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中国产业聚集地图”系列(一):钢铁、煤炭行业:产业链集群化.pdf

  • 资源ID:110853       资源大小:1.63M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人民币15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人民币1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产业聚集地图”系列(一):钢铁、煤炭行业:产业链集群化.pdf

- 1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本报告的主要看点 : 1、 中国 钢铁、煤炭 产业聚集 艾熊峰 分析师 SAC 执业编号: S1130519090001 aixiongfeng gjzq 魏雪 分析师 SAC 执业编号: S1130518090001 weixue gjzq 钢铁 、 煤炭行业:产业链集群化 基本结论 钢铁、煤炭等传统的重资产行业在经历了 2015 年以来的去产能,当前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基本得到缓和,后续行业发展的重心或在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方面 。 我们认为下一阶段重资产行业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的驱动力来自产业聚集与产业链融合。 中国是全球钢铁和煤炭最大的产销国,在国际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我国在钢铁、煤炭行业领域掀起了一股兼并重组、产业链集群的浪潮,以宝武钢合并、国电和神华合并为代表。 钢铁:区域聚集在河北、江苏和山东等地,上下游集群化趋势 渐明显 中国钢铁行业区域聚集 在 河北、江苏和山东 等地, 三地钢产量占比超 40%,其中河北是我国钢铁重镇 。 截止 2020 年上半年,河北、江苏和山东 钢产量分别占全国产量的 24.3%、 11.3%、 8.8%。就区域布局的聚集程度来看,三个主要产钢省份的钢材产量总占比由 2010 年的 40.9%上升至 2019 年的43.6%。 钢铁 消费量较大的 下游 行业集中在 基建、 房地产、 机械、 汽车等 ,2019 年 建筑(基建和地产)耗钢量占比达 56%,机械和汽车分别占比为17%和 6%。 相较于其他产钢大国,中国钢铁企业有高度分散、竞争性强的特征。 中国钢铁行业目前有 83 家上市公司, 在 2019 年全球钢铁产量前 100 的企业中,中国企业占了 55 家,这些企业的年产总和为国内钢铁总产量的 68.4%。就行业集中度看,韩国、巴西、德国、俄罗斯、印度、美国钢铁行业的 CR3均在 50%以上,而中国 CR3 仅为 18.4%。 钢铁 产业链集群化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重要方式。 作为典型的重资产行业,钢铁产能利用率动态调整相对不那么灵活,所以提高产业链效率和降低生产和物流等成本是钢铁行业长期发展的重要趋势 ,其中产业链集群化是核心驱动力 。钢铁行业上游承载采矿、电力、煤炭行业,下游衔接机械、房地产、家电、汽车等行业。 河北作为我国钢铁重镇,近期出台的钢铁三年行动计划以产业链集群化为核心 ,促进钢铁上下游产业融合发展 。 煤炭行业: 产煤区主要为内蒙古和山西等地,上下游兼并重组是大势所趋 中国煤炭行业主要随资源禀赋分布而聚集,主要产煤地区为内蒙古、山西、陕西和新疆,其中内蒙古和山西产煤占比超 50%。 截止 2020 年上半年, 内蒙古、山西、陕西 和 新疆 煤炭产量分别占全国产量的 26.2%、 27.0%、17.3%、 7.1%。 煤炭消费主要用于发电、钢铁、化工和建材四大行业, 2018年 电力行业用煤占 54左右,钢铁行业用煤占 16,化工行业用煤占 13左右,其他用煤占 10。 煤炭行业去产能获得显著成效 ,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 随着去产能政策的推进, 大型现代化煤矿已成为全国煤炭生产主体。就行业集中度来看, 2008-2019 年间,我国煤炭行业的 CR8 由 28.0%逐年上升至 41.5%, CR4 由20.0%上升至 28.9%。 煤炭企业沿产业链兼并重组,组建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是近年来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2017 年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和神华集团的整合是标志性事件 。 煤炭全产业链一体化运营有助 提高产业链各环节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 ,与此同时是 也可抵御单一环节行业波动风险 。国家政策也在持续推进煤电、煤焦、煤钢、煤化等上下游产业一体化发展,打造产业链集群。 风险提示: 海外黑天鹅事件(主权评级下调、地缘政治风险等 ) 2020 年 08月 28日 “ 中国产业聚集地图 ”系列 (一) 策略专题研究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总量研究中心 专题报告 - 2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内容目录 一、产业聚集与产业链融合是钢铁、煤炭等传统产业新驱动力 .4 二、钢铁:区域聚集在河北、江苏和山东等地,上下游行业集群化 .4 2.1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钢铁行业经历了四个阶段 .4 2.2 中国在国际钢铁市场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全球最大的产销国 .5 2.3 中国钢铁行业区域聚集:河北、江苏和山东三地钢产量占比超 40% .7 2.4 去产能后中国钢铁行业集中度( CR8)小幅反弹至 33.6%,但距其他产钢大国仍有很大差距 .8 2.5 未来我国钢铁行业呈现产业链集群化趋势 .10 三、煤炭:产煤区主要为内蒙古和山西等地,上下游兼并重组是大势所趋 . 11 3.1 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历程包含四个主要阶段 . 11 3.2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煤炭产销国,成为国际煤炭市场主导因素 .12 3.3 中国煤炭行业主要随资源禀赋分布而聚集 .14 3.4 去产能后中国煤炭行业集中度( CR8)加速提升至 41.5%.16 3.5 煤炭行业产业链上下游兼并重组是大势所趋 .17 专题报告 - 3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目录 图表 1: 历史上中国钢铁供需的四个阶段 .4 图表 2: 2019 年全球钢铁产量的国别占比 .5 图表 3: 2019 年全 球钢铁表观消费量的国别占比 .5 图表 4: 21 世纪以来全球十大产钢国产量的相对变化 .6 图表 5: 2019 年我国钢材产量的区域布局 .7 图表 6:主要产钢区钢铁产量占比的变动情况 .7 图表 7:主要行业消费钢铁占比 .8 图表 8:沪深 A 股钢铁行业上市公司分地区 明细 .9 图表 9:各国钢铁行业集中度 .9 图表 10:粗钢产量与钢铁行业集中度 .10 图表 11:钢铁行业产业链 . 11 图表 12:中国煤炭行业发展阶段 .12 图表 13: 2019 年全球煤炭产量的国别占比 .12 图表 14: 2019 年全球煤炭消费量的国别占比 .13 图表 15: 21 世纪以来全球重要产煤国产量的相对变化 .13 图表 16: 2019 年我国煤炭产量的区域布局 .14 图表 17:主要产煤区煤 炭产量占比的变动情况 .15 图表 18:我国煤炭消费情况( 2018 年) .16 图表 19:沪深 A 股煤炭行业上市公司分地区明细 .16 图表 20:煤炭产量与行业集中度 .17 图表 21:煤炭行业产业链 .18 专题报告 - 4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一、 产业 聚集与 产业链融合 是钢铁、煤炭等传统产业 新 驱动力 随着 我国经济进入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的 阶段 ,钢铁、煤炭等传统行业 产能陆续达到市场需求峰值,产能加速扩张阶段基本结束 , 行业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挑战 。 钢铁、煤炭等 传统的重资产行业 在经历了 2015年以来的去产能 ,当前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基本得到缓和,后续行业发展的重心或在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方面 。 我们认为下一阶段重资产行业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的驱动力来自产业聚集与产业链融合 。 中国是全球钢铁和煤炭最大的产销国,在国际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 地位 ,近年来 我国 在钢铁、煤炭行业领域掀起了一股兼并重组、产业链集群的 浪潮 ,以宝武钢合并、中国国电和中国神华合并为代表 。接下来 我们 将 从 历史沿革 、产业聚集和产业链 集群 等方面具体梳理我国钢铁、煤炭行业格局。 二、钢铁 :区域聚集在河北、江苏和山东等地, 上下游行业集群化 2.1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钢铁行业经历了四个阶段 1949-1978 年,中国钢铁行业曲折发展,面临区域布局不平衡、产能利用率低下等问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 中国钢铁生产高度集中在东北地区, 粗钢年产量约为 15.8 万吨 。 50 年代,在前苏联的援助和“一五”计划“以钢为纲”的工业化建设下,粗钢年产量大幅提升至 1120 万吨,但整体生产环节粗放,效率低下。 70 年代初钢铁生产逐渐恢复,直至改革开放前期,我国粗钢年产量约为 2374 万吨,为建国初期的 150 倍。 1978-2000 年,改革开放与市场化促进钢铁工业稳步发展。 改革开放 与市场 化直接 为中国钢铁企业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和资源创造了条件, 加速了钢铁产能的释放。 1995 年中国钢铁产量达到 9.54 千万吨,远超“七五”计划 8 千万吨的目标,追平美国; 1996 年该值首次超过 1 亿吨,至此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钢铁生产国。在这一阶段,尽管国内产量不断提升,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钢铁需求,中国仍是主要的钢铁进口国。 2001-2015 年,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推动钢铁业加速发展。 2001-2011 年,工业化与城镇化进一步推动了钢铁需求,大量民营中小钢铁企业营运而生 ,产业集中度不断下降。随着国内钢铁产出的 加速增长, 2005 年起中国由钢铁净进口国转为净出口国,中国钢铁产出占世界总产出的比例由 2000 年的 15%上升至 2011 年的 45%。 2012-2015 年,经济增速放缓后进入钢铁产能过剩时期,钢材价格连续下跌,钢铁企业大量亏损 。 2015 年至今,钢铁业供给侧改革为解决产能过剩问题,通过减产调整钢铁工业布局,实现“量”向“质”的转变。 具体来说,改革对中西部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剩产能进行压减,以调整“北重南轻”的钢铁工业布局,着力建设新型沿海钢铁基地。此外,改革先后出台了 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 、 打 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 等文件,强调注重钢铁业污染物排放的监控,绿色生产;倡导加速钢铁业兼并重组进程,如鼓励“宝武”“宝马”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 图表 1: 历史上中国钢铁供需的四个阶段 专题报告 - 5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来源: Mysteel、国金证券研究所 2.2 中国在国际钢铁市场上的地位举足轻重 : 全球 最大的产销国 供需方面, 2019 年中国粗钢产量为 9.96 亿吨,占全球粗钢产量的53.31%;印度次之,占 5.95%,日本第三,占 5.31%。 2019 年中国成品钢表观消费量为 9.08 亿吨,占全球成品钢表观消费量的 51.34%;欧盟28 国次之,占 8.98%;印度第三,占 5.74%。 21 世纪以来,全球十大产钢国中,中国粗钢产量的别国占比由 2000 年的 15.01%逐年上升至 2019年的 53.31%;印度由 3.17%上升至 5.95%;日本由 12.55%下降至5.31%;美国由 12.01%下降至 4.70%;俄罗斯由 6.97%下降至 3.85%;德国、韩国、乌克兰、巴西、意大利均有所下滑。 图表 2: 2019 年全球钢铁产量的国别占比 来源: Mysteel、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 3: 2019 年全球钢铁表观消费量的国别占比 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949 1954 1959 1964 1969 1974 1979 1984 1989 1994 1999 2004 2009 2014 2019粗钢年产量 成品钢表观年消费量 百万吨 中国 :53.31% 其他 :16.86% 印度 :5.95% 日本 :5.31% 美国 :4.70% 俄罗斯 :3.85% 韩国 :3.82% 德国 :2.12% 巴西 :1.72% 意大利 :1.24% 乌克兰 :1.11% 专题报告 - 6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来源: Mysteel、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 4: 21 世纪以来全球十大产钢国产量的相对变化 来源: Mysteel、国金证券研究所 国际贸易方面, 2005 年起中国成为钢铁净出口国,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钢铁供给商。 2019 年,中国钢铁出口量为 6380 万吨,主要出口管材、宽钢带、铁矿砂及其精矿等到韩国、泰国、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进口量为 1550 万吨,主要从日本、韩国进口铁合金、镀层板、中板等产品。 中国在国际钢铁市场上的地位举足轻重, 2016-2017 年间 我国 钢铁业供给侧改革的减产 或是 国际钢铁产品价格剧烈波动 的原因之一 。 此外, 中国钢铁业的国际贸易摩擦冲突也较为严重,多个国家曾对我国钢材产品采取贸易保护措施或发起调查,如最大钢铁净进口国家美国在 2016 年 5 月 26日对中国 输美碳钢与合金钢产品发起 的“ 337 调查 ”,该调查最终在 2018年 3 月 19 日宣告 终止。 中国 : 51.34% 欧盟 : 8.98% 印度 : 5.74% 美国 : 5.53% 日本 : 3.58% 韩国 : 3.01% 中东 : 2.76% 俄罗斯 : 2.46% 德国 : 1.97% 土耳其 : 1.48% 意大利 : 1.44% 其他 : 11.71% 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中国 日本 美国 俄罗斯 德国 韩国 乌克兰 印度 巴西 意大利 其他 百万吨 专题报告 - 7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3 中国钢铁 行业 区域聚集 :河北、江苏和山东三地钢产量占比超 40% 我国主要产钢地区 集中在 河北、江苏 和 山东 ,其中河北是我国钢铁重镇 。以 2020 年上半年为例,我国钢材产量为 6.06 亿吨,同比增长 2.7%,河北、江苏和山东分别占全国产量的 24.3%、 11.3%、 8.8%。 就区域布局的聚集程度来看, 三个主要产钢省份的钢材产量总占比由 2010 年的 40.9%上升至 2019 年的 43.6%,相对的,辽宁、湖南、上海、北京等产钢区、内陆地区与污染成本较大的地区的钢材产量占比下降了。 钢铁行业是重要的中游行业,下游衔接机械、房地产、家电、汽车等行业。其中建筑(基建和地产)耗钢量占比达 56%,机械和汽车分别占比为 17%和 6%。 图表 5: 2019 年我国钢材产量的区域布局 来源: Mysteel、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 6: 主要产钢区 钢铁产量 占比的变动情况 专题报告 - 8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来源: 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 7:主要行业消费钢铁占比 来源:中钢协、国金证券研究所 2.4 去产能后中国钢铁行业集中度( CR8)小幅反弹至 33.6%,但距其他产钢大国仍有很大差距 据世界钢铁协会统计, 2019 年 中 国前 八 大钢铁企业的行业集中度为33.6%。 排名前八的钢铁生产公司依次为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河钢集团、沙钢集团、鞍钢集团、建龙集团、首钢集团、山东钢铁集团、华菱集团和现代制铁。其中,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由原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和武汉钢铁公司联合重组而成,于 2016 年 12 月 1 日揭牌成立,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国 有重要骨干中央企业。 2019 年 9 月 19 日,中国宝武对马钢集团实施联合重组; 2020 年 8 月 21 日,对山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实施联合重组。目前该集团年产量为 9547 万吨,仅次于安塞乐米塔尔,列世界第二 。 0%5%10%15%20%25%河北 江苏 山东 辽宁 山西 2010 2015 2019建筑 , 55.5% 机械 , 16.6% 汽车 , 5.9% 船舶 , 1.8% 家电 , 1.6% 铁道 , 0.6% 集装箱 , 0.6% 能源 , 4.6% 其他 , 12.8% 专题报告 - 9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8:沪深 A 股钢铁行业上市公司分地区明细 江苏( 8) 玉龙股份、武进不锈、南钢股份、 *ST 胜尔、常宝股份、赛福天、 沙钢股份 、广大特材 浙江( 5) 金洲管道、永兴材料、华达新材、久立特材、杭钢股份 辽宁( 4) ST 抚钢、 鞍钢股份 、 本钢板材 、凌钢股份 河北( 3) 新兴铸管、 河钢股份 、河钢资源 山东( 3) 大业股份、 山东钢铁 、金岭矿业 河南( 2) 安阳钢铁、恒星科技 福建( 2) 三钢闽光、日上集团 江西( 2) 新钢股份、方大特钢 上海( 2) 宝钢股份 、宏达矿业 山西( 1) 太钢不锈 天津( 1) 银龙股份 广东( 1) 韶钢松山 湖北( 1) 中信特钢 广西( 1) 柳钢股份 安徽( 1) 马钢股份 内蒙古( 1) 包钢股份 湖南( 1) 华菱钢铁 新疆( 1) 八一钢铁 重庆( 1) 重庆钢铁 甘肃( 1) 酒钢宏兴 贵州( 1) 贵绳股份 青海( 1) 西宁特钢 北京( 1) 首钢股份 海南( 1) 海南矿业 来源: 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标红的企业为 2019 年中国前八大钢铁企业旗下上市公司 相较于其他产钢大国,中国钢铁企业有高度分散、竞争性强的特征。 中国钢铁行业目前有 83 家上市公司, 在 2019 年全球钢铁产量前 100 的企业中,中国企业占了 55 家,这些企业的年产总和为国内钢铁总产量的68.4%。就行业集中度看,韩国、巴西、德国、俄罗斯、印度、美国钢铁行业的 CR3 均在 50%以上,属于寡占型市场,而中国 CR3 仅为 18.4%,属于竞争型市场。 图表 9:各国钢铁行业集中度 专题报告 - 10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国家 全球钢铁产量前 100 的企业中所属该国的企业数 CR3 韩国 3 95.6% 巴西 3 64.4% 德国 3 59.3% 俄罗斯 7 58.2% 印度 5 56.3% 美国 4 51.9% 土耳其 4 49.9% 中国 55 18.4% 来源: Worldsteel、国金证券研究所 2011 至 2015 年间,我国钢铁行业的 CR8 由 37.7%下降至 30.6%, CR4由 23.0%下降至 18.6%。这主要是因为国内钢铁企业为追求规模效应盲目扩张,没有以统筹的战略进行联合重组。直到 2016 年明确提出去产能后,这一情况才得到控制与改善。但实践表明,我国钢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多年维持在 40%以下, 离 钢铁工业 “十二五”发展 规划 中 60%的 CR10目标 仍存一定的差距 。 图表 10:粗钢产量 与钢铁 行业集中度 来源: Worldsteel、国金证券研究所 2.5 未来 我国 钢铁行业 呈现 产业链集群化趋势 作为典型的重资产行业 , 钢铁 产能利用率 动态 调整相对不那么灵活, 所以提高产业链效率和降低生产和物流等成本 是钢铁行业长期发展的重要趋势 。钢铁行业是重要的中游行业,上游承载采矿、电力、煤炭行业,下游衔接机械、房地产、家电、汽车等行业。 产业链集群化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重要方式。 河北作为我国钢铁重镇, 近期出台的 钢铁三年行动计划以 产业链集群化 为核心。 7 月 13 日,河北省发改委发布河北省钢铁产业链集群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稳定上游供应链 ,做强中游生产链,延伸下游应用链,推进钢铁产业链集群化发展 。 具体来说 : 1) 针对上游采矿业, 在冶炼辅料上保持与钢铁匹配的焦炭生产能力;通过省内铁矿企业整合重组实现规模化15%20%25%30%35%40%020040060080010001200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粗钢总产量 (百万吨 ) CR4(右 ) CR8(右 )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产业聚集地图”系列(一):钢铁、煤炭行业:产业链集群化.pdf)为本站会员(keyanbaogao)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