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1 科技创新 示范区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Word 文档 -可编辑 -完整版 二 O 一七年八月 2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背景和必要性 . 4 1.1 项目背景 . 4 1.2 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 11 1.3 与公共服务 集约 平台关系 . 13 第二章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 16 2.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 16 2.2 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 . 17 2.3 主要股东概况 . 20 第三章 前期工作基础及优势 . 22 3.1 前期基础 . 22 3.2 建设优势 . 24 第四章 项目现状与需求 . 29 4.1 园区 现状 . 29 4.2 园区信息化现状 . 39 4.3 基地 需求分析 . 41 第五章 项目创新与示范性 . 49 5.1 建设方案创新点 . 49 5.2 建设方案示范性 . 50 第六章 建设方案 . 53 3 6.1 建设目标 . 53 6.2 建设规模 . 56 6.3 建设内容 . 56 6.4 建设方案 . 60 6.5 项目实施 . 188 6.6 运营管理 . 233 第七章 投资估算及筹措 . 243 7.1 项目总投资规模 . 243 7.2 分项投资规模 . 243 7.3 投资使用方案 . 243 7.4 资金筹措方案 . 247 第八章 社会效益、财务分析、经济分析和主要指标 . 248 8.1 社会效益 . 248 8.2 财务分析 . 249 8.3 经济效益 . 250 第九章 资金申报报告附件 . 251 9.1 资金申报报告附件 . 251 9.2 备案文件 . 263 9.3 环评文件 . 264 9.4 建设场地说明书 . 265 9.5 资金证明 . 268 9.6 真实性说明 . 278 4 第一章 项目背景和必要性 1.1项目背景 2018 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建设双创基地发展众创空间,加快培育新动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众创空间”纲领性文件 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 。此举为国家层面首次部署 “ 众创空间 ” 平台,支持大众创新创业。意见提出目标到2020 年,形成一批有效满足大众创新创 业需求、具有较强专业化服务能力,同时又具备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等特点的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 。 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围绕主营业务方向建设众创空间,鼓励科研院所、高校围绕优势专业领域建设众创空间,建设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和双创基地,加强众创空间的国际合作,促进军民技术双向转化。 XX 市委 市 政府积极响应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众创空间”指导意见,大力推进“全球科创中心”建设、加快政府公共服务方式转型。 中国 电信 XX 分公司为 构建 良好 的创业创新生态环境进行了 服务模式 创新 尝试 并 取得进展。 2018 年中国电信 XX 公司结合初创企业 及创新基地 的需求特点 , 进行了服务 创新试点 -创业创新支撑平台,创新了服务供给方式, 探索 了 服务 运营模式 : 创业创新支撑 平台: 旨在 面向 双创基地 、众创空间 、 创业创新者 ,按需 、 快速提供基础环境搭建、创新创业扶持、日常运营软件、服务器托管搭载以及组网安全托管等 电信级 一体化 服务 。 5 创新服务 供给方式 : 为了面向 创业创新者 、 双创基地等提供 按需扩展、即开即用、 通信 及 IT 服务一体化 服务,并将专业电信服务及应用延伸到用户桌面,同时降低服务 成本、更 灵活 的 部署 , 中国 电信XX 公司反复论证提出了创新型网络供给模式 -LSN。 经过 LSN 升级改造 ,可 大幅度提高按需 即时 提供电信服务的供给能力 ,用户可享受即开即通的电信通信服务 +IT 一体化服务,并支持属地性计算与存储资源的动态调度。该 网络 供给 模式 给予了 “ 创新创业支撑平台 ” 按需 、 快速、 一体化提供服务的能力 , 并具有良好的扩展与 合作 接口。 探索运营模式 : 为提升平台价值,公司注重与各类双创服务企业、政府服务机构建立合作,在 LSN 模式的基础上,引入各方优质服务,不断充实创业创新支撑平台; 扩展 潜力: 预设 的丰富接口 与 标签 , 为 创业创新者 的 税收 政策落实 与 身份判定打下基础,为科研院所、国际合作 预留模块, 为资本支持预留模块 。 中国电信将发挥基础网络优势和丰富的基地建设经验,推进 XX地区众创空间和科技创新集聚区的建设。 1.1.1智慧城市 概念 的提出 早在本世纪初,国外一些信息技术专业研究机构就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概念,其中最早展开系统研究的包括国际电信联盟( ITU)、美国数字政府学会和国际智慧社区论坛等组织。这些组织分别从信息技术、社会组织和人文环境等多个方面,指出了“智慧城市”的定义、 6 属性和发展趋势。其中,比较具有权威性的论断包括: ( 1)“智慧”的定义:“智慧”包括三层含义:首先是代表着围绕用户提供服务的能力,其次是代表 着在战略层面研判发展趋势的能力,第三是代表着人工智能发展水平的能力; ( 2)“智慧城市”的定义: ITU 指出,“智慧城市”是指在一个城市的六个维度,即经济、基础设施、市民、生活、政治和环境等,均能达到较好的智慧化水平,该城市即可被称为“智慧城市”,其评价体系主要建立在 31 个评价条件上。 ( 3)“智慧城市”的属性:北美数字政府学会指出,“智慧城市”的建设主要集中在科技(技术融合)、市民(培训学习)和机构(管理机制)等三大方面,并主要在交通、环境、安防、能源、医疗和教育等战略领域产生积极作用。 而大数据、云计算、 移动技术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成为了推动“智慧城市”发展的“科技动力”。 1.1.2国内 智慧城市 的发展 现状 在中央与地方联动助力双创的情况下,国内运营商与通信设备制造商积极推进与部署双创园区 ,截止 2018年,各类众创空间超过 2300家 ,科技企业孵化器 2500 多家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11 个 ,国家高新区 146 个 。全国新登记企业 443.9 万户 ,同比增长 21.6 ,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 .2 万户 ,平均每分钟诞生 8 家公司 。 2018 年 5 月,中国电信率先发布互联网 +白皮书,明确提出搭建聚合资源、开放能力的“互联网 +” 平台 ,为双创园区提 供开放的通 7 信能力平台服务。 XX 电信响应 XX 市政府 2018 年的“一号课题”: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并推出创新创业中心信息化建设方案。 XX 联通和中国移动也相继发布互联网 +战略方向。华为推出以平台技术与自身管理智慧化,管理与服务功能智慧化为主打造的特色智慧园区解决方案。 而且,由于各大产业园区是各级地方政府财税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核心支柱,往往可以得到政府的更多关注和更大支持,所以在国内,“智慧园区”不仅是整个“智慧城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最有可能得到优先发展的区域。 1.1.3XX 市 智慧园区 现况 智慧园区的发展,往 往是在政府引导下,由本地政府相关单位和产业园区开发单位共同推进,因此相比智慧社区,在建立先进的园区管理和公共服务模式方面,具有更大优势和发展空间。 然而,很多时候由于受土地规划属性的限制,新城镇不同用途的各个区域被人为分割开,并由不同的责任主体负责开发,不同开发主体之间难以形成统一的规划和设计方案。因此,“智慧园区”就从城市开发的整体工作中突显出来,构成了与“智慧社区”相对应的一个独立的研究和发展目标。 XX 市经信委多次组织研究“智慧新城”的规划和开发模式,但由于种种传统因素,“智慧新城”尚未成为开发主流。 直到 2014 年 XX 市产业园区的信息化水平仍是参差不齐,但始终具有三个相对先进的发展制高点,即以 XX 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为 8 代表的临港集团下属园区、以浦东软件园为代表的张江集团下属园区,以及以云计算产业基地为特色的市北高新技术服务业园区。除此之外,还有以创智天地为代表的杨浦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区和以数据服务产业为特色的崇明智慧岛产业园等几个新兴产业园区,在园区信息化方面也建立了不少特色项目。 1.1.4XX 市 政府的举措 XX 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智慧园区”的发展,把“智慧园区”与“智慧社区”并列为本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两 大抓手,并为此做了大量工作。 首先,市经信委一直在推动“智慧园区”相关的标准化工作 : 2008 年,市经信委就支持临港集团,发布并推广临港产业园区信息化标准。 2010 年,市经信委主持将临港标准发展为 XX 市数字园区信息化联合标准。 2012 年,市经信委与市技术监督局联合组织,将上述标准补充修订为 XX 市智慧园区建设与管理通用规范。 2014 年 , 该规范已通过两个委办局组织的联合验收,正式成为XX 市地方标准。同年 9 月份,国家工信部特别通知,将正式调阅 XX市在“智慧园区”方面的相关标准,并将参考颁布国家标 准。 为加快工作推进, XX 市经信委特别建立了联席工作机制,令信息化推进处会同工业区管理处、信息基础设施处和生产性服务业处,共同推进上述工作;还筹划成立“ XX 市智慧园区发展促进会”,集聚 9 园区开发单位、服务单位、运营商、科研院所和金融机构,为“智慧园区”发展谋划商机、提供支持。 有 XX 市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引导,必 将很快迎来 XX 市“智慧园区”的建高潮,且很可能在近几年间达到一个巅峰。作为本市发展最成熟、单位产出最高和最早关注“智慧园区”的新兴产业开发区,漕河泾基地实际上已经占据了明显的先发优势和一定的应用制高点,但 在即将到来的新高潮中,如何充分利用政府支持、发挥现有优势、不断推陈出新,始终保持对其他竞争对手的压倒性优势,正是我们本次规划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1.1.5技术发展趋势 1. LSN(创新 型网络 供给 模式) 。 随着 SDN/NFV 为代表的新一代网络技术的成熟,通过一个网络平台向客户提供一体化的通信和信息服务,技术上也已具备条件,可实现由提供通信服务向提供一体化行业解决方案和 ICT2.0 运营服务转型,为用户提供属地性按需弹性服务;在运营模式上积极拓展“以租代建”、“ 公私合营 ”等新型的商业模式,并主动向社会开放自身的网络和平台能力 ,与合作伙伴一起进行业务运营。国际运营商 AT&T 正在大力推进以 LSN( 国际 叫法为 SDN /NFV)为核心技术要素的Domain2.0 新型网络和运营架构, 以适应新的需求环境。 2. 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是互联网 +背景下基础设施的主要建设和运营模式。 以集中的统一的平台承载应用,一方面可以实现能力和能力产品 10 的纵向集中,构建平台化标准化的统一服务提供模式,更好的汇聚资源和用户;另一方面可以开放合作,参与良性的生态链建设,并可基于庞大的数据资源与相关产业链力量,提供丰富的面向园区创客需求的定制化服务,创新商业模式。 3. PaaS(平台即服务)和能力化服务提供方式将成为产业互联网的主流服务提供方式。 柔性制造、可定制等产业互联网新型生产模式需要能力化的资源提供和调用方式,将通信、网络等各项互联网 +基础资源通过 API、SDK 等 形式在统一平台上开放 出来,实现快速封装和灵活调用,从而实现互联网和产业的嵌入和融合,实现为园区公司提供柔性、可灵活定制的解决方案。 1.1.6市场预测 1.ICT(信息通信技术)市场价值价值巨大 。 从全球来看,企业网 ICT 市场价值 5 万亿美元,而传统通信网市场价值仅 1.5 万亿美元 , 下 图所示国内 IT 市场稳步增长。 通信 设备厂家都在加快进入企业网 ICT 市场 ,电信运营商也需要尽快进入 ICT市场,抓住机遇 ,在建设双创基地的同时, 实现由提供产品向提供行业解决方案和服务转型,实现由提供管道向提供 “ 互联网 +” 的开放便捷能力引擎平台升级。 11 图 1 中国 IT 市场 规模 2.面向产业的能力开放市场前景巨大。 专家预测,未来 4 成的 GDP 将由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化完成,产业互联网将面临拉动数万亿市场规模空间。 产业互联网 爆发式增长,将催生通信 等互联网 +基础设施和 能力的指数 级 增量市场 , 包括双创园区。 互联网 +基础设施 与各行业的生产、管理 、服务的 无缝结 合,催生出海量的新 产品新应用 , 促进产业智能升级 ,市场空间将超过 千 亿 。 1.2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1.2.1国家战略已明确发展方向 近年来,国家陆续提出“宽带中国”、“互联网 +”行动、“中国制 12 造 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战略,指明了进一步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支撑,坚持开放共享,推进互联网从消费互联网向生产领域拓展等发展方向。 需要打造支撑平台。要利用 “ 互联网 +” ,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促进生产与需求对接、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有效汇聚资源推进分享经济成长,助推 “ 中国制造 2025” ,形成创新驱动发展 新格局。 1.2.2拓展创新创业基石与空间 中国电信 “ 双创示范基地 ” 与中国电信智慧双创公共服务集约平台对接,助力创新创业者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推进“互联网 +” 行动,加强物联网、云计算等应用基础支撑,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人工智能等融合发展。 并对外封装开发测试接口,指导开发工作,提供研发测试环境, 支持企业 多维度 升级。 同时中国电信 落实大数据行动纲要,实施大数据开放创新工程 ,不断向业界 总结推广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的经验和做法。 中国电信 “ 双创示范基地 ” 定位于打造面向企业级用户的服务交易平台,旨在建设国内一流、 面向中小企业的一站式、综合性服务平台, 为大众创业服务、万众创新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是中小企业反映诉求、获取信息、学习交流、提升素质,享受公益性和优质服务的主要渠道和场所 ,成为 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运行的信息化载体 , 助力企业融资融智 。 13 1.2.3双创产业生态圈建设 1打造新的电信服务供给方式。 以中国电信构建的统一的产业互联网能力智能工厂为基础,实现电信能力和资源的集约化、智能化和服务化,为产业生态圈提供实现能力的个性化定制和柔性生产,提供智能能力产品和基于能力大数据实现的预测性、远程执行的智能服务。 2探索新的 商业模式。 除了为产业等资源使用方提供灵活多维度的能力直接使用和端到端协助运营等模式外,还会进一步尝试资源跨界模式,将通信等电信资源与互联网公司的流量、数据、用户和广告等互联网资源进行置换或融合,协同为产业提供更便捷更适用的商业模式。 3以新的姿态参与产业生态的营造。 一方面将以产业融合性生态圈和 企业融合型生态圈 等多维度全方位参与协助产业互联网生态的营造;同时电信将进一步加强全方位合作,与政府、行业 /企业协会、产业等各方携手打造战略联盟,共同助力产业生态繁荣 。 1.3与公共服务 集约 平台关系 中国电信以打造“智慧 双创示范基地 ” 为建设目标,为双创示范基地打造新型通信基础设施、 基地本地 的智慧管理和服务 、 创业创新的 基地服务云平台, 为创新创业等新业态提供支持。 使双创示范基地不仅成为企业办公的场所,也逐渐成为产业聚集、企业和员工发展,以及创新的平台。 本项目 是中国电信“智慧 双创示范基地 ”在本地化 14 建设的 子项目 ,在示范 基地建设 的基础设施 及 服务云平台,存放示范基地企业实效型数据和敏感数据的示范基地云,提供 基地本身的个性化服务 。示范 基地与公共服务集约平台的关系 如下 : (一 ) 双创公共服务集约平台为本 项目 提供中国电信在创业创新方面的公共服务,包 括电信 服务 能力的开放、双创企业所需的信息化应用产品以及双创企业所需的创业孵化资源,能够实现示范 基地 建设的 快速 推广与复制。 (二 ) XX本地 LSN服务节点提供 园区 /企业 的 直接 网络接入链路,提供 网络功能 虚拟化服务能力 , 提供企业 ICT 平台 承载和集成能力,并通过 SDN/NFV 等手段向 上 开放 企业 ICT 自服务管理 接口。 (三 ) LSN 平台与 双创公共服务云平台云间网络互通,形成双创混合云服务管理体系, 实现云资源统一监控及调度管理一体化管理,并 通过公共服务集约平台 面向示范基地提供面向 企业 孵化 、 创新资源及服务 门户 等公共信息化能力 服务。 (四 ) 园区 /企业 的资源 调度 、能力管理都通过 双创 基地服务云平台的门户获得, 而云资源 都在 XX 本地 LSN 服务节点获得。 15 智慧 双创 项目总体目标 架构 16 第二章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2.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或本公司,与其附属公司合称本集团)是全业务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也是全球最大的固定电话、 CDMA 移动 网络 及宽带互联网运营商,在中国提供固定通信业务、移动通信业务等基础电信业务,以及互联网接入服务业务、信息服务业务等增值电信业务,于 2014 年底本公 司拥有约 1.44 亿 固定 电话用户 、 约 1.07 亿 有 线 宽带 用户 及 约 1.86 亿 移动 用户 。本 公司发行的 H 股及美 国 存托股份分別在香港 联 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和 纽约证券 交易 所挂牌上市。 2014 年主营业务收入 501,731 百 万元,净利润 17,759 百 万元,支付的各项税费 5,598 百 万元,固定资产净额 501,731 百 万元,流动负债 206,325 百 万元,非流动负债 64,841 百 万元,信用评级为 3A。 中国电信 XX 公司的前身是 XX 市电信公司,组建于 2000 年 5 月17 日,是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2002 年 9 月, XX 市电信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 2008 年 1 月 28日, XX 市电信有限公司改制 , 成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的分公司。 中国电信 XX 公司拥有中国电信集团内最大的城市电信网络,为超过 2200 万用户提供包括移动通信、宽带互联网接入、信息化应用及固定电话等产品在内的综合信息解决方案,始终保持 XX 地区通信市场的领先地位。 17 作为城市信息化建设主力军,中国电信 XX 公司加快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率先建成“城市光网”,截至 2018 年底,已全面完成城市化地区光网覆盖,覆盖能力超过 910 万户,光网用户超过 450 万户,百兆宽带( 50M 及以上)用户超过 200 万户 ,平均接入带宽达到38M。中国电信 XX 公司逐步实现了 XX“ 无线城市 ” 广覆盖, 3G 网络实现全市覆盖, 4G 网络覆盖率超过 95%。 中国电信 XX 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历年来圆满完成了 APEC 会议、全国两会、亚信峰会等多项重大活动的通信保障工作。同时,中国电信 XX 公司不断创新发展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教育、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应用,服务政府、服务企业、服务民生,助力 XX 智慧城市建设。 2.2 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 1、项目负责人 张杰俊,男,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 , 管理硕士,自 1992 年进入电信领域,至 今已有 20 多年电信从业经验,先后担任过交换工程师、营销服务处处长、卫星公司总经理、省本地网电信局副局长等职,现任中国电信XX 分公司政企客户部副总经理。在职期间,曾参与科技部 863 项目以及 XX 市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多项,获得过XX 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被授予 XX 市第六届十大 IT 新锐光荣称号。 从业期间,积累了丰富的行业客户信息化解决方案的咨询、商业模式创新、网络运营、大型项目管理等经验,也具有多年营销技术支撑团队管理经验,对不同行业信息化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对提升行业客户的信息化应用拥有丰富的成功案例。 2、主要 参加人员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务 /职称 专业 为本项目工 作时间 (%) 在项目中分 担的任务 所在单位 张 杰俊 男 43 副总经理 /高级工程师 通信工程 50 项目协调,接 口人 XX 电信公司政企部 赵 键晶 男 47 副总工程师 通信工程 40 项目协调,接 口人 XX 电信公司政企部 孙 鹏飞 男 40 副区局 长 信息通信 30 项目 协调人、应用业务指 XX 电信 公司南区局 18 导 章 发根 男 56 高级工程师 通信工程 40 应用业务指 导 XX 电信 公司南区局 王 振 男 37 政企中心 主任 /工程师 通信工程 10 网络规划指 导 XX 电信 公司南区局 蒋 旭明 男 35 售前 支撑 工程师 通信工程 20 网络规划指 导 XX 电信 公司南区局 童超 男 28 项目 经理 通信工程 40 总负责 、具体操作项目运作 XX 电信 公司政企部 朱潇 女 35 项目 经理 通信工程 10 总协调 XX 电信 公司政企部 孙晓栋 男 43 项目 经理 通信工程 10 网络建设总 协调 XX 电信 公司政企部 张君霄 男 55 项目 经理 信息与通信工程 30 方案规划、整 体负责 XX 电信 公司政企部 张毅卿 男 48 项目 经理 软件工程 50 应用规 划、项目管理 XX 电信 公司政企部 龚辉 男 50 项目 经理 通信工程 30 项目指导 XX 电信 公司政企部 虞琪 男 42 项目 经理 通信工程 30 项目技术指 导 XX 电信 公司政企部 钱贤能 男 40 项目 经理 计算机软件 30 项目总技术 负责 XX 电信 公司政企部 郑更河 男 37 项目 经理 物联网 40 技术研究 XX 电信 公司政企部 孟亚伟 女 32 项目 经理 通信工程 40 技术研究 XX 电信 公司政企部 李德成 男 34 项目 经理 电子商务 40 技术研究 XX 电信 公司政企部 孔国钰 男 35 南区政企主 任 信息网络 40 市场营销 XX 电信 公司南区局 封江 男 38 工程师 计算机软件 40 市场营销 XX 电信 公司南区局 黄骏 男 36 工程师 计算机软件 50 市场营销 XX 电信 公司南区局 雷鸣 男 42 工程师 计算机软件 20 市场营销 XX 电信 公司南区局 许宏亮 男 38 工程师 计算机软件 20 运行维护 XX 电信 公司南区局 许巧林 男 42 工程师 计算机软件 20 运行维护 XX 电信 公司南区局 19 张磊杰 男 35 工程师 计算机软件 20 售前支持 XX 电信 公司南区局 叶雯然 男 34 工程师 计算机软件 20 售前支持 XX 电信 公司南区局 金怡婕 女 24 项目经理 计算机软件 20 售前支持 XX 电信 公司南区局 项华东 男 54 高级工程师 通讯工程 20 项目协调 XX 电信 公司南区局 赵恺 男 34 项目经理 通讯工程 20 市场推广 XX 电信 公司南区局 熊春华 男 34 项目经理 计算机应用 20 项目经理 XX 电信 公司南区局 黄江 男 50 高级工程师 计算机应用 10 项目协调 XX 电信 公司南区局 董伟年 男 56 高级工程师 计算机应用 30 项目协调 XX 电信 公司南区局 袁栋 男 36 工程师 计算机应用 50 项目实施 XX 电信 公司南区局 徐昊 男 34 工程师 计算机应用 50 项目实施 XX 电信 公司南区局 李为群 女 38 高级工程师 通讯工程 30 项目管理 XX 电信 公司南区局 陈莉 女 35 工程师 审计 20 财务审计 XX 电信 公司南区局 程静 女 40 副高级 审计 50 财务审计 XX 电信 公司南区局 龚一冰 男 35 工程师 审计 30 财务审计 XX 电信 公司南区局 张晟宇 男 38 工程师 审计 30 财务审计 XX 电信 公司南区局 季业 男 38 高级工程师 审计 30 财务审计 XX 电信 公司南区局 陆洋 男 38 工程师 计算机软件 20 市场 推广 XX 电信 公司南区局 胡敏 男 36 工程师 计算机软件 20 市场 营销 XX 电信 公司南区局 吴海鹰 男 24 工程师 信息与通信工程 20 市场 营销 XX 电信 公司南区局 陆瑞创 男 42 工程师 信息与通信工程 20 项目实施 XX 电信 公司南区局 盛晓斌 男 42 工程师 信息与通信工程 15 项目 实施 XX 电信 公司南区局 蔡继山 男 42 工程师 信 息与通信工程 25 项目 实施 XX 电信 公司 20 南区局 于清 男 48 高级工程师 电信工程 50 项目设计 中国电信 XX理想集团 卢敏 男 36 高级工程师 计算机网络 25 项目设计 中国电信 XX理想集团 李娜娜 女 35 工程师 计算机软件 25 项目设计 中国电信 XX理想集团 杨彬 男 34 项目经理 信息与通信工程 20 项目经理 中国电信 XX理想集团 2.3 主要股东概况 股份上市情况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 H 股 于 2002 年 11 月 15 日正式在香港 联 合交易所有限公司 挂 牌上 市,并于 2002 年 11 月 14 日以美 国存托股份 (ADSs)形式在 纽约证券 交易所上市。美 国 存托股份由纽约梅隆银行发 行。每份在美国交易的美国存托股份相等于 100 股 H 股。 股票代码 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 728 纽约证券交易所 CHA 内资股持股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持股份额 70.89% 广东省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持股份额 6.94% 浙江省财务开发公司 持股份额 2.64% 福建省投资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持股份额 1.20% 21 江苏省国信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持股份额 1.1% H 股主要股东 JPMorgan Chase & Co. 持股 份额 12.91% 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 持股 份额 9.95% BlackRock, Inc. 持股 份额 8.14% The Capital Group Companies Inc. 持股 份额 7.00% Templeton Investment Counsel, LLC 持股 份额 5.00% 22 第三章 前期工作基础及优势 3.1 前期基础 3.1.1 属地 化 服务 体系 早在 2001 年,中国电信集团与 XX 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即合资成立了专门 的驻地园区建设及运营服务公司,提供属地化一站式服务。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运营,中国电信 XX 公司在漕河泾基地不仅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本地专业技术支持队伍,同时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政企客户支持服务体系,为重要客户提供完善的售后支持服务。 目前,有近 70 人团队常驻漕河泾基地提供整体建设、运营服务。中国电信服务重大项目客户的专属流程: 23 中 国 电 信研 究 院V I P 客 户支 持 中 心高 级 技 术 支 持专 家 技 术 咨 询大 客 户集 团 公 司 大 客 户 事 业 部 集 团 公 司 网 络 运 行 维 户 事 业 部省 公 司 网 络 运 行 维 护 部本 地 网 网 络 中 心省 公 司 大 客 户 部本 地 网 大 客 户 部集 团 网 络 操 作 维 护 中 心客 户 网 络 维 护 中 心客 户 网 络 维 护 中 心 省 网 管 中 心客 户 网 络 维 护 中 心 网 络 监 控 中 心网 络 维 护故 障 处 理客 户 服 务业 务 受 理 3.1.2 完成 LSN 试点 建设 2018 年于 XX 市建起第一个 LSN 网络节点试点 验证。 基于该节点,截止至 2019 年 3 月,公司为超过 30 个双创服务机构 及企业提供全方位、便利化的专业服务,包括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大学科技园区以及高新技术开发区。 目前漕河泾基地内已经有包括优客工厂、蚂蚁创客、 A7 Space+、创营 ICE 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众创空间合作洽谈使用电信 LSN 网络整体解决方案。 漕河泾 基地 独立运营的科技绿洲众创空间已经率先 与 XX 电信整体战略签约, 5 层共计 500 余个工位的众创空间全部采用 LSN 模式接入,打造 XX 创新创业的核心。 24 漕河泾基地作为 XX 科创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充分发挥标杆性和示范性优势,通过与漕河泾基地的合作目前已经带动周边园区、众创空 间,例如:宝石园、启迪孵化器等开展洽谈,采用电信 LSN 为整体解决方案的拎包入住、移动办公式的 整体服务模式 。 仅漕河泾科创绿洲单项目预计为电信带来收入超过 200 万元 ,同时由于作为 XX 打造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域 ,预计 16 年 4 月将会有XX 市委市政府项目关领导实地视察漕河泾科创绿洲项目 。 XX 市市委 科委等相关部门都十分重视和看好以拎包入住 移动办公为核心能力价值体现的 XX 电信 LSN 网络结构 。 3.2 建设 优势 3.2.1 丰富 的 智慧行业专 家 人才 从 2000 年 开始,中国电信 XX 公司 着力锻造大型信息化项目咨询规划和顶层设计 能力,构建“智慧社区”、“智慧园区”及“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物流”等各类智慧行业应用整体解决方案,逐步形成“智慧城市”咨询 能力、整体规划 设计能力 、 建设实施能力与平台运营经验,凝聚 了一批 专业 的 技术 人才 储备 队伍 。 由中国 电信 XX 公司组织 组织 完成的园区建设 有 : 世博局网络系统及协同办公平台、浦东数据 园 区数据中心项目总包、张江高新园区(闸北)创新服务平台 整体规划和建设等。 25 3.2.2 专业的 系统集成服务团队 中国 电信 XX 公司是国内最大的主导固网运营商,为广大客户提供高质量的通信网络服务。同时中国电信 XX 公司 还依托全资子公司“中国电信 XX 理想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为客户提供系统集成服务。 理想 集团公司 总部 位于 XX 市 中 国电信信息园区, 拥有员工近1400 余名,专业技术人员超过 90%以上,大学本科的以上学历占 97%,其中获得硕士学位的占 32%,不乏持有 IPMP 证书的项目管理人才和专业化技术认证证书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 XX 理想集团公司 能够和集团公司大客户部门和运行维护部门密切,提供一站式的信息 化 系统集成服务,并且能够提供软件开发,维护外包等各方面的综合服务。在项目建设 中 借助自己的理想公司和运维部门,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