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农村普惠信贷研究报告.pdf
$.:$.:$:$.:, QEG/ö2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确保年在我国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与全国一同进入小康社会。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无论是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的重点任务,还是全面打赢农村脱贫攻坚战,都离不开农业、农村、农民这“三农”的发展。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支持“三农”发展的关键途径,今年的中央号文件也再次就金融如何服务好“三农”发展做出具体安排。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金融精准扶贫,对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秉持回馈社会、造福社会的初心,友信金服持续关注着金融精准扶贫的一线实践经验,致力于将自身金融科技能力与企业社会责任相结合,为农村发展注入金融动力。在过去年的时间里,友信金服深入全国农村基层,前往云南元阳县,广西南宁武鸣区、田阳县,甘肃定西市、陇西县,宁夏盐池县,四川大邑县以及青海湟中县个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地区进行实地调研,深度访谈当地财政局、扶贫办等政府部门余个,与农商行、农信社、小贷公司等余家农村金融机构进行业务研讨与交流,对余户相关农户进行入户访谈,积累了详实的数据、真实的案例,对中国农村普惠信贷的发展形成深刻认知。在脱贫攻坚战即将收尾之际,友信金服希望通过中国农村普惠信贷研究报告的发布,分享金融扶贫与农村信贷的发展历程,总结农村普惠信贷的成果,分析具有代前言2019中国农村普惠信贷研究报告32019 China Rural Credit Services Report图表 1: 友信金服农村普惠信贷调研考察地点银川定西盐池陇西湟中大邑百色元阳南宁表性的商业模式,如实反映当前农村信贷的现状、困难和痛点。结合公司在信贷领域年深耕的专业洞见,对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提出方向性的建议。希望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够在客观呈现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的同时,助力农村普惠信贷的良性发展。(图表)4农村金融服务于“三农”,对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农村金融的开展都存在“成本高、风险高、效益低”的典型问题,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成为政策关注的重点。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出台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要增加金融投入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支持,并随后发布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具化乡村振兴目标,明确通过奖励、补贴、税收等政策工具支持“三农”金融服务。年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对农村金融提出具体要求及目标,要求到年基本实现乡镇金融机构网点全覆盖,持续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改善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增信机制。并明确要不断加大农村金融精准扶贫的力度,涉农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贫困地区要优先满足精准扶贫信贷需求。一系列政策的落地,有效提升了涉农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的积极性,很大程度缓解了农村资金短缺问题。截至年月末,全国涉农贷款余额.万亿元,同比增长.%,占各项贷款的.%,实现持续增长,另外银行业金融机构乡镇覆盖率达到.%,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为%。金融扶贫体系的日益完善、精准扶贫模式的改革创新,可以激发贫困地区内生发展能力,使贫困农户在经营性资金的支持下,通过自主经营、自力更生实现脱贫。在金融扶贫的助力下,年末到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万人。尽管如此,我国贫困人口基数仍然较大,截至年底全国还有约个贫困县、,万人口没有实现脱贫。庞大的农村普惠金融需求下,市场供给仍存在缺口,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有待提高,农村普惠金融产品体系较为单一,农村普惠金融机构的提质增效问题尚未有效解决,因此,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仍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农村金融发展情况回顾2019中国农村普惠信贷研究报告52019 China Rural Credit Services Report从市场参与主体来看,我国主要的农村金融机构按照企业性质与产品服务,可分为如下四类:第一类是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银行一般不直接提供农村金融服务,而是作为农村经济调节管理工具,专门为贯彻配合政府特定的经济政策而成立,如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都是典型的农村政策性银行。第二类是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如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这类机构在地域上可以全国覆盖、具备网络优势,但在农村地区的下沉程度有限,因此大部分涉农贷款面向大中型农业企业,同时通过和基层涉农银行的合作实现下沉。第三类是基层涉农银行,也是涉农贷款的主力,包括农村商业银行、逐渐向农商行改制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与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大型商业银行相比,基层涉农银行更贴近农村金融市场,是农村金融体系的“毛细血管”。这类机构业务范围比较全面,承接商业类银行的存、贷款等一系列业务职能,同时这类机构也是国家金融扶贫政策的执行者,在涉农普惠贷款方面享受政策贴息和定向降准,将惠农补贴发放图表 2 :农村传统银行类金融机构数量( 2016-2018 )数据来源 :银保监会村镇银行农村商业银行 / 农信社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2016 2017 20181,4433,6823,7893,8552,2391,562 1,6162,227 2,239单 位 :家到农户手中。截止年底,我国有村镇银行,家,农商行和农信社,家。(图表)第四类是以部分小贷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为代表的新型金融机构,开展商业性的农村贷款业务。以小贷公司为例,年农村金融服务体系6图表 3 :我国小贷公司数量(2006-2018)10,0009,000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2006720091,33420102,61420114,28220126,08020137,83920148,79120158,91020168,67320178,55120188,133数据来源 :中国人民银行央行与银监会发布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指导意见以后,小贷公司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到年末总量已增至,家。但随着近年来小额贷款业务专项整治的展开,年底降至,家。(图表)2019中国农村普惠信贷研究报告72019 China Rural Credit Services Report在我国,涉农贷款通过满足农村发展的资金需求,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根据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的分类标准,根据发放对象的不同,涉农贷款可以分为农户贷款、农村企业贷款及各类农村组织贷款。在农户贷款中,面向农村贫困人口和低收入群体发放的贷款主要是政策扶持型,如扶贫小额信贷;对于种养殖业农户,主要有农户抵押贷款、联保贷款等,需要农户提供一定的抵押物或者信用;对于个体的非农业经营贷款需求,主要有农户助业贷款。农村企业的贷款主要包括小微企业贷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农村组织贷款主要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综合开发贷款等。本篇报告重点探讨贷款对象为农户个人、用途以生产经营为主的普惠性贷款,作为报告中对农村普惠信贷的定义。农村普惠信贷产品·扶贫类贷款以扶贫小额信贷为例扶贫小额信贷指的是由政府主导,银行及农信社参与提供的扶贫贴息贷款。通过专门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信贷服务的方式,来保证信贷资金精准到户,是银行业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农村小额信贷的主力军。根据年人民银行、财政部和国务院扶贫办等七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的指导意见要求,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都可以从当地的金融机构获得万元、年期、利息的扶贫贷款,俗称“”贷款,并由各级政府提供全额担保和贴息。为了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输血”,相关部门相继于年发布关于促进扶贫小额信贷健康发展的通知,强调扶贫小额信贷的发放对象要始终精确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户”,于年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扶贫小额信贷管理的通知,强调了扶贫小额信贷必须精准用于贫困户发展生产。截至今年月底,全国扶贫小额信贷累计放贷,亿元,还贷,亿元,贫困户获贷率由年的%提高到年底的%。全国有,万贫困户享受这项政策。扶贫小额信贷在实际发放过程中,形成了直接支持型和间接带动型两种发放模式,直接支持型即为农户自用型,建档立卡贫困户可选择自行申请贷款发展产业,例如利用贷款采购牲畜、饲料,自营发展养殖业,直接支持型目前是扶贫小额信贷的主要模式;而对于没有相关技能或精力发展自营产业的农户,可以选择间接带动型,即通过签署一系列帮扶协议,将其承贷的扶贫小额信贷委托给帮扶组织,通过帮扶组织的集中使用获得收益分红,帮扶组织多为合作社、村级资金互助会等,而贷款使用主体一般包括当地的龙头企业、能人大户以及专业合作社,贷款使用主体一般会承诺为建档立卡户进行保农村普惠信贷的产品服务与业务模式8底分红并在到期后承担向银行还款的任务。但是近年来在一些地区,部分合作社以及被投企业由于经营不善而倒闭导致大规模的扶贫小额信贷逾期,另外监管也一再强调“坚持户借、户用、户还,精准用于贫困户发展生产,不能用于非生产性支出,继续禁止将新发放的扶贫小额信贷以入股分红、转贷、指标交换等方式交由企业、政府融资平台或其他组织使用” ,目前河南、广西等地区已经明确发布通知禁止“户贷企用”,防止企业经营风险转嫁给贫困户。·商业性普惠贷款在我国农村地区,除建档立卡贫困户外,还有虽然已经脱贫、但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户群体,他们无法获得国家政策支持的扶贫小额信贷,对普惠性的贷款需求强烈。同时还存在大量立志自主创业的农民微型企业家,往往无法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得足量的资金支持。农村商业性普惠贷款弥补了这个缺口。这一类贷款除了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可以提供外,还有新型金融机构比如小贷公司作为重要参与者,帮助更多有贷款需求的农户获得资金支持,进一步帮助农户发展产业,防止返贫。由于没有政策贴息,出于资产风险与可持续经营考量,商业性普惠贷款的定价高于扶贫类贷款,在产品的期限、额度设计上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农村普惠信贷运营模式无论是哪一种农村普惠信贷产品,对于提供服务的农村金融机构来说,采用的都是由信贷员主导的IPC信审模式贷前由农户申请,信贷员实地考察收集借款人借款用途、家庭状况、经济能力等信息判断是否可以放款,贷后由信贷员进行定期回访,监测贷款使用并对逾期贷款进行催收。IPC模式主要来源于德国邮储银行,该模式重视实地调查和信息验证,主要通过信贷员逐笔对借款人进行调查走访、辨别虚假信息,从贷前决策到贷后管理全程跟踪进而防范信用风险,比较适用于普遍缺乏信用记录、信息标准化程度低、软性信息多、线上化渗透率较低的农村地区。年月,中国银保监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扶贫小额信贷管理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