华为合作推出 5 款智能电动车型。 管理层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将使管理层 利益与股东、市场利益保持一致。 长安自主将实现品牌向上突破,盈利估值将双升 。 公司 将 形成长安乘用车、 欧尚、凯程和中高端乘用车四大品牌的发展战 略,蓝鲸 NE 作为 动力总成 保 障, 智能驾驶领域保持国内领先 。 自主单车均价呈现逐年提升态势, 2018 年 单车 均价 7.72 万元 提升至 2020 年 9.71 万元, 2021 年突破 10 万元。 自主 UNI 系列将实现品牌向上突破,直面合资品牌竞争。 UNI-K 主要与合资品牌 CR-V、奇骏、昂科威等竞争, 在智能安全系统 及智能辅助驾驶 方面, 均优 于合资竞品。 合资竞品月均销量在 1 万辆以上, UNI-K 上市后 4 月销售 6608 辆,后续有望抢占 竞品 市场份额。 一 季度自主 销量已超长城、吉利, 后续 UNI 系列 其它车型 、 CS 系列等新品将使销量继续保持领先趋势。 华为赋能,长安华为合作中高端智能汽车 。媒体报道, 长安与华为、宁德时 代合作打造 CHN 平台 , 将搭载华为 HI 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中的 CDC、 ADC 和部分智能化零部件。新品牌将会推出 5 款车型,首款车型预计售价 20-40 万元 。 目前长安 现有 车型定位集中于 20 万元以下 ,与长安现有车型不存在 竞争关系 , 预计 新品牌与长安现有车型能够实现市场互补 ,品牌继续向上 。 营销渠道变革:线上线下一体化, UNI 系列全新销售模式 。 打破传统 4S 店 模式,线上引流,线上模式做加法。 UNI 系列打造“线下专属门店 +线上专 属 APP”结合的直营模式,以 UNI 星球地球站与长安引力 APP 打通线上线 下,组成完整 UNI 星球生态圈 ,未来 V 标车型销售渠道也会相应改革。 财务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测 2021-2023 年 EPS0.85、 0.99、 1.14 元,可比 公司 21 年平均 PB2.94 倍左右,给予公司 21 年 PB2.94 倍估值, 21 年每股净 资产 10.76 元,目标价 31.63 元 ,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 长安自主品牌、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销量低于预期的风险、芯片 供给低于预期、原材料涨价风险。 Table_BaseInfo 投资评级 买入 增持 中性 减持 (维持 ) 股价( 2021年 05月 19日) 24.6 元 目标价格 31.63 元 52 周最高价 /最低价 28.38/9.72 元 总股本 /流通 A股(万股) 543,959/508,024 A 股市值(百万元) 133,814 国家 /地区 中国 行业 汽车与零部件 报告发布日期 2021年 05 月 20 日 股价表现 1 周 1 月 3 月 12 月 绝对表现 14.69 41.46 29.75 134.51 相对表现 13.4 43.22 36.44 117.27 沪深 300 1.29 -1.76 -6.69 17.24 资料来源: WIND、东方证券研究所 证券分析师 姜雪晴 执业证书编号: S0860512060001 公司主要财务信息 2019A 2020A 2021E 2022E 2023E 营业收入 (百万元 ) 70,595 84,566 102,172 112,883 123,535 同比增长 (%) 6.5% 19.8% 20.8% 10.5% 9.4% 营业利润 (百万元 ) (2,107) 2,624 4,693 5,453 6,322 同比增长 (%) -946.0% 224.5% 78.8% 16.2% 15.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百万元 ) (2,647) 3,324 4,615 5,366 6,223 同比增长 (%) -488.8% 225.6% 38.8% 16.3% 16.0% 每股收益(元) (0.49) 0.61 0.85 0.99 1.14 毛利率 (%) 14.7% 14.3% 15.7% 16.1% 16.5% 净利率 (%) -3.7% 3.9% 4.5% 4.8% 5.0% 净资产收益率 (%) -5.9% 6.8% 8.2% 8.8% 9.3% 市盈率 (35.7) 28.5 20.5 17.6 15.2 市净率 2.1 1.8 1.6 1.5 1.3 资料来源:公司数据 . 东方证券研究所预测 . 每股收益使用最新股本全面摊薄计算 . 相关报告 合资品牌短期受芯片短缺影响,自主销量持 续高增长 2021-05-07 业绩符合预期,自主品牌销售规模扩大促进 收入和毛利率改善 2021-04-29 4 季度毛利率改善,自主品牌有望实现品牌 突破向上 2021-04-24 长安汽车深度报告 开启第三次创业,自主品牌突破向上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2 目 录 1 战略转型:归零再出发,第三次创业,实现新的飞跃 . 4 1.1 开启第三次创业 . 4 1.2 管理层及核心员工实施股权激励计划 . 6 2 长安自主将实现品牌向上突破,盈利估值将双升 . 7 2.1 公司自主品牌的发展 . 7 2.2 动力总成及智能驾驶领域保持国内领先 . 9 2.3 今年以来长安自主销量持续超越吉利、长城 . 11 2.4 自主单车均价逐年提升 . 13 2.5 自主将实现品牌向上突破,与合 资直面竞争 . 15 3 华为赋能,长安华为合作打造中高端智能汽车 . 19 3.1 长安与华为、宁德时代合作打造新平台、新品牌 . 19 3.2 长安华为新车型与现有车型市场互补,不存在竞争关系 . 20 4 营销渠道变革:线上线下一体化, UNI 系列全新销售模式 . 21 5 盈利预测及估值 . 23 6 主要风险 . 24 长安汽车深度报告 开启第三次创业,自主品牌突破向上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3 图表目录 图 1: 长安汽车第三次创业 创新创业计划主要内容 . 4 图 2: 长安汽车 “十四五 ”规划布局 . 5 图 3:长安汽车 2018 年提出的四大品牌及相关定位 . 7 图 4:长安汽车历年推出新车型数量 . 8 图 5:长安汽车历年推出新车型的发展趋势 . 8 图 6:长安汽车蓝鲸动力品牌组成 . 9 图 7:长城汽车、长安自主、吉利汽车销量及同比增速 . 12 图 8:长城汽车、长安自主、吉利汽车单月销量 . 12 图 9:长城汽车、长安自主、吉利汽车销量市占率 . 13 图 10:长安自主品牌的单车均价持续向上 . 13 图 11: CS 系列和 UNI 系列产品均价对比 . 15 图 12: UNI 系列产品上市后销量 . 15 图 13:长安 UNI-K 和自主车型的价格区间对比(万元 /辆) . 15 图 14: UNI-K 及竞品价格区间(万元 /辆) . 17 图 15: 2020 年各合资品牌月均销量 . 19 图 16: 2021 年 4 月 UNI-K 与各合资品牌销量 . 19 图 17:长安汽车与华为、宁德时代合作内容 . 20 图 18:长安汽车现有车 型与新高端智能品牌车型价格比较(万元) . 21 图 19:长安汽车新销售模式开拓进程 . 22 图 20:长安汽车 UNI 星球地球站 . 23 图 21:长安引力 APP 提供免费送车上门服务 . 23 表 1:长安汽车股票激励计划业绩考核条件 . 6 表 2:长安汽车不同车型按品牌细分 . 9 表 3:长安汽车智能驾驶研发计划 及成果 . 11 表 4: CS 系列产品和 UNI 系列产品基本参数对比 . 14 表 5:长安 UNI-K 和自主车型基础参数对比 . 16 表 6:长安 UNI-K 和自主车型自动驾驶软硬件对比 . 16 表 7: UNI-K 及合资可比车型性能参数 . 17 长安汽车深度报告 开启第三次创业,自主品牌突破向上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4 表 8: UNI-K 与合资 可比车型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对比 . 18 表 9:长安汽车与华为合作进程 . 19 表 10:收入分类预测表 . 23 表 11:可比公司估值比较 . 24 1 战略转型 :归零再出发,第三次创业,实现新的飞 跃 1.1 开启 第三次创业 2018 年中国车市出现了 20 年来的第一次负增长,且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市占率跌破 40%,国产汽 车品牌危机隐现。长安汽车顺应汽车“新四化”的发展趋势,迅速推进战略转型。 2018 年 4 月 23 日,长安汽车宣布开启第三次创业 创新创业计划,包含四大核心内涵:“创 业” 以归零心态实现自我突破;“创新” 勇于变革,尝试新方式、新模式;“创变” 以开放心态与其他相关类别企业展开全方位合作;“创速” 以创业公司的高效性和敏捷性迅速 应对市场变化。长安同时公布了最新战略目标: 2025 年销售整车 600 万辆,市占率达 15.7%,其 中自主品牌 350 万辆,新能源汽车销售 116 万辆。 为实现新战略目标,长安汽车提出“一个核心 +四大转型”的发展思路:以创新为驱动力,将效率 打造为公司核心竞争力,着力向智能出行科技 公司转型。具体而言,在客户层面, 从服务客户向经 营客户转型 ,建立在线大数据服务系统,以数字技术精准洞察客户需求,增强提供服务的主动性; 在品牌层面, 从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转型 ,长安将优化品牌架构,新建中高端乘用车品牌。在产品 层面, 从传统产品向智能化 +新能源产品转型 ,一方面持续强化经典产品打造,实现经典产品 PLUS 化;另一方面将智能化和新能源视为长安产品的标准配置,推出智能化“北斗天枢计划”与新能源 “香格里拉计划”,致力于成为智能汽车领域的领军者。在服务模式层面, 从提供产品 +服务向提 供产品 +服务 +出行解决方案转型 , 长安汽车将在出行服务、新零售以及金融和投资等多个领域布 局,开展多维业务创新 。 图 1:长安汽车第三次创业 创新创业计划主要内容 长安汽车深度报告 开启第三次创业,自主品牌突破向上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5 资料 来源: 搜狐汽车 、 易车、 东方证券研究所 面对新格局、新挑战,长安汽车于 2021 年 4 月公布了“十四五”规划及 2030 愿景:坚持向智能 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 将效率和软件能力打造为核心竞争力, 成为 “新汽车 +新生态”产业公司, 加 速 迈向世界一流汽车品牌 。 长安汽车将在未来投入 1500 亿元,深入布局软件产品、智能化、低碳化、新商业模式及高精尖人 才五大领域,加快智能化和低碳化转型步伐。在产品层面,实现“从硬件到软件”转型,以“软件 产品 +生态产品”定义汽车产品及服务,为用户提供极致的驾驶体验;在智能化层面,加快推进“北 斗天枢 2.0”计划,每年发布 1-2 个领先的智能场景应用, 2022 年上市 L4 级智能网联汽车 , 2025 年后实现自动驾驶平台量产及商业化运营;同时携手国际合作伙伴,构建新的半导体产业能力以满 足智能汽车的高算力需求及供应链安全;在低碳化层面,积极推进“香格里 拉”计划,加速发展低 碳产品。未来 5 年内,长安计划将以方舟架构和 CHN 架构为基础,打造 EPA0、 EPA1 和 EPA2 三大新能源整车平台,推出 26 款新智能电动汽车。长安将与华为、宁德时代 合作 并推出 5 款智能 电动车型;在商业模式层面,长安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与合作伙伴共同构建“ 天上一朵云,空中 一张网,中间一平台,地上全场景 ”的全新商业模式,实现与合作伙伴及用户的直通互联;在人才 结构层面,长安将组建 3000 人规模的智能化、软件化人才团队,打造全球优秀人才聚集成长基地。 图 2:长安汽车“十四五”规划布局 长安汽车深度报告 开启第三次创业,自主品牌突破向上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6 资料 来源: 搜狐汽车 、 易车、 东方证券研究所 1.2 管理层及核心员工实施股权 激励计划 2021 年 3 月 3 日,长安汽车发布公告宣布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登记完成 。此次股票激励 计划合共授予限制性股票 7619.54 万股,对象包括 14 名高管以及 1233 名 中层管理人员 、 核心骨 干 ,授予日为 2021 年 2 月 22 日。此次计划覆盖对象约占公司管理、行政、技术类员工的 10%, 人均被授予 6.11 万股。从覆盖范围、授予数量和获益金额来看此次股票激励计划力度较大,将使 管理层利益与股东、市场利益保持高度一致,有助于吸引和留住高精尖人才,为公司长期有序发展 保驾护航。 此次计划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将分 3 个会计年度( 2021-2023)解除限售并设立 3 个业绩考核条件: ( 1)以 2019 年净利润为基数, 2021-2023 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不低于 50%、 42%、 32%,且不 得低于 同行业平均水平或对标企业 75 分位值 ;( 2) 2021-2023 年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 1.7%、 4.8%、 5.5%,且不得低于 同行业平均水平或对标企业 75 分位值 ;( 3)每年的经济增加值( EVA) 变动为正。此外,公司将对员工个人进行分年考核,考核结果为 A-C 对应的标准系数为 1.0, D 对 应 0.5, E 对应 0,个人 当年实际可解除限售数量标准系数个人当年计划解除限售额度 。本次 激励计划的业绩考核条件涵盖公司与员工个人,能提高核心管理团队及各部门员工工作积极性,改 善整体工作效率。 表 1:长安汽车股票激励计划业绩考核条 件 考核对象 时间 考核条件(公司业绩以 2019 年为基数) 公司 2021 年 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不低于 50%、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 1.7%,且两项指标不得低于 同行业平均水平或对标企业 75 分位值 ; EVA 变动为正 2022 年 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不低于 42%、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 4.8%,且两项指标不得低于 同行业平均水平或对标企业 75 分位值 ; EVA 变动为正 2023 年 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不低于 32%、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 长安汽车深度报告 开启第三次创业,自主品牌突破向上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7 5.5%,且两项指标不得低于 同行业平均水平或对标企业 75 分位值 ; EVA 变动为正 个人 2021-2023 年 公司将对员工个人 分年考核 ,考核结果为 A-C 对应的标准系 数为 1.0, D 对应 0.5, E 对应 0,个人 当年实际可解除限售 数量标准系数个人当年计划解除限售额度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东方证券研究所 2 长安 自主 将实现 品牌 向上 突破 ,盈利估值将双升 2.1 公司 自主品牌的 发展 2018 年 4 月北京车展前夕,长安汽车在“创新、创业、创未来”的战略发布会上提出了“一个核 心 +四大转型”的发展思路,以创新为中心,将效率打造成为组织核心竞争力,并推动四个转型。 四个转型之一即为从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转型。在此背景下,长安汽车通过优化品牌架构重新为未 来发展赋能,具体来看,长安汽车提出逐步形成长安乘用车、长安欧尚、长安凯程和新建中高端乘 用车四大品牌的发展战略。 在长安汽车提出的四大品牌中,不同品牌具备不同的定位,针对不同的使用者推出相关车型。 长安乘用车的定位在于时尚、质感、智能,主要针对人群是对生活有所追求的消费者及部分年轻人, 并推出逸动、 CS 系列等相关产品;长安欧尚主打家用舒适类车型, 主要的服务对象是中国的大家 庭;长安凯程主要应用于物流商用领域,其应用人群包括专业物流运输单位及中小业主个体户,同 时长安还在发布会上提出了新建中高端乘用车品牌的计划,为更多消费能力较高的乘用车车主提 供高端产品,探索品牌向上的动力,当前长安汽车在中高端乘用车领域已推出 UNI 系列产品,预 计还将持续推出更多车型满足消费者需求。 图 3:长安汽车 2018 年提出的四大品牌及相关定位 资料来源:搜狐汽车、新浪汽车、东方证券研究所 长安汽车深度报告 开启第三次创业,自主品牌突破向上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8 从历年推出新车型数量看, 2015-2018 年长安每年推出新车数量在 5-6 款,相对较少,且部分车型 为过往车型的改款,新车型的推出节奏较慢, 2018 年长安汽车提出第三次创业计划,持续优化升 级产品矩阵,加速推出新车型。 2019 年成为长安新车型的爆发之年,共有近 10 款新车上市,极大 丰富产品类型,此后长安汽车维持较快的新车上市节奏, 2021 年预计将有 8 款新车上市,有望持 续带动销量提升。 图 4:长安汽车历年推出新车型数量 资料来源:搜狐汽车、新浪汽车、东方证券研究所 从具体车型看, 2018 年之前长安汽车推出的新车型以 CS 系列和逸动系列为主,产品类型较为单 一;随着 2018 年后产品种类焕新, 2019 年上市车型中包括长安乘用车旗下 CS85、 CS95 等多款 产品,以及欧尚旗下科尚、欧尚尼欧 II 等,各子品牌共同发力; 2020 年自主品牌中长安乘用车推 出逸动 PLUS、欧尚推出 X7、 A600 等新车,同时高端乘用车品牌 UNI 系列上市, UNI-T 凭借双联 屏等智能化配置促进销量; 2021 年长安新产品计划包括 UNI-K、 UNI 系列新车、 CS 系列、锐程 CC、奔奔 E-Star 等多款车型,持续丰富产品类型。 2020 年长安自主品牌主打新能源车型,推出 E-Rock、 E-Life、 E-Star 三款新车, 2021 年将规划 奔奔 E-Star 等车型,逐步发力新能源 车 领域。 图 5:长安汽车历年推出新车型的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搜狐汽车、新浪汽车、汽车之家、东方证券研究所 0 1 2 3 4 5 6 7 8 9 10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E 推出新车型数量(辆)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E CS35 CS75 四驱版 CS95 逸动电动版 CS15 CS 15 CS 75 7 座版 CS 95 睿骋 CX 70 奔奔 EV CS 95 凌轩 CS 55 C S3 5 CS 75 全新逸动 全新悦翔 逸动 DT C S7 5 CS 35 CS 85 CS 95 CS 15 逸动 ET 睿骋 CC CS 75 新款逸动 欧尚尼欧 II 科尚 逸动 PLUS U N I - T 新能源 E - Rock 新能源 E - Lif e 新能源 E - Sta r 欧尚 X7 E V 欧尚 A600 U N I - K U N I 系列新产品 CS 35 PLUS C S5 5 PLU S CS 85 cou p e 奔奔 E - Sta r C S9 5 锐程 CC 欧尚 X7 PLUS 推出新车型较少 单车价值量低 第三次创业后推出更多新车型 高端化发展 长安汽车深度报告 开启第三次创业,自主品牌突破向上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9 表 2: 长安汽车不同车型按品牌细分 资料来源:搜狐汽车、新浪汽车、汽车之家、东方证券研究所 2.2 动力总成及智能驾驶领域保持国内领先 2016 年长安汽车发布第一款蓝鲸发动机 2.0TGDI 发动机 , 历时 68 个月,长安汽车于 2016 年 11 月正式发布蓝鲸 2.0TGDI 发动机,成为第一款国内品牌纯自主研发的 2.0T 及以上增压直喷发 动机, 2017 年入选“中国心”十佳发动机。长安汽车在研发过程中不断积累技术和经验,逐渐掌 握动力总成方面的核心技术,为蓝鲸动力品牌与 NE 动力平台的成立奠定基础。 2019 年 6 月 4 日,长安正式发布“蓝鲸动力”品牌,同时宣布成立首个国产品牌模块化发动机研 发平台 蓝鲸 NE 动力平台。 蓝鲸动力并非单一的发动机品牌,而是由蓝鲸发动机、蓝鲸变速器 及蓝鲸油电混驱三部分组成的动力总成品牌。目前基于蓝鲸 NE 平台的 1.4T、 1.5T 发动机已在 cs 系列、逸动系列的多款车型上搭载,在功率、扭矩以及节油等方面均优于同级水平;新一代蓝鲸 NE2.0T 发动机将在新车 UNI-K 上搭载,动力表现在中型 SUV 中处于领先;蓝鲸变速器主要包括 7 速湿式 DCT 变速器及 6 速混动变速器,前者已在 逸动 plus 自动锋尚型 上搭载;未来蓝鲸将推出 首款高度集成 的 P2 混合动力系统 蓝鲸 6 速混动系统 , 兼容 HEV 和 PHEV。 长安整合全球研发资源,历时 4 年打造出基于模块化顶层设计的蓝鲸 NE 动力平台。蓝鲸 NE 动力 平台 兼 顾 1.0-1.8L 排量, 兼容 48V、 HEV、 PHEV、 REEV 设计 , 通用化率 高达 98%。 凭借蓝鲸动 力品牌与 NE 动力平台,长安汽车保持在国产自主品牌中的技术领先地位。 图 6:长安汽车蓝鲸动力品牌组成 长安汽车深度报告 开启第三次创业,自主品牌突破向上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10 资料 来源: 搜狐汽车 、 车主指南、 汽车之家、 东方证券研究所 顺应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大趋势, 2015 年 4 月,长安汽车在 2015 中国汽车论坛 上发布 面向 2025 智能汽车技术发展规划 ,又被称为“ 654”战略: 搭建 6 大平台,掌握 5 大核心应用技术,分 4 个 阶段实现智能化技术的产业化 。“ 654”战略意味着长安汽车开始深入布局智能汽车领域,此后数 年长安汽车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 。 2016 年 4 月 ,长安汽车顺利通过 2000 公里的无人驾驶测试, 成为国内首 家 实现 2000 公里无人驾驶长距离测试的自主车企。 2017 年 11 月,长安汽车获得了 美 国加州 颁发 的 自动驾驶 道 路测 试 牌照 ; 2018 年 4 月,长安汽车再获国内 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牌照 , 成为 首家 拥有中美两国智能汽车 道 路测试牌照的中国车企 。 2018年 3 月,长安汽车首发 L2 级 IACC 集成式自适应巡航系统,包括 单车道自动辅助驾驶、交通拥堵辅助驾驶、自动减速过弯、智能限速 辅助、车道保持辅助以及场景重构 六大功能,同年搭载 IACC 系统的 CS55 车型正式量产上市。以 上一系列成就标志着长安汽车已成为国内智能驾驶领域的领军自主车企。 2018 年 8 月 24 日,长安汽车正式发布向智能化、网联化全面转型的“北斗天枢计划”,宣布 2020 年长安汽车将实现全部联网,全部搭载驾驶辅助系统; 2025 年长安汽车将全部实现语音控制,上 市 L4 级智能驾驶产品等一系列目标。长安汽车将在 自动驾驶、智能交互、智能互联三大领域 深入 布局, 2025 年将构建 5000 人的研发团队,软件开发人员占比超过 60%;建立 5 个全球体验中 心、 9 大体验研究基地 ,打造万人级客户体验团队,获取亿人次级客户体验大数据。“北斗天枢计 划”是长安汽车实现汽车智能化转型的重要里程碑,开启了智能化造车的新纪元。 近年间长安汽车 “北斗天枢计划”战略 的成果陆续显现, 2020 年 3 月,长安汽车完成国内首次 L3 级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 的 量产 ,此款系统搭载 5 个毫米波雷达、 6 个摄像头、 12 个超声波雷达 , 将应用于 UNI 系列的第一款量产车型 UNI-T 上。 2021 年 3 月,长安汽车发布 APA6.0 远程智能泊 车 技术 ,实现手机远程智能泊车和挪车,未 来还 将推出 能够实现 HZP(家庭区域记忆式泊车)和 AVP(远程代客泊车) 的 APA7.0 和 APA8.0 系统。 2021 年 5 月,长安汽车宣布,计划 与华为推 出 5 款 智能电动汽车 。 2022 年,长安汽车计划实现带 有 L4 级自动驾驶能力的智能汽车量产上市。 长安汽车与华为、宁德的强强联合将进一步加速智能转型进程,巩固长安汽车在智能驾驶领域的竞 争优势。 长安汽车深度报告 开启第三次创业,自主品牌突破向上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11 表 3:长安汽车智能驾驶研发计划及成果 时间 内容 2015年 4 月 22 日 长安汽车发布面向 2025 智能汽车技术发展规划 ,又称“ 654”战略: 搭建 6 大平台,掌握 5 大核心应用技术,分 4 个阶段实现智能化技术 的产业化 2015年 7 月 20 日 长安汽车 以 MTC 会员单位身份 参加国际 自动驾驶研讨会 2015 年年会 ,成为首家 加入 MTC 的 中国车企 2016年 4 月 17 日 长安汽车通过 2000 公里的无人驾驶测试,成为国内首个实现 2000 公里无人驾驶长距离测试的自主车企 2017年 11 月 8 日 长安汽车获得 美国加州 颁发 的 自动驾驶 道 路测 试 牌照 2018年 3 月 20 日 长安汽车首发 L2 级 IACC 集成式自适应巡航系统,同年搭载 IACC 系统的 CS55 车型正式量产上市 2018年 4 月 18 日 长安汽车获得国内 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牌照 ,成为 首家 拥有中美两国智能汽车 道 路测试牌照的中国车企 2018年 8 月 24 日 长安汽车发布向智能化、网联化全面转型的“北斗天枢计划” 2020年 3 月 10 日 长安汽车完成国内首次 L3 级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 的 量产 ,该系统将应用于 UNI 系列的第一款量产车型 UNI-T 上 2021年 3 月 1 日 长安汽车发布 APA6.0 远程智能泊车技术 ,实现手机远程智能泊车和挪车 2021年 5 月 10 日 长安汽车宣布,计划与华为推出 5 款智能电动汽车 2022 年 长安汽车计划实现带 有 L4 级自动驾驶能力的智能汽车量产上市 资料来源: 搜狐汽车 、 腾讯汽车、 东方证券研究所 2.3 今年以来 长安自主 销量 持续 超越吉利、长城 从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和吉利汽车的销量对比看,各车企的年销量波动较大,不同阶段车企销量表 现存在较大差异。 ( 1) 2013-2016 年,长安销量领先,长城、吉利次之。在 2013 年至 2016 年之间,长安自主的年 销量处于三家车企中的最高位置, 2016 年销量达 130.5 万辆, 2013-2016 年复合增长率为 13.1%, 增速较快,系长安推出 CS15、 CS75、逸动等多款热销产品促进销量提升。 2016 年长城汽车年销 量达 96.9 万辆, 2013-2016 年复合增长率 15.6%,长城旗下哈弗、 WEY 品牌相继在 2013 年和 2016 年独立,推出更多新车型拉动销量。 ( 2) 2016-2020 年,吉利汽车快速崛起并超越长安、长城。 2016 年后吉利汽车全面迈向精品车时 代,推出多款爆款产品,如博瑞、博越、帝豪 GS 等,逐步构筑起远景家族、帝豪家族、博字辈的 完善产品矩阵,实现 A0 级至 B 级车型全覆盖,年销量超越长安 、长城。 ( 3) 2020 年后,长安汽车销量有望重回高位。长安汽车在 2018 年后提出第三次创业计划,新产 品发力。中低端产品方面 CS 系列推出更多新车型, UNI 系列瞄准 中 高端,同时加快拓展新能源车 领域,带动整体销量回升, 2021 年一季度长安汽车销量已超过长城、吉利,达到 39.0 万辆。 长安汽车深度报告 开启第三次创业,自主品牌突破向上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12 图 7:长城汽车、长安自主、吉利汽车销量及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中汽协、东方证券研究所(长城汽车销量中不包含皮卡销量) 从单月销量看,长安汽车从 2020 年 4 月销售 7.5 万辆提升至 12 月销售 9.7 万辆, 2021 年后单月 销量提升更加明显,各月销量分别为 15.9、 11.1、 12.2、 11.6 万辆,单月销量持续领先于长城汽 车、吉利汽车。相比之下 2021 年后长城汽车单月销量仅 1 月高于 10 万辆,吉利汽车 2 月销量未 达 10 万辆。预计后续 UNI 系列、 CS 系列等新产品将使长安汽车单月销量保持领先趋势。 图 8:长城汽车、长安自主、吉利汽车单月销量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东方证券研究所(长城汽车销量中不包含皮卡销量) 受益于 CS 系列、逸动系列等车型表现强劲, 2021 年一季度长安自主销量增长明显,市占率提升 至 18.5%,相较 2020 年大幅提升 5.1 个百分点,并已经超过长城、吉利汽车;吉利汽车市占率 15.8%,较 2020 年下降 1.2 个百分点;长城汽车市占率 13.3%。 2021 年长安汽车还将推出 UNI -50% 0% 50% 100% 15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长城汽车销量(万辆) 吉利汽车销量(万辆) 长安自主销量(万辆) 长城汽车同比增速 吉利汽车同比增速 长安自主同比增速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长安自主销量(万辆) 长城汽车销量(万辆) 吉利汽车销量(万辆) 长安汽车深度报告 开启第三次创业,自主品牌突破向上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13 系列产品、 CS35 PLUS、 CS55 PLUS、欧尚 X7 等近 10 款新车,新车上市将带动长安整体销量向 上,预计市占率将进一步提升。 图 9:长城汽车、长安自主、吉利汽车销量市占率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中汽协、东方证券研究所(长城汽车销量中不包含皮卡销量) 2.4 自主 单车均价逐年提升 2018 年后长安自主车型的单车平均价格呈现出逐年提升的态势, 2018 年长安自主单车均价为 7.72 万元,整体价格相对较低,后续长安汽车逐步推出更多高端车型和新产品,例如 UNI 系列产品、 CS75、 CS75 PLUS、 CS85 coupe、欧尚 X7 等多款车型单价超过 10 万元。 2020 年 UNI-T 推出 带动长安自主整体单车均价突破 9 万元,达到 9.71 万元, 2021 年后长安自主品牌的单车均价突破 10 万元,至 2021 年 3 月单车均价为 10.02 万元, 2018-2020 年均价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12.2%, 单车均价持续提升。 图 10:长安自主品牌的单车均价持续向上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长城汽车销量市占率 长安自主销量市占率 吉利汽车销量市占率 7 7.5 8 8.5 9 9.5 10 10.5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1月 2021年 2月 2021年 3月 长安自主单车均价(万元) 长安汽车深度报告 开启第三次创业,自主品牌突破向上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14 资料来源:搜狐汽车、新浪汽车、汽车之家、公司官网、东方证券研究所 CS 系列是长安自主销售的主力车型,各类 CS 系列产品上市时间在 2014-2019 年之间,当前长安 汽车已经推出 CS15、 CS35 PLUS、 CS55 等多款 CS 系列车型。从整体看 CS 系列车型相对偏中 低端, CS 系列中销量较高的车型包括 CS75、 CS55 PLUS 等,主要的价格区间在 10-15 万元之 间。 2020 年长安汽车推出 UNI 系列产品, UNI-T 以设计科技、年轻化作为主调, UNI-T 定位 11.59- 13.89 万元之间的紧凑型 SUV, UNI-K 定位 15.39-18.49 万元之间的中型 SUV,进一步强化其高 端化定位, 2021 年长安还将推出代号 C281 的 UNI 系列第三款车型,定位 中 高端轿车。 表 4: CS 系列产品和 UNI 系列产品基本参数对比 资料来源:搜狐汽车、爱卡汽车、汽车之家、易车、东方证券研究所 从细分品牌单车均价看, CS 系列产品的单车均价相对较低,在 10 万元左右, UNI 系列产品单价 明显更高, 2020 年由于仅有 UNI-T 单一车型,单车均价为 13 万左右, 2021 年推出的 UNI-K 价格 更高,使 2021 年 3 月 UNI 系列产品的单车均价提升至 13.9 万元 左右 。 UNI 系列产品上市后销量表现出色, UNI-T 在 2020 年上市后累计销售 6.8 万辆, 2021 年前 4 月 累计销售 3.4 万辆。 UNI-K 在 2021 年 4 月销售 6608 辆,目前 UNI-T 已经发布运动版,进一步提 高对年轻人的吸引力。预计随着 UNI-K 上市并持续发力, UNI 系列产品销量将进一步提升,有望 强化长安汽车的 中 高端化品牌发展趋势,并带 动长安自主的单车均价进一步向上突破。 长安汽车深度报告 开启第三次创业,自主品牌突破向上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15 图 11: CS 系列和

注意事项

本文(长安汽车公司之自主品牌分析:开启第三次创业自主品牌突破向上.pdf)为本站会员(团团)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