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行业报告:需求快速增长,渠道和技术壁垒破局,国内成品材料公司受益.pdf
1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OLED 行业报告: 需求快速增长,渠道和技术壁垒破局,国内成品材料公司受益 OLED 成品材料技术壁垒高,需求快速增长,进口依赖严重 : OLED成品 材料直接决定了面板的发光特性,包括发光效率、寿命等,是 OLED 上游制造的核心关键材料 ,也是 产业链中技术壁垒最高的领域之一 。 受益于 国内 OLED 面板产能放量增长, 成品 材料的需求将同步提升 。 2019 年 OLED 成品 材料市场规模占 OLED 材料比重达到 83%,而我国企业主要集中在 OLED 有机发光材料中间体和粗单体领域,在利润较高的 OLED 有机发光材料成品领域占比较低,空穴层注入 /传输材料、电子层注入 /传输材料在国内市场供应占比 12%左右,发光层材料 供应占比不足 5%,国内面板厂家依赖进口 严重 。 国内面板产能放量在即,有望带动 OLED 成品材料国产化 : 据群智咨询、 IHS、赛迪智库数据, 2019-2023 年间, OLED 在显示领域渗透率有望从 30%增长至近 50%,全球市场规模进一步由 251 亿美元攀升至 364 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占比从 11%大幅提升至 34%, 有望 实现国内行业空间 4 年 翻 4 倍 ;现有投产计划下, 2022 年中国 OLED 面板产能占全球比重将达到 45%,有望超过韩国。我们认为在政策扶持及国内 OLED 面板厂家快速崛起背景下,考虑到供应链安全性等因素,未来 3-5 年成品材料国产化是较为确定的趋势。 发光层重磅专利陆续到期,国产厂商迎来曙光 : EML 客体材料拥有较高技术壁垒,由于海外巨头强大的专利保护体系,我国 OLED 成品材料厂商前期始终难以绕过 。 在磷光掺杂材料领域,三项核心专利主要由美国 UDC 垄断, 分别涉及磷光、稀有金属配合物和 L2MX 结构的有机配体 三个层面。我们认为随着以上三项专利近年来陆续到期, 国内厂商有望利用有机合成、化学修饰等手段绕开现有分子结构,实现专利突破。 虽然仍存一定的技术壁垒,但已无不可逾越的 根本 性障碍,国产成品材料厂商迎来进口替代曙光。 投资建议 : 国内 OLED 成品材料需求快速增长,随着下游面板产能不断向国内转移和发光层重磅专利的陆续到期,我们认为国产 OLED材料厂商有望从渠道和技术两方面实现破局,逐步开启国产化替代进程。建议关注奥来德和万润股份(子公司三月科技),同时建议关注行业内公司北京夏禾,北京鼎材和阿格蕾雅等。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产品认证进度低于预期,专利侵权风险等。 Table_Tit le 2020 年 09 月 07 日 其他化学制品 Table_BaseI nfo 行业分析 证券研究报告 投资 评级 领先大市 -A 维持 评级 Table_Fir st St ock 首选股票 目标价 评级 688378 奥来德 120 买入 -A 002643 万润股份 20 买入 -A Table_Char t 行业表现 资料来源: Wind资讯 % 1M 3M 12M 相对收益 -0.92 -4.43 -23.53 绝对收益 -0.76 14.79 -2.72 张汪强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1450517070003 zhangwq1essence 010-83321072 相关报告 -8%-6%-4%-2%0%2%4%6%2019-09 2020-01其他化学制品 沪深 300 行业分析 /其他化学制品 2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内容目录 1. OLED 产业前景广阔,核心发光材料市场高速增长 . 3 1.1. 显示市场有望成为 OLED 主导的时代 . 3 1.2. OLED 面板市 场空间巨大 . 4 1.3. 上游配套中 OLED 有机发光材料为核心所在,附加值高 . 5 2. 国内 OLED 面板产能放量,有机发光终端材料国产化进程加速 . 6 2.1. 终端需求旺盛,国内 OLED 面板产能放量在即 . 6 2.2. OLED 终端材料关键技术为国外巨头垄断,国产化大势所趋 . 7 2.3. 政策利好加速 OLED 材料国产化进程 . 8 2.4. OLED 终端材 料技术逐步突破,国产化道路可期 . 9 3. 海外重磅专利陆续到期,有望带动配套产业渠道加速转移 . 10 3.1. OLED 终端材料关键在于有机发光层 . 10 3.2. 核心保护专 利逐步解封,掺杂材料国产化迎来曙光 .11 3.3. 主体材料国内厂商有望形成百花齐放格局 . 12 4. 推荐标的 . 13 4.1. 奥来德( 688378.SH) . 13 4.2. 万润股份( 002643.SZ) . 14 4.3. 其他重点关注公司 . 14 5. 风险提示 . 14 图表目录 图 1:显示技术发展历程 . 3 图 2: OLED 产业链全景 . 3 图 3: OLED 显示技术商业化历程 . 4 图 4: OLED 终端应用市场结构 . 4 图 5:全球 OLED 智能手表市场规模 . 4 图 6: OLED 下游市场渗透率逐年提高 . 5 图 7:中国 OLED 面板行业占比逐年提升 . 5 图 8: OLED 有机发光器件基本结构 . 5 图 9: OLED 有机发光材料市场规模(百万美元) . 6 图 10: 2022 年全 球柔性 OLED 产能分布预测 . 7 图 11:各厂商 OLED 面板良品率预测 . 7 图 12: OLED 终端材料生产流程 . 7 图 13:二代 OLED 发光层主体材料、掺杂(客体)材料发光机理 . 10 图 14:常见掺杂材料分子 . 12 图 15: OLED 核心掺杂材料专利封锁情况 . 12 图 16:常见主体材料分子 . 13 表 1:中国内地已建和在建的 6 代产线 . 6 表 2:全球 OLED 终端材料厂商 . 8 表 3: OLED 行业国内政策一览 . 9 表 4:国内 OLED 终端材料相关公司主营产品及专利简况 . 10 表 5:全球 OLED 终端材料 EML 层制造商一览 .11 行业分析 /其他化学制品 3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1. OLED 产业 前景广阔 , 核心 发光材料 市场 高速增长 1.1. 显示市场有望成为 OLED 主导的时代 有机发光二极管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OLED),是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可应用于显示及照明领域,是继 CRT 显像管、 LCD 液晶显示后,基于电致发光的第三代显示技术 。 相比于上两代显示技术, OLED 显示面板真正拥有了“未来科技“材料的 轻 、 薄 、 快响应 、透明显示 、 柔性可折叠 的特点。 其构造特殊,无需繁重真空器件和额外屏幕背光源、液晶相,只需将发光材料蒸镀到纤薄的 ITO 玻璃板上,通电即可发光显色。同时, OLED 具有 更广的色域 、 更大的视角、更宽的工作温度区间 且 更低的功耗 。按 驱动方式来分, OLED 可分为有源驱动( Active Matrix, AMOLED)与无源驱动( Passive Matrix, PMOLED),前者在能耗、显示质量、寿命周期上更具有优势,因此成为主流 应用 。 图 1: 显示技术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 雪球资讯,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OLED 面板制造产业可分为上中下游三个方面,上游为材料制造( OLED 终端材料、基板、电极等)、设备制造(显影、镀膜、封装等)与零件组装(电路板、被动元件等);中游为OLED 面板制造与模组组装;下游终端市场应用广泛,近年来快速发展,涉及智能手机、电视、 VR、车载、可穿戴设备、照明等。 图 2: OLED 产业链全景 资料来源: 奥来德招股书,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作为新一代显示照明技术, OLED 正处于产业 腾飞 的前期,其出色的显示、广泛的应用前景,都表明未来十年的显示市场有望成为 OLED 主导的时代。 随着更多 OLED 面板产线的建成行业分析 /其他化学制品 4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投产, 2017 年苹果 iPhoneX 手机开始采用 OLED 显示屏幕 , 其后三星、华为、小米、摩托罗拉等也于 2019 年相继推出 OLED 屏可折叠的手机,这些都标志着 OLED 技术现阶段商业化的成功。未来,随着 5G、物联网、可穿戴设备深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OLED 显示会有更多超出想象的应用场景。 图 3: OLED 显示技术商业化历程 资料来源: 夏禾科技官网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1.2. OLED 面板 市场空间 巨大 据 赛迪智库统计 ,到 2022 年,全球当前在建 AMOLED 产线全部建成并满产后,预计总产能将达到 3300 万平方米 /年, 其中 下游市场需求以手机 AMOLED 面板为主,占下游终端应用市场结构的 69%。此外, OLED 面板因具有广视角、轻重量与柔性可折叠的特点,在可穿戴设备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全球可穿戴设备近年来出货量快速增长, 2018 年达 1.7亿台(同比 +27.5%),未来可穿戴设备市场持续扩张可期,预计仅在智能手表领域,全球 2020年市场规模便有望达 10 亿美元。随着 5G、物联网、 AR/VR 等技术的普及,未来的新的生活、生产方式有望催生更庞大的 OLED 市场。 图 4: OLED 终端应用市场结构 图 5: 全球 OLED 智能手表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 WitsView,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 群智咨询,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受益于下游终端设备消费市场的旺盛需求, OLED 显示技术是目前市场发展最快的主流技术之一, 国内市场 4 年内行业空间 有望 翻 4 倍 。 从短期来看面板显示技术的迭代,主要系 AMOLED 显示技术对 LCD 显示技术的逐步渗透。当前主要表现在手机、车载、笔记本等移动市场,未来一段时间,智能手机仍将是 AMOLED 面板的主要应用,渗透率将稳步提高。据群智咨询数据, 2019-2023 年间, OLED 在显示领域渗透率有望从 30%增长至近 50%,其中 OLED 在手机市场渗透率预计 2021 年能超过 LCD 液晶显示达到 52%。 据 IHS、赛 迪智库数据,全球市场规模 2023 年将达到 364 亿美元 , 其中中国 区域 发展迅猛, 现有投产计其他 , 13% 家电及电视 , 8% 可穿戴设备 , 10% 智能手机 , 69% 0204060801001202017 2018 2019E 2020E 2021E 2022E全球 OLED智能手表市场(百万台) 行业分析 /其他化学制品 5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划下, 市场规模 有望从 2019 年 186 亿 元大幅增长 至 2023 年 843 亿元 , 全球 规模 占比从 11%大幅提升至 34%,实现 4 年内行业空间 翻 4 倍 。 图 6: OLED 下游市场 渗透率 逐年提高 图 7: 中国 OLED 面板行业 占比逐年提升 资料来源: 群智咨询,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 IHS, 赛迪智库,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1.3. 上游配套中 OLED 有机发光 材料为核心所在,附加值 高 OLED 是以多种有机材料为基础制造的将电能直接转换成光能的有机发光器件,是上游配套的核心所在。 OLED 材料 基本结构包括阴极、阳极、辅助层和发光层 , OLED 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电子从阴极注入,空穴从阳极注入,注入的电子和空穴分别从电子辅助层和空穴辅助层向发光层迁移;电子和空穴注入到发光层后,形成电子空穴对,即激子,激子辐射跃迁退激,发出光子而使 OLED 发光。由此可见, OLED 材料直接决定了 面板的 发光特性 ,包括发光效率、寿命等等 ,因此是 OLED 上游制造的 核心关键材料。 图 8: OLED 有机发光 器件基本结构 资料来源: 奥来德招股书,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OLED 有机发光 材料是 产业链中技术壁垒最高的领域之一 ,近年来市场规模快速增长。AMOLED 面板需蒸镀十余层有机材料,蒸镀厚度和均匀度是核心指标, 每层厚度从几纳米到上百纳米不等 , 用料 虽少但其成本在 面板 生产总 成本占比 高达 10%左右 ,仅次于设备制造成本 。根据前瞻研究报告 , 2018 年全球有机材料市场总规模约为 16 亿美元 , 年平均增长率在 35%以上 。 2021 年, OLED 有机材料市场规模将突破 30 亿美元,且应用在电视和车载显示领域的产品增速会有所提升,未来增长主要来自于中国和韩国 。 受益于 未来 国内 OLED 面板 产能 放量增长, OLED 材料的 需求将同步提升。 01020304050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a-Si渗透率( %) LTPS渗透率( %) AMOLED渗透率( %) 0%5%10%15%20%25%30%35%40%01000200030004000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中国 OLED营收(亿元) 全球 OLED营收(亿元) 中国 OLED营收占全球比例 行业分析 /其他化学制品 6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图 9: OLED 有机发光材料市场规模(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 前瞻研究报告,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2. 国内 OLED 面板 产 能 放量 , 有机 发光 终端 材 料国产化进程 加速 2.1. 终端需求旺盛,国内 OLED 面板产能 放量在即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广大的终端应用市场是我国 OLED 产业发展最大的推动力量。 据奥来德招股书, 2018 年,从生产看,中国手机、计算机和电视产量占到全球总产量的 90%、 90%和 70%以上,均稳居全球首位 , 下游 终端应用 需求旺盛 , 中游 OLED 面板 短期内 却 仍 供不应求。目前, OLED 面板供应主要集中在韩国,据 Stone Partners 消息, 2020Q1 三星 依然占据了全球近 90%的 中小尺寸 OLED 面板 市场份额, 三星除了满足自身需求之外还主要供给苹果,因而远远无法满足等其他厂商的需求。在当下复杂的国际局势下,这对全球厂商的供应链安全是个重大的考验 。 国内以京东方为首的 OLED 面板商奋起直追,近年来产能持续强劲释放。 根据 Omdia 统计,2019 年国产面板厂商的 OLED 面板出货量达 1.05 亿块,相比于 2018 年的 3200 万块翻了三倍多。从产线来看,中国大陆诸多企业总共投入了约 4400 亿资金来建设多条 4 6 代 AMOLED 生产线 。根据 OLED Industry 统计,中国内地已建和在建的 6 代产线共有 12 条,全部满产后总产能加起来超过 50 万片 /月。 表 1: 中国内地已建和在建的 6 代产线 厂商 产线所在地 产线类型 产能 (万片 /月) 京东方 福州 第六代柔性 OLED 4.8 重庆 第六代柔性 OLED 4.8 成都 第六代柔性 OLED 4.8 绵阳 第六代柔性 OLED 4.8 维信诺 固安 第六代柔性 OLED 3 合肥 第六代柔性 OLED 3 天马微电子 武汉 第六代柔 /刚性 OLED 2.25 LG 广东 8.5 代大尺寸 OLED 9 信利 眉山 第六代柔性 OLED 3 和辉光电 上海 第六代柔 /刚性 OLED 3 华星光电 武汉 第六代柔性 OLED 4.5 坤同 陕西 第六代柔性 OLED 3 资料来源: OLED Industry,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到 2022 年,中国大陆地区的 OLED 面板总产能占比将接近 45%,届时中国将有望取韩国成为全球最大的 OLED 面板供应商。 从良品率方面来看,近几年来以京东方、维诺信、和辉光电为代表的国产 OLED 面板商良品率持续爬升 , 根据 DSCC 预测, 2023 年国内面板厂商刚性与柔性 OLED 面板良品率将会基本与三星持平。 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2017 2018 2019 2020 2021合计 中国 韩国 日本 行业分析 /其他化学制品 7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图 10: 2022 年全球柔性 OLED 产能分布预测 图 11: 各厂商 OLED 面板良品率预测 资料来源: IHS,各公司官网,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 DSCC 2.2. OLED 终端 材料 关键技术为国外巨头垄断 ,国产化 大势所趋 OLED 材料是 OLED 面板的核心部分, 从结构分析, OLED 有机发光 材料包括空穴注入层( HIL)、空穴传输层( HTL)、有机发光层( EML)、电子传输层( ETL)、电子注入层( EIL)。其中发光层( EML)作用是将电子转换成光源,其他 电子 /空穴 有机层帮助电子 /空穴顺畅流动 。 从生产流程上看, OLED 材料的生成需要经历化工原料、中间体、 粗单体 、终端材料四个环节,其中由粗单体到 终端材料 环节中的升华工艺技术壁垒较高,是国产化推进的主要问题 所在 。 图 12: OLED 终端材料生产流程 资料来源: 奥来德招股说明书, 万润公开专利,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OLED 终端材料 规模 占比超 80%, 主要被美、日、韩、德等国的企业垄断。 据前瞻研究和智研咨询数据,我国 2019 年 OLED 终端材料市场规模占 有机发光 材料比重达 83%,而 我国企业主要集中在中间体和 粗单体 领域,在利润较高的 OLED 有机发光材料成品(终端材料)领域占比较低, 据前瞻研究数据, 空穴层注入 /传输材料、电子层注入 /传输材料在国内市场供应占比 12%左右,发光层材料供应占比不足 5%,国内面板厂家严重依赖进口 。 三星 , 36% LG, 8% 京东方 , 21% 深天马 , 4% 华星光电 , 5% 和辉光电 , 3% 维信诺 , 7% 信利 , 3% 其他 , 11% 行业分析 /其他化学制品 8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表 2: 全球 OLED 终端材料厂商 国家 公司 终端材料 HIL HTL EIL ETL EML 美国 UDC 陶氏化学 杜邦 柯达 韩国 SFC 东有精化 大洲电子 斗山电子 德山 LG 化学 第一纺织 日本 出光兴产 三菱化学 东洋油墨 东丽 日本精化 保土谷化工 德国 默克 Novaled 中国 奥来德 万润股份 资料来源:瑞联新材公告,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近年来国内企业加大 OLED 面板投资规模, 从成本及供应链安全角度考虑, 未来加速 OLED材料国产化将是大势所趋。 一方面是 出于国内产线规模化及降低产品成本等需要, 上游 产业技术加速升级, 材料配套的本土化将是大势所趋 , 另一方面出于减小国际贸易摩擦潜在风险和降低输运成本等因素的考虑, 以韩国为首的 国际显示材料龙头企业近年来纷纷在国内建厂或授权代工 ,而我国作为 OLED 行业后起之秀, OLED 原 材料及相关设备关键制造技术仍为国外厂商 所 垄断,解决“卡脖子”问题 迫在眉睫 , 2019 年的日韩贸易冲突及今年的华为芯片断供事件依然历历在目,供应链安全问题将成为 OLED 材料国产化进程加速的原动力 。 2.3. 政策利好加速 OLED 材料国产化进程 国家相关部门 高度重视,颁布一系列 政策 推动 OLED 集群化发展,上游材料国产化进程加速 。近年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推进 OLED 技术研发及配套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加速推进了OLED 产业的规模化投资及配套产业本土化供应的进程,为 行业 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与良好契机。 2012 年国家推出 “十二五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 “加快推进 OLED 等新一代显示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 此后几年, 更多 政策出台,鼓励和支持 OLED材料、面板以及工艺等方面的创新发展 , 2015 年出台的中国制造 2025 重点领域技术路线中提出“将柔性显示等新型显示材料作为发展重点”; 2016 年“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提出要自主发展有机半导体显示 新材料。 在国家 政策支持下,我国 OLED 产业初具集群化发展态势,发光材料作为关键的一环 将 逐渐被打通。 行业分析 /其他化学制品 9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表 3: OLED 行业国内政策一览 时间 文件名称 主要政策内容 2006.1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年) 重点发展高清晰度大屏幕显示产品,开发有机发光显示、场致发射显示、激光显示等各种平板和投 影显示技术,建立平板显示材料与器件产业链。 2010.10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明确提出将新型显示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国情,实现相关领域的健康发 展。 2011.12 国务院关于印发工业转型升级规划( 2011 2015 年)的通知 增强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重点支持高世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 TFT-LCD)面板发展,提高等离子体显示器件( PDP)产业竞争力,加快大尺寸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 OLED)、电子纸、三维( 3D)显示、激光显示等新型显示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发展上游原材料、元器件及专用装备等配套产业,完善新型显示产业体系,平板显示产业规模占全球比重提高到 20%以上。 2012.7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战 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加快推进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三维立体( 3D)、激光显示等新一代显示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攻克发光二极管( LED)、 OLED 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和关键装备、材料,提高 LED、 OLED 照明的经济性。 2012.9 科技部关于印发新型显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通知 重点支持上游核心材料、产业配套材料、元器件及重要装备的研究开发,重视中游面板和模组开发 生产,抓好下游应用产品开发和整机集成应用,完善产业链建设。 2013.1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自 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的通知 新型显示技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建设重点。 2013.8 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 增强电子基础产业创新能力。实施平板显示工程,推动平板显示产业做大做强,加快推进新一代显 示技术突破,完善产业配套能力。 2014.4 关于组织实施新型平板显示和宽带网络设备研发及产业化专项有关事项的通知 有源有机发光显示( AMOLED)用高精度金属因钢蒸镀掩膜板研发和产业化、 AMOLED 用高性能、长寿命有机蓝色电致发光、电子传输和空穴注入 /传输材料研发和产业化、高分辨率面板驱动 IC 研发和产业化、高世代 TFT-LCD及 AMOLED用 PECVD设备研发和产业化、高世代 TFT-LCD及 AMOLED用溅射镀膜设备研发和产业化、 AMOLED 蒸镀设备研发及产业化 2014.10 2014-2016年新型显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突破 AMOLED 背板 、蒸镀和封装等关键工艺技术,实现 AMOLED 面板量产和柔性显示等新型应用。 2016.11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 2016 2020) 发展智能装备和产品,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智能新产品。围绕构建支撑智能硬件产业化发展的技术体系,推动低功耗 CPU、高精度传感器、新型显示器件、轻量级操作系统等智能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促进创新成果快速转化。 2016.12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 展规划 实现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 AMOLED)、超高清( 4K/8K)量子点液晶显示、柔性显示等技术国产化突破及规模应用。 2016.12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信息产业发展指南的通知 拓展新型显示器件规模应用领域,实现液晶显示器超高分辨率产品规模化生产、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 AMOLED)产品量产;突破柔性制备和封装等核心技术,完成量产技术储备,开发 10 英寸以上柔性显示器件。 2019.9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的实施意见 支持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建设,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积极推进创新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 资料来源: 奥来德招股书,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2.4. OLED 终端 材料技术逐步突破, 国产化道路可期 国内 OLED 终端 材料商 技术提升, 与面板商 共同探索链式创新, 积极向中游布局 。 OLED 产业 特点是供应商认证周期长,客户粘性大。在外商垄断围困的情况下,国内材料商呼吁本土面板商支持,同时本土面板商也积极布局、扶持一些材料商 。 包括奥来德、万润股份在内的部分 国产材料商经过多年的技术 研发 积累,已掌握部分 OLED 终端材料 的生产工艺,并能批量出货。 例如 奥 来 德在发光 层 单体 的主体材料部分实现量产,并 与维信诺、和辉光电等知名 OLED 面板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成功实现 部分 OLED 核心组件的自主研发、产业化和进口替代 。 我们认为政府政策扶持外加材料商技术逐步突破 下 ,在可预见的未来 OLED 有机发光终端材料终将突破行业壁垒,最终实现全面国产化。 行业分析 /其他化学制品 10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表 4: 国内 OLED 终端材料相关公司 主营产品及专利简况 公司名称 成立时间 主营产品 专利情况 奥来德 2005 年 蒸发源设备 , 有机发光材料 (终端材料为主) 材料业务相关 106 项授权专利,正在申请专利 200 余项 万润股份 1995 年 显示材料(包括液晶与 OLED 材料);环保材料;大健康医药产业。前两者占比约80%。 286 项国内外授权发明专利 鼎材科技 2013 年 OLED 有机发光材料(电子传输材料、空穴材料、发光层材料) 申请专利 447 项、授权专利 85项、 PCT专利 14 项 夏禾科技 2017 年 OLED 有机发光材料 (传输、注入、发光层材料 );用于蒸镀制程和溶液制程的传输材料; 材料业务申请专利数十项 阿格蕾雅 2010 年 OLED 有机发光材料;印刷电子 OTFT 材料;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医药产业 申请专利 17 项,授权 2 项 资料来源:奥来德招股书,各公司官网,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3. 海外重磅专利陆续到期,有望带动配套产业渠道加速转移 3.1. OLED 终端材料关键在于有机发光层 从发展历程来看, OLED 有机发光层( EML) 主要分为三代 :第一代为荧光材料 , 第二代为磷光材料,第三代为 TADF 材料 ( 目前尚在研发 ) 。 第一代荧光发光 理论内部效率只能达到25%。而能够真正达到的外部量子效率最高在 10%左右 , 荧光 OLED 的低效率限制了 OLED的广泛应用。在 1997 年,普林斯顿大学的 Mark 和 Stephen 教授发明了 第二代 磷光 OLED,利用贵金属的自旋电子耦合,实现了三线态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