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分析报告.pptx
2020-2021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分析报告,疫情突然中断了出境旅游的平稳发展,1,疫情下的出境目的地和市场主体,出境旅游市场的长期因素保持稳定,变化中的目的地满意度,对未来的判断和展望,目录,2,3,4,5,疫情突然中断了出境旅游的平稳发展,出境旅游的平稳发展,既体现在出境游的发展速度上也体现在目的地和客源地结构上,2019年的出境旅游发展,我国历年出境旅游人次和增长率,2019年,我国的出境旅游市场规模 增长到1.55亿人次,相比2018年同 比增长3.3%。,出境游客境外消费超过1338亿美 元,增速超2%。,2019年出境游市场发展速度月度分布,2019年的前7个月度的出境旅游人次较2018年有所增长,出境人次都在1200万 人次以上。2019年的后5个月度的出境旅游人次皆低 于2018年,同比增速呈现负值。,我国2018年和2019年出境旅游人次月度同比增长率,2019年中国出境旅游的目的地结构保持稳定-空间洲际,2019年我国出境旅游目的地以亚洲 周边目的地为主,占比92.33%。港澳台是最主要的目的地,旅游人 次超过1亿。不含港澳台的其他亚洲国家或地区 超过6000万人次,比2018年增长了20%。,2019年我国出境游洲际市场份额,2019年中国出境旅游的目的地结构保持稳定,我国出境旅游目的地依然 以我国周边国家目的地为 主。,2019年主要出境旅游目的地接待中国游客市场份额(前15位),2019年中国出境旅游的目的地结构保持稳定-空间,2019年内地(大陆)赴港澳台旅游人数比去年 同期上升3.2%。赴澳门旅游人数首次超过赴香港旅游人数。,2010-2019年我国出国旅游人次与赴港澳台旅游人次比较,2010-2019年我国内地(大陆)赴港澳台游客增长率,2011-2019年我国内地(大陆)赴港澳台游客数量,2019年我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季节性变化依 然明显,高峰集中,基本稳定下有一定变化。2019年的出境游旺季为1月、5月和7月,淡 季为9月、10月和11月。2018年的出境游旺季则出现在7月、8月和12月,淡季为5月、6月和9月。,2018年和2019年我国各月出境旅游人次对比,2019年中国出境旅游的目的地结构保持稳定-时间,疫情使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发展暂时中断,但是相关方的努力一刻也没有中断。,疫情突然中断了出境旅游的平稳发展,2020年1月-8月中国民航港澳台和国际航线客运量趋势图,2020上半年在疫情冲击下,出境旅游发展基本停止,2018-2020年1-6月份的出境旅游数据对比,数据来源:民航局20201-6月民航生产指标统计,疫情突然中断了出境旅游的平稳发展,2020年2-6月份的出境人数洲际占比,2020上半年在疫情冲击下,出境旅游发展基本停止,2020年2-6月份的出国和赴港澳台人数占比,出境旅游市场的长期因素保持稳定,出境旅游市场的长期因素保持稳定,我国出境旅游的发展基础依然强固,2010-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分布图,2019年全国人均GDP排名前十的省、市、自治区,历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019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99.08万亿元,按可比 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2010-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一直保持着持续增长状态,经济平稳。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经济正增长的省份也达到25个。 与上年相比,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处于增长中。,出境旅游市场的长期因素保持稳定,我国各省(区、市)客源地潜在出游力保持收敛态势,2019年,中国各省(区、市)客源地潜在出游力的区域间分异特征稳中有变。稳在“东中西”依次递减的三级阶梯状空间格局多年来一直保持相对稳定态势。变在“ 东中西” 三大区域之间的比例差距持续缩小, 由去年的 “ 6 . 2 : 2 . 5 : 1 . 3 ” 变为“6.0:2.6:1.4”,呈现出明显的收敛趋势。东部地区依然保持优势地位,但是中西部地区已出现排名交互变化现象,尤其是西部部分省(市、 区)已超过中部地区的排名。区域间潜在出游力持续呈现均衡化趋势。四大核心经济区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客源产出也更加均衡。传统经济区和新兴都市圈的出游力由2018年的51.6%下降至2019年的49.8%。江苏、广东、浙江赶超上海、北京,成为我国出游力极强地区的排头兵。,出境游市场长期因素保持稳定,我国各省(区、市)客源地潜在出游力保持收敛态势,2019年各省(区、市)客源地潜在出游力得分及排名,出境游市场长期因素保持稳定近几年各省(区、市)客源地潜在出游力排名对比,2019年出境游客目的地消费行为特征,1、出境游游客人口统计特征小幅度波动我国出境游客的性别比例出现男性比例高于女性比例的新趋势。性别占比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出境游客主要集中 在2534岁,出境游群体年轻化趋势明显。大学本科和大学专科学历的出境游客人数比例最高,合计约67.1%,出境 游客呈现学历升高趋势。职业覆盖面广泛,来自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的出境游客所占比例最高,为14.93%。个人月收入在500110000元比例最高,为51.87%,从2018年30015000元的个人收入提高至500110000元。 城镇居民是出境游的主要群体。北上广仍是出境旅游的主要客源地。2、出境游游客消费决策影响因素以游览/观光和休闲度假为出境游目的的游客居多,占总样本的83.46%。亲朋好友介绍、网络和书籍是出境游信息 获取的主要渠道,占比均在46.75%。出境游客出游前主要查找景区、价格、交通和住宿信息。3、游客出境游客消费决策特征出境游客偏好与家人、好友结伴出游。出境游客倾向于前往2座境外城市,花费47天,参观3-5个旅游景点,一年 内安排2-3次出境游。参加旅行社出境游客占多数,旅行社的品牌知名度和朋友推荐的重要性提升。中等价位酒店仍 是出境游客的主要选择,火车和飞机是出境游客选择的主要交通工具。4、出境游客消费结构特征78.17%的出境游客出游时选择购买保险,其中,购买交通意外险比例最高,占47.19%。餐饮成为境外旅游的最重 要项目。其中,花费最高的项目由购物转变为餐饮,占总样本数的39.9%。中国出境游表现出中等消费特征,出境游 人均花费在1001-5000元占比占53.85%。,出境游市场长期因素保持稳定,目的地的竞争, 通过出境游客满意度竞争体现 出来。2019年,目的地依然出现了更激烈的满意度 竞争,这种竞争会在疫后表现得更加明显。,疫情下的出境目的地和市场主体,疫情下的出境目的地和市场主体,出境目的地应对疫情采取的主要措施控制疫情的主要措施目前境外疫情防控形势向好的地区在防控手段上都较为严厉,对外主要采取限制入境措施,严防境外输入,内部控制流通,避免疫情传播。同时采取病毒溯源检查、强制隔离 检查、增强核酸病毒检测能力、强化医疗设备设施配给、保障一线医疗设备供应、要求佩 戴口罩和禁止聚集等措施。在采取疫情防控措施过程中,也随形势在变动。这些防控疫情 的措施客观上对中国出境游客的到访造成了阻碍。出境目的地普遍采取措施保护和扶持旅游企业疫情使得目的地旅游业遭受了巨大冲击,为了保持旅游业元气,目的地纷纷采取减税、 财政补贴、提供专项资金、推进劳动力再培训、协助线上促销等手段为旅游业提供支持。,疫情下的出境目的地和市场主体,心动+行动:出境目的地对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期望和作为出境目的地普遍对中国出境市场的前景看好,并在积极为市场的复苏做准备。希望能在未 来的中国出境旅游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9月份澳门疫情已基本稳定,内地居民赴澳门旅游签注也于8月底开始逐步恢复,内地其余 省市则将于9月23日起开始恢复。泰国从2020年10月开始推出特别旅游签证(STV),单次签证 办理允许在泰国停留90天,且可以再次办理两次90天延期签证,一次入境泰国最长可以在泰国境内旅游270天。斐济推出了酒店早鸟预售推广活动。预售产品的价格为正常时期价格的3至7折左 右,为对冲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可预订的有效期通常为一年,并且未使用随时可以退全款。,疫情下的出境目的地和市场主体,保护游客+保存元气+保育未来:出境市场主体的积极作为疫情下,中国出境旅游企业反应迅速,在保障游客生命和健康安全,维护游客权益的同时积极 自救,谋划和准备未来。大型旅游集团、以出境旅行社和OTA为代表的旅行服务业、出境旅游产业生态圈的投资商、资 源商、供应商、分销商、代理商和合作伙伴积极转型,探索疫后旅游业的新常态,开展了大量卓有 成效的自救措施和互助行动。这些行动既包括资本和市场层面的举措,也包括广受行业和社会关注 的直播带货。,疫情下的出境目的地和市场主体,保护游客+保存元气+保育未来: 出境市场主体的积极作为,不惧风雨,目的地满意度水平保持稳定,变化中的目的地满意度,2019年和2020上半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抱怨情绪占比分布,出境游客满意度持续改善2019年,出境游客出游时有抱怨情绪的占比为31.66%,无抱怨情绪的游客占比为68.34%。2020上半年有抱怨情绪的出境游客占比28.74%, 无抱怨情绪的游客为7127%。总体而言,中国游客 对出境旅行较为满意。2019年,出境旅游目的地满意度综合评分全部 达到75分以上的“基本满意”水平,游客综合满意 度从高到低的依次是:日本、新西兰、新加坡、美国、法国、澳门、泰 国、西班牙、香港、澳大利亚、意大利、加拿大、 马来西亚、台湾、德国、蒙古、印度、俄罗斯、韩 国、柬埔寨、印尼、菲律宾、英国、阿根廷、巴西、 南非、越南。,对未来的判断和展望: 未来依然好, 行动正此时,对未来的判断和展望,从当前全球疫情防控形势看,新冠肺炎疫情呈现出更加明显的不均衡性。未来我国出境旅游的恢复和发展,取决于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 控压力依然很大,任何时候都需要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无论出境旅游还是 入境旅游的重新开放,都取决于世界疫情的防控形势。从疫情防控形势看,明年按此趋势可能稳中向好。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最好的时刻还未到 来。主要目的地国家和地区恢复开放的心情迫切,但绝对不能在时机未成熟的时候冒无谓的风险。 从长期看,出境旅游迟早会开放,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不会改变出境旅游向好的势头。,对未来的判断和展望,相向而行的意愿和更积极的行动无论境外目的地,还是市场主体,或者是其他相关方,都存在着有所作为的空间。更需要各 方拉手不放手。在相关领域保持密切沟通,分享经验,及时回应彼此关切。从客源地、目的地到市场主体,都应该更多聚焦共同关注,聚力市场复苏发展,相向而行。 积极谨慎地探讨小范围易调控的跨境安全旅游可能性。在市场推广和产品开发方面持续创新。将出境旅游的安全和健康风险降到最低限度的同时,尽可能地保障出境旅游的便利性。,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