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钢铁行业2021年投资策略:制造业崛起板材受益中高端特钢或走向长牛.pdf

  • 资源ID:115527       资源大小:4.07MB        全文页数:6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人民币15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人民币1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钢铁行业2021年投资策略:制造业崛起板材受益中高端特钢或走向长牛.pdf

制造业崛起,板材受益,中高端特钢或走向长牛 证券分析师:王介超 执业证号: S1190519100003 证券分析师助理:李瑶芝 执业证号: S1190119110033 2021-01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宁静 致远 2021年投资策略 目 录 一、 2020回顾及 2021展望:特钢表现强势,“工程师红利”将助力我国制造业崛起 特钢支撑高端制造,进入快速发展期 对比海外发达国家,我国特钢空间广阔 高端制造需求扩张,特钢估值有望继续攀升 特钢板块投资建议 二、特钢:中高端特钢基本面将走向长牛,积极布局中高端特钢企业 2020年黑色市场行情回顾 钢材供给 :预计 2021年净增粗钢产能 1822万吨 钢材需求:高景气制造业支撑下游需求 进出口: 自然增长下, 2021年净出口有望回升至 4000万吨 供需平衡预估:自然增长下 ,预计钢材需求增加 3300万吨 普钢板块投资建议 三、普钢:制造业崛起, 2021年板材或将大放异彩 铁矿:碳中和背景下,供应缺口或有收窄,价格适度回归 废钢:控产量背景下,供需偏紧格局或有缓解 焦煤焦炭:焦煤价格易涨难跌,焦炭预计先紧后松 四、原材料:碳中和、控产量背景下,原料压力或有缓解 五、风险提示 3 摘要 我们认为工程师红利下,我国制造业正在崛起,对内“进口替代” ,对外“全球竞争力提高,海外份额提升”,因此制造业将是钢铁行业未来需求的核心 驱动,我们的投资建议也是围绕制造业主线而展开,本报告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特钢和普钢。 特钢:我国中高端特钢基本面将走向长牛,积极布局中高端特钢企业。 1. 特钢不同于普钢,属政策大力支持行业。 特钢生产工艺复杂、技术壁垒高,下游应用主要为国防军工、电力、石化、核电、环保、汽车、航空、船舶、 铁路等行业的高端、特种装备制造领域。 “ 十三五”以及“十四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都强调了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面向航空航天、 轨道交通、电力电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需求,扩大高强轻合金、特种合金、高品质金属材料等规模化应用范围,行业逐步进入全球高端制造业 采购体系。 2019年 10月,工信部明确指出将以钢铁新材料为抓手,引导特钢企业深入参与钢铁新材料平台建设,加快解决部分关键钢铁材料“卡脖子” 问题,有效推动特钢产业发展。 2. 对比海外发达国家,我国中高端特钢占比将快速提高。 日本:日本特钢产量与质量均在全球钢铁业中排名居前,是支撑日本汽车、火车、工程机械、 能源设备等高附加值产品全球竞争的重要基石。与中国类似,日本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特钢迎来快速发展阶段,到 2018年特钢占比已达到 24.5%。 从结构来看,特钢产品种类丰富,主要以中高端产品为主,高端产品占 30%,中端产品占 49%,低端产品占 21%,目前高端制造业与对外出口仍是支撑特钢 产量上涨的重要因素。欧洲:与日本相似,欧洲特钢占比的提升同样伴随着经济的提升与制造业的发展。近年欧洲特钢占比已稳定在相对较高的水平, 到 2018年欧洲特钢占比约为 21.43%,我国当前水平仍与之相差较大。 2019年我国人均 GDP超过 1万美元,逐步从追求总量转变到追求高质量,材料升级 迫在眉睫。目前我国中高端特钢比例约 4%左右,与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相差仍较大。当前高端制造业快速发展,中高端特钢需求有望迎来增长。 3. 我国中高端特钢内有“进口替代”,外有“全球份额提升”,中高端特钢企业估值有望进一步提高。 从日本、香港、美国的特钢公司估值来看,多处 于 15-25倍的较高水平,日本、欧美等特钢快速发展阶段已经过去,而我国中高端特钢还处于成长期,应当享有一定的估值溢价。 4 摘要 (普钢)制造业崛起, 2021年板材或将 大放异彩。 1. 供应 : 根据公开资料统计, 2021年预计新增粗钢产能 4706万吨,退出或淘汰粗钢产能 2884万吨, 2021年净增粗钢产能 1822万吨,基本来自产能置换节 奏的影响,相对于我国 10亿吨以上的粗钢产量来说,产能增量有限。不过考虑到近期工信部表示要围绕“ 碳达峰、碳中和 ” 目标节点,实施工业低碳 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要坚决压缩粗钢产量确保粗钢产量同比下降,若有相关政策严格实施, 2021年或空有产能增量无产量增加, 我们认为要充分重 视“碳达峰、碳中和”,这对钢铁行业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2. 需求: 我们预计 2021年制造业将扛起需求端的大旗,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全球疫情下我国供应体系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凸显,我国不仅加入了 “ RCEP”而且签署了“中欧投资协定”,加上多年来我国“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行,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大背景下,内外需有望共同发力,我国全面 迎来了高质量发展时代,全面迎来了“工程师红利”时代,全面迎来了制造业崛起时代;而传统的地产和基建的发展将较为平稳,明年是“十四五” 第一年,建党 100周年的关键节点,地产在三道红线的调控下反而被动去库,有利于地产企业中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而基建端,由于在疫情逐步好转, 相关政策或缓慢退出,传统基建端增速趋于平缓,但新基建将继续发力;在此背景下,我们中长期看好制造业,看平地产和基建, 2021年板材将大放 异彩,螺纹跟随。 3. 成本: 矿石端,若我国严格执行限产量政策,预计 2021年铁矿将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铁矿价格或显弱势。废钢端, 2021年我国以再生钢铁料的形式 放开废钢进口,虽然目前国外废钢价格已高于国内,但与生铁成本对比,进口废钢仍具有一定成本优势,因此,在炉料高企的背景下,预计废钢进口 量重回往年高位,全年进口量在 500-1000万吨之间,自然增长情况下,价格走势或前高后低;但若执行限产量政策,废钢供需偏紧格局有望缓解,焦 炭端,预计明年上半年焦炭供应仍较为紧张,下半年随着国内新增焦炭产能投产、达产,供应将逐步宽松,价格重心或下移,焦化厂利润也将适度回 归;焦煤端,今年年末和明年新增投产的焦炉较多,且焦化厂利润较好,焦煤需求将持续旺盛,预计明年焦煤价格将易涨难跌。 5 摘要 投资建议 1. 特钢:我们看好制造业,首选中高端特钢公司,我国中高端特钢内有“进口替代”,外有“全球份额提升”,中高端特钢企业估值有望进一 步提高(目前估值水平仍然偏低),随着我国工程师红利带来的制造业水平提高,近年各行业全球竞争力均有所提升,如机械行业里的三一 重工不仅国内需求旺盛,海外份额也在提高,特钢也将涌现一批这样的优秀企业,建议关注:中信特钢、久立特材、天工国际(港股)、永 兴材料、 ST抚钢、钢研高纳。 2. 普钢:若只考虑明年的自然增长,我们预计粗钢产量在 10.88亿吨左右,黑色产业链价格会共振向上,板材最好,原材料也将强势;若考虑 到近期工信部坚决压缩粗钢产量确保粗钢产量同比下降, 2021年材表现将好于原料,钢铁行业利润将有所扩张,原料端将受抑制,而各品种 中仍以板材利润最好,供需格局将得到改善。当前普钢行业估值较低,市场关注度不高,预计 2021年板材利润会持续改善,继续跟踪相关产 业政策以及疫情的变化,关注有盈利优势,分红比例高的优质企业:宝钢股份、华菱钢铁、方大特钢、新钢股份、南钢股份、柳钢股份、韶 钢松山、三钢闽光等。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钢材需求不及预期,疫苗进展低于预期。 6 摘要 重点推荐公司盈利预测表 代码 名称 最新评级 EPS PE 股价 2019 2020E 2021E 2019 2020E 2021E 20/01/13 000708 中信特钢 增持 1.81 1.18 1.30 12.64 15.04 13.77 25.17 002318 久立特材 增持 0.59 0.65 0.73 15.79 13.98 12.45 12.44 300034 钢研高纳 增持 0.33 0.40 0.50 48.13 48.41 38.35 33.81 002756 永兴材料 买入 0.95 0.96 1.15 19.07 19.12 16.00 61.77 600399 ST抚钢 买入 0.15 0.26 0.31 21.55 32.2 26.4 16.38 600507 方大特钢 增持 1.18 0.78 0.81 8.51 7.06 6.51 7.02 000932 华菱钢铁 增持 0.72 0.91 0.97 4.60 5.16 4.78 4.81 002110 三钢闽光 增持 1.50 1.09 1.18 6.25 5.79 5.44 6.56 600019 宝钢股份 增持 0.56 0.42 0.49 10.29 11.66 10.16 6.50 600282 南钢股份 增持 0.59 0.40 0.45 5.86 7.98 7.21 3.07 601003 柳钢股份 增持 0.92 0.71 0.76 6.17 6.23 5.99 5.43 600782 新钢股份 增持 1.07 0.78 0.80 4.79 5.96 5.79 4.45 603995 甬金股份 增持 1.44 1.69 2.36 18.82 16.35 11.74 31.48 000717 韶钢松山 增持 0.75 0.72 0.76 6.29 5.85 5.49 4.06 0826.HK 天工国际 增持 0.15 0.20 0.25 18.93 14.72 11.52 3.36 1907.HK 中国旭阳集团 增持 0.34 0.27 0.35 6.99 8.49 6.61 3.38 资料来源: Wind,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自 Wind一致性预测) 7 (20) 0 20 40 60 80 100 120 休闲服务 电气设备 食品饮料 国防军工 医药生物 汽车 电子 化工 有色金属 家用电器 机械设备 建筑材料 农林牧渔 轻工制造 综合 计算机 传媒 非银金融 钢铁 公用事业 交通运输 商业贸易 采掘 银行 纺织服装 建筑装饰 通信 房地产 -20.00% -15.00% -10.00% -5.00% 0.0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钢铁 (申万 ) 沪深 300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影响下,钢铁行业前低后高,权益端整个板 块中特钢表现最好,背后反映的是高端制造业和军工需求的回升。 2020年全年申万钢铁行业指数上升 4.90%,排名第 19,沪深 300指数上升 27.21%,跑输 22.31个百分点。其中,特钢申万指数上升 41.53%,跑赢沪深 300指数,普钢申万指数下滑 5.89%。 展望 2021年,我们认为中高端特钢基本面将走出长牛格局,特钢仍然是明 年的投资主线之一;另外,制造业崛起之下,普钢端也将有机会,板材将 大放异彩。 -30.00% -20.00% -10.00%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特钢 (申万 ) 沪深 300 普钢 (申万 ) 图: 2020年钢铁行业指数(申万)涨跌幅( %) 图: 2020年特钢及普钢行业指数(申万)走势图: 2020年钢铁行业指数(申万)走势 一、 2020回顾及 2021展望:特钢表现强势,“工程师红利”将助力我国制造业崛起 资料来源: Mysteel, 太平洋研究院 整理 资料来源: Mysteel, 太平洋研究院 整理 资料来源: Mysteel, 太平洋研究院 整理 目 录 特 钢支撑高端制造,进入快速发展期 对比 海外发达国家,我国特钢空间广阔 高端 制造需求扩张,特钢估值有望继续攀升 特 钢板块投资建议 二、特钢:中高端特钢基本面将走向长牛,积极布局中高端特钢企业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守正 出奇 宁静 致远 9 二、特钢:中高端特钢基本面将走向长牛,积极布局中高端特钢企业 1. 特钢不同于普钢,属政策大力支持行业 特钢生产工艺复杂、技术壁垒高,下游应用主要为国防军工、电力、石化、核电、环保、汽车、航空、船舶、铁路等行业的高端、特种装备制造领域。 “ 十三五”以及“十四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都强调了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面向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电力电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发展需求,扩大高强轻合金、特种合金、高品质金属材料等规模化应用范围,行业逐步进入全球高端制造业采购体系。 2019年 10月,工信部明确指出 将以钢铁新材料为抓手,引导特钢企业深入参与钢铁新材料平台建设,加快解决部分关键钢铁材料“卡脖子”问题,有效推动特钢产业发展 。 2. 对比海外发达国家 , 我国中高端特钢占比将快速提高 日本 :日本特钢产量与质量均在全球钢铁行业中排名居前,是支撑日本汽车、火车、工程机械、能源设备等高附加值产品全球竞争的重要基石。与中 国类似,日本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特钢迎来快速发展阶段,到 2018年特钢占比已达到 24.5%。从结构来看, 特钢产品种类丰富,主要以中高端 产品为主,高端产品占 30%,中端产品占 49%,低端产品占 21%,目前高端制造业 与对外出口仍是支撑特钢产量上涨的重要因素。 欧洲 :与日本相似,欧洲特钢占比的提升同样伴随着经济的提升与制造业的发展。近年欧洲特钢占比已稳定在相对较高的水平,到 2018年欧洲特钢占 比约为 21.43%,我国当前水平仍与之相差较大。 2019年我国人均 GDP超过 1万美元,逐步从追求总量转变到追求高质量,材料升级迫在眉睫。截止 2019年我国中高端特钢比例估算仅 4%左右,与日本、 欧洲等发达国家相差仍然较大。当前高端制造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端特钢需求有望迎来增长。 3. 我国中高端特钢内有“进口替代”,外有“全球份额提升”,中高端特钢企业估值有望进一步提高。 从日本、香港、美国的特钢公司估值来看,多处于 15-25倍的较高水平,日本、欧美等特钢快速发展阶段已经过去,而我国中高端特钢还处于成长期, 应当享有一定的估值溢价。 10资料来源:太平洋研究院 整理 特殊钢产品种类丰富,具有不同特殊性能。 钢可以分为普钢和特钢两大类型 ,特钢即特殊钢,是与普钢相对的概念,专指由于成分、结构、 生产工艺特殊而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能或者特殊用途的钢铁产品。与普钢相比,特钢生产工艺更复杂、技术水平要求更高、生产规模更为集约, 下游应用主要集中于国防、电力、石化、核电、环保、汽车、航空、船舶、铁路等行业的高端、特种装备制造领域。特殊钢产品种类丰富,按用 途分为工具钢、结构钢与特殊用途钢三大类,其中特殊用途钢包括弹簧钢、轴承钢、不锈钢、高强度钢、耐热钢、耐磨钢、模具钢等。特殊钢中 种类最多的是合金钢,是在碳素钢中适量地加入一种或几种合金元素后使钢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使钢具有各种不同的特殊性能,如强度、 硬度大,可塑性、韧性好,耐磨,耐腐蚀,以及其他许多优良性能。 图:特钢产品分类 特钢支撑高端制造,进入快速发展期 二、特钢:中高端特钢基本面将走向长牛,积极布局中高端特钢企业 11 资料来源: 中信泰富官网, 太平洋研究院 整理 特钢生产工艺复杂,产品具有高科技含量。 由于钢铁要实现特殊的组织、性能或化学成分,所以在生产制造特钢过程中需要采用复杂的工 艺技术,同时对于生产装备的要求变得更高。近年,为提高特钢产品的性能与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与能耗,生产企业对技术、工艺流程与设备进 行了不断创新,使得产品在质量、尺寸精度、纯洁度等方面取得大幅度提高。特钢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有三种:( 1)电路流程:电炉 -二次精炼 - 连铸 -轧制。( 2)转炉流程:高炉 -铁水预处理 -转炉 -二次精炼 -连铸 -轧制。( 3)特种冶金:特种冶炼(如真空电弧重熔、等离子熔炼等) -锻造 或轧制。随着高端工业的发展,对所需要的金属或合金质量、性能、可靠性、稳定性等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特钢正朝着产品高端化、装备大型 化、尺寸控制高精度化、流程延长化等方面发展。 图:锻造及环件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特钢支撑高端制造,进入快速发展期 二、特钢:中高端特钢基本面将走向长牛,积极布局中高端特钢企业 12 新材料与钢铁产业政策共同支持特钢行业快速发展。 近年我国频繁出台产业发展规划,用于支持我国高精尖新材料的发展,对具有高技术含 量且用于高端制造业生产的特钢产品提出了明确发展要求。 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 中指出到 2020年,在高品质特殊钢、先进轻合金材料等领域 实现 70种以上重点新材料产业化及应用。“十四五”时期的重点发展方向为 :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先进金属材料、高分子及复合材料、高性能稀 土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材料、信息功能材料、高端生物医用材料、前沿新材料与材料基因工程。 “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中指出面向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电力电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需求,扩大高强轻合金、特种合金、高品质特殊钢、等规模化应用范围。 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中提出促进特钢品质全面升级,大力推进特钢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换代,开发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型钢材以 及装备制造业、航空航天业所需的高性能特钢材料,并在特钢技术、特钢品种以及工艺技术三个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划。新材料与钢铁产业规划政 策不仅促进了特钢行业的发展,还明确了特钢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点产业地位。 2019年 10月 28日,工信部明确指出支持特钢产业发展,包括推动钢铁新材料发展。将以钢铁新材料为抓手,引导特钢企业深入参与钢铁新材 料平台建设,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加快解决部分关键钢铁材料“卡脖子”问题,推动特钢产业发展。 2019年 12月 19日,中关村不锈及特种合 金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吹响了中国向钢铁强国进军的进军号。按照中关村科技园区批复要求,将紧密围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 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全力以赴打造世界一流创新联盟。 特钢支撑高端制造,进入快速发展期 二、特钢:中高端特钢基本面将走向长牛,积极布局中高端特钢企业 13 高端制造业发展支撑未来高端特钢需求增长。 随着 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经济结构优化走向深入,未来制造业转型升级将成为工 作重点, 中国制造 2015 等产业规划也彰显我国向产业链上游进军的决心,以汽车、能源、工程机械、国防军工、核工业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 迎来了快速、可持续发展,中高端特钢的需求也迎来难得的增长机遇。国家借机推出多项产业政策,包括 “ 十三五”以及“十四五”国家战略性 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 等新材料产业规划,将助力特钢行业有序快速发展。 下游行业 特钢主要应用需求 所需钢材品种 汽车行业 滑轮、冲压模具、悬挂弹簧、轴承、轮轴、活塞杆、传动轴、曲轴、凸轮 和齿轮等 合金工具钢、弹簧钢、轴承钢、合金结构钢等 能源行业 发电机转子用钢、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火电锅炉水冷壁、再热器受热管道、 分离器、风电轴承钢、风电齿轮钢、单晶硅切割丝、油井钻铤、钻头、钻 杆、钻杆接头、抽油杆、扶正器、螺杆钻具、泵体等 高强度低合金钢、合金结构钢、高温合金等 工程机械 活塞、液压缸、斗、履带(履带轮、链轮、链轨节、销轴、销套) 合金结构钢、中厚壁无缝钢管、易切削非调质钢、 特种中厚板等 船舶海工 系泊链、海洋平台、钻杆、集装箱船舶、客轮、散装货轮、液化天然气船 等 高强度链条钢、特种中厚板、油田钻具用钢等 铁路行业 车轴、铁路轴承、火车弹簧、车轮等 合金结构钢、轴承钢、连铸合金圆坯、高性能弹簧 钢、车轴钢等 国防军工 船用易焊接高强度钢、飞机起落架、航空涡扇发动机、航天火箭发动机、 炮管、枪管、导弹壳体等 高强度合金结构钢、不锈钢极薄壁无缝钢管、高温 合金等 表:特钢行业重点下游需求 资料来源:太平洋研究院 整理 特钢支撑高端制造,进入快速发展期 二、特钢:中高端特钢基本面将走向长牛,积极布局中高端特钢企业 14 政策促进汽车消费回暖,最大应用领域需求有望延续。 2020年中国汽车 1-11月销量 2243.63万辆,较 2019年同期下滑 -2.86%,其中乘用车同 比下滑 7.48%,商用车同比回升 20.55%。虽然销量下滑,但我国汽车保有量仍较低,根据统计数据, 2019年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仅为 180多台,约 为美国的 1/5。因此从人均汽车保有量上来说,目前我国汽车产业仍处于普及期,未来汽车需求有望持续放量,汽车行业发展空间仍然较大。此外, 发改委近期表示将制定出台促进汽车产品消费的措施,所以预期政策将有效扩大国内市场汽车销量、缓解宏观经济下行压力。钢材是汽车制造的 主要原料,占汽车全部原材料的 72%-88%。根据数据,汽车用特殊钢占特殊钢总产量的 40%,是特殊钢的第一大应用领域,广泛应用于汽车关键零 部件如发动机、变速箱、各类轴杆等。汽车用特殊钢主要包括优碳钢、合金结构钢、弹簧钢、齿轮钢、易切钢、冷镦钢和耐热钢等类型。 图:特钢产品在轿车上的应用 图:特钢产品在卡车上的应用 资料来源: 公司官网, 太平洋研究院 整理 资料来源: 公司官网, 太平洋研究院 整理 特钢支撑高端制造,进入快速发展期 二、特钢:中高端特钢基本面将走向长牛,积极布局中高端特钢企业 15 清洁能源发电占比持续提高,非化石能源发电对特钢需求逐渐释放。 我国能源长期以煤炭等石化能源为主,火电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形式,清 洁新型能源占比较低,能源结构并不合理。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能源消费增速下滑,目前是进行能源结构转型升级最佳时机。“十二五”及 “十三五”期间,我国火电发电占比由 73%下降至 66%,风电、核电发电占比均显著增长,分别由 4.28%增长至 11.63%、由 1.19%增长至 2.70%,能源 结构转型已经取得积极成效。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统计显示,截至 2020年底,我国运核电机组共 49台,装机容量为 5102.71万千瓦;核电总装机容量 占比约为 2.4%;核准及在建核电机组共 19台,装机容量为 2099.26万千瓦,位列全球第一。根据中国核能年度发展与展望,到 2035年,我国在运和 在建核电装机容量合计有望达到 2亿千瓦,清洁能源应用的持续提升有助相应特钢的需求释放。 图:我国火力发电量及占比 图:我国水力发电量及占比 图:我国风力发电量及占比 图:我国核电发电量及占比 资料来源: Mysteel, 太平洋研究院 整理资料来源: Mysteel, 太平洋研究院 整理 资料来源: Mysteel, 太平洋研究院 整理 资料来源: Mysteel, 太平洋研究院 整理 60.00% 62.00% 64.00% 66.00% 68.00% 70.00% 72.00% 74.00% 76.00% 78.00%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火电发电设备装机容量(万千瓦时) 火电占比 18.00% 18.50% 19.00% 19.50% 20.00% 20.50% 21.00% 21.50% 22.00% 22.50% 23.0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40000 水电发电设备装机容量(万千瓦时) 水电占比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风电发电设备装机容量(万千瓦时) 风电占比 0.00% 0.50% 1.00% 1.50% 2.00% 2.50% 3.00%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核电发电设备装机容量(万千瓦时) 核电占比 特钢支撑高端制造,进入快速发展期 二、特钢:中高端特钢基本面将走向长牛,积极布局中高端特钢企业 16 基建融资环境改善,城轨新基建拉动特钢需求。 2021年将是疫情后经济实力恢复的关键之年,中央经济会议已定调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 区间,基建稳增预期仍然较强。 2020年专项债发行 3.75万亿,将有效助力基建稳步增长。城轨新基建作为我国未来重点布局方向需求有望持续扩 张,根据“十四五”规划研究,我国拟将三大区域城际和市域(郊)铁路作为重大工程纳入“十四五”规划,预计到 2025年基本形成城市群 1 2 小时出行圈和都市圈 1小时通勤圈,轨道上的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要基本建成,发改委已会同国铁集团、相关地方,形成了近三年滚动 项目清单,拟新开工项目 70余个、总里程超过 6000公里。基建投资在的增长将显著拉动特钢需求,包括轮钢,高性能弹簧钢,车轴钢,铁路轴承 等都将显著受益。 图: 2005-2019 轨道交通城市运营线路网长度 (公里 ) 资料来源: Wind, 太平洋研究院 整理 0.00 1,000.00 2,000.00 3,000.00 4,000.00 5,000.00 6,000.00 7,00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城市运营线路网长度 :轨道交通 特钢支撑高端制造,进入快速发展期 二、特钢:中高端特钢基本面将走向长牛,积极布局中高端特钢企业 17 作为特殊钢的重点应用领域,国防开支增加将拉动特钢需求。 2019年全国公共财政国防支出 12,122亿元,增长 7.46%,且 1985年至今我国军费 开支占 GDP的比例始终保持在 2%以下,占比较低,远低于美国的 3.59%。我国人均军费开支仍然较低, 2019年人均国防预算仅为 124美元,低于美日 韩与俄罗斯等国家。随着国家近年逐渐加大国防军工投资,重视新型设备研发与生产,由新型高科技设备带来的对特钢的需求也将显著增加。先 进材料始终引领和支撑国防装备的发展,也是制约许多武器装备性能提升的瓶颈技术。特钢凭借更加优异的性能,用途广泛、技术壁垒高、产品 附加值大,在航空、航天、航海和陆军武器装备的关键部件中广泛使用,在军工产业中的典型应用主要包括船用易焊接高强度钢、重载部件用高 强度合金结构钢、飞机起落架、航空涡扇发动机、航天火箭发动机、炮管、枪管、导弹壳体、燃气轮机用高温合金等。 图: 2010-2019国防支出增速 资料来源: Wind, 太平洋研究院 整理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0.00 2000.00 4000.00 6000.00 8000.00 10000.00 12000.00 14000.0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全国公共财政支出 :国防 国防支出增速 特钢支撑高端制造,进入快速发展期 二、特钢:中高端特钢基本面将走向长牛,积极布局中高端特钢企业 18 ( 1)日本:粗钢见顶后日本特钢快速发展,产品结构日趋高端 日本粗钢产量见顶后特钢发展加速,是其高端制造业全球竞争力的源泉。 日本特钢产量与质量均在全球钢铁行业中排名居前,是支撑日本汽 车、火车、工程机械、能源设备等高附加值产品全球竞争的重要基石,是日本经济发展的源泉,特钢行业的发展在日本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日本粗钢产量在 1973年以 1.2亿吨见顶,此后一直稳定在 1亿吨左右。特钢产量 1952年仅 24万吨,钢材占比 4.8%,至粗钢见顶时的 1973年,特钢产 量约 888万吨,占钢材的 8.8%。随后日本特钢产量开始了迅猛发展,在 1977年产量突破 1000万吨,钢材占比接近 12%,在 2007年达到 2060万吨的历 史峰值,钢材占比达到 19.4%。虽然近十年特钢产量略有下降,但特钢占比不断上升, 2018年达到历史最高的 24.5%,特钢占比的提升也反映出日 本钢铁产业在向高附加值、高科技产品转型,从而支撑其高端制造业不断增长的需求。 0% 5% 10% 15% 20% 25%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70,000 80,000 90,000 1952 年 1954 年 1956 年 1958 年 1960 年 1962 年 1964 年 1966 年 1968 年 1970 年 1972 年 1974 年 1976 年 1978 年 1980 年 1982 年 1984 年 1986 年 1988 年 1990 年 1992 年 1994 年 1996 年 1998 年 2000 年 2002 年 2004 年 2006 年 2008 年 2010 年 2012 年 2014 年 2016 年 普钢(千吨) 特钢(千吨) 特钢占比(右) 资料来源: 日本经济产业省, 太平洋研究院 整理 图: 1952年 -2018年日本特钢占比逐年提升 对比海外发达国家,我国特钢发展空间广阔 二、特钢:中高端特钢基本面将走向长牛,积极布局中高端特钢企业 19 ( 2)欧洲 :特钢占比提升促升市场需求,制造业发展驱动特钢上行 从欧洲特钢板块发展情况来看,近年欧洲特钢占比已稳定在相对较高的水平,到 2018年欧洲特钢占比约为 21.43%,我国当前水平仍与之相差较 大。 以全球钢铁产业最为发达的瑞典为例, 1976年瑞典全国已有钢铁公司 21家 , 钢铁厂 34家 , 钢铁职工 49250人 , 不仅拥有转炉、电炉、酸性平炉和 感应炉等冶炼手段 , 还建立了较为齐全的钢铁研究体系,从产量结构来看, 1970-1980这十年间钢产量总额下滑与特钢产量提升的趋势均已较为明显。 15.00% 16.00% 17.00% 18.00% 19.00% 20.00% 21.00% 22.00%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图:欧洲特钢占比 图:以瑞典为例, 1970s初钢产量下降同时特钢提升 资料来源: 欧洲钢铁协会, 太平洋研究院 整理 资料来源: 欧洲钢铁协会, 太平洋研究院 整理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300 350 400 450 500 550 600 650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钢产量(万吨) 特钢产量(万吨)右轴 对比海外发达国家,我国特钢发展空间广阔 二、特钢:中高端特钢基本面将走向长牛,积极布局中高端特钢企业 20 ( 2)欧洲 :特钢占比提升促升市场需求,制造业发展驱动特钢上行 与日本相似,欧洲特钢占比的提升同样伴随着经济的提升与制造业的发展。 复盘近十年欧洲发展情况,十年间欧洲特钢占比与欧元区 GDP增速、 制造业 PMI关联度较高,特钢比例两轮波动皆与制造业景气度和 GDP增速变动趋势一致。 特钢需求端偏高端制造,长期扩张趋势具备确定性。国内政策大力支持,需求扩张确定性强,我国特钢产业有望实现较快发展。 图:欧洲 GDP与制造业 PMI增速 图:欧洲市场特钢占比与制造业 PMI增速 资料来源: Wind, 太平洋研究院 整理 资料来源: Wind, 太平洋研究院 整理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3.00 -2.00 -1.00 0.00 1.00 2.00 3.00 4.00 欧元区 :GDP:不变价 :当季同比 欧元区 :制造业 PMI (右轴) 30.00 35.00 40.00 45.00 50.00 55.00 60.00 65.00 0.15 0.16 0.17 0.18 0.19 0.2 0.21 0.22 特钢占比 欧元区 :制造业 PMI (右轴) 对比海外发达国家,我国特钢发展空间广阔 二、特钢:中高端特钢基本面将走向长牛,积极布局中高端特钢企业 21 ( 3)我国特钢占比不及发达国家,高端特钢存在明显进口依赖 我国特钢中低端产品占比高,高端产品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差距,对标日本特 钢占比,我国高端特钢占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我国自 1996年粗钢产量首次突破亿 吨大关后,粗钢产量不断增长,到 2020年已连续 24年保持钢产量世界前列。中国已 成为世界钢铁大国,但由于特钢产量与质量的限制,所以我国还不能算作世界钢铁 强国。我们发现我国特钢产品结构主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其中中高端特钢年产量 约 4000万吨左右,占粗钢比例约为 4%。与日本高、中、低端产品 30%、 49%、 21%的 占比相比,我国低端产品有明显竞争优势,中端产品与日本水平相近,而高端产品 与日本存在一定差距,不过差距正在缩小。 图: 2018年日本特钢产品分类 资料来源: Wind, 太平洋研究院 整理 30% 49% 21% 高端 中端 低端 对比海外发达国家,我国特钢发展空间广阔 二、特钢:中高端特钢基本面将走向长牛,积极布局中高端特钢企业 22 ( 4)进出口产品价差印证我国特钢产品结构不足。 我国特钢出口规模较大,但这里可能存才一些口径的问题,实际中高端特钢出口远 低于这个规模。 2015年我国特钢进口开始逐年递增,今年达到峰值,截至 2020年 11月,进口特钢数量达 448万吨。但从进出口产品的单价却 暴露了我国特钢产品结构上的缺陷。 2008-2020年,我国特钢进口产品平均价格 1820美元 /吨,而同期我国特钢出口价格仅有 749美元,表明 我国高端特钢产品对外仍有一定依存度,未来我国高端特钢行业存在进口替代空间。 ( 5)我国特钢技术近几年已经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进口替代成为可能 我国钢铁工业近几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高端特钢领域也获得发展,当前我国高端特钢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随着我们 对研发的重视与推进,进口替代成为可能。 图:我国特钢进口数量与金额 图:我国特钢出口数量与金额 资料来源: Wind, 太平洋研究院 整理 资料来源: Wind, 太平洋研究院 整理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0.0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进口金额 :特钢(亿美元) 进口数量 :特钢 (万吨 ) 进口吨钢价格(美元)右轴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0.00 1000.00 2000.00 3000.00 4000.00 5000.00 6000.00 7000.00 出口金额 :特钢 :累计值 出口数量 :特钢 (万吨 ) 进口吨钢价格(美元)右轴 对比海外发达国家,我国特钢发展空间广阔 二、特钢:中高端特钢基本面将走向长牛,积极布局中高端特钢企业 23 通过观察日本、香港、美国股市特钢公司,我们认为特钢公司凭借自己高科技属性,应当享有一定的估值优势。 我们选取日本高波钢业和日立金属为日本的特钢公司代表,发现它们近 3年估值均在 15-25左右。日本高周波钢业经营三个业务分部, 特殊钢分部从事工具钢、不锈钢和特殊合金等的制造和销售;钢铁分部从事铸造产品的制造和销售;模具和工具分部从事各种模具、部件和 工具的制造和销售。日立金属从事金属产品和材料,电子和信息组件以及功能组件的提供。高级金属产品分部生产和销售高级特殊钢产品、 各种金属轧辊,注塑机部件、结构陶瓷、钢结构和切削工具等。磁性材料分部制造和销售磁体、软磁材料以及信息通信设备和信息技术设备 的材料等。高级功能部件分部制造和销售汽车、合金车轮和建筑部件的高级铸件部件。 资料来源: Wind, 太平洋研究院 整理资料来源: Wind, 太平洋研究院 整理 图:日本高周波钢业近 3年估值图 图:日立金属近 3年估

注意事项

本文(钢铁行业2021年投资策略:制造业崛起板材受益中高端特钢或走向长牛.pdf)为本站会员(幸福)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