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行业2021年投资策略:不卑不亢砥砺前行——挖掘新赛道机会.pdf
国信 通信 通信行业 2021年投资策略 】 不卑不亢,砥砺前行 挖掘新赛道机会 2020年 01月 08日 证券分析师:程成 E-MAIL: 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证书编码: S0980513040001 证券分析师:陈彤 E-MAIL: 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证书编码: S0980520080001 证券研究报告 证券分析师:马成龙 E-MAIL: 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证书编码: S0980518100002 证券分析师:刘彬 E-MAIL: 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证书编码: S0980520080006 核心观点: 2020年行情回顾 通信板块全年下跌,大幅跑输市场 申万(通信)指数全年下跌 8.3%,大幅跑输市 场。通信板块估值从 2018年下半年开始逐步提 升,至 2020年 8月开始有所调整,目前仍处于 过去两年中的较高水平。 2020年 5G建设速度加快 2021年谨慎乐观 截至 2020年 10月,我国新建 5G基站数量超过 57万站(已提前完成年初 50万个的目标),建 设速度超预期。展望 2021年,预计国内电信运 营商整体资本开支稳步提升,全球 5G建设亦有 望企稳回升。国内 5G移动用户渗透率达到 11% , 5G终端出货量快速增长, 21年 5G应用开始 逐步落地。 物联网 5G开启量价齐升新增长周期 2021年随着蜂窝通信技术从简单的 2G/3G应用 向 4G/ 5G应用升级,单个连接数对应的价格大 幅提升,产业开启新一轮增长周期。车联网和 工业互联网作为最大的两个应用场景有望在 21 年逐步落地,其中,工业软件处于核心环节, 国产化空间较大。 云计算 2020前三季度,国内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和腾讯资本开支明显提升,阿里巴巴前三季度资本开支 376亿人民币,同比 +65.3%,腾讯前三季度资本开支 243亿人民币, 同比 +56.8%。阿里巴巴 2020年初宣布未来三年将投资约 2000亿元,用于云操作系统、服务器、芯片、网络等重大核心技术研发攻坚和面向未来的数据中心的建设,腾 讯 2020年初宣布未来 5年将投资 5000亿元,用于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服务器、大型数据中心、超算中心等建设,其中,在数据中心方面,腾讯将陆续在全国新 建多个百万级服务器规模的大型数据中心。 云厂商资本开支稳健增长,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 图 29: 海外主要云计算厂商资本开支 ( 亿美元 ) 资料来源: 公司财报 ,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图 30: 国内主要云计算厂商资本开支 ( 亿元 ) 资料来源: 公司财报 ,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33 36 47 53 68 75 111 45 69 72 66 57 48 55 41 41 34 35 38 47 49 0 20 40 60 80 100 120 19Q1 19Q2 19Q3 19Q4 20Q1 20Q2 20Q3 亚马逊 谷歌 微软 -60% -40% -2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19Q1 19Q2 19Q3 19Q4 20Q1 20Q2 20Q3 阿里巴巴 腾讯控股 阿里巴巴 YOY 腾讯 YOY 重点推荐 :金山云( KC.O) 金山云( KC.O)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独立云厂商( All in cloud),目前已经实现混合云全面布局,提供公有云产品及服务、企业云产品及服务、以及智能物联网( AIOT)三大类业务, 共计一百多种云计算产品及服务。 公司在业务上避免跟客户之间业务竞争,为客户发展提供不站队的选择方案,拥有核心的自研数据库,并在全球累计部署近 10万台服务器。 专注企业端客户, 2020Q3重点客户数进一步增长至 251家,与金山集团大股东形成整合优势,随着业务扩张,股东占收入比例持续下降,客户多元性不断增加,具有 较高的客户粘性。 行业上公司专注于视频、游戏、在线教育等公有云领域,并在公共服务、金融、医疗三大企业云服务领域取得突破,垂直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 CAGR 30%以上,具有 较为明确的发展路径,公司在重点领域塑造行业竞争优势。 维持盈利预测区间,预计 2020-2022年营业收入 65.4/103/160亿元,同比增速 65/57/55%。 未来三年 IDC复合年均增速 27%以上。 2019年末,全球 IDC市场总规模近 6903亿元,近 5年 CAGR15.5%,预计 2022年总规模将接近 10000亿 元,未来三年年均复合增速 CAGR12%。从区域上看,全球 IDC地区分布主要集中在北美地区,亚太地区累计占比约 30%。 2019年末,我国 IDC市场总规模 1563亿元,近 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 CAGR 24.7%。预计 2022总规模将超过 3200亿元,未来 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 CAGR 27%,随着云计算、大型新互联网、企业级 5G需求的持续增长, IDC行业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IDC产业同步高增长,产能稳健扩张 图 31: 全球 IDC市场规模及增速测算 ( 亿元 , %) 资料来源: 中国 IDC圈 ,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图 32: 我国 IDC市场规模及增速测算 ( 亿元 , %) 资料来源: 中国 IDC圈 ,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3365 4184 5059 6253 6903 7897 8840 9752 10610 11581 24% 21% 24% 10% 14% 12% 10% 9% 9% 0% 5% 10% 15% 20% 25% 30%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2015Y 2016Y 2017Y 2018Y 2019Y 2020E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规模 /亿元 增速 /% 102.2 170.8 210.8 262.5 372.2 518.6 714.5 946.1 1228 1563 1958 2486 3201 67.12% 23.42%24.53% 41.79% 39.33% 37.77%32.41% 29.80% 27.28% 25.27% 26.97% 28.76%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E 2021E 2022E 中国 IDC市场规模(亿元) YOY YOY 国内第三方 IDC厂商资本开支旺盛,总机柜数保持较快增长。 预计 2020年头部第三方 IDC厂商机柜总数 30万台,净增 7.8万台, 2021年总机柜数 40万台,净增加 10.7万台。其中万国数据预计 2020全年新增机柜数 3.7万台,全年资本开支预期 10亿元,世纪互联预计全年新增机柜数 1.3万台 以上,后续几年每年新增机柜数约 2.5万台。 随着客户算力的不断提升,平均单机柜功率持续提升。 预计 2020年头部 IDC厂商交付机柜总功率 1662.5兆瓦,净增 515.6兆瓦, 2021年总功率数 2355.3兆瓦,净增加 692.8兆瓦。 IDC产业同步高增长,产能稳健扩张 表 4: 国内第三方 IDC厂商产能 交付机柜数 /万台 交付机柜功率数 /兆瓦 平均单机柜功率 /KW 交付机房总面积 /万 2019Y 2020E 2021E 2019Y 2020E 2021E 2019Y 2020E 2021E 2019Y 2020E 2021E 万国数据 9 12.7 16.9 540 825.5 1132.3 6.0 6.5 6.7 22.60 31.87 42.38 世纪互联 4 5.3 6.8 160 233 311 4.0 4.4 4.6 10.00 13.25 17.00 光环新网 3.6 3.83 4.83 144 153 208 4.0 4.0 4.3 9.00 9.58 12.08 宝信软件 2.5 3 4.1 88 105 144 3.5 3.5 3.5 6.25 7.50 10.25 秦淮数据 2.4 3.6 5.6 193 290 450 8.0 8.0 8.0 6.03 9.06 14.06 奥飞数据 0.73 1.6 2.5 21.9 56 110 3.0 3.5 4.4 4.65 8.50 13.28 资料来源: Bloomberg, Wind,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重点推荐 :万国数据( GDS.O、 9698.HK) 万国数据( GDS.O、 9698.HK) 国内第三方 IDC龙头企业,公司通过全方位的安保措施、标准化的管理、平台化的操作系统保障数据中心运维安全,目前客群中,云计算厂商收入贡献超过 71%。 营业收入保持高速增长, EBITDA持续改善, 2020 Q3营收 15.25亿元(同比 +43%), EBITDA 7.17亿元(同比 +48.3%), EBITDA 率 47%,盈利能力同比改善(较 2019 Q3提升 1.6pct)。 2020Q3数据中心运营总面积 27.96万 m2(同比 +41.2%),其中一线核心城市占比超过 80%,上架率 75%,较 2019年第三季度 70%提升 5pct,连续 3个季度保持增 长; MSR 2519元 /m2/月,环比改善。在建数据中心总面积 13.59万 m2,环比改善,产能不断扩张。 提前布局海内外核心市场,锁定未来 5年增长空间。受益于云计算、大型新互联网、企业级 5G需求的持续增长,未来 IDC行业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公司将继续通过 自建和并购的方式扩展国内核心城市及周边市场,并进一步开拓东南亚地区等海外市场。 维持盈利预测区间,预计 2020-2022年调整后营业收入 57/78/101亿元,同比增速 39/37/30%;调整后 EBITDA 26/36/49亿元。考虑到公司行业内的绝对龙头地位,以 及公司持续的高增长性,加上公司在手现金的丰富储备,同时考虑到公司海外扩张的战略及未来成长性,维持“增持”评级。 2021年 5G电信市场光模块市场景气度高。 国内 5G光模块市场 2021年将伴随着基站数的上升而继续增长,同时 2021年海外 5G建设有望加速,整 体电信市场景气度依旧较好。 而考虑到降价因素,我们认为中回传光模块由于技术难度较高,竞争相对缓和,并且伴随着“去 A化”浪潮,该市 场更值得期待。 2021年云资本开支有望持续增加。 全球云计算资本开支连续多个季度环比增长,显示出强劲的势头,且今年在疫情的影响下,呈现出环比加速的 趋势。 光模块:双重受益 5G建设和云计算,弹性依旧可期 图 33: 全球云计算支出 ( 亿美金 ) 资料来源: Synergy Research Group,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9% 8% 11% 5% 5% 8% 0% 2% 4% 6% 8% 10% 12%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2019Q1 2019Q2 2019Q3 2019Q4 2020Q1 2020Q2 2020Q3 云基础设施支出(亿美元) 环比增速 100G稳健, 400G弹性可期。 在云计算支出中,光模块弹性可期。伴随着 100G进入稳步出货阶段, 400G开始从 2020年的小批量进入到 2021年 的大批量,弹性可期。 光模块: 100G稳健, 400G弹性可期 图 34: 全球数通 100G光模块需求量 资料来源: 讯石光通讯 ,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图 35: 全球数通 400G光模块需求量预计 资料来源: 讯石光通讯 ,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2017 2018 2019 2020E 2021E 2022E 100G光模块需求量(万)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2019 2020E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400G光模块需求量(万) 硅光技术:未来已来。 据市场研究机构 Yole在 2018年对外公布的对硅光子的预测显示,虽然 2017年 70亿美元的光模块市场,硅光只有 2.6亿美元, 但 Yole预测到 2025年,硅光模块将达到 36.7亿美元,占整个光模块市场的 35%。我们认为在 400G时代,硅光方案的模块无法完全取代传统方案, 但供应份额势必大幅提升,相应市场规模可期,且给了新进入者一定的弯道超车机会。 硅光技术:未来已来 图 36: 硅光模块市场规模预测 资料来源: Yole,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重点推荐 :中际旭创、博创科技 中际旭创 中际旭创是全球数通光模块龙头, 100G及目前的 400G市占率高,有望充分享受当下 400G升级周期。目前已完成 800G光模块的预研,对 400G硅光芯片的工艺进行了 优化、改进和投片,产品进度上持续领先。 400G光通信生产项目和安徽铜陵光模块产业园项目进展顺利,产能准备充足。 公司在电信领域,前传、中传和回传光模块的多个系列规格先后导入国内主设备商客户,其中 25G前传光模块的出货量位居行业前列, 100G、 200G等相干光模块先 后进入市场。同时,公司收购成都储翰科技 67.19%股权,进一步加强在电信尤其是 Fttx领域光模块的布局。 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 7.8/9.6/10.8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博创科技 公司以无源器件起家,在细分领域占据全球领先位置,技术底蕴雄厚,质地优异。公司的波分复用器件有望在 5G网络波分下沉趋势下获得进一步发展。 公司从无源器件领域迈入有源器件领域,打开成长空间。其中,收购成都迪普领先布局 10GPON,享受千兆网络升级红利;通过引入核心技术团队掌握数通光模块技 术,积极拓展国内互联网客户;拼接硅光方案,切入华为 25G前传光模块市场,同时布局数通 400G光模块产品,整体发展势头良好。 光模块领域竞争格局多变,在新技术产生阶段,创业公司依然有机会弯道超车。博创在国内最早布局硅光,产品走在行业前列,有望弯道超车。公司拟定增 8亿资金 全面加码硅光,高速增长可期。 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0-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 0.95/2.2/3.5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五、统一通信与协作:云办公大势下优质赛道 统一通信与协作( UC&C)市场正在高速发展,尤其在疫情推动下,年初至今远程办公和协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 都或多或少实现了向在线远程办公的工作方式转换。 疫情是远程办公加速普及的催化剂,而推动远程办公与协作发展的深层次因素要从需求侧和 供给侧来考虑。 UC&C市场高速发展,欧美市场已涌现一批优质龙头 图 37: 远程办公与协作发展的深层次因素 资料来源: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需求侧 供给侧 人类社会分工逐渐精细化,带来人与人沟通协作 的需求增强。 企业对提高员工效率和降低差旅费的需求决定了 在线办公与协作是必然趋势。 伴随网络环境的发展,人类沟通方式从语音、短 信、即时消息发展到实时视频沟通,未来可能进 一步向 VR/AR的沉浸式实时沟通方式转变。 早期 统一通信市场主要以提供单纯技术 解决方案为主 云计算的 发展 降低了企业实时视频通信的门槛 促进了移动办公的快速发展 根据 IDC数据和预测,全球统一通信与协作市场在 2019年达到 388亿美元,同比增长 17.7%;到 2023年, UC&C市场将增长至 483亿美元, 2019-2023年的复合年度增长率 (CAGR)为 7.1%。 2020年 Q2全球统一通信与协作市场 (UC&C)收入规模达到 115亿美元,同比增长 25.1%,环比增长 12.4%。 新冠疫情期间,企业意识到安全、可扩展的 通信协作解决方案的必要性。其中, UC协作市场(包括视频会议软件和云服务)收入规模 55亿美元,同比增长 20.4%,环比增长 7.4%。企业视频会议系统同比增长 26.8%。 IP电话 /UC系统(本地)市场继续呈下降趋势, 2020Q2同比下降 21.8%。从区域来看,北美的 UC&C收入环比增长 15.9%,同比增长 27%;包括日本在内的亚太 地区收入同比增长 28.5%,环比增长 12.6%; EMEA地区收入同比增长 19.9%,环比增长 7.3%;拉丁美洲收入同比增长 30.1%,环比增长 12.8%。 UC&C市场高速发展,欧美市场已涌现一批优质龙头 图 38: 全球 UC&C市场规模预测 资料来源: IDC预测 ,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会议场景融合了协作、通信和内容共享等技术,是统一通信与协作的重要落地场景。 根据权威机构 Gartner的数据,到 2024年,远程工作和新员 工人数中将只有 25%的会议通过面对面进行, 74%的会议将会受疫情的推动永久性地转向远程工作。到 2023年, 50%的视频会议系统可能基于 Windows或 Android设备。 欧美地区对统一通信与协作方式接受度更高,已经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会议解决方案领导者,包括 Microsoft Teams、 Cisco和 Zoom。 UC&C市场高速发展,欧美市场已涌现一批优质龙头 表 5: 会议解决方案领导者 资料来源: 微软 , 思科 , ZOOM,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公司 解决方案 微软 微软的 Office365云解决方案包括 Microsoft Teams,这一工具在疫情催化下日活用户数从去年底的 2000多万快速上 升突破 1.15亿人。 Teams持续不断添加新功能,在过去半年新增了超过 100项新功能,包括分组讨论、会议摘要、轮 班时间表和举办超过 2万人的大型数字活动等功能。 思科 思科的解决方案提供了多种部署选项,包括托管服务、云 -本地混合和基于本地部署的软件及 SaaS。 Cisco WebEx是线上协作共享领域的先去,支持良好的工作流协作体验。 ZOOM Zoom主要深耕于云视讯服务领域,近几年集成了 ZOOM phone的功能,逐渐往统一通信平台方向演进。同时,公司不断投资于新的垂直行业解决方案,如硬件即服务、强化的安全功能以及嵌入企业工作流的新视频体验。 图 40: Gartner会议解决方案 2020魔力象限图 资料来源: Gartner,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图 39: IDC:全球 UC&C市场供应商评估 资料来源: IDC,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表 6: 美国 UC龙头的 UC收入季度数据及市场份额 ( 亿美元 ) 资料来源: Bloomberg,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行业挑战者包括谷歌、 LogMeIn、华为等。远见者包括 StarLeaf、 Pexip、 BlueJeans、 Lifesize。利基市场玩家包括 Adobe、 Kaltura、全时、 TrueConf和 Avaya。此外, RingCentral、 Slack、 Facebook Workplace、 Avaya、 Mitel和 8x8等公司也是统一通信与协作平台领域的佼佼者。 UC&C市场高速发展,欧美市场已涌现一批优质龙头 20Q2 UC&C收入 20Q1 UC&C收入 同比 环比 市场份额 微软 40 33.47 49.10% 19.50% 35.20% 思科 13 11.64 4.40% 11.70% 11.10% ZOOM 6.864 3.38 363.30% 103.20% 5.60% Avaya 7.21(总收入,截至 2020.6.30) 6.82(总收入,截至 2020.3.31) 7.10% 6.60% - RingCentral 2.57( 2Q20订阅收入,截至 2020.6.30) 2.43( 1Q20订阅收入,截至 2020.3.31) 33.70% 5.10% 1.90% Slack 2.16(总收入,截至 2020.7.31) 2.02(总收入,截至 2020.4.30) 48.90% 7.05% - 全球视频会议市场迅猛发展。 根据 Frost & Sullivan 的报告显示,预计全球视频会议市场总量将于 2023 年达到 138.2 亿美元, 2018-2023 年保持 12.1%的年复合增长率;截至 2018 年底,全球视频会议终端行业规模为 17.5 亿美元,预计未来 5 年以 4.1%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全球云视频 会议及统一通信服务( UCaaS)行业规模为 32.1亿美元,预计未来 5 年以 18%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目前正处在基于 MCU的传统视频会议向云 视频会议过渡的阶段。云视频相比自建视频会议系统,在初始部署成本、部署和扩容的便捷度、跨平台跨终端协作和功能丰富度等方面具备优势, 是未来视频会议发展的主流方向。 云视频时代市场格局洗牌,初创企业成群涌入,巨头抢滩布局云办公。传统视频会议市场的竞争以渠道力为主,云视频会议改变产品交付模式, 行业技术变革打破传统时期的寡头格局,为新进入者带来发展机遇。 随着行业格局的逐步演变,目前国内云视频会议行业的参与者可以分为三类:传统硬件视频会议厂商、行业新进入者和构建云办公生态的巨头厂 商。 统一通信与协作平台的发展拉动视频会议设备和云办公终端的需求 表 7: 国内云视频会议的参与者 资料来源: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分类 代表公司 传统硬件视频会议厂商 华为、中兴通讯、 Polycom、苏州科达、视联动力等 行业新进入者 小鱼易连、好视通、会畅通讯、亿联网络、二六三等 云办公生态巨头厂商 钉钉、腾讯会议、字节跳动的飞书、华为的 WeLink 商用耳麦市场市场渗透率仍较低,发展空间广阔。 疫情之下,部分办公场景从办公室转向“在家办公”或“移动办公”场景,催生相应的云办公 终端的需求强劲增长。 Frost & Sullivan预计,从 2019年到 2026年,全球专业耳机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 CAGR)将达 11.1%;市场收入规模预计 从 2019年的 14.1亿美元增长至 2026年的 29.4亿美元,市场出货量预计从 2019年的 2290万台增长至 2026年的 6570万台, CAGR为 16.3%。 Management预计 2018年商务耳机的渗透率为 15%左右,预计到 2025年,渗透率会翻一倍。 统一通信与协作平台的发展拉动视频会议设备和云办公终端的需求 图 41: F&S对全球专业耳机市场规模的统计及预测 资料来源: F&S,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图 42: 全球商务耳机渗透率预测 资料来源: Management,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0% 2% 4% 6% 8% 10% 12% 14% 0 5 10 15 20 25 30 35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E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2026E 全球专业耳机市场规模(亿美元) 市场规模增速 重点推荐 :亿联网络 亿联网络 优质赛道里的优质选手。 SIP终端业务是公司的稳增长基石,公司是全球 IP话机领域的细分赛道龙头,在音视频处理算法具有深厚积淀,在品牌、海外渠道网络和大 型运营商、平台商认证上具备较高壁垒。全球仍处在模拟话机向 IP话机转化的过程,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公司份额仍在持续上升。 定位精准 +始终专注 +持续蜕变升级。公司精准定位于中小企业市场,成立 20年始终专注于企业通讯市场,坚持自主研发。公司自身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产品品类和 客户结构向高端市场渗透。 视频会议领域潜力尚未释放,带来业绩新增长点。公司不断完善 VCS终端 +系统完整的解决方案,发展势头良好。携手微软、 ZOOM、中国电信、腾讯会议、索尼 (中国)等巨头,奠定坚实的渠道和生态基础,未来拓展全球市场具备潜力。 复用渠道和技术能力,加速品类扩张:耳麦等云办公终端市场规模大于 SIP话机,渠道和音频技术能力有较强的复用性,为公司带来新增量。 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2年的净利润为 13.2/17.0/21.7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六、军工通信:受益十四五规划和军工信息化升级 面向复杂的国际形势,我国会更加重视国防现代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我国的军费支出稳步上升, 2020年,我国的国防支出预算为 12680亿元,相比 2019年增加了 781亿 元。此外,军工设备及物资的采购对国产化提出非常高的要求,所以军费的上升会全面利好国内的军工企业。 2020年十三五计划结束,十四五相关预算也即将公布,预 计十四五期间相关军费投入会保持增长态势; 美军当前 IT支出非常庞大, 2019-2022 年数字现代化战略强化优势。 美军 IT相关年度预算 464 亿美元,已运行了近万个系统,部署数千个数据中心、数万台服务器,连 接了上百万的计算机和 IT 设备、 10 万多商业移动设备;支持 130 万服役人员、 74.2 万平民、 82.6 万国民警卫队和后备力量;基础设施遍布全球 5000 个地点、 3000 多 万亩的土体、数十万建筑物。作为国防部战略落地的重要承接部门,国防部信息系统局( DISA)也推出了自己的 2019-2022 年战略计划。 中长期军工的投入将持续,十四五相关投入有望增加 图 43: 中国国防开支 资料来源: 新时代的中国国防 ,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图 44: DISA推出的 2019-2022战略计划 资料来源: DISA,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5333.376027.91 6691.927410.62 8289.54 9087.849765.84 10432.3711070 11899 1268013.02% 11.02% 10.74% 11.86% 9.63% 7.46% 6.83% 6.11% 7.49% 6.56% 0% 2% 4% 6% 8% 10% 12% 14%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E 国防开支(亿元人民币) YOY 中美民用通信技术差距较小,利于我国军用通信技术提升。 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就在国防领域引入了民用无线通信技术,用于解决国防 部通信需求。随后美国相关专家学者对民用无线通信技术的军用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指出民用无线通信技术的军用将受商业领域的推动,而且在 未来十年内将会迅速发展以及满足军事通信的需求。民用无线通信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在美军的众多项目中得以体现,如 ME/TJRS/GIG等都体 现了民技军用的理念。 军工通信三条赛道:军用宽带通信、指挥控制、卫星通信与导航。 中长期军工的投入将持续,十四五相关投入有望增加 图 45: 军工通信未来机会 资料来源: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国防信息化产业链 雷达 卫星导航 信息安全 军工通信 军工电子 军队完成机械化后 军工通信从窄带向宽 带发展是必然趋势 参照美军 相关 IT及 通信相关 建设情况 指挥控制 升级需求明显 受益于 IT技 术的发展 及相关分 析能力的 提升 北斗三号完成组网 北斗相关装备换装 需求提升 天通一号 第二颗星上天 我军单兵终端需求 也有望实现提升 比照美军 卫星通信 终端下沉 到单兵 七、工业互联网:制造业景气度提升,工业软件国产化空间大 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巨大。 2018年全球工业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了 3363亿美元,增速稳定在 5%以上;中国工业物联网的增速明显高于全球增 速,到 2019年,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市场规模达到了 6080亿人民币,在过去 5年里翻了一倍,潜力巨大。 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巨大 图 46: 全球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 前瞻产业研究院 ,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图 47: 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 前瞻产业研究院 ,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2850 3000 3175 3363 5.26% 5.83% 5.92% 5% 5% 5% 5% 6% 6% 6% 2500 2600 2700 2800 2900 3000 3100 3200 3300 3400 3500 2016 2017 2018 2019E 全球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亿美元) YOY( %) 3256.58 3652.17 4120.69 4672.41 5313.04 6080 6990 12.15% 12.83% 13.39% 13.71% 14.44% 14.97% 0% 2% 4% 6% 8% 10% 12% 14% 16%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E 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亿元 /人民币) YOY( %) 国内制造业明年将迎来景气度恢复,工业互联网相关采购有望提升。 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PMI)为 52.1%,比上月上升 0.7个百分 点,连续 9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恢复性增长有所加快。新订单指数为 53.9%,比上月上升 1.1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加快复 苏。 国内制造业明年将迎来景气度恢复,工业互联网相关采购有望提升 图 48: 截止 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PMI( 经季节调整 ) 资料来源: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 ,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工业软件处在工业互联网的核心环节,四大细分赛道竞争加速。 工业软件是对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供应链管理等核心业务流程的数字 化改造,其目的是提升生产和管理效率。 2019年,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约为 1720亿元,同比增长 16.5%。 工业软件处在工业互联网的核心环节,四大细分赛道竞争加速 图 49: 全球工业软件市场规模 ( 亿美元 , %) 资料来源: 赛迪智库 , Gartner,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图 50: 国内工业软件市场规模 ( 亿元 , %) 资料来源: 中国工程院 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 ,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工业软件是我国工业互联网的薄弱环节,国产化空间大。 工业软件一般可以分为产品研发设计软件、产品制造过程管理和控制软件、生产经营和 协作软件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及工业 APP;第一类软件的国产化率较低,产品研发设计软件的国产化进度为 5%-10%,产品制造过程管理和控制软 件的国产化进度(中低端产品约 50%,高端产品约 30%),生产经营和写作软件的国产化进度(中低端产品约为 70%,高端产品约 40%),工业 互联网平台及工业 APP的国产化进度(通用产品超过 60%)。 工业软件是我国工业互联网的薄弱环节,国产化空间大 图 51: 工业软件分类 资料来源: 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白皮书 ( 2017) ,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产品研发设计软件 产品制造过程管理和控制软件 生产经营和协作软件 工业互联网平台及工业 APP MES DCS APS SCADA PLC CAD CAE CAM PLM EDA ERP SCM CRM OA 办公软件 新型工业软件 国内工业软件公司起步晚,资金投入相比于国外龙头企业差距较大,在市场上整体占比较小,但受益于政府高度重视以及海外工业升级的经验, 加上近 20年国内工业软件企业的自我进步,行业不断向好发展,产品体系日益成熟,许多优秀企业加入了四大赛道的竞争行列。 工业软件是我国工业互联网的薄弱环节,国产化空间大 表 8:国内工业软件领先公司 企业名称 企业优势 主要产品 产品研发设计 类软件 中望软件 公司产品丰富,同时拥有二维、三维的 CAD、 CAM、 CAE,并有海外市场 中望 3D、中望 CAD 芯愿景 公司基于自身 EDA优势,打造 IC分析技术及设计创新平台 EDA软件、 IC分析和设计服务、 IP核 华大九天 公司可以提供面板和模拟集成电路的全流程设计平台 一站式 EDA及相关服务 浩辰 公司拥有非开源的 CAD,并且掌握 CAD移动 APP开发能力 CAD(聚焦于机械、建筑等领域) 产品制造过程 管理和控制软 件 宝信软件 宝钢股份控股宝信软件,为其发展提供强大支撑;目前公司核心业务聚焦于工业互联网和 IDC领域 宝之云解决系统、工业软件 MES、数据中心 中控技术 公司拥有强大的自动化控制能力,依托公司强大的研发实力,开始布局工业互联网领域 工业软件 DCS、工业自动化软硬件和系统、工业互联网平台 国电南瑞 依托国家电网资源优势,聚焦于电力行业 工业软件 MES、电力自动化软硬件系统 石化盈科 依托中国石化资源优势,聚焦于石化行业 工业软件 MES、石化行业数字化转型系统解决方案 生产经营和协 作软件 用友网络 公司是国内 ERP领域的龙头之一,具有丰富的经验,目前在布局云业务 工业软件 ERP、商业创新平台、精智工业互联网平台 金山办公 公司是国内办公软件的龙头之一,产品认可度高,移动端布局好 WPS Office、金山词霸 鼎捷软件 公司与工业富联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业务聚焦于制造业和流通业 工业软件 ERP、云产品、工业 App 泛微网络 公司是国内 OA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具有丰富的产品经验,与腾讯建立起合作关系 协同管理和移动办公软件 工业互联网平 台及工业 APP 东方国信 平台技术能力突出 Cloudiip工业互联网平台、 CirroData企业级分布式云化数据库 用友网络 公司是国内 ERP领域的龙头之一,聚焦于企业级服务,目前在布局云业务 工业软件 ERP、商业创新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 工业富联 公司深耕智能制造多年,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数据资源 Fii Cloud工业互联网平台、雾小脑、工业机器人 国联股份 公司聚集于 B2B电子商务市场多年,对供应链服务能力强 B2B信息服务平台、 B2B垂直电商平台、互联网技术服务凭条 资料来源 : 各公司公告,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七、投资建议:挖掘新赛道机会,精选优质标的 结合上述对于各个细分方向的梳理,我们重点推荐的公司包括中兴通讯、移远通信、广和通、新天科技、拓邦股份、中际旭创、亿联网络、博通 集成、华工科技、博创科技、 万国数据、金山云 、宁水集团。 投资建议:挖掘新赛道机会,精选优质标的 附表:重点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 截止 2020年 01月 06日 ) 公司 公司 投资 收盘价 EPS/元 PE PB 代码 名称 评级 /元 2019 2020E 2021E 2019 2020E 2021E 2019 300628.SZ 亿联网络 买入 75.39 2.06 1.47 1.89 33.44 51.29 39.89 10.53 603236.SH 移远通信 买入 191.66 1.66 2.81 5.15 108.98 68.21 37.22 7.85 000063.SZ 中兴通讯 买入 34.51 1.22 1.27 1.76 28.52 27.17 19.61 6.93 300638.SZ 广和通 买入 64.00 1.27 1.26 2.28 44.98 50.79 28.07 15.22 300308.SZ 中际旭创 买入 54.07 0.72 1.09 1.35 67.99 49.61 40.05 5.52 300259.SZ 新天科技 买入 4.92 0.23 0.31 0.36 23.43 15.87 13.67 2.47 002139.SZ 拓邦股份 买入 8.54 0.32 0.4 0.5 24.97 21.35 17.08 2.41 603068.SH 博通集成 买入 81.18 1.82 0.92 1.95 41.17 88.24 41.63 10.63 000988.SZ 华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