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5G手机行业概览.pdf
1 2020年 中国5G手机行业概览 概览标签:5G、5G手机、基带芯片 报告提供的任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文字、图表、图像等)均系 头豹研究院独有的高度机密性文件(在报告中另行标明出处者除外)。 未经头豹研究院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擅自复制、再造 、传播、出版、引用、改编、汇编本报告内容,若有违反上述约定的行 为发生,头豹研究院保留采取法律措施,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权利。头 豹研究院开展的所有商业活动均使用“头豹研究院”或“头豹”的商号、商标 ,头豹研究院无任何前述名称之外的其他分支机构,也未授权或聘用其 他任何第三方代表头豹研究院开展商业活动。 报告主要作者:张顺 2020/042 2020 LeadLeo 5G手机指使用第五代通信系统的智能手机。5G手机配置5G专用基带芯片可发收5G网络信号,使手机具有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更低的时 延。用户可通过5G手机流畅体验4K/8K视频及AR等新兴应用。中国市场上的5G手机可分为单模5G手机及双模5G手机。单模5G手机仅适用 于NSA 5G网络,无法接入5G核心网,而双模5G手机同时适用于NSA与SA 5G网络。双模5G手机可接入5G核心网,传输速度更快,是 未来市场上的主流5G手机。当前,市场上5G手机价格集中在3,000元-5,000元间。随着5G手机产业逐渐成熟与手机厂商竞争加剧,5G手机 价位逐步下沉,预计2,000-3,000元档位为未来5G手机的主流价位,而5G手机价位下沉将吸引更多用户购买5G手机,提升5G手机的出货量 在手机总出货量的占比。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手机总体出货4,895.3万部,其中5G手机出货量为1,406.0万部,渗透率仅有28.7%。 预计2024 年,中国5G手机出货量将上升至2.8亿部,在智能手机领域的渗透率提升至60%。 新兴应用赋能5G手机行业 利用5G高传输速率衍生更多的现象级应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是5G通信技术的核心价值。回顾4G时代,4G通信技术的升级孵化了短视频、移动支付、移动直 播等应用,这些可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新应用均需在4G手机终端展现。4G通信技术催生的新应用大幅提升4G手机使用体验,成为用户购买4G手机的核心因素。 5G时代必将诞生属于自己时代的新应用,赋能5G手机迅速占领市场。 5G手机散热需求大幅增加 5G手机对散热的高要求来源于5G手机功耗增加和手机结构变化两方面:(1)相较4G手机,5G手机的性能大幅提升,集成度不断提高,5G手机的芯片功耗将 是4G手机的25倍左右,导致工作时的功耗和发热量急剧上升;(2)5G手机除需接收5G高频信号外,还需兼备可接收4G信号的能力,因此5G手机需配置的天 线数量增加,导致内部空间紧凑,散热性能减弱。设备运行中的热量会直接影响电子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试验证明,电子元器件温度每升高2,其可靠性 将下降10%。以GaN器件为例,器件的温度每提升20,器件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TF)下降一个数量级。因此,手机的散热性能直接影响手机的运行速度和 用户体验感,是5G手机极为重要的一环。 全球5G手机市场高度集中,5G手机出货量排名前5的企业中有三家中国企业 2019年为5G手机商用的第一年,发行5G手机的厂商较少。从2019年全球5G手机出货量分析,华为、三星、vivo、小米及LG占据全球5G手机市场前五名,合计 市场份额高达94.7%。2019年,华为5G手机出货量高达690万台,以较小的优势领先排名第二的三星。中国vivo及小米分别出货200万及120万台5G手机,位居第 三与第四。 企业推荐: 华为、小米、OPPO、vivo 概览摘要3 2020 LeadLeo 名词解释 - 05 中国5G手机行业综述 - 06 5G定义 - 06 5G手机定义与发展现状 - 07 成本构成分析 - 08 产业链分析 - 09 中国5G手机行业驱动力分析 - 14 5G手机极大提升用户体验 - 14 低价5G手机上市驱动用户快速迁移 - 15 中国5G手机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 16 中国5G手机行业政策分析 - 17 中国5G手机行业发展趋势 - 18 快充技术逐渐普及提升5G手机续航能力 - 18 5G手机散热需求大幅增加 - 19 中国5G手机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 20 中国5G手机行业头部企业产品技术维度分析 - 21 中国5G手机头部企业分析 - 22 华为 - 22 目录4 2020 LeadLeo 小米 - 24 OPPO - 26 vivo - 28 方法论 - 30 法律声明 - 31 目录5 2020 LeadLeo 非独立组网模式(NSA):指使用现有的4G基础设施,进行5G网络的部署。基于NSA架构的5G载波仅承载用户数据,其控制信令仍通过4G网络传输。 独立组网模式(SA):指新建5G网络,包括新基站、回程链路以及核心网。 3GPP:包括组织伙伴、市场代表伙伴和个体会员,以由2G网络到3G网络平滑过渡为目标的国际标准化组织。 4K超高清视频:最高显示分辨率为3,840 x2,160,约830万像素的视频。 8K超高清视频:最高显示分辨率为7,680 x4,320,约3,300万像素的视频。 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 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 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 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人工智能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 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AIoT:AI技术和IoT技术的结合,通过物联网收集海量的数据存储于云端、边缘端,再通过大数据分析及更高形式的人工智能,实现万物数据化、万物智联化。 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囊括计算机、电子信息、仿真技术等新技术,通过计算机模拟虚拟环境给人以环境沉浸感。 带宽:一个信号所包含谐波的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差,即该信号所拥有的频率范围。信号频率变化范围越大,信号带宽越宽。 Kbps:千比特每秒,数字信号传输速率单位,具体表示每秒钟传送千位信息数量。 Mbps:兆比特每秒,数字信号传输速率单位,具体表示每秒钟传送兆位信息数量。 Gbps:千兆比特每秒,数字信号传输速率单位,具体表示每秒钟传送1,000兆位信息数量。 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一种平面超薄的显示设备,主要原理是以电流刺激液晶分子产生点、线、面配合背部灯管构成画面。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电激光显示。OLED面板具有自发光的特性,采用较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当有电流通过时,有机材料可自动发光。 AMOLED: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MOLED是OLED显示技术中的细分领域,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AM(有源矩阵体 或称主动式矩阵体)指背后的像素寻址技术。 名词解释6 2020 LeadLeo 7 2020 LeadLeo 中国5G手机行业综述5G定义 5 G依托全新的网络架构,具备高速率、低时延、高可靠、大带宽等优势,将逐步渗透 至物联网、工业自动化、无人驾驶等领域 5G的定义 5G(5th-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也是对现有的2G、3G、4G、WiFi等无线接入技术的延伸。作为最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5G依托全新的网 络架构,具备高速率、低时延、高可靠、大带宽等优势,不仅将满足“人与人”之间的多元化通信需求,还将逐步渗透至物联网、工业自动化、无人驾驶等领域,解决“人与物”、 “物与物”的通信连接问题。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5G网络部署方式 5G有两种网络部署模式,分别是非独立组网(NSA)与独立组网(SA)。NSA指5G与4G 融合组网,在利用现有的4G设备基础上,进行5G网络的部署,即同时使用4G核心网、4G 无线网及5G无线网。SA为新建5G网络,包括核心网、射频无线网等均需重构。在NSA组 网方式下,运营商会采用4G/5G共用核心网的方式以节省网络投资,但缺点是无法支持低 时延、高连接密度等5G新特性。 当前SA组网方式技术不成熟,且成本高,因此中国5G网络建设主要采用NSA模式,而NSA 模式下5G网络不足以支撑5G三大应用场景的发展,未来SA将会成为5G网络的建设目标, 预计2020年SA 5G网络将进入全面建设期。 5G网络的三大应用场景 国家标准化组织3GPP为5G应用场景定义了三大方向,包括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 (1)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在现有移动宽带业务场景的基础上,eMBB通过提供更高体验速率和更大带宽的接入能力,优化人与人之间的通信体验。在此场景下,用户 体验速率可达100Mbps至1Gbps(4G最高体验速率为10Mbps),峰值速度可达10至20Gbps。eMBB场景主要面向3D/4K/8K超高清视频、AR/VR、云工作/娱乐、5G移动终 端等大流量移动宽带业务; (2)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URLLC应用场景提供低时延和高可靠的信息交互能力,支持互联物体间高度实时、精密及安全的业务协作。在此场景下,端到端时延 为ms级别(如工业自动化控制时延约为10ms;无人驾驶传输时延低至1ms),可靠性接近100%。URLLC场景主要面向工业自动化、车联网、无人驾驶、远程制造、远程医疗 等业务; (3)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mMTC应用场景主要是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通过 提供高连接密度时优化的信令控制能力,支持大规模、低成本、低消耗IoT设备的高效接 入和管理。在此场景下,连接设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00万台装置连接,中端电池使用寿 命达15年。mMTC场景主要面向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能制造等。 增强型移动宽带 峰值速度10-20Gbps 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 时延1ms 海量机器类通信 连接数量100万个 4K/8K视频 5G移动终端 远程医疗 无人驾驶 工业 自动化 智能 制造 AR 智能家居 智慧城市 4K/8K视频 5G网络三大应用场景8 2020 LeadLeo 中国5G手机行业综述5G手机定义与发展现状 当前,市场上5 G手机集中在3 , 0 0 0元- 5 , 0 0 0元间。随着5 G手机的普及,手机厂商竞争加 剧,5G手机价位逐步下沉,预计2,000-3,000元档位为未来5G手机的主流价位 来源:中国信通院,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5G手机定义 5G手机指使用第五代通信系统的智能手机。5G手机配置5G专用基带芯片可发收5G网络信号,使手机具有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更低的时延。用户可 通过5G手机体验4K/8K视频及AR等新兴应用。中国市场上的5G手机可分为单模5G手机及双模5G手机。单模5G手机仅适用于NSA 5G网络,无法接入 5G核心网,而双模5G手机同时适用于NSA与SA 5G网络。双模5G手机可接入5G核心网,传输速度更快,是未来市场上的主流5G手机。 5G手机发展现状 自2019年8月5日,中国首款5G手机中兴天机Axon10 Pro 5G版正式出售,截至2020年4月,中国共有32款5G手机上市,价格覆盖多个层次,适应不同 消费群体。3,000-4,000元级别5G手机包括小米9Pro 5G版、vivo iQOO Pro 5G 版等;4,000-6,000元级别5G手机包括华为Mate30 5G、vivo NEX3 5G、 中兴天机Axon10 Pro 5G版等。6,000元以上级别的5G手机有华为Mate30 Pro 5G,华为P40版等。当前,市场上5G手机集中在3,000元-5,000元价格区 间。随着5G手机产业逐渐成熟与手机厂商竞争加剧,5G手机价位逐步下沉,预计2,000-3,000元档位为未来5G手机的主流价位,而5G手机价位下沉 将吸引更多用户购买5G手机,提升5G手机的出货量在手机总出货量的占比。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手机总体出货4,895.3万部,其中5G手机出货量为 1,406.0万部,渗透率仅有28.7%。 预计2024年,中国5G手机出货量将上升至2.8亿部,在智能手机领域的渗透率提升至60%。 21.9 49.4 249.4 507.4 541.4 546.5 638.4 621.5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2019-08 2019-09 2019-10 2019-11 2019-12 2020-01 2020-02 2020-03 中国5G手机出货量,2019年8月-2020年3月 万部 中国5G手机价格分布,截至2020年4月 售价/元 上市时间 0 1,00 0 2,00 0 3,00 0 4,00 0 5,00 0 6,00 0 7,00 0 8,00 0 2019 /8/1 2019 /10/8 2019 /12/16 2020 /2/22 2020 /5/1 OPPO Find X2 vivo Z6 vivo S6 One Plus S6 One Plus Pro S6 P40 P40 Pro 红米k30 5G Reno3 Pro 小米9 Pro 5G Nova6 5G Reno3 元气版 OPPO Find X2 Pro iQOO Pro 5G 华为Mate20X 5G NEX3 5G 华为Mate30 Pro 5G 华为Mate30 5G 5G手机价格下探 Axon10 Pro 5G9 2020 LeadLeo 中国5G手机行业综述成本构成分析 5 G手机硬件主要由处理器(C P U)、基带芯片、屏幕、存储、摄像头及电池等构成, 其中处理器、屏幕及基带芯片成本最高 来源:eWisetech,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5G手机成本构成 5G手机硬件主要包括处理器(CPU)、基带芯片、屏幕、存储、摄像头及电池等,其中处理器、屏幕及基带芯片成本最高。以vivo发布的iQOO Pro 5G为例,iQOO Pro 5G于2019年8月22日上市,首发售价(最低配置)为3,198元。据eWisetech统计,iQOO Pro 5G整机的成本为325美元左右,包 括:(1)骁龙855Plus处理器,成本为70美元左右;(2)骁龙X50基带芯片,成本为35美元;(3)三星AMOLED屏幕,42美元。较iQOO Pro 4G 版本,iQOO Pro 5G新增5G骁龙X50基带芯片及相应的天线与前端模组等,硬件成本增加50美元左右。 iQOO Pro 5G总共有1,739个组件,绝大多组件源于进口,其中向日本企业进口的器件数量最多,主要包括传感器与连接器等;向美国企业进口的器 件价值最高,主要为处理器及基带芯片等电子元件。 元器件 厂商 型号 国家 预估成本 处理器 高通 骁龙855Plus 美国 70美元 基带芯片 高通 骁龙X50 美国 35美元 内存RAM 三星 8GB 韩国 30美元 闪存ROM 三星 128GB 韩国 17美元 摄像头传感器 索尼、三星与格 科微 - 日本、韩国与 中国 22美元 WiFi/蓝牙/GPS 高通 WCN3998 美国 3.5美元 屏幕 三星 AMOLED 韩国 42美元 压感模块 芯海 CSA37F61 中国 0.4美元 射频收发器 高通 SDR8150 美国 4美元 前端模块 QORVO QM77033 美国 1.5美元 日本, 87.1% 中国, 9.3% 美国, 2.9% 韩国, 0.3% 其他, 0.4% 美国, 43.10% 韩国, 31.60% 中国, 12.10% 日本, 11.10% 其他, 2.10% vivo从各国采购iQOO Pro 5G元器件 数量占比 vivo从各国采购iQOO Pro 5G元器件 成本占比 IQOO Pro 5核心元器件多从美国、日本及韩国企业进口: 向日本企业进口的元器件数量最多,主要包括传感器与连接器等; 向美国企业进口的元器件价值最高,主要为处理器及基带芯片等高价值电子元件; 中国5G手机核心元器件例如处理器、基带芯片严重依赖进口。美国高通在手机核心芯片领 域优势明显,中国大陆当前仅有华为可生产5G基带芯片,其他手机厂商均向美国企业进口 核心手机芯片。中国手机AMOLED屏幕多向韩国三星进口,中国京东方等巨头面板企业虽 规模较大,但在手机AMOLED面板领域产能较小,与韩国三星差距明显。 iQOO Pro 5G元器件拆分10 2020 LeadLeo 中国5G手机行业综述产业链分析 5 G手机元器件众多,其中核心器件包括手机处理器、基带芯片及屏幕等,三大核心器 件成本占比最高,但国产率相对较低 5G手机产业链分析 5G手机元器件众多,其中核心器件包括手机处理器、基带芯片及屏幕等,三大核心器件成本占比最高,且国产率相对较低。中国手机厂商除华为, 其他手机厂商均需进口手机处理器及基带芯片,进口依赖较为严重。5G手机采用AMOLED面板,中国面板厂商AMOLED面板产能较小,中国手机厂 商主要向韩国三星进口AMOLED面板。当前,5G网络信号尚未普及,严重抑制5G手机向智能手机市场渗透。2019年,4G手机仍是消费者的第一选择。 下游 下游 中游 中游 上游 上游 消费者 手机处理器 基带芯片 AMOLED面板 国际龙头企业 中国龙头企业 国际龙头企业 中国龙头企业 最新发布骁龙865市场价为1,200元左右 华为海思生产的手机处理器不对外销售 最新发布骁龙X55市场价在250元左右 华为海思生产的基带芯片不对外销售 国际龙头企业 中国龙头企业 6.41英寸AMOLED屏市场价为300元左右 全球手机处理器行业呈现“一超多强” 竞争格局,美国高通公司一直在高端 手机处理器市场占据统治地位。美国 高通、美国苹果、台湾联发科、与韩 国三星共占据82%的手机处理器市场 份额 全球基带芯片呈现“五强争霸”的竞争 格局。全球仅有高通、联发科、三星、 华为、紫光展锐及英特尔可量产5G 基带芯片。英特尔在2019年退出基带 芯片市场,将大部分基带芯片业务出 售至苹果公司。高通最新发布的骁龙 X55具有绝对的性能优势 全球AMOLED面板市场三星“一家独 大”。2019年,三星AMOLED手机面 板出货约3.9亿片,市场份额为85.2%, 远高于排名第二的京东方(市场份额 4%) 购 买 渠 道 用 户 分 布 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市场线上销量占整体智能手机市场比例为 27%,较2019年第一季度上升3个百分点。Top6智能手机品牌占据 中国第三季度手机线上市场84%份额 0% 10% 20% 30% 华为 荣耀 小米 vivo Apple OPPO 其他 前六大手机厂商手机线上市场份额,2019Q3 24岁以下 25-34岁 35-44岁 45岁以上 上海 北京 深圳 广州 其他 5G手机购买用户年龄与城市分布 5G手机购买用户集中在一线城市及25-34岁人群中 中国5G手机产业链 第 一 梯 队 第 二 梯 队 第 三 梯 队 690万台 2019年全球5G手机出货量 670万台 200万台 120万台 第三梯队企业手机出货量具 有一定规模,但不及第一梯 队与第二梯队的企业,且主 营业务也不在手机领域 来源:Strategy Analytics,Counterpoint,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90万台 潜 力 梯 队 2019年,苹果未发布5G手 机,因此未对其排名,但苹 果技术实力仍是第一梯队 2019年12月,OPPO发布第 一款5G手机,因此出货量不 高 11 2020 LeadLeo 中国5G手机行业综述产业链上游分析(1/3) 手机处理器技术壁垒极高,行业集中度高。全 球手机处理器行业呈现“一超多强”的竞争 格局,美国高通公司一直在高端手机处理器市场占据统治地位 手机处理器 手机处理器竞争格局 手机处理器是手机最核心的芯片,是整台手机的控制中枢系统及逻辑部分的控制中心, 负责处理各种手机应用、数据运算等功能。手机处理器技术壁垒极高,市场集中度高。 全球手机处理器行业呈现“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美国高通公司一直在高端手机处理器 市场占据统治地位,其竞争对手主要包括美国苹果、台湾联发科、韩国三星。中国的华 为海思在国产替代大潮下成为首家发布5G集成处理器的企业。 据IHS Markit统计,2019年Q3季度全球手机处理器市场中,高通以31%的市场份额位居 全球第一,位列第二及第三的是台湾联发科及韩国三星。华为占据全球手机处理器14% 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四。华为在手机处理器市场份额大幅度提升,得益于华为智能 手机大规模采用自研的手机处理器(麒麟系列芯片)。在2019年上半年,华为所交付 的智能手机中已有高达74.6%的手机采用自研的麒麟芯片,同比上升8个百分点。而高通 芯片在华为手机的渗透率从2018年前三季度的24%直接降至2019年前三季度的8.6%。华 为官方已正式表态,为进一步提高华为创新能力,在2020年,华为手机将会全面启用 “自研麒麟芯片+鸿蒙OS系统”新体系,华为麒麟芯片在华为手机整体出货量占比将进一 步提升。 中国多数手机厂商需进口处理器芯片 当前,中国手机主流厂商包括华为、小米、OPPO及vivo,其中仅华为拥有量产手机处理器芯片的能力。华为不对外销售麒麟系列芯片,以确保自身手机的核心竞争力。其他 手机厂商均需进口手机处理器芯片。当前上市的5G手机极大多数采用高通的骁龙系列芯片。vivo iQOO Pro 5G采用骁龙855Plus外挂X50基带芯片,成本价为105美元,折合人 民币约为740元左右。高通最新的骁龙865处理器(集成X55基带芯片)采购价上升至1,200元。vivo在2020年2月25日发布的iQOO3采用骁龙865,售价为3,598元,仅采购处 理器的成本在售价的占比接近三分之一,导致iQOO3销售毛利率较低。随着新款手机逐渐上市,iQOO3售价大概率会下滑,销售iQOO3的毛利率将进一步压缩。据在头部手 机厂商工作的专家分析,华为因掌握手机核心芯片技术,手机毛利率高于同业竞争者。华为手机的毛利率在20%左右,而小米、OPPO及vivo手机的毛利率大概在10%左右。 手机处理器直接决定手机的性能,是手机的核心竞争因素。不具备自研手机处理器能力的手机厂商主要依靠外购手机处理器,导致生产的手机同质化较严重,且手机性能仅 能保持与市场同步的水平,无法领先市场。而如华为、苹果及三星这类拥有自研芯片能力的手机厂商拥有可挑战手机市场天花板的实力。 高通, 31% 联发科, 21% 三星, 16% 华为, 14% 其他, 18% 高通骁龙865 5G 2019年12月,高通发布 骁龙865双模5G芯片, 集成骁龙X55基带芯片。 中国小米、OPPO、vivo 等巨头厂商均采购高通 的骁龙865双模5G芯片 联发科天玑1000 2019年11月26日,联发科 发布天玑1000双模5G芯片。 当前,天玑1000在中国5G 手机市场渗透率较低。中国 四大手机厂商仅有OPPO发 布的Reno3采用天玑1000 三星Exynos 980 2019 年 11 月 7 日 , 三 星 与 v i v o宣布联合研发成功 Exynos 980。当前,中国仅 有v i v o部分5 G手机配置 Exynos 980 华为麒麟990 5G 2019年9月8日,华为发 布全球首个5G集成芯片。 华为5G芯片均自用,不 对外销售。华为发布的 5G手机均采用自研的5G 芯片 全球手机处理器竞争格局, 2019Q3 来源:IHS Markit,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12 2020 LeadLeo 中国5G手机行业综述产业链上游分析(2/3) 手机处理器决定手机的运行速度,而基带芯片决定手机的信号接收能力。拥有自主可 控5G基带芯片的手机企业可抢占5G手机市场先机 基带芯片 5G基带芯片竞争格局 基带芯片是手机内置的调制解调器,用于合成即将发射的基带信号,或是对接收到的基带 信号进行解码,从而实现正常的手机通话和上网功能。移动手机的数据传输速度能否达到 5G标准,关键在于基带芯片技术。 2016年10月,高通发布全球首款5G基带芯片骁龙X50,虽然下载速率可达5Gbps,但不支 持1G/2G/3G/4G网络,不支持独立组网SA。2018年华为、联发科、三星和英特尔纷纷发 布旗下第一款5G基带芯片巴龙5G01、HelioM70、Exynos5100和XMM 8160。2019年,华 为和高通发布旗下第二款5G基带芯片巴龙5000和骁龙X55,紫光展锐凭借5G基带芯片春藤 510切入基带芯片市场。英特尔出于战略考虑,宣布退出5G基带芯片市场。至此,全球5G 基带芯片市场仅有五家厂商(高通、联发科、三星、华为及紫光展锐)角逐。从五家最新 发布的基带芯片性能分析,高通发布的骁龙X55具有绝对的性能优势,采用7nm制程工艺, 下载速率高达7Gbps(当前最快下载速率基带芯片),且同时支持Sub-6Ghz和毫米波段。 骁龙X55是当前中国手机厂商进口最多的基带芯片,市场价预估在35美元左右,折合人民 币在250元左右。 5G基带芯片厂商对手机厂商议价能力强 手机处理器决定手机的运行速度,而基带芯片决定手机的信号接收能力。拥有自主可控 5G基带芯片的手机企业可抢占5G手机市场先机。苹果公司作为智能手机龙头企业,在手 机基带芯片上同样受制于人。2011年到2015年,高通为苹果设备基带芯片的唯一供应商, 每年向苹果收取20亿美元左右的专利使用费。2017年1月,苹果诉讼高通公司对专利许可 收费过高,双方开始漫长的法律诉讼程序。苹果转而使用英特尔芯片,2018年苹果发布的 iPhone XS、iPhone XS Max和iPhone XR均使用的英特尔的基带芯片,但消费者反映信号不 佳。为摆脱基带芯片受制于人的局面,苹果公司开始自研5G基带芯片,但5G基带芯片研 发难度大,苹果公司短期内难以成功研发5G基带芯片,导致苹果公司缺席2019年5G手机 市场。2019年7月,苹果公司迫于无基带芯片可用的压力收购英特尔部分基带芯片业务。 中国小米、OPPO及vivo均主要向高通进口5G基带芯片,除每年面临高额的使用权费用, 还面临高通停止供应基带芯片的风险。 2016年10月 高通发布全球首款5G基带芯片骁龙X50, 下载速率可达5 G b p s,但不支持 1G/2G/3G/4G网络,不支持独立组网SA 2018年2月 华为发布5G基带芯片巴龙5G01 2018年6月 联发科发布5G基带芯片HelioM70,采用 7nm制程工艺,下载速率高达4.7Gbps, 支持Sub-6Ghz和部分毫米波段 2018年8月 三星发布5 G基带芯片Exynos5100 。 Exynos 5100是三星最先进基带芯片,制程 为10nm,最高下载速率6Gbps(毫米波 段),同时支持Sub-6Ghz和毫米波段 2018年11月 英特尔发布5G基带芯片XMM 8160 2019年1月 华为发布巴龙5000,制程升级至7nm,最 高下载速率6.5Gbps(毫米波段),同时 支持Sub-6Ghz和毫米波段 2019年2月 高通发布X55,采用7nm制程工艺,下载 速率高达7Gbps(当前最快下载速率基带 芯片),且同时支持Sub-6Ghz和毫米波段 2019年2月 紫光展锐发布春藤510,制程为12nm,最 高下载速率1.2Gbps(毫米波段),仅支 持Sub-6Gh波段 2019年4月 英特尔出于战略考虑,宣布退出5G基带芯 片市场 4G时代,全球基带芯片市场由高通、三星、 英特尔、联发科及华为五强把控 2019年,英特尔退出基带芯片市场,中国 紫光展锐加入基带芯片市场,形成五强把 控市场的局面 5G基带芯片行业发展历程 各公司最先进基带芯片性能排名(综合考虑 芯片制程、下载速度及是否支持毫米波段): 高通X55华为巴龙5000三星Exynos 5100联发科Helio M70紫光展锐春藤510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13 2020 LeadLeo 中国5G手机行业综述产业链上游分析(3/3) AMOLED手机面板市场基本被韩国三星垄 断。中国显示面板厂商缺少AMOLED面板制造 中的核心技术,产能较小 手机面板 AMOLED显示面板在手机领域渗透率提高 当前,中国手机面板已从LCD面板升级至AMOLED面板。相比LCD面板,AMOLED面板具有柔性、轻薄及低功耗等优势。手机中的生物识别功能(指纹识别与人脸识别)需在 AMOLED面板上实现。LCD面板中的TFT层透光性较差,导致屏幕底下的传感器难以进行指纹识别或人脸识别,而AMOLED显示模组更薄,因此更容易实现屏下指纹识别或人 脸识别。当前,市场上多数手机配置生物识别功能,因此需配置相应的AMOLED面板。此外,2019年可折叠手机取得较好的销售成绩,采用的AMOLED可折叠屏是AMOLED 面板的一种。2019年三星的折叠手机面板单片成本接近180美元,相较于不到20美元的LCD面板高出8倍左右。随着折叠手机产业链逐步成熟,折叠手机面板的成本将进一步 下降,折叠手机售价将降低、销售量将进一步上升。可折叠手机的上市进一步提高AMOLED面板在手机领域的渗透率。 中国OLED面板产能较小,手机厂商多进口韩国OLED面板 CINNO Research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AMOLED智能机面板2019年出货约4.6亿片,同 比增长3.6%,其中三星显示全球AMOLED手机面板出货约3.9亿片,市场份额为85.2%, 同比下降约7%;京东方2019年AMOLED智能机面板出货约1,800万片,同比增长343.9%, 市场份额为4.0%,同比增长3%,位列全球第二。AMOLED手机面板市场基本被韩国三星 垄断。中国显示面板厂商缺少AMOLED面板制造中的核心技术,产能较小。 据专家分析,三星拥有全球最完整的显示面板相关技术,三星综合技术实力远超过中国 显示面板厂商。三星业务覆盖面板全产业链包括面板制造所需的核心材料及设备,而中 国大陆显示面板厂商不具备自产材料及设备的能力,叠加中国大陆的设备厂商及材料厂 商发展相对落后,导致中国大陆显示面板厂商在OLED面板制造工艺上突破缓慢。 当前中国市场上的5G手机多采用AMOLED面板,供应商主要为三星。据专家透露,三星 曾停止向华为提供屏幕,导致华为的某款手机产能不足。为防止再次出现屏幕供应受限 制,华为开始采用中国本土生产的AMOLED面板。由于中国本土企业AMOLED面板产能 较小,华为同时向多家面板企业采购AMOLED面板。华为新推出的5G手机Mate30,其 面板供应商包括三星及京东方等多家面板厂商,解决华为过度依赖进口AMOLED面板与 本土AMOLED面板产能不足的问题。小米产品总监也表示,小米10使用的是三星 AMOLED屏幕,为支持中国本土面板企业,后期会采购中国本土生产的AMOLED面板作 为小米10的屏幕。 LCD与AMOLED结构对比 背光 模组 偏光片 TFT 液晶 彩色滤 光片 偏光片 TFT 有机自发 光层 玻璃 偏光片 LCD结构 AMOLED结构 结 构 简 单 , 轻 薄 AMOLED能耗为LCD面板能耗的30%-40% 来源:CINNO Research,招商银行研究院,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14 2020 LeadLeo 中国5G手机行业综述产业链下游分析 当前,5 G手机渗透率较低,主要原因包括5 G网络仅覆盖少数区域、5 G手机售价较高与 5G流量套餐昂贵三大因素 5G手机渗透率较低 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手机总体出货4,895.3万部,其中5G手机出货 量为1,406.0万部,渗透率仅有28.7%。相比新推出的5G手机,消费者更愿意购买较为成 熟的4G手机,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中国5G建设在起步阶段,信号覆盖面积极为有限,5G手机仅能在特定区域接收5G信 号,导致用户体验下降; 当前,消费者购买手机面临两难选择。5G手机成本更高,且不能带来全面的5G高速 体验;4G手机面临因5G信号普及而淘汰的风险。基于两难的局面,大部分消费者选 择观望,先购入性价比高的4G手机做为过渡,等待5G信号普及再购入成熟的5G手机; 5G手机价位更高。当前,中国已发布的5G手机集中在3,000-5,000元档,而从手机历 史销售数据分析,2,000-3,000元手机用户最多; 5G流量套餐昂贵。以移动为例,中国移动5G套餐共有5档,分别为128元/198元/298 元/398元/598元。其中起步套餐包含30GB流量和200分钟语音,最高档位为598元, 包含300GB的流量,以及3,000分钟语音通话,套餐外流量叠加费用为5元1G,15元后 按照3元1G计算。相比4G流量套餐,5G流量套餐性价比较低。 71.3% 4G手机 优势: 手机均价较低, 且选择性多 流量套餐便宜 劣势: 手机网速低于 5G手机 5G手机信号 普及,4G手 机或被淘汰 5G手机 优势: 优先体验5G 上网速度 劣势: 5G信号尚未 普及,仅能 在特定区域 体验5G网速 5G手机均价 较高 5G流量套餐 昂贵 28.7% 首批5G手机用户消费者画像 2019年9月,个推大数据推出5G手机首批用户画像报告。报告显示,5G手机首批使 用用户中男性占比55.1%,女性占比44.9%。25-34岁用户是5G手机首批用户的主力军, 数量在5G手机用户的占比高达64.9%。5G手机首批用户中,29.5%用户来自上海、29.1% 用户来自于北京、18.0%来自于深圳、13.3%来自广州,剩下用户多来自二线城市。 从用户购买渠道分析,虽然线下渠道仍是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出货的主流,但更多的消费 者愿意尝试线上购买手机。Counterpoint Research Online Market Tracker数据显示, 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市场线上销量占整体智能手机市场比例为27%,较2019年第一季 度上升3个百分点。 24岁以下 25-34岁 35-44岁 45岁以上 注:数据截至2019.8.25,市场上有两款5G手机 5G手机用户分布 5G手机渗透率,2020年Q1 上海 北京 深圳 广州 其他 来源:Counterpoint,个推大数据,中国信通院,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15 2020 LeadLeo 中国5G手机行业驱动力分析5G手机极大提升用户体验 4 G通信技术催生的新应用大幅提升4 G手机使用体验,成为用户购买4 G手机的核心 因素 。 5G时代必将诞生属于自己时代的新应用,赋能5G手机迅速占领市场 新兴应用赋能5G手机行业 相比4G手机,5G手机最明显的优势在于更快的上网体验,具体表现为更快的下载速度及低时延。5G手机理论峰值速率高达10Gbps/s,相当于 1.25Gbps/s的下载速度,较4G手机提升10倍以上;5G手机信号的时延降低至1ms,较4G手机缩短10倍。利用5G高传输速率衍生更多的现象级应用改 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是5G手机的核心价值。回顾4G时代,4G通信技术的升级孵化了短视频、移动支付、移动直播等应用,这些可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 新应用均需在4G手机终端展现。4G通信技术催生的新应用大幅提升4G手机使用体验,成为用户购买4G手机的核心因素。5G时代必将诞生属于自己 时代的新应用,赋能5G手机迅速占领市场。2019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移动对2020年5G手机市场节奏进行了预判:(1)2020年上半 年视频、游戏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