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2020年中国CD30药物行业研究报告.pdf

  • 资源ID:119473       资源大小:1.67M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9金币 【人民币1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9金币 【人民币1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0年中国CD30药物行业研究报告.pdf

1 概览标签:CD30药物、单克隆抗体、创新药、仿制药 报告提供的任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文字、图表、图像等)均系 头豹研究院独有的高度机密性文件(在报告中另行标明出处者除外)。 未经头豹研究院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擅自复制、再造 、传播、出版、引用、改编、汇编本报告内容,若有违反上述约定的行 为发生,头豹研究院保留采取法律措施,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权利。头 豹研究院开展的所有商业活动均使用“头豹研究院”或“头豹”的商号、商标 ,头豹研究院无任何前述名称之外的其他分支机构,也未授权或聘用其 他任何第三方代表头豹研究院开展商业活动。 报告主要作者:黄婉儀 2020/06 2020年 中国CD30药物行业研究报告 2020 China CD30 Drugs Industry Study 2020年中国CD30薬業界研究報告2 2020 LeadLeo 淋巴瘤是中国死亡率最高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针对复发或难治性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和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治疗手段有限。CD30是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超家 族成员,在多个淋巴瘤组织中呈阳性表达。CD30的特异性表达使其具有良好的成药性。目前,行业内关于CD30的靶向治疗主要分为三种:(1)单克隆抗体与mAb免疫毒素 偶联物;(2)双特异性抗体;(3)CD30 CAR-T疗法。美国Seattle Genetics公司研发的维布妥昔单抗(商品名:安适利)是全球唯一一个上市的靶向CD30抗体偶联药物, 获批用于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T细胞淋巴瘤等疾病的治疗。2020年5月,安适利由日本武田制药代理销售,获批在中国上市,成为中国第一款上市的靶向 CD30抗体偶联药物。维布妥昔单抗治疗疗效显著,但价格高昂,全疗程预计高达70万人民币,因此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7.9亿元人民币,并在未来三年内稳定增长。 维布妥昔单抗疗效显著 维布妥昔单抗在多个临床试验方案中表现出明显的治疗效果优势:(1)维布妥昔单抗用于ASCT后巩固治疗疗效显著;(2)对比传统化疗方案,维布妥昔单抗 治疗效果更为优异;(3)联合化疗在治疗效果上有明显优势;(4)联合纳武利尤治疗具有较高的协同抗肿瘤效应。 CAR-T疗法发展潜力巨大 CD30抗体已经被广泛开发应用。尽管维布妥昔单抗治疗有很高的应答率,但仅有22%患者表现为5年无进展生存。为了克服抗体治疗的挑战,包括CD30抗体药 物作用持续性的局限、以及CD30抗体渗透到肿瘤部位有效抗体量较少的缺点,针对CD30 CAR-T被开发了出来,维布妥昔单抗在淋巴瘤治疗上的成功使CD30 CAR-T治疗在理论上是可行的。截至目前,已有两项临床研究发表了研究结果,表明CD30 CAR-T有良好的耐受性和抗肿瘤作用。CD30已经成为继CD19、CD22 后,CAR-T疗法中最重要的靶点之一。 中国市场需求群体庞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2018年中国淋巴瘤新发病例数高达9.3万人,且预计未来新发病例将以5%的增速持续上升。其中,可使用已上市CD30药物维布妥昔单 抗治疗的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占14%,渐变性淋巴瘤和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各占3%,需求群体庞大。 企业推荐: 波睿达生物、复旦张江、Seattle Genetics 概览摘要3 2020 LeadLeo 名词解释 - 04 中国CD30药物行业研发情况 - 06 CD30定义与特点 - 06 CD30相关药物 - 07 抗体偶联药物 - 09 CD30双抗 - 13 CD30 CAR-T疗法 - 14 中国CD30药物行业市场综述 - 15 需求市场分析 - 15 产业链分析 - 16 市场规模分析 - 17 行业政策分析 - 18 投资风险分析 - 19 投资企业推荐 - 20 波睿达生物 - 20 复旦张江 - 22 Seattle Genetics - 24 方法论 - 25 法律声明 - 26 目录4 2020 LeadLeo Terms - 04 China CD30 Drugs Industry R&D - 06 Definition of CD30 - 06 CD30 Related Drugs - 07 Antibody Conjugated Drugs - 09 CD30 Double Antibody - 13 CD30 CAR-T Therapy - 14 China CD30 Drugs Industry Market Overview - 15 Demand Market Analysis - 15 Industry Chain Analysis - 16 Market Size Analysis - 17 Industry Policy Analysis - 18 Investment Risk Analysis - 19 Investment Enterprise Recommendation - 20 Bio-Raid - 20 Fudan Zhangjiang - 22 Seattle Genetics - 24 Methodology - 25 Legal Statement - 26 目录5 2020 LeadLeo 单克隆抗体: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均一、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抗体。 NHL:Non-Hodgkins Lymphoma,非霍奇金淋巴瘤,约占所有淋巴瘤80%-90%,其中有三分之二原发于淋巴结,三分之一原发于淋巴结外器官或组织,如消化和呼吸道、 肺、皮肤、涎腺、甲状腺及中枢神经系统等。 CLL: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该疾病以免疫功能不全的高分化淋巴细胞克隆性增殖为主要特征。CLL细胞多侵犯淋巴结、脾脏,骨髓增生 明显活跃,以小淋巴细胞为主,占50%90%,外周血淋巴细胞数明显增多,并具有较成熟的淋巴细胞表面标志。 cGMP:Current 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s,由FDA执行的现行生产质量规范条例,规定了确保对生产工艺和设施进行适当设计、监控和控制的系统。 临床试验:验证或发现试验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以确定该药物治疗价值及安全性的调查研究。 IND:Investigational New Drug Application,新药研究申请,人体临床试验之前所需的申请及批准过程。 NDA:New Drug Application,新药申请。 ORR:Objective Response Rate,客观缓解率,患者的肿瘤负荷减少至预定量的比例。 OS:Overall Survival,总生存期,从随机化分组开始,至因任何原因引起死亡的时间。对于死亡之前就已经失访的受试者,通常将最后一次随访时间计算为死亡时间。 DCR:Disease Control Rate,疾病控制率,经治疗后获得缓解和病变稳定的病例数占整体可评价例数的百分比。 T细胞:T淋巴细胞(T Lymphocyte),由来源于骨髓的淋巴干细胞,在胸腺中分化、发育成熟后,通过淋巴和血液循环而分布到全身的免疫器官和组织中发挥免疫功能 的细胞。 靶细胞:能识别某种特定激素或神经递质并与之特异性结合而产生某种生物效应的细胞。 靶向治疗: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的治疗方式,该位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部的某一蛋白分子或基因片段。 B细胞:B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 脱靶效应:在靶向治疗中,未能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有所偏移的现象。 CAR-T疗法: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T细胞激活,并装上定位导航装置CAR(肿瘤嵌合抗原受体),即CAR-T细胞,利用CAR识别体内肿瘤 细胞,并通过免疫作用释放大量的多种效应因子,它们能高效地杀灭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 名词解释(1/26 2020 LeadLeo 肿瘤坏死因子:主要是由活化的单核细胞或巨嗜细胞产生的一种能够杀伤和抑制肿瘤细胞作用的物质。肿瘤坏死因子可能会引起肿瘤细胞出血坏死。 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通过一个化学链接将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药物连接到单抗上,单抗作为载体将小分子药物靶向运输到目标细胞中。 孤儿药:又称为罕见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罕见病的药品,由于罕见病患病人群少、市场需求少、研发成本高,很少有制药企业关注其治疗药物的研发,因此这些 药被形象地称为“孤儿药”。 双特异性抗体:含有2种特异性抗原结合位点的人工抗体,能在靶细胞和功能分子(细胞)之间架起桥梁应,激发具有导向性的免疫反应,是基因工程抗体的一种,现已成 为抗体工程领域的热点,在肿瘤的免疫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溶酶体:分解蛋白质、核酸、多糖等生物大分子的细胞器。溶酶体具单层膜,形状多种多样,是0.025-0.8微米的泡状结构,内含许多水解酶,溶酶体在细胞中的功能, 是分解从外界进入到细胞内的物质,也可消化细胞自身的局部细胞质或细胞器,当细胞衰老时,其溶酶体破裂,释放出水解酶,消化整个细胞而使其死亡。 ASCT: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取患者自身骨髓、异体骨髓或脐血转输给患者,通过移植物中的多能干细胞在体内定居、增殖、分化,使患者机体恢复造血功能、形成免 疫力的一种治疗方法。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指移植物供者为患者本人。 名词解释(2/27 2020 LeadLeo 8 2020 LeadLeo 中国CD30药物行业研发情况CD30定义与特点 C D 3 0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具有高特异性的特点,在多个淋巴瘤组织中, CD30呈阳性表达 CD30定义 CD30,也称为Ki-1或TNFRSF8,于1982年在用于霍奇 金淋巴瘤(HL)细胞系的单克隆抗体(mAb)中被发 现。 CD30基因定位于染色体的1p36,是淋巴瘤一个活 化基因。 来源:NIH,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通用名 疾病 表达情况 阳性表达 (10%) 几乎所有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 R-S细胞表达CD30 大细胞间变性淋巴瘤、外周T细胞淋巴瘤、淋巴 瘤样丘疹病、退行性变非典型组织细胞增生症、 生殖细胞肿瘤和血管瘤 T细胞、B细胞及裸细胞表达CD30 浆细胞淋巴瘤、骨髓瘤、胰腺及唾液腺肿瘤 偶尔阳性表达 弱阳性表达 EB病毒、亲T淋巴细胞病毒 B淋巴细胞或T淋巴细胞 结核、描抓病、弓形虫感染及结节病 巨噬细胞 罕见表达 白血病、淋巴瘤、横纹肌肉瘤、滑膜肉瘤、脂肪肉瘤、腱鞘的巨细胞肿瘤、恶性纤维组 织细胞瘤、骨肉瘤、Ewing肉瘤,恶性施万细胞瘤、神经节细胞肿瘤和侵袭性纤维瘤病 CD30特点 CD30被认为可以促进细胞增殖和存活,上调对凋亡信号的敏感性并下调免疫反应。 CD30是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超家族成员。CD30具有特异性表达的特点:(1)在健康个体中,CD30表达局 限于活化B和T细胞的一小部分;(2)在多个非淋巴瘤组织中,CD30弱阳性表达;(3)在多个淋巴瘤组织中, CD30呈阳性。 在多个淋巴瘤组织 CD30呈阳性 1 在多个非淋巴瘤组织 CD30弱阳性表达 2 在健康个体 CD30表达局限 于活化B和T细 胞的一小部分 3 CD30高特异性表现 霍奇金淋巴瘤 CD30 CD30的表达及相关疾病 CD30图示 CD30具有高特异性的特点,在多个淋巴瘤组织中,CD30呈阳性表达9 2020 LeadLeo 中国CD30药物行业研发情况CD30相关药物(1/2) 行业内关于C D 3 0的靶向治疗主要分为三种:单克隆抗体与m A b免疫毒素偶联物、双特 异性抗体、CD30 CAR-T疗法 CD30成药 CD30的特异性表达使其具有了良好的成药性。目前,行业内关于CD30的靶向治疗主要分为三种:(1)单克隆抗体与mAb免疫毒素偶联物;(2)双特异性mAb抗体;(3) CD30 CAR-T疗法。 来源:FDA,Clinical Trial,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CD30 CAR-T疗法 双特异性抗体 单克隆抗体与mAb免疫毒素偶联物 已获批上市 在研药物/疗法 维布妥昔单抗 抗CD30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 MCC-DM1偶联剂 AFM13 细胞疗法 临床前 IND I II III 上市 临床前 IND I II III 上市 临床前 IND I II III 上市 最早研发上市并投入使用 研发企业: Seattle Genetics(美国) 武田制药(日本)(销售) 靶向CD30的自体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研发企业 Tessa Therapeutics(新加坡) 波睿达生物(中国) 中国本土在研CD30药物 研发企业: 联合研发 上海医药 复旦张江 靶向CD30和CD16A双特异性抗体 获FDA治疗T细胞淋巴瘤孤儿药资格 研发企业 Affimed(美国) 临床前 IND I II III 上市 治疗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治疗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治疗T细胞淋巴瘤 治疗复发或难治型霍奇金淋巴瘤 FDA获批上市 CFDA获批上市 2011 2020 2018 2020 复旦张江:获得临床试验批文 2019 2020 Affimed:进入Ib期研究 2020 波睿达:探索性临床;Tessa:临床II期 三大CD30靶向治疗方式:目前仅有武田制药的单克隆抗体与mAb免疫毒素偶联物维布妥昔单抗获批上市10 2020 LeadLeo 中国CD30药物行业研发情况CD30相关药物(2/2) 维布妥昔单抗的临床试验数目最多,行业普遍看好维布妥昔单抗的应用拓展。C D 3 0 CAR-T疗法后来居上,临床试验热度持续走高 CD30研发情况 关于CD30偶联物的研发起步较早,针对已上市产品维布妥昔单抗的临床试验数目最多,进展较为成熟。关于CD30双特异性药物的研发以AFM13为主,全球正在进行的临床 试验仅有3项。CD30 CAR-T疗法的临床试验数目在近年来持续上升,但多数研发仍处于临床I期。 来源:Clinical Trial ,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CD30 CAR-T疗法 双特异性mAb免疫治疗 单克隆抗体与mAb免疫毒素偶联物 维布妥昔单抗 抗CD30单克隆抗体-MCC-DM1偶联剂 AFM13 细胞疗法 维布妥昔单抗的临床试验数目最多,行业普遍很看好维布妥昔单抗的应用拓展。CD30 CAR-T疗法后来居上,临床试验热度持续走高 68 项临床试验注册 24 43 6 I期 II期 III期 占CD30临床研究64.1% 2 项临床试验注册 1 1 0 I期 II期 III期 占CD30临床研究50.0% 3 项临床试验注册 1 2 0 I期 II期 III期 占CD30临床研究2.8% 0 项临床试验注册 1 篇相关论文发表 18 项临床试验注册 14 8 0 I期 II期 III期 占CD30临床研究17.0% 2 项临床试验注册 占CD30临床研究50.0% 皆处在临床研究状态 三大药物类型 美国CD30 临床试验注册 登记情况 中国CD30 临床试验注册 登记情况11 2020 LeadLeo 中国CD30药物行业研发情况抗体偶联药物(1/4) 抗体偶联药物会在溶酶体中分解,释放出活性的化药毒物,破坏D N A或阻止肿瘤细胞 分裂,起到杀死细胞的作用 维布妥昔单抗药物偶联物作用原理 MMAe 连接在抗CD30单克隆抗体的偶联链 抗体药物偶联物游离到溶酶体中,释放 MMAe 1 MMAe与微管蛋白结合并导致细 胞周期停滞 2 细胞凋亡 3 CD30进入RS细胞 抗体偶联药物的靶向性来自其中抗体部分,毒性大部分来自小分子化药毒 物部分,抗体部分也可以自带毒性 抗体偶联药物作用原理 抗体部分与毒素部分通过连接物互相连接。抗体部分与肿 瘤细胞表面的靶向抗原结合后,肿瘤细胞会将ADC内吞 ADC药物会在溶酶体中分解,释放出活 性的化药毒物,破坏DNA或阻止肿瘤细 胞分裂,起到杀死细胞的作用 维布妥昔单抗药物偶联物 1 2 3 抗体偶联药物技术原理:维布妥昔单抗 维布妥昔单抗利用抗体偶联药物作用原理,使MMAe在溶酶体中与微管蛋白结合病导致细胞周期停滞,达到细胞凋亡的目的。 来源:Blood期刊,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12 2020 LeadLeo 中国CD30药物行业研发情况抗体偶联药物(2/4) 美国Seattle G enetics公司研发的维布妥昔单 抗(商品名:安适利)是全球唯一一个上市 的靶向CD30抗体偶联药物 抗体偶联药物上市情况:维布妥昔单抗 美国Seattle Genetics公司研发的维布妥昔单抗(商品名:安适利)是全球唯一一个上市的靶向CD30抗体偶联药物,获批用于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T细胞淋巴 瘤等疾病的治疗。2020年5月,安适利由日本武田制药代理销售,获批在中国上市,成为中国第一款上市的靶向CD30抗体偶联药物。 来源:FDA,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药物信息 药品名 维布妥昔单抗 商品名 安适利 研发企业 Seattle Genetics(美国) 批准日期 2011年8月 销售企业 武田制药(日本) 中国上市 审批情况 2020年4月申请 2020年5月上市 安适利(维布妥昔单抗) 目前唯一一个上市的靶向CD30的抗体偶联药物 适应症获批和研发情况 治疗领域 临床前 I II III 获批上市 上市 蕈样肉芽瘤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霍奇金淋巴瘤 T细胞淋巴瘤 外周T细胞淋巴瘤 T细胞淋巴瘤 塞扎里综合征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间皮瘤 肥大细胞增生症 非霍奇金淋巴瘤 硬皮病13 2020 LeadLeo 试验信息 试验方案设计 结果分析 试验名称 针对症状 患者 治疗方案 治疗用量 样本数目 中位PFS ORR CR 结论 AETHERA 试验(2015) cHL患者 ASCT后巩固 治疗 329 维布妥昔单抗 1.8mg/kg N=165 42.9个月 - 维布妥昔单抗用于ASCT 后巩固治疗疗效显著 安慰剂 N=164 24.1个月 - - ALCANZA 试验(2017) 治疗pcALCL 或表达CD30 蕈样真菌病 131 维布妥昔单抗 1.8mg/kg N=164 16.7个月 56.3% 15.6% 对比传统化疗方案,维 布妥昔单抗治疗效果更 为优异 甲氨蝶呤 贝沙罗汀 5-50mg 300mg/ N=164 3.5个月 12.5% 1.6% ECHELON-1 试验(2018) 治疗未经治 疗的III期或IV 期cHL 1334 维布妥昔单抗联合 AVD化疗 1.2mg/kg N=664 82.1% 86% 85% 联合化疗在治疗效果上 有明显优势 ABVD化疗 - N=670 77.2% 83% 80% CheckMate 436(2019) 复发/难治性 PMBL 436 联合纳武利尤单抗 240mg 1.8mg/kg N=30 11.1个月 73% 37% 联合纳武利尤治疗具有 较高的协同抗肿瘤效应 中国CD30药物行业研发情况抗体偶联药物(3/4) 维布妥昔单抗在多个治疗方案的临床试验中疗效显著,是推动其上市且上市后市场地 位稳固的主要原因 抗体偶联药物疗效:维布妥昔单抗 维布妥昔单抗在多个临床试验方案中表现出明显的治疗效果优势:(1)维布妥昔单抗用于ASCT后巩固治疗疗效显著;(2)对比传统化疗方案,维布妥昔单抗治疗效果更为 优异;(3)联合化疗在治疗效果上有明显优势;(4)联合纳武利尤治疗具有较高的协同抗肿瘤效应。 维布妥昔单抗疗效显著,在多个临床试验方案中显现明显治疗优势。联合化疗和联合免疫疗法表现优异,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来源:Clinical Trial,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14 2020 LeadLeo 中国CD30药物行业研发情况抗体偶联药物(4/4) 安 适 利 2011 年 由 美 国 F DA 获 批 上 市 , 此 后 销 售 情 况 表 现 良 好 , 并 在 2019 年 达 到 627.7 百 万美元的销售额 抗体偶联药物市场表现情况:维布妥昔单抗 安适利2011年由美国FDA获批上市,此后销售情况表现良好,2015年全球销售额达到226.1百万美元。2015-2019年,随着安适利的适用症持续获批,适用人群持续扩张,销 售额持续上涨,并在2019年达到627.7百万美元的销售额。2020年5月,安适利在中国获批上市,预计将迎来进一步的销售放量。 来源:FDA,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26.1 265.8 307.6 476.9 627.7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单位:百万美元) 2015.09 cHL患者ASCT后的巩固治疗,用于复发或进展高 风险HL患者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巩固疗法 2011.08 两种以上化疗方案无效的cHL患者 既往化疗方案无效的sALCL患者 2017.11 二线治疗CTCL,治疗pcALCL或表达CD30的真菌病 2018.03 一线治疗未经治疗的III期或IV期cHL 2018.11 一线治疗未经治疗的sALCL或其他表达CD30的PTCL 安适利(维布妥昔单抗)FDA获批适应症发展 及全球销售额,2015-2019 多个治疗方案相继获批,持续推高安适利的全球销售额 2020.05 中国市场获批上市 15 2020 LeadLeo 中国CD30药物行业研发情况CD30双抗 A F M 1 3是唯一一个特异性结合C D 1 6 A的双特异性抗体,也是第一个以动员N K细胞为目 标的抗体分子 CD30双特异性抗体 双特异性mAb免疫治疗在某些实体瘤和血液恶性肿瘤治疗中取得了部分成功。最新研发的颇具前景的靶向CD30和CD16A双特异性抗体为Affimed研发的嵌合双特异性mAb AFM13。抗CD16/CD30双克隆特异性抗体的一端连接于NK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所表达的Fcr-受体区(CD16抗原),另一端与HD及Reed-Srernberg细胞上的CD30抗原相联。 CD30是已获临床证实的肿瘤细胞特异性靶点,而CD16A则是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表达的膜表面受体。AFM13能够同时与肿瘤细胞(CD30阳性)和NK细胞紧密结合,动 员NK细胞消灭肿瘤细胞。 肿瘤细胞被NK细胞溶解 NK细胞 肿瘤细胞 CD16A CD30 AFM13 一端连接于NK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所 表达的Fcr-受体区(CD16抗原) 另一端与HD及Reed-Srernberg细胞上 的CD30抗原相联 AFM13 AFM13动员NK细胞消灭 肿瘤细胞 AFM13试验结果 ORR 23% CR 77% 不良反应 轻度-中度 AFM13试验设计 研究数量 28名患者 患者背景 经大量前处理的复发/难治霍奇金淋巴瘤患者 研究终点 药物安全性和耐受性 AFM13 作用机 制 及 临床试验表现 AFM13显示出良好的 安全性,并且在肿瘤 控制上也有不错的表 现 AFM13是唯一一个特异性结合CD16A的双特异性抗体,也是第一个以动员NK细胞为目标的抗体分子 来源:Clinical Trial,Affimed官网,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16 2020 LeadLeo 21 17 16 14 8 8 5 CD22 BCMA CD20 CD30 CD123 CD33 CD38 各个靶点临床试验注册数量,2020 中国CD30药物行业研发情况CD30 CAR-T疗法 C D 3 0 C A R - T有良好的耐受性和抗肿瘤作用,C D 3 0已经成为继C D 1 9、C D 2 2后,C A R - T 疗法中最重要的靶点之一 CD30 CAR-T疗法 CD30抗体已经被广泛开发应用。尽管维布妥昔单抗治疗有很高的应答率,但仅有22%患者表现为5年无进展生存。为了克服抗体治疗的挑战,包括CD30抗体药物作用持续性 的局限、以及CD30抗体渗透到肿瘤部位有效抗体量较少的缺点,针对CD30 CAR-T被开发了出来,维布妥昔单抗在淋巴瘤治疗上的成功使CD30 CAR-T治疗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截至目前,已有两项临床研究发表了研究结果,表明CD30 CAR-T有良好的耐受性和抗肿瘤作用。CD30已经成为继CD19、CD22后,CAR-T疗法中最重要的靶点之一。 Wang等人实验 Ramos等人实验 患者构成 难治性复发性CD30+淋巴瘤 难治性CD30+淋巴瘤 患者人数 18 9 ORR 39% 33% CD30与CD30 CAR-T作用的关系 HL和ALCL患者体内可溶性CD30的表达量的提高并没有负向调控CD30 CAR-T的作用 致敏CAR-T细胞所需的CD30表达水平 CAR-T细胞的激活需要足够的针对CAR分子的抗原刺激,CD30 CAR-T并没有清除那些由于病毒感染瞬间表达CD30的记忆性T细胞 对正常细胞的毒性 CD30CAR-T针对造血祖细胞的反应非常小,CD30 CAR-T并未损伤T、B淋巴细胞,保持着正常的造血功能,而且未见明显的骨髓毒性 CD30 CAR-T疗法临床前可行性研究 CD30 CAR-T疗法临床试验结果 CD30 CAR-T疗法临床试验结果 来源:NIH,Clinical Trial,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17 2020 LeadLeo 中国CD30药物行业市场综述需求市场分析 中国淋巴瘤患病群体庞大,C D 3 0药物满足部分亚型需求。中国淋巴瘤治疗费用高,但 治疗人数比例大,CD30药物有稳定的需求量支撑 CD30适用群体分析 2020年5月,安适利在中国市场获批上市,适应于(1)复发或难治性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2)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中国淋巴瘤患者群体数量 庞大,CD30药物满足部分患者人群需求,预计安适利等CD30药物未来其在中国将有可观的需求市场。 3% 3% 7% 12% 14% 33% 外周T细胞淋巴瘤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慢性淋巴瘤 滤泡型淋巴瘤 霍奇金淋巴瘤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中国淋巴瘤患者亚型分布 中国淋巴瘤发病率 2018年中国淋巴瘤新发病例数 9.31万 0.5万 霍奇金淋巴瘤患者 8.81万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 中国淋巴瘤患者治疗费用分析 患者治疗平均总体花费 32.6万元 首次治疗花费 25.2万元 首次复发治疗花费 43.9万元 复发两次以上治疗花费 62.5万元 CD30药物在研 CD30药物上市 无相关CD30药物 间变性大细胞细胞瘤 霍奇金淋巴瘤 NK/T淋巴瘤 慢性淋巴瘤 37.8万元 29.3万元 24.9万元 19.4万元 确诊未治疗 治疗中 复发且维持治疗 4% 38% 17% 中国淋巴瘤治疗费用 中国淋巴瘤患者状态 中国淋巴瘤患病群体庞大,CD30药物满足部分亚型需求 中国淋巴瘤治疗费用高,但治疗人数比例大,CD30药物有稳定的需求量支撑 来源:WHO,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18 2020 LeadLeo 中国CD30药物行业产业链分为三个环节。产业链上游参与主体为CD30药物原材料供应商,主要包括相关专利提供商、医学器械提供商、实验耗材提供商等。产业链中游参 与主体是CD30药物相关药物生产商,主要分为外资生产企业和本土生产企业。中国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产业链下游场景主要集中在全国各级医疗机构,根据当前上市的CD30 药物获批适应症,CD30药物主要用于由CD30突变引起的多种类型淋巴瘤。 中国CD30药物行业产业链 来源:企业官网,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CD30药物行业市场综述产业链分析 中国C D 3 0药物行业产业链涵盖原材料供应商、技术服务提供商、药物研发企业和终端 的药物使用场所 技术专利 医学器械 上游 药物原材料供应商 中游 药物生产商 下游 应用终端 应用场所 患者 本土企业 已获批5个适应症 使用维布妥昔单抗治疗霍奇金 淋巴瘤价格约为100,000美元/ 疗程 综合医院 肿瘤治疗的中坚力量,技术先进 生物感应器、细胞分离机、细胞培养箱及配套 风险监控系统等,项目花费在300-500万元。 2家企业联合开展单克隆抗体与mAb免疫毒素偶联物研 究,目前已获得临床试验批件 1家企业进行CD30 CAR-T研究,已获得临床试验批件 技术专利是药物研发和技术服务企业的核心资 产,基础核心专利获取如核酸酶和载体改造专 利等,项目花费范围在30-1,000万元人民币, 占项目成本的50-80%。 药物代理 部分海外药厂 将药物的区域 销售权授予给 其他制药公司, 如维布妥昔单 抗在中国的销 售由武田制药 代理 跨国企业 Seattle Genetics研发的维布妥昔单抗是目前唯一一个上 市的靶向CD30的抗体偶联药物,售价4,500美元/瓶 1家企业进行CD30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研究并进入临床II期 1家企业进行CD30 CAR-T研究,目前已进入临床II期 实验室耗材 包括实验磁珠、离心管、培养瓶、培养箱等。 实验耗材项目花费在100-200万元。 肿瘤专科医院 公立医疗资源的有效补充2020 LeadLeo 17.9 19.2 20.6 22.0 2.5 16.4 0 5 10 15 20 25 2020E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亿元 进口药物销售额 国产药物销售额 截至目前,中国CD30药物行业仍处于早期技术积累阶段,中国CD30药物市场只有外资企业Seattle Genetics研发的维布妥昔单抗获批上市,用于成人CD30阳性的复发或难治 性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和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预计中国仅有6%的淋巴瘤患者适用于维布妥昔单抗的治疗。维布妥昔单抗治疗疗效显著,但价格 高昂,全疗程预计高达70万人民币,因此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7.9亿元人民币,并在未来三年内稳定增长。预计2024年,中国CD30市场将有本土企业研发的药物上 市,预计届时价格将低于维布妥昔单抗定价,并抢占市场份额。 中国CD30药物行业市场综述市场规模分析 维布妥昔单抗治疗疗效显著,但价格高昂,全疗程预计高达7 0万人民币,因此预计 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7.9亿元人民币 中国CD30药物行业市场规模(按销售额统计),2020E-2024E 来源:企业官网,2019中国淋巴瘤患者生存状况白皮书 ,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CD30药物行业市场规模(销售额) 年复合增长率 2020年预测-2024年预测 1.4% 市场人群数据 淋巴瘤新发病人数(2018) 93,100 患者增长率 5% 患者人群治疗情况 治疗比例 38% 复发治疗比例 17% 获批适应症患者数量 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占比 14%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者占比 3% 维布妥昔单抗适用人群占总淋巴瘤患者人群比重 6% 2020: 维布妥昔单抗获批 上市,适应症: 1)复发或难治性系 统性间变性大细胞 淋巴瘤; 2)复发或难治性经 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的治疗 2024: 预计有国产CD30药 物上市20 2020 LeadLeo 政策名称 颁布日期 颁布主体 主要内容及影响 关于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有 关事项公告 2018-12 国家药品监督 管理局 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保障仿制药在质量和疗效上与原研药一致,在临床上实现与原研药相 互替代,不仅可以节约医疗费用,也有助于提升我国仿制药质量和制药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保证公众用药安全有效 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文件 2018-11 医保局 对试点城市组织药品集中竞价采购,对创新药给予一定适应期 “十三五”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 2018-05 科技部 重点强调新型疫苗、抗体制备、免疫治疗、基因诊疗和生物信息平台化建设 关于鼓励药品创新实行优先审评审批 的意见 2017-12 国家药品监督 管理局 加快具有临床价值的新药和临床急需仿制药的研发上市,解决药品注册申请积压的矛盾 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 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 2017-10 中共中央办公 厅、国务院办 公厅 改革临床试验管理,加大临床资源供给。临床机构实行备案制管理,临床试验研究责任制、临 床医生在职务晋升方面一视同仁; 鼓励创新,加强专利保护。完善和落实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鼓励优质仿制药发展,加速新 药临床推广,加强监管,提升违规成本 近五年,中国CD30药物行业发展加速,中国生物医药行业产业发展、行业推广、市场监督等重要环节的宏观政策环境日趋完善。2018年,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 于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有关事项公告,要求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保障仿制药在质量和疗效上与原研药一致,在临床上实现与原研药相互替代,推动中国仿制 药研发的整体发展。2018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鼓励药品创新实行优先审评审批的意见,加快中国本土创新药的上市审批速度,为中国本土CD30药物行业的 发展再添动力。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CD30药物行业市场综述行业政策分析 中国C D 3 0药物行业发展加速,中国生物医药行业产业发展、行业推广、市场监督等重 要环节的宏观政策环境日趋完善 中国CD30药物行业相关政策法规21 2020 LeadLeo 22 2020 LeadLeo CD30药物行业存在海外市场布局、药物质量审批和产品竞争的风险。 淋巴瘤已是中国死亡率最高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 针对复发或难治性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和经 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治疗手段有限,安适利(注射用 维布妥昔单抗)的获批将填补中国CD30阳性淋巴瘤 治疗药物领域的空白,为患者带来治疗新选择。但 除了CD30新型抗体药物外,还有纳武利尤单抗、帕 博利珠单抗等产品可对淋巴瘤进行治疗,且疗效显 著。淋巴瘤治疗药物产品竞争日剧激烈,成为投资 者审慎注资进行CD30药物开发的主要原因。 产品竞争风险 药物审批是药物上市的必要过程,药物因质量原因撤回 导致药物上市流程无法顺利进行,将大量消耗企业在新 药研发上的资本投入。以中信国健为例,其重组抗CD20 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注射液的上市受理于2016年遭到撤 回,折射企业在仿制药研究上对药物质量的重视程度有 待提升。 海外市场布局风险 药物质量审批风险 中国CD30药物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中国CD30药物行业市场综述投资风险分析 除C D 3 0新型抗体药物外,还有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等产品可对淋巴瘤进行治 疗,且疗效显著,适应症领域药物竞争激烈 来源:企业官网,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海外CD30药物市场起步较早,已形成完善药物研发 产业链,吸引多家中国CD30药物企业投资,购买专 利,开展药物研发等。但由于中国和海外的技术专 利法规不同,药物市场监管存在差异,投资海外市 场存在一定风险,国际市场的开拓增长缓慢23 2020 LeadLeo 公司名称:武汉波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2014年9月 中国公司总部:湖北武汉 中国CD30药物行业投资企业推荐波睿达生物(1/2) 波睿达生物处于临床阶段和临床前研发阶段的产品管线包括21个创新药和2个生物类似 药品种 来源:波睿达生物官网、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武汉波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波睿达生物”)是一家生物制药研发公 司,聚焦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和遗传病等多个治疗和预防 领域的生物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 波睿达生物研发管线 类别 管线 治疗领域 抗体筛选 药物筛选 临床前 临床研究 试验注册 CAR-T (血液肿瘤) CD30 CD30+复发/难治性血液肿瘤 / CD19-CD22 白血病/淋巴瘤 / A1903 AML/T-ALL / CAR-T (病毒感染 性疾病) A1801 艾滋病 / A1902 艾滋病 / CAR-T (实体瘤) A1907 实体瘤 / A1910 实体瘤 / UCART A1901 白血病/淋巴瘤 / 主要研发管线 波睿达生物专注于于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CAR-T)技术的临床应用,拥有CD19、 CD20、CD22、CD30、CD33等多项自主 研发的CAR-T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在CAR 基因工程载体制备、病毒包装、CAR-T制 备、临床应用等方面有完整工

注意事项

本文(2020年中国CD30药物行业研究报告.pdf)为本站会员(团团)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