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2020版中国乘用车品牌净推荐率洞察报告.pdf

  • 资源ID:116246       资源大小:4.92M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人民币15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人民币1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0版中国乘用车品牌净推荐率洞察报告.pdf

留住老用户难以决胜存量车市 中国乘用车品牌净推荐率洞察报告 (2020版 ) 发布时间: 2020年 9月 10日 报 告 撰 写 周丽君 李懿欣 易车研究院首席分析师 易车研究院行业分析师 前 言 目前 大家都在谈存量市场,觉得存量之争关键是留住自身老用户,于是强化了置换补贴等政策 。 易 车 研究院认为通过 置换补贴等留住自身老用户仅是角逐存量车市的第一步,仅能盘活现有基 盘,且转化率非常低,尤其是广大入门品牌,目前的忠诚度仅有 10%左右。角逐存量关键要发挥群众 力量,如能实现广大用户发自内心推荐自身品牌,不仅能基于自身基盘创造增量,还能抢夺竞品存 量。意味着只要能获得更多用户推荐,特斯拉、蔚来等保有量非常少的新势力品牌,也能成为存量车 市的有力竞争者。 继 发布品牌忠诚度之后,易车研究院正式发布“品牌净推荐率”报告,助力车企、经销商等易车 广大客户,更好衡量、发现角逐存量车市的能力、机遇。 净 推荐率( Net Promoter Score, NPS) 数据说明 数据来源于易车认证车主大 数据 数据周期为: 2020年 1月 -8月 0 1 2 3 4 5 6 7 8 9 10 肯定 不推荐 肯定 会 推荐 贬损者 被动 者 推荐者 净 推荐率 =推荐者 %-贬损者 % 假设您的亲朋好友正准备购车,您在多大程度上会推荐他们购买这款车型? 0分表示肯定不推荐, 10分表示肯定会 推荐,分数越高,表示您推荐的可能性越大。 指标说明 53.64% 52.07% 50.51% 47.38% 46.38% 44.31% 41.47% 32.99% 24.16% 20.05% 17.63% 16.94% 16.93% 16.74% 16.43% 16.29% 15.91% 15.46% 14.89% 13.78% 13.53% 蔚来 特斯拉 丰田 理想 保时捷 雷克萨斯 宝马 本田 马自达 领克 哈弗 日产 吉利 MINI 广汽传祺 宝骏 比亚迪 奇瑞 行业均值 红旗 奔驰 2020年 前 8月 中国乘用车主流品牌净推荐率 TOP20 蔚来等新势力领衔中国乘用车净推荐率排行,理论上传统汽车 品牌更应争分夺秒升级为新势力,不应局限于动力形式 2020年前 8月,蔚来净推荐率高达 53.64%,高居主流品牌榜首,特斯拉、理想等新势力也非常靠前,都在短时间内积累起不错的群众基础,这与上述品牌的产品创新、渠道创新、营销创新、服务升级 等密切相关。未来随着新势力的产品越来越成熟,可靠性等进一步提升,用户口碑、净推荐率等也将持续提升。新势力快速被拥护、被推荐,间接说明中国车市太需要转型升级了,太需要新生力量了。 近十多年中国乘用车销量的高歌猛进,滋生了偷工减料、简单拉皮、高额维修等一大堆不良现象,与快速提升的消费诉求格格不入,广大购车用户的不满情绪越积越多。与其说新势力为自己争取到了机 会,赢得了民心,不如说传统车企为新势力创造了机会,贡献了用户。与其说电动车企业容易成为新势力,不如说传统车企更能厚积薄发;与其说传统车企非得成立新公司、上马新项目才叫挑战新势 力,不如说从现有产品、现有渠道、现有服务等入手,也能挑战新势力 衡量新势力的标准,不应局限于动力形式,应聚焦用户体验 ,期待燃油车市场也能出现几家新势力 主流品牌: 2020上半年终端销量超过万辆 17.63% 16.93% 16.29% 15.91% 15.46% 14.89% 12.73% 10.56% 10.39% 9.42% 9.01% 8.64% 7.14% 5.33% 4.37% -4.65% -6.24% -7.50% -13.68% -17.86% -23.33% -30.74% -56.52% 哈弗 吉利 宝骏 比亚迪 奇瑞 行业均值 长安 荣威 启辰 捷达 名爵 长安欧尚 奔腾 捷途 欧拉 五菱 东风风行 东风风光 东风风神 起亚 北汽绅宝 北汽新能源 江淮 2020年 前 8月 中国乘用车主流入门品牌净推荐率 18.84% 16.72% 9.13%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高端品牌 普通品牌 入门品牌 2020年前 8月中国乘用车品牌类别净推荐率 哈弗领衔入门品牌净推荐率排行,起亚、北汽、东风、江淮等 的全新产品被寄予厚望,重构体系时不我待 2020年前 8月,入门品牌的整体净推荐率仅有 9.13%,大幅落后于宝马、雷克萨斯等高端品牌,也低于大众、丰田、本田等普通品牌。销量靠前或稳定的强势入门品牌的净推荐率较高,哈弗以 17.63% 位居榜首,吉利以 16.93%紧随其后,长安基于 Plus家族等新产品,大幅提升了净推荐率。奇瑞、比亚迪虽然目前销量不如吉利、哈弗、长安,但品牌净推荐率不相上下,两者如能持续挖掘用户口碑 等,未来还有不错的销量提升空间。荣威、名爵一直保持着较鲜明的自身调性,说明品牌塑造是成功的,但也要接地气,毕竟你的核心用户还是入门级别,避免沦落为孤芳自赏的“高冷性格”。入门品 牌的净推荐率与销量排行相辅相成,助推入门车市优胜劣汰, 20202021年,理论上应是东风自主系、北汽自主系、起亚、江淮等部分入门品牌生死存亡与绝地反击的最后窗口期,风神的“ 312” 新 产品规划、江淮 3.0系列、起亚新产品等将被寄以厚望,助推体系重构。由于入门品牌以中国品牌为主,努力提升净推荐率,有利于中国品牌夯实市场根基,提升品牌价值,抵御海外品牌的下沉 50.51% 32.99% 24.16% 20.05% 16.94% 16.74% 16.43% 14.89% 13.78% 10.38% 9.38% 9.27% -7.24% -7.50% -9.59% -12.56% -13.58% -15.47% -18.57% 丰田 本田 马自达 领克 日产 MINI 广汽传祺 行业均值 红旗 大众 WEY 标致 Jeep 福特 别克 斯柯达 现代 三菱 雪佛兰 2020年 前 8月 中国乘用车主流普通品牌净推荐率 丰田领衔普通品牌净推荐率排行,“新势力”与个性品牌强势 冲击普通车市传统结构 2020年前 8月,普通品牌的净推荐率为 16.72%,其中丰田高达 50.51%,位居榜首。主流普通品牌的销量排行与净推荐率存在明显的“错位现象”,大众、别克、现代 等走量型普通品牌的净推荐率,都低于行业均值,领克、马自达等个性化品牌的净推荐率,都高于行业均值。近几年技术升级明显,又大力突出个性、运动元素的丰 田、本田,位居主流普通品牌净推荐率前两位。上述现象与中国车市的消费重心由有孩家庭用户向无孩家庭、单身等新用户群体转移密切相关,再加销量排行与净推荐 率的“错位现象”,预示着主流车市暗流涌动,竞争格局将有大幅调整,为燃油车领域的“新势力”与个性品牌的崛起提供肥沃土壤 18.84% 16.72% 9.13%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高端品牌 普通品牌 入门品牌 2020年前 8月中国乘用车品牌类别净推荐率 53.64% 52.07% 47.38% 46.38% 44.31% 41.47% 14.89% 13.53% 12.86% 9.36% 4.82% -1.28% -4.76% -8.28% -12.84% 蔚来 特斯拉 理想 保时捷 雷克萨斯 宝马 行业均值 奔驰 林肯 路虎 沃尔沃 英菲尼迪 奥迪 捷豹 凯迪拉克 2020年 前 8月 中国乘用车主流高端品牌净推荐率 蔚来领衔高端品牌净推荐率排行,高端车市正成为新势力崛起 的核心突破口 2020年前 8月,高端车市净推荐率 TOP3均为新势力,分别为蔚来、特斯拉和理想,充分说明高端用户接受新技术、新服务的诉求更强烈,认同与分享的意愿也更强烈。 ABB不仅净推 荐率明显低于高端新势力品牌,而且分化严重,奔驰、奥迪都低于行业均值,尤其是奥迪,贬损率高于推荐率。大规模降价促销等对高端用户伤害比较大,凯迪拉克等相关品牌的净推 荐率相对靠后。随着高端品牌的持续下沉,用户对售后服务、维修保养等越来越敏感,奔驰等在上述领域不占优的品牌的净推荐率相对靠后。中国车市正快速步入存量主导的新时代, 理论上高端品牌应捷足先登,但不等于所有高端品牌都有机会,谁的用户口碑好,用户净推荐率高,谁更有可能抓住市场新机遇,该趋势使高端车市成为 新势力崛起的核心突破口 18.84% 16.72% 9.13%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高端品牌 普通品牌 入门品牌 2020年前 8月中国乘用车品牌类别净推荐率 产品 41.58% 价格 32.10% 品牌 16.08% 服务 5.36% 其它 4.89% 2020年前 8月 哈弗贬损 原因 分布 0% 20% 40% 60% 油 耗 动 力 操 控 质 量 内 饰 外 观 安 全 舒 适 空 间 配 置 其 它 2020年 前 8月 哈弗 产品 贬损 原因 分布 品牌 27.91% 产品 25.61% 价格 20.91% 服务 20.91% 其它 4.66% 2020年 前 8月 哈弗 推荐原因 分布 0% 20% 40% 60% 80% 口 碑 企 业 家 精 神 知 名 度 民 族 品 牌 形 象 档 次 其 它 2020年 前 8月 哈弗 品牌推荐原因 分布 -40% -20% 0% 20% 40% 60% 80% 100% 哈弗品牌不同 拥车时长的用户净推荐率 柠檬等新技术品牌,蜂巢等零部件独立、新哈弗 H6等新产品 攻势,助哈弗克服产品短板、强化口碑、持续提升净推荐率 2020年前 8月哈弗以 17.63%的较高净推荐率,领军入门品牌排行榜,位居中国乘用车品牌总榜单第十一位。哈弗推荐原因较均衡,品牌以 27.91%占比位居首位,其中口碑、企业家精 神等发挥了关键作用,说明在 12万元以内的入门价区,哈弗的品牌价值算得上出类拔萃,以及魏建军的个性形象得到了较好认可 (当然,提升空间也是很大的,不能骄傲自满 )。不推荐 原因聚焦产品,占比高达 41.58%,其中油耗、动力、操控等广受诟病。哈弗净推荐率表现较差的阶段,集中拥车时长 37年,主要原因是 20132017年是长城尝试调整零部件供应结 构的集中期,包括大幅降低国际零部件供应率,提高本土中小供应商和自有零部件的供给率。虽然上述一系列举措大幅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收益,期间长城净利润飙升至 80亿元,甚至 突破 100亿元,但一定程度降低了产品品质,影响了品牌净推荐率,甚至也部分制约了销量表现, 20172019年长城年销量停滞于百万辆。为了持续提升零部件供应体系的竞争力, 进一步降低成本和强化品质, 2018年长城开始拆分自有零部件体系, 2019年亮相、发布零部件独立战略,成立蜂巢易创、蜂巢能源、未势能源、上燃动力、诺博汽车、精工底盘六大 独立零部件企业。进入 2020年,长城发布了“柠檬”、“坦克”、“咖啡智能”三大技术品牌,其中“柠檬”平台规划 2022年常规发动机热效率将达到 41%,混合发动机热效率达到 42%, 2025年高效发动机热效率将达到 51.5%。基于新技术品牌, 2020年长城会投放第三代全新哈弗 H6、哈弗大狗、坦克 300等一大堆新一代产品,掀起 20202022年新一轮产品 攻势。推动零部件独立、推出新技术品牌、投放全新车型等,有助于长城持续改善哈弗的产品竞争力,优化油耗、动力、操控等之前广受诟病的具体指标,强化哈弗口碑,持续提升品 牌净推荐率,挖掘销售潜力,助力 2025年冲击 200万辆 哈弗独立 哈弗销量与 利润双丰收 长城自主零部 件体系大调整多品类战略 产品 40.97% 价格 29.15% 服务 13.41% 品牌 11.51% 其它 4.96% 2020年前 8月吉利 贬损 原因 分布 0% 10% 20% 30% 40% 油 耗 质 量 安 全 空 间 动 力 配 置 操 控 舒 适 内 饰 外 观 其 它 2020年 前 8月 吉利产品 贬损 原因 分布 产品 32.87% 价格 27.24% 品牌 21.28% 服务 14.33% 其它 4.28% 2020年 前 8月 吉利推荐原因 分布 0% 10% 20% 30% 40% 50% 配 置 外 观 质 量 安 全 油 耗 内 饰 动 力 空 间 舒 适 操 控 其 它 2020年 前 8月 吉利产品推荐原因 分布 -100% -50% 0% 50% 100% 吉利品牌不同 拥车时长的用户净推荐率 产品持续升级,助力吉利净推荐率提升,未来 CMA平台等新 技术持续升级,有利于让吉利成为有品牌号召力的品牌 2020年前 8月,吉利净推荐率达 16.93%,仅次于哈弗的 17.63%,位居入门品牌的第二位和中国乘用车主流品牌总榜单的第十三位。推荐吉利的最大原因是产品因素,占比高达 32.87%,其中配置、外观、质量等发挥关键作用。不推荐的最大原因也是产品,高达 40.97%,其中油耗、质量等成为主要吐糟点。综合比较,在吉利的推荐与不推荐因素中,产品与 价格都是关键因素,品牌作用较弱。主要原因是吉利产品高度聚焦 12万元以内的低价区,且吉利在该价区的车型布局更广泛,相应用户对品牌力要求更低,对产品、价格等更实际层面 的要求更高。在时间轴上,对吉利的贬损与推荐存在明显的“错位现象”,以一个吉利战略为分界线,之前的多品牌战略时代,甚至是老三样时代,广大用户对吉利多有诟病,诸如油 耗高、质量差等。之后,尤其是 2016年起随着 3.0产品的大规模投放,吉利产品取得了配置大幅优化、设计大幅改进、质量快速提升等诸多进步,共同助推吉利净推荐率大幅提升,一 举实现了由贬损为主向推荐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大幅提升吉利品牌价值。上述过程与吉利的技术、产品等持续升级密切相关。未来 CMA超级母体等新平台,星越、 Preface等新车型, 如能持续优化油耗、操控、动力等核心技术板块,将持续提升吉利的净推荐率,扩大销售潜力。同时需要高度警惕严控零部件成本、提升配件自主率、强化品牌多元化布局等滋生的负 面效应,以免影响吉利品牌价值与用户推荐率。更需要处理好吉利与领克的战略互动关系,坚守“吉利推着领克走,而不是领克拉着吉利走”的战略思维。目前吉利离品牌质变还差临 门一脚, 20202025年将成为吉利品牌升级的关键期,也是中国乘用车 12万元以内入门车市优胜劣汰与新格局形成的关键期,如品牌能成为用户推荐吉利的核心原因,对吉利角逐入 门车市至关重要。让吉利成为有品牌号召力的品牌,让用户不再因为吉利是否便宜,才选择吉利,而是因为它叫吉利 回归一个吉利战略 多品牌战略 3.0产品大规模投放 模块化平台 加速多元化布局 产品 33.13% 价格 30.34% 品牌 20.74% 服务 10.34% 其它 5.46% 2020年前 8月长安 贬损 原因 分布 0% 10% 20% 30% 油 耗 安 全 动 力 配 置 质 量 空 间 内 饰 舒 适 操 控 外 观 其 它 2020年 前 8月 长安产品 贬损 原因 分布 价格 32.11% 产品 31.63% 品牌 21.48% 服务 11.54% 其它 3.24% 2020年 前 8月 长安推荐原因 分布 0% 20% 40% 60% 80% 性 价 比 维 修 保 养 车 辆 售 价 优 惠 力 度 价 格 透 明 保 值 率 其 它 2020年 前 8月 长安价格推荐原因 分布 -100% -50% 0% 50% 100% 长安乘用车不同 拥车时长的用户净推荐率 产品持续迭代,提升长安净推荐率, Plus家族正加速长安核心 卖点由价格向产品转型, UNI-T将再助推长安卖点向品牌跃进 2020年前 8月长安乘用车的净推荐率达 12.73%,处于行业中等偏上水平。推荐核心原因是价格与产品,两者占比高达 63.74%,其中价格推荐理由的核心因素是性价比突出,产品核心因素是配置与质量。不推荐核心原因也 是产品与价格,两者占比高达 63.47%,其中产品不推荐理由的核心因素是油耗、安全等,价格核心因素是车型定价。品牌与服务的推荐率贡献相对有限,有待进一步提升。近十年长安乘用车顺利实现老中青三代产品的持续 迭代,强势拉升品牌净推荐率:目前长安乘用车广受诟病的产品集中于八九年前的奔奔、老悦翔等初期乘用车产品; 2012年的逸动、 CS35, 2014年的 CS75等上一代产品的陆续投放,快速助力长安成为中国品牌的领军品 牌,大幅提升长安品牌净推荐率,实现由贬损主导向推荐主导的转型升级; 20162018年吉利等竞品的强势反扑,大众 SUV战略的强势推进,自身 CS95出师不利,机油乳化事件持续爆发,以及发布不切实际的香格里拉计 划等,彻底打乱长安乘用车的战略节奏,销量快速陷入停滞与下滑,不过随着新产品销量占比的持续提升,长安净推荐率水涨船高; 2018年长安重整旗鼓,发布第三次创业宣言, 2019年发布蓝鲸动力品牌,强势投放设 计、品质、配置等全面升级换代的 Plus家族新车等,共同助力长安销量触底反弹与净推荐率大幅提升,近一年 (2019下半年至 2020上半年 )长安乘用车净推荐率成功突破 50%。截至 2020年 7月底,全新一代 Plus家族基本完成 对上一代产品的替代,加速长安乘用车的核心卖点由性价比等价格因素,向配置、质量、安全等产品因素转型升级。 2020年 6月主打运动、个性,更有利于涵养品牌的最新一代产品 UNI-T正式上市,并快速上量, 7月底月销 量逼近万辆,以及日后 UNI-T车系的持续投放,将不断夯实长安乘用车的产品卖点,并助推核心卖点由产品向品牌跃进,实践第三次创业提及的“从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转型”理念 。 Plus家族、 UNI-T车系等新产品的持续 发力,除直接提升长安乘用车销量,还提升了长安净推荐率,间接提升长安销量,实现“双驱动”。 2020年将成为长安乘用车再度发力与重回中国品牌领军地位的关键节点,长安应充分总结 20162018年的经验教训,高 度警惕 20202022年哈弗、吉利等核心竞品的新一轮产品攻势,全面评估对长安的可能性冲击,坚决杜绝骄傲情绪的再次蔓延,全力防止产品质量事件的再次大规模爆发。同时努力抓住由新产品创造的新战略机遇期,强化 口碑营销,充分挖掘与转换基于净推荐率再次大幅提升创造出的“间接销售”的新蓝海,加速第三次创业提及的“由服务客户向经营客户转型升级”理念的全面落地 ,让更多用户自愿成为长安的“销售顾问”。面对难得的 机遇期,长安乘用车除扩大销量,更得优化企业大战略,真正实现由人浮于事的传统国企,向锐意进取的现代科技型企业的转型升级,实现品牌力驱动净推荐率,确保长安的长治久安。易车研究院非常期待长安在技术出生 的朱华荣时代能实现上述美好愿景 奔奔、老悦翔等 为主 2012年的逸动、 CS35, 2014年 的 CS75等新一代产品,快速助 力长安成为中国品牌的领军品牌 2018年起 plus 家族等新一代 产品再次发力 遭遇竞品冲 击,迎来调 整期 第三次 创业 发布蓝鲸 动力品牌 发布香格 里拉计划 0% 20% 40% 60% 80% 产品 品牌 服务 价格 其它 2020年前 8月宝骏、五菱 贬损 原因 分布 宝骏 五菱 0% 50% 100% 价格 服务 品牌 产品 其它 2020年 前 8月 宝骏、五菱 推荐原因 分布 宝骏 五菱 宝骏与五菱正遭遇销量与净推荐率的双下滑, 20202025年 无论两者的产品、品牌如何优化,都应团结在价格优势的周围 -100% -50% 0% 50% 100% 宝骏、五菱不同 拥车时长的用户净推荐率 宝骏 五菱 16.29% -4.65% -10% -5% 0% 5% 10% 15% 20% 宝骏 五菱 2020年前 8月宝骏、五菱整体 净推荐率 宝骏 五菱 五菱宏光 横空出世 力挽狂澜 宝骏正式发布 出师不利 730、 560、 510等助力宝骏 绝地反击 宝骏、五菱 下滑显著 新宝骏 强势布局 五菱银标 蓄势待发 2020年前 8月宝骏的净推荐率达 16.29%,位居入门品牌第三,价格是核心推荐原因,质量、安全、动力等组成的产品是核心不推荐原因。五菱的净推荐率与宝骏大相径庭,仅有 -4.65%,贬损者居多,其中品牌成为最大短 板。综合而言,宝骏、五菱的核心推荐原因仍是价格,核心不推荐因素仍是产品与品牌。 2010年宏光强势崛起,大幅提升五菱净推荐率,但之后的整整近十年里,五菱产品升级与新细分市场培育严重滞后,逐渐落后于中国车市主流消费升级节奏,导致拥车时长越短的用户,品牌净推荐率越低。尤其是拥车仅三 四年的用户,下滑幅度更大,期间低端车市加速萎缩,大众、吉利、哈弗、长安等核心竞品加速下探,共同挤压五菱市场空间。陶醉“吃老本”的五菱,“战略性”错过中国车市“十年黄金改革期”。 经过 630的几年试水, 20142015年 730、 560等宝骏新产品集中发力,大幅提升宝骏净推荐率,但宝骏的强势崛起,也开启了大规模蚕食五菱的进程,加速五菱净推荐率下滑。再加 20162017年宝骏新车投放与市场销量 的重点,快速转向 310、 510等更低级别的车型,以及 530等自身新车难以上量和六万六的哈弗 M6等竞品快速抢食,导致宝骏来之不易的高净推荐率快速下滑,拥车时长越短的用户,越没动力向亲朋好友推荐宝骏。近五六 年急于上量的宝骏,踩空车市演变节奏,错失消费升级机遇。 整体上,哈弗、吉利、长安等核心竞品的近十年用户,纷纷呈现“拥车时长越短,净推荐率越高”的分布,间接说明上述品牌的口碑、产品、服务等都在持续提升,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但近五六年宝骏、五菱截然相反, 呈现“拥车时长越短,净推荐率越低”的不利分布 ,间接说明品牌、口碑等都在降低,产品、服务、价格等优势越发不显著。除了自身战略问题,还受制于市场的剧烈演变与竞品的强势挤压。 为摆脱困境,近一年上汽通用五菱积极调整: 2019上半年起新宝骏强势布局,产品品质与市场定价大幅提升,可惜上量迟缓,对净推荐率拉升非常有限;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宏光 mini EV,不仅产品品质、设计等比低速 电动车有大幅提升,而且给出了极具竞争力的市场定价,实现了开门红,预计 2020年底的月销量将超过万辆,成为电动车市场的主力车型;目前五菱银标正加速布局,预计 2020年底上市全新 MPV凯捷 上汽通用五菱近一 年的新战略有得有失,关键看是否团结在以价格优势的周围,能否夯实高度价格敏感型的传统核心用户的市场根基,这条经验判断至少能管未来五年 (20202025) 0% 50% 100% 品牌 服务 产品 价格 其它 2020年前 8月丰田、本田、日产 贬损 原 因 分布 丰田 本田 日产 0% 50% 100% 品牌 产品 价格 服务 其它 2020年 前 8月丰田、本田、日产 推荐原 因 分布 丰田 本田 日产 面对城市化、中年化、存量之争等新趋势,日系阵营加速分 化,丰田、本田获得越来越多老用户的推荐 0% 20% 40% 60% 80% 100% 丰田、本田、日产不同 拥车时长的用户净推荐率 丰田 本田 日产 50.51% 32.99% 16.94% 0% 10% 20% 30% 40% 50% 60% 丰田 本田 日产 2020年前 8月丰田、本田、日 产整体净推荐率 丰田 本田 日产 首购、青年用户大幅增加,大众、 现代、别克等竞品强势布局 本田、丰田、日产技术更新、车型 投放等相对滞后; 钓鱼岛事件加剧,中日关系恶化 城市化、中年化等新趋势,中日关系稳 定等,为日系崛起创造优越的外部环境 丰田、本田加速回归原点,加速动力总 成等技术更新,加速新产品投放; 日产持续挖掘传统车型销售潜力,大幅 降价促销 2020年前 8月,丰田净推荐率高达 50.51%,仅次于蔚来、特斯拉两大新势力,领衔传统主流品牌,大幅高于本田、日产两大传统劲敌,后两者的净推荐率分别为 32.99%、 16.94%。其中丰田、本田与日产的核心卖点有明显区别,两田推荐与不推荐的核心原因都是品牌,说明用户对两者的品牌认知还是挺对立的。日产推荐与不 推荐的核心原因都是产品,说明日产的品牌力在降低,产品成议论焦点。日系三强不同拥车时长的用户净推荐率差别显著:拥车超过 10年的用户,对丰田、本田、日产 的认可都比较高,净推荐率清一色超过 50%,丰田甚至达到 80%;拥车 510年的用户,对丰田、本田、日产的认可都呈下滑走势,期间日系产品问题频繁,竞争力下 滑,导致用户净推荐率持续减少;近五六年丰田、本田加速技术革新与新产品更新换代,强化油电混动国产,快速实现用户净推荐率的触底反弹。日产的技术与产品更 新落后于丰田、本田,制约了净推荐率的提升,不得不努力挖掘降价促销与家用细分车市的增长空间,给稳住百万辆销售体系提出越来越大的挑战 0% 50% 100% 品牌 服务 产品 价格 其它 2020年前 8月大众、丰田、别克、现代 贬损 原因 分布 大众 丰田 别克 现代 0% 50% 100% 品牌 产品 价格 服务 其它 2020年 前 8月大众、丰田、别克、现代 推荐原因 分布 大众 丰田 别克 现代 积极回归原点,助力丰田大幅提升净推荐率,大众、别克、现 代强化品质、呵护用户等迫在眉睫 -50% 0% 50% 100% 大众、丰田、别克、现代 不同 拥车时长的用户净 推荐率 大众 丰田 别克 现代 10.38% 50.51% -9.59% -13.58%-2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大众 丰田 别克 现代 2020年前 8月大众、丰田、别 克、现代整体净推荐率 大众 丰田 别克 现代 2020年前 8月,丰田净推荐率高达 50.51%,大幅领先传统核心竞品大众、别克、现代,后三者分别为 10.38%、 -9.59%、 -13.58%。充分说明丰田回归原点、强化品 质、升级技术等的重要性,助其赢得了更多用户的信任,获得了更多用户的推荐。近几年基于大规模 SUV战略,虽然大众的净推荐率有所提升,但仍旧无法摆脱大规模 降价促销的束缚。别克、现代不约而同遭遇销量的大幅下滑,不得不大规模降价促销。想获得用户的认可与推荐,避免销量大幅下滑,大众、别克、现代等回归原点迫 在眉睫 0% 50% 100% 品牌 服务 产品 价格 其它 2020年前 8月大众、哈弗 贬损 原因 分布 大众 哈弗 0% 50% 100% 品牌 产品 价格 服务 其它 2020年 前 8月大众、 哈弗 推荐原因 分布 大众 哈弗 近两年哈弗新用户的净推荐率显著超越大众,未来中国品牌与 海外品牌将正式迎来“正面交锋”的新时代 -40% -20% 0% 20% 40% 60% 80% 100% 大众、 哈弗 不同 拥车时长的用户净推荐率 大众 哈弗 10.38% 17.63%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大众 哈弗 2020年前 8月大众、哈弗整体净 推荐率 大众 哈弗 2020年前 8月,哈弗净推荐率达 17.63%,大幅高于大众的 10.38%,尤其是近两年哈弗新用户的净推荐率显著超越大众。由于哈弗用户与大众用户存在一定区隔,前者 更聚焦 612万元价区,后者更聚焦 920万元,所以之前拿净推荐率进行直接对比的意义不大。随着大众近几年的大规模降价促销,和战略重心向 SUV转移,诸如大众 探歌的终端实际价格越来越接近哈弗 H6,大众与哈弗都以北方车市为主,再加第三代全新哈弗 H6把整体价区提升至 10万元以上,以及哈弗三百多万老用户正加速步入 增换购阶段,将共同提升用户重叠度,激化当下、未来哈弗与大众之间的竞争,两者之间的净推荐率对比将越来越有意义。近两年哈弗新用户的净推荐率显著超越大众 的新趋势,希望能引起大众的高度重视,要强化产品品质,提振产品体系。也希望哈弗能坚定信心、持之以恒,即便不能有效留住哈弗 H6的老用户,也要提升老用户对 哈弗的推荐率,吸引更多捷达、桑塔纳等大众老用户。再加哈弗是中国品牌的代表,大众是海外品牌的代表,哈弗与大众潜在竞争的加剧,意味着未来中国品牌与海外 品牌将正式迎来“正面交锋”的新时代 34.24% 14.89% 14.37% 11.29% -6.13% -14.09% 日本 行业均值 德国 中国 美国 韩国 2020年 前 8月 中国乘用车主流国别净推荐率 日系得到中国用户越来越多的认可与推荐,高端车市持续壮 大,奥迪、奔驰、宝马更得居安思危 随着中国车市快速进入存量时代,消费群体加速中年化,以及消费理念越来越理性等,以节能减排、低油耗、维修保养低、产品可靠等著称的日系,正得到广大中国用 户越来越多的认可与推荐, 2020年前 8月日系净推荐率高达 34.24%,大幅高于行业均值。未来如丰田、本田、日产等日系,能根据中国车市演变趋势,积极优化在华战 略,加速节能车普及,将获得更多主导权,夯实用户基础,助力销量持续提升。在普通家庭用户加速涌入高端车市,高端车市销量持续提升之际,奥迪、奔驰、宝马等 德系高端品牌更得居安思危,紧随时代节奏,大幅降低维修、保养费用,提升用户口碑与净推荐率,更好角逐存量时代 24.92% 14.89% 12.07% 8.42% SUV 行业均值 MPV 轿车 2020年 前 8月 中国乘用车 品类 净推荐率 SUV净推荐率更高, SUV战略仍是车企绝地反击的核心突破口 2020年前 8月, SUV净推荐率高达 24.92%,大幅高于 MPV的 12.07%和轿车的 8.42%。 20202022年是中国车市优胜劣汰与现代、起亚、别 克、雪佛兰、标致、雪铁龙、斯柯达等多数品牌绝地反击的关键期,期间 SUV仍是中国车市的核心角逐车市, SUV战略仍是广大车企绝地反击的 核心突破口 30.85% 24.07% 17.43% 14.89% 7.18% -1.98% -16.00% 大型 中大型 中型 行业均值 紧凑型 小型 微型 2020年 前 8月 中国乘用车 级别 净推荐率 -23.08% -0.82% 11.67% 14.89% 15.44% 17.32% 16.86% 18.95% 35.25% 6万元以下 6-9万元 10-14万元 行业均值 15-19万元 20-24万元 25-29万元 30-34万元 35万元及以上 2020年 前 8月 中国乘用车 价区 净推荐率 大级别、高价区的净推荐率更高,“高端化”仍是车企核心战 略诉求 2020年前 8月,主流车型净推荐率由低级别向高级别依次提升,由低价区向高价区依次提升,说明中高端车型更容易被认可和推荐,市场潜力更 大。理论上,“高端化”仍是车企核心战略,实际上会遭遇双积分、技术实力等诸多具体因素的约束,从而加速中国车市优胜劣汰 版权声明 本报告为易车研究院制作,报告中所有的文字、图片、表格均受有关商标和著作权的法律保护,部分 文字和数据采集于公开信息,所有权为原著者所有; 没有经过本公司许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或引用; 如有转载或引用,需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注明出处,且不得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李懿欣 易车研究院行业研究部经理 Mobile:159 1067 4993 Mail: 联系我们 谢 谢 服务项目 行业走势咨询与培训 具体车企咨询与分析 行业研究方法论培训 服务客户 车企、经销商、券商等汽车行业核心参与企业 联系人员 李老师 (微信: LunaLYX777) 易车研究院行业服务项目 易车研究院推出汽车行业分析系列书籍 见微知著 见微知著 2020上册还是用大数据说话 , 还是回馈易车广大 客户为主 , 还是珍藏版 , 定价 598元 /本 获取方式 车企 、 经销商等易车的广大客户 , 可向易车对应服务人员索取; 有购买意向的读者 , 可联系易车研究院李老师 (微信: LunaLYX777) 目前中国汽车行业弥漫着焦虑,甚至是恐慌情绪,大家就像 热锅上的蚂蚁,有点不知所措。这个时候,我们更需要镇定,更需 要系统性总结和前瞻性思考。易车研究院基于汽车行业全价值链体 系,提炼了“百大机遇”,出版了 见微知著 2020上册。助力 车企、经销商、配件商、投行等科学应对销量下滑挑战。 微信阅读号 君临车市易车研究院

注意事项

本文(2020版中国乘用车品牌净推荐率洞察报告.pdf)为本站会员(幸福)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