琰究智能汽车系列三:制动系统:电动智能催化,国产曙光已现.pdf
仅供机构投资者使用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行业评级:推荐 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 声明 制动系统:电动智能催化 国产曙光已现 华西汽车团队: 崔琰(SAC NO:S1120519080006)cuiyanhx168/ 郑青青zhengqqhx168/ 周沐/ 刘静远 2020年06月26日 1 琰究智能汽车系列三核心观点 汽车制动系统 行车制动 驻车制动 液压式制动 电子制动 线控制动 机械制动 线控制动 输入:制动控制 执行:制动器 EPB 渗透率提升 国产替代进行时? EHB 渗透率提升 电动化 智能化 国产替代是否可行? 轻量化 鼓式制动器 盘鼓式制动器 盘式制动器 铝合金制动钳渗透 率提升 激烈竞争中如何胜出? 电子电气架构升级 23 核心观点 电子驻车制动EPB国产替代进 行时? 电子驻车制 动EPB 未 来将逐 渐取代机械式 手刹。EPB 制 动性能与传统 机械式手 刹相 差不大 , 目前 仍有主流 车型 采用机械式手刹 方案,但随着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集成化升级,未来电子化的EPB 必将取代机械式手刹。 EPB 产品 已经逐 渐步入 成熟 期。 目前EPB 渗透 率 约64% , 但低端 车型仍 存在增 长空 间 , 目前 渗透率 约为29% , 随着EPB 产 品将 逐渐向低端车型渗透,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50亿元。 竞争格局松 动下EPB 国产替 代有望加速。 此前采埃 孚天 合、 大陆 、泛博 ( 前博 世基 础制动器事业 部 ) 等外 资供 应商占据EPB 市 场主导地 位 , 而泛 博于2012 年被博世 出售给KPS , 于2019 年又被KPS 转手给日 立 , 竞 争力逐年 下降 ,竞争格 局有 所松动 。国产 供应商迎来 宝贵窗 口期 , 伯 特利由此实 现市场 突破 , 成 为国内唯一 切入合 资供应体 系的国产供 应商, 预计未来 有望凭借性 价比 优势和快速响应能力抢夺更多份额。 电动智能化如何加速电子 液压制 动EHB普及 ? EHB 较电子真空泵EVP 可更 好解决真空助力问题 。 由于 新能源车无发动机产 生真空 , 需要有替代方案解 决液压 制动系统中的真 空助力问题。EVP 虽然对底盘改动小,但由于EVP电机噪音、寿命、可靠性等问题,预计将逐渐被EHB 替代。 EHB 可运用于叠加式与协调 式能量回收策略 。 叠加式能 量回收策略中 ,EHB 较EVP 可实现更高的能量回收效果 ;协调式能量回 售策略仅能通过EHB 实现。 ESP 不 能满足自动驾 驶对制 动性能的需求 。 主 动建压是 自动驾驶得以实现 的基础 , 即由ECU 而非驾驶员实现 主 动制动。 但ESP 在响应速度(300ms vs. 120ms )与建压寿命(1 月数次 vs. 常规刹车)上均与EHB 存在较大差距,EHB 将成为自动驾驶执行层 的主流技术。 L3+ 自动驾 驶必须通 过EHB 实现冗余备 份。L3级 以上自 动驾驶责任 转移到 汽车本 身 , 必须要有 冗余备 份系统 , 保证EHB 失效时, 由备份系统完成制动,实现零事故或者零缺陷。4 核心观点 EHB是否能实现国产替代? EHB 在新能 源汽 车的渗 透率 更高且 增速更 快。 预计 目前 我国EHB在新 能源 车中渗 透 率为17% , 燃油 车渗透 率约 为1% ,新能 源车 在真空助力、能量回收需求较传统燃油车更大,电动化进程的加快将加速EHB 的渗透 国产One-Box方案在价格上 较主流Two-Box方案具有明 显优势。One-Box 方案由于 将ESP 集成在EHB 中 , 更需要以成熟的ESP 量产经验为基础,由于其在性能、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博世、大陆、采埃孚正在逐步加码One-Box 产品,有望成为市场主流。 具备先发优势的 自主供应商 有望实现国产替 代。 伯特利 是国内首家研发 出One-Box 产品WCBS , 预计2021 年 量产 , 与博世等 外资的量产时间差距不大;且WCBS 集成了双控EPB (竞争对手无),具备一定的性价比优势,国产替代尤为可期。 投资建议 制动系统是好 赛道, 技术 壁垒 高 ,EPB 和EHB均迎来国 产替代机会:1 )EPB 已处于 成熟期 , 全球 市场空间 超500 亿元 , 竞争格 局的松动叠 加全球 降本诉求 加大的情况 下正在 加速国产 替代 , 优质 自主零 部件企业 有望凭借性 价比和 快速响应 能力抢夺更 多份 额,提升市 占率;2 )EHB 尚 处于导入期 ,全球市 场空间 超1,000亿元 ,目前 技术路线 尚未确定,我 们预计性 价比 更优的one-box 有望成为主流,具备先发优势的自主零部件企业有望与外资巨头直面竞争,实现国产替代。 智能电动化势不可挡,制动系统国产曙光已现,推荐深耕制动领域的【伯特利】,建议关注【华域汽车、拓普集团】。 风险提示 EHB 进度不及预期;EPB 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智能驾驶发展不及预期;电动化发展不及预期;竞争加剧等。目录 2019/08/26 5 汽车制动系统的前世今生 汽车制动系统如何演变? 制动器轻量化趋势渐明朗? 线控制动是未来趋势 L3+ 级自动驾驶打开线 控制动 成长空 间 投资建议25/8/19 汽车制动系统如何演变? 6时间 EPB 汽车制动发展历史| 制动控制:机械制动 传统液 压电 子控制线控 制动 资料来源:汽车制动系统发展简史 ,华 西证券 研究所 7 汽车制动系统 输入:制动控制 执行:制动器 技 术 机械式制动 机械式驻车制动 1900s 线控制动 液压式制动 液压式行车制动 1930s 1980s-2000s 2010s 线控制动 EHB 、EMB 盘式制动器 鼓式制动器 盘鼓式制动器 ABS、ESP 电子控制制动 驻车制动 行车制动制动器 | 执行层:阻止车轮转动 的机械 装置 资料来源:华西证券研究所 8 固定件(制动钳、制动蹄)与运动 件(制 动盘、 制动鼓 )相互 摩擦, 阻止车 轮转动 。 盘式制动器 制动钳 制动盘 鼓式制动器 原理 F F F F 制动蹄 制动鼓 制动盘 制动钳 制动蹄 制动鼓 盘鼓式制动器 制动鼓 制动蹄 制动钳 制动盘 盘式制动器 鼓式制动器 乘用车中主要使用盘式制动器,少 量使用 鼓式/ 盘鼓式 制动器 ;商用 车中主 要使用 鼓式制 动。 对比 盘式制动器 内 扩 式 两 侧 夹 紧 盘鼓式制动器 鼓式制动器 乘用车 商用车 散热能力 刹车力度 成本 可维护性 重量 刹车线性 优良 差 线性 适中 高 先大后小 大 低 易 难 轻量化 重 - - - - - - 注:制动钳中包括活塞与 制动块(刹车片)行车制动 | 发展历史:液压制动是 基础, 电控制 动为主 流,线 控制动 是方向 资料来源:华西证券研究所 9 1 概述 作用 行车过程中,采用行车制动(脚 刹)使车辆减速停车。 发展趋势 过去:液压制动硬件升级 电子制动的软件升级 现在:线控制动硬件 + 软件的升级 2 发展历史 +ECU 液压制动 电子制动 线控制动 + 线控 关键产品 作用 行车制动的硬件基础 ABS 、ESP EHB 、EMB 时间 现状 1930s 1980s-2000s 2010s 制动主缸、 真空助力器等 盘式制动为主 ABS 为标配 ESP 为主流配置 EHB 为目前方向 EMB 为未来方向 融入了ECU 电子控制 主动安全技术的软件基础 电线替代部分制动线路和传动机构 电动化与自动驾驶进步的关键行车液压制动 | 原理:帕斯卡定律为基 础构建 的传统 液压制 动系统 资料来源:华西证券研究所 10 制动液是液压制动作用力传递的关键 图:帕斯卡定律在液压制 动中的 应用 制动踏板 真空助力器 制动主缸 输入 执行 盘式制动器 图:液压控制系统 帕斯卡定律 液压制动系统 活塞 制动液 F1 F2 帕斯卡定律: = = 注:F1 、F2 指活塞受力 P1 、P2 指活塞面积 注:图中未画出盘式制动器 前轮制动器 后轮制动器 踩下制动踏板 发生作用力 由真空助力器 放大作用力 推动主缸活塞 制动液被压出 制动液推动活塞 制动块夹制动盘行车电控制动 | 原理:融入电子控制的 液压制 动系统 资料来源:华西证券研究所 11 图:ABS 系统的组成 11 传感器 轮速传感器 + ECU + 制动液压调节器(ABS 泵) ABS 电控制动 = 液压制动 + 将车轮转速转化为信号 发送到ECU 计算合适的制动力 向ABS泵发出指令 根据ECU指令 调节制动器的制动力 制动踏板 真空助力器 制动主缸 输入 执行 盘式制动器 踩下制动踏板 发生作用力 由真空助力器 放大作用力 推动主缸活塞 制动液被压出 制动液推动活塞 制动块夹制动盘 识别 ABS 传感器 计算、分配制动力 电控制动过程 电控制动组成行车线控制动系统| EHB 原理:电机液一体化, 电机取 代真空 助力器 资料来源:电子液压制动系统压力 控制发 展现状 综述 ,华西 证券研 究所 12 制动踏板 踩下制动踏板 输入信号 图:EHB系统的组成 注: 液压泵包括制动主缸;省略了ABS ; 备用阀指EHB断电失效时启 用无助 力液压 制动 (需要更大的力量踩制动踏板) ECU 接收信号 电机驱动 ECU/ 电机 制动主缸 输入 执行 盘式制动器 推动主缸活塞 制动液被压出 制动液推动活塞 制动块夹制动盘 识别 ABS 传感器 计算、分配制动力 EHB 制动过程 EHB 制动组成 EHB EHB ECU + 电机 EHB 线控制动 = 电控制动 真空助力器 + 1 2 3 真空助力器:被电机替代 踏板:踏板可用于输入信号 ,由电 机发生 作用力 (踏板 解耦) 集成度高:EHB 集成了ECU、 电机与 制动主 缸,并 可集成ABS 等功能 与电控制动的区别行车线控制动系统| EMB 原理:电 机一体 化,电 机直接 驱动制 动器 资料来源:电子机械制动控制系统 的研究 ,华 西证券 研究所 13 图:EMB 系统的组成 注:省略了ABS EMB 制动组成 EMB ECU + 电机 EMB 线控制动 = 电控制动 真空助力器 制动主缸 + 1 2 3 液压系统:完全被电子机械 结构替 代。 盘式制动器:活塞从液压驱 动变为 电机驱 动。 ABS :无制动液经过ABS,直接由 传感器 信号驱 动。 与EHB 线控制动的区别 制动踏板 踩下制动踏板 输入信号 ECU 接收信号 ECU 电机 输入 执行 盘式制动器 电机驱动 电机推动活塞 制动块夹制动盘 传感器 MEB 制动过程 EMB 识别 ABS 计算、分配制动力驻车制动 | 发展历史:从机械式到 线控的 升级 资料来源:华西证券研究所 14 1 概述 作用 车辆停稳后,采用驻车制动(手刹) 稳定车辆避免溜车。 发展趋势 过去:机械式驻车制动(鼓式盘中 鼓式DIH 综合盘 式制动 器IPB ) 现在:电子式驻车制动(EPB ) 2 发展历史 机械式 制动 线控制动 后制动器 特点 鼓式:行车制动 + 驻车制动 盘中鼓式制动器 盘中鼓式制动器 综合盘式制动器 制动器分布 原因 前盘后鼓 前盘后鼓 四轮盘式 鼓式制动器 降低成本 提升行车制动性能 电子化、智能化 的趋势 盘式:行车制动 鼓式:驻车制动 电机代替拉索的机械传动装置 电信号 鼓式 制动器 盘中鼓式 制动器 综合盘式 制动器 EPB 四轮盘式 综合盘式制动器 盘中鼓结构复杂 鼓式制动性能不足 盘式:行车制动 + 驻车制动机械式驻车制动 | 原理:人力拉动制动器实现 驻车制 动 资料来源:液压盘式制动器驻车机 构研究 ,华 西证券 研究所 15 机械式制动组成 机械式制动过程 图:机械式驻车制动系统 的组成 制动器 1 2 机械式:可靠性高,无人时也能保持汽车制动可靠。 液压式:液压系统在发生液体渗漏时,工作将会不可靠,甚至失效。 机械式制动更符合驻车制 动的特 点 机械式驻车制动 = 手刹 + 钢丝拉索 + 1 IPB :兼顾驻车与行车制动,制动钳中增加了机械式间隙自调机构,工艺更难。 2 传统盘式:仅用于行车制动。 综合盘式制动器IPB 成本 高于传 统盘式 制动器 制动操纵杆 驻车拉索 输入 执行 制动器 拉动操纵杆 发生作用力 由驻车拉索 放大作用力 拉索推动活塞 制动块夹制动盘 鼓式制动器 盘中鼓式制动器 综合盘式制动器 拉臂使制动蹄 压向制动鼓 拉臂使制动蹄 压向制动鼓拉索式EPB = 机械式驻车制动 - 手刹 + 电子驻车制动 | 原理:电机驱动制动器 实现驻 车制动 资料来源:汽车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 的研究 ,华 西证券 研究所 16 EPB 分类 EPB 制动过程 ECU + 电机 制动按钮 ECU 输入 执行 按下制动按钮 发出制动信号 拉索/ 电机推动活塞 制动块夹制动盘 制动器 集成卡钳式EPB = 机械式驻车制动 - 手刹 - 拉索 + ECU + 电机 图:拉索式EPB 注:电机 拉索 EPB 制动原理与机械式驻车类似,但 力的输 入来源 从人力 变为电 机。 传感器 1 2 电机位于拉索处,保留传统拉索 类似EHB 保留传统液压,非最终形态 拉索式EPB vs. EHB 电机 驻车拉索 拉索式EPB 图:卡钳式EPB 注:电机 卡钳 1 2 电机位于卡钳处,放弃传统拉索 类似EMB 放弃传统液压,最终形态 卡钳式EPB vs. EMB 注:传感器用于测算驻车制动力 卡钳式EPB 3 目前EHB 为主流;拉索EPB较少应用 3 目前EMB 不成熟;卡钳EPB 为主流 带动拉索/ 推动卡钳活塞 放大作用力25/8/19 制动器轻量化趋势渐明朗? 17制动器 | 竞争格局:盘式制动器 为市场 主流 18 0% 20% 40% 60% 80% 100% 0 10,000,000 20,000,000 30,000,000 40,000,000 50,000,000 2001 2005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鼓式制动器总成 盘式制动器总成 盘式制动器占比 图:盘式制动器销量预测 (万套 ) 图:中国制动器总成产量 及占比 (套;% ) 盘式制动器更适用于乘用车: 对比鼓式制动器的热衰减效应明显,制动性能更稳定的盘 式制动器更适用于乘用车。 盘式制动器成本降低带动渗透率上升: 随着盘式制动器的成本降低,乘用车中逐渐开始从“前盘 后鼓”向“四轮盘式”的配置转变,后轮的盘式制动器逐 渐从中高端车型向低端车型渗透,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 前盘式制动器随乘用车销量波动变化 后盘式制动器逐渐被EPB 取代: 由于EPB (电子驻车制动)渗透率的提升,传统后盘式 制动器逐渐被EPB 取代,预计2025年较2019年将减少137 万套,CAGR 为-4% 。 盘式制动器销量增长有限: 综上预计2025年盘式制动器总销量略微提升至2,725万 套,CAGR 不足1% 。 市场概览:盘式制动器逐 渐成为 市场主 流 盘式制动器:EPB替代下销量 增长有 限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年鉴,华西 证券研 究所 资料来源:中汽协,伯特利招股说 明书 ,华西 证券研 究所 注:此处盘式制动器/EPB 的统 计口径 为总成 供货, 包括控 制层面 和制动 盘、卡 钳等执 行层面 2,041 2,203 659 522 2,700 2,725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2019A 2025E 前盘式制动器 后盘式制动器 盘式制动器合计制动器 | 竞争格局:集中度低 轻量化趋势渐显 19 图:制动器轻量化市场规 模预测 (亿元 ) 图:中国制动器市场主要 供应商 制动器供应商超千家: 根据Wind 企业数据库,国内从事制动器总成、制动盘、 制动片、制动泵等配件生产的企业超过1000家,行业进入 壁垒相对较低,整体格局相对分散。 外资、国产供应商各据一方: 外资供应商包括博世、大陆、布雷博、万都、天合、 爱德克斯、中山日信等。国产供应商有伯特利、亚太、力 邦、上汽制动、汇众、万安、东光奥威、元丰、信义等。 副车架、控制臂、转向节轻量化主要赛道: 目前底盘轻量化主要集中在副车架、控制臂、转向节等 产品上,预计渗透率约20%-40% 。 制动器轻量化渗透率低: 我们认为目前制动器行业集中度低,竞争激烈,低价竞 争策略下,目前仍以铸铁制动器为主,轻量化铝合金卡 钳、制动盘的渗透率较低,预计在5% 左右。随着国内汽 车减排政策趋严,预计2025年轻量化铝合金卡钳、制动 盘的渗透率可提升至17% ,对应市场规模39亿元。 竞争格局:集中度低,竞 争激烈 制动器轻量化:渗透率低 ,趋势 渐显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年鉴,华西 证券研 究所 资料来源:中汽协,华西证券研究所 供应商类型 主要供应商 外资 博世、大陆、布雷博、万都、天合、爱德克斯、中山日信 等 国产 伯特利、亚太股份、力邦合信、上汽制动、上海汇众、 万安科技、东光奥威、元丰、信义等 13 39 5% 17% 0% 4% 8% 12% 16% 20% 0 9 18 27 36 45 2019A 2025E 市场份额(亿元,LHS ) 轻量化渗透率(% ,RHS )目录 2019/08/26 20 汽车制动系统的前世今生 线控制动是未来趋势 EPB 国产替代进行时? 线控制动技术路线之争? 电动化如何加速线控制动普及? 线控制动能否实现国产替代? L3+ 级自动驾驶打开线 控制动 成长空 间 投资建议25/8/19 EPB 国产替代进行时? 21电子驻车制动 | 顺应汽车电子电气架构 升级 EPB 终将取代机械式 资料来源:汽车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 的研究 ,华 西证券 研究所 22 机械式驻车制动 EPB 电机替代人力拉动制动器实现制动 人力拉动制动器实现制动 由于两种方案的制动性能 相差不 大,出 于成本 考虑, 仍有畅 销车型 采取机 械式驻 车制动 。 伴随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升 级与APA(自动泊车) 、AVP (代客 泊车) 的推广 ,EPB 必然成 为主流 。 原理 操作 空间 结构 价格 制动性能 自动控制 操作方便,一键完成 手动操作,需要一定力量 节省空间,无操纵杆 占用空间,有操作杆 复杂,不便故障诊断与维修 简单,便于故障诊断与维修 高,自主替代下呈下降趋势 低 一般情况下均可靠 一般情况下均可靠 紧急制动:可启用ABS/ESP (60% 液压制动效果) AutoHold :车辆停止时自动驻车(不用长踩刹车) 无相关功能 自动泊车 电子化结构,支持APA 、AVP 机械式结构,不支持APA、AVP电子驻车制动 | 市场规模:渗透率超60% 低端渗透下有望突破150 亿元 图:EPB 市场份额规模( 亿元) 图:EPB 渗透率预计(% ) EPB渗透率超60% ,低端 车型仍 有空间 预计2025年 市场规 模有望 突破150 亿元 资料来源:银保监会,汽车之家,华 西证券 研究所 资料来源:银保监会,华西证券研究 所 EPB 渗透率整体较高: 我们认为EPB 产品将逐渐向低端车型渗透,2019年渗透 率为64% ,未来随着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向集中式方向升 级,电子化的EPB 将进一步取代机械式手刹,2025年渗 透率有望达到79% 。 <10万元车型渗透率提升空间较大: 我们认为<10万元车型中,EPB 渗透率仍处于低位. 2019年为29% ,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EPB 渗透率将稳步提高: 我们预计随着各价位车型EPB渗透率的逐渐提升,总渗 透率将稳步提高,2025年有望达到79% 左右。 EPB 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大: 我们认为2019年EPB市场规模目前在138亿元左右, 2025年将扩张至150亿元左右, 0% 20% 40% 60% 80% 100% 2019A 2020E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EPB渗透率(% ) 15万元以上 10-15万元 10万元以下 131 150 64% 79%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120 125 130 135 140 145 150 155 2019A 2025E EPB市场份额 EPB渗透率(% ) 23电子驻车制动 | 竞争格局:国产替代进 行时 优质自主有望抢占更多份 额 24 表:EPB 主要供应商及配 套客户 图:EPB 分车系渗透率 资料来源:银保监会,汽车之家,华 西证券 研究所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西证券研究 所 自主、日系、美系、韩系 中低端 提升空 间大 竞争格局松动下国产替代 有望加 速 德系提升空间较小: 德系价格<10万的车型渗透率为0% ,但销量占比仅为 1% ,提升空间较小。 自主、日系、美系、韩系提升空间较大: 自主、日系、美系、韩系价格<10万车型渗透率为 38%/0%/0%/ 0% ;美系10万< 价格<15万的车型渗 透率为12% ,预计合计有30亿元潜在市场空间。 外资占据主要份额,但竞争格局有所松动: 采埃孚天合、大陆、泛博(前博世基础制动器事业部)等外资 供应商占据主要份额,而泛博于2012年被博世出售给KPS ,于 2019年又被KPS 转手给日立,竞争力逐渐下降,格局松动。 把握窗口期,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格局松动下国产供应商迎来宝贵窗口期,伯特利由此实现市场 突破,成为国内唯一切入合资供应体系的国产供应商,且在客 户结构、量产时间、产能上均优于力邦合信、亚太等国内竞争 对手。 38% 0% 0% 0% 93% 62% 63% 12% 92% 100% 81% 91%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自主 德系 日系 美系 10万元以下 10万元-15万元 15万元以上 主要供应商 配套客户 采埃孚天合 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华晨宝马、长 安福特、广汽、长城、长安 大陆 上汽通用、东风日产、东风本田、广汽本田、广 汽丰田 爱德克斯 东风日产、广汽丰田 泛博制动 长安标致雪铁龙、北汽、东风、广汽、吉利、一 汽、长城、 伯特利 吉利、奇瑞、北汽、东风日产、江铃福特等 立邦合信 众泰、猎豹等 亚太股份 一汽森雅、一汽奔腾、上汽荣威等25/8/19 线控制动技术路线之争? 25行车线控制动系统| 概述:线控制动是未来 趋势 EHB 为现有技术条件下的主要 方案 资料来源:华西证券研究所 26 1 起因 制动系统的必然升级 汽车的发展趋势 2 分类 电动化: 无发动机提供真空助力 能量回收需要精确制动 自动驾驶: 需要更快的制动响应速度 (300ms 90ms) 模块化 集成化 机电一体化 EHB:电子液压制动系统 EMB :电子机械制动系统 原理 现状 国内外差距 机电液:电子元件取代真空助力器 已有成熟可量产的技术方案 机电:电子机械系统取代传统液压系统 线控 制动 是未 来趋 势 EHB为现有技术条件下的主要方 案 EMB 为更完美的方案但技术进展缓慢 轻量化 技术不够成熟、短期难以量产 国外技术较成熟,国内已有一定成果 国内外均无重大突破行车线控制动系统| 线控制动路线对比:EHB vs. EMB 资料来源:华西证券研究所 27 EMB EHB 电子液压制动:部分保留液压系统 电子机械制动:无液压系统(纯线控) 定义 结构 成本 响应速度 制动液安全 1 个电机(液压泵中) 4 个电机(轮毂处) 低 系统冗余 120ms 制动液泄露将导致电子元件短路失效 对电动车影响很大 高 有冗余系统,EHB 与冗余方案均失效时, 仍可变为无助力液压制动 90ms 无制动液,安全且质量轻 无冗余系统,需保证电源稳定与 通信系统中每个节点的容错能力 EMB 理论上完美,但由于冗余备份、 电机性 能等限 制,预 计未来5-10 年内 仍将以EHB 为主 。 制动力 制动力大 制动力小,轮毂空间限制电机大小,需要提高 电源电压(12V 48V )达到1-2KW 的刹车功率行车线控制动系统| EHB 路线对比:One-Box vs. Two-Box 资料来源:ibooster introduction ,华西 证券研 究所 28 Two-Box One-Box 整体式:EHB 集成了ABS/ESP 分立式:EHB 与ABS/ESP独立 定义 结构 成本 复杂度与 安全性 能量回收 1 个ECU 1 个制动单元 (ECU 中集成了ESP 等功能) 2 个ECU 2 个制动单元 (需要协调EHB ECU 与ESP ECU ) 集成度高,相对低 自动驾驶 高,需要改造踏板(踏板解耦) 由于踏板仅用于输入信号,不作用于主缸,而由传 感器感受踏板力度带动电机推动活塞,踏板感受需 要软件调教,可能有安全隐患。 回收效率更高,回馈制动减速度最高达0.3g-0.5g 因踏板解耦可使用协调式回收策略 集成度低,相对高 本身满足自动驾驶对冗余的要求 EHB 失效时,刹车减速度高 低,不需要改造踏板(踏板耦合) 因此踏板感更加真实与自然,驾驶员能直观的感受 到制动系统的变化,并可由。例如,ABS 回馈力和 刹车片的衰退等,能减少安全隐患。 回收效率高,回馈制动减速度最高达0.3g 因踏板耦合本身只能使用叠加式回收策略,或搭配 ESP 使用协调式回收策略。 搭配ESP 满足自动驾驶对冗余的要求 EHB 失效时,减速度为One-Box 一半 One-Box 较Two-Box 性能 上更具 优势, 但Two-Box 目 前安全 性更有 保障,One-Box 需要 看踏板 调教的 安全性 。 One-Box 方案集成ESP ,需以 成熟ESP 技 术为基 础,Two-Box 方案协 调ESP ,可 通过外 采ESP 降低 技术难 度。25/8/19 电动化如何加速线控制动普及? 29新能源车与制动系统 | 问题一:真空助力产品 替代 EHB 可取代EVP 资料来源:电动车EHB 和EMB 刹 车技术 解析 , 自 动驾驶 漫谈之 四:新 能源车 制动系 统 ,电驱动乘用车制动能量回收 技术发 展现状 与展望 ,华 西证券 研究所 真空助力 燃油车传统液压制动系统中需要真空助 力器放 大作用 力。 发动机:燃油车的发动机进气歧管在 工作中 产生的 真空, 提供助 力 来源。 EVP 叶片式电子真空泵 EHB 电子液压制动 特点: 噪音小。 体积小。 成本高。 现状: 底盘改动小,燃油车平台改 款、中低端新能源车常见。 特点: 噪音更小。 体积更小。(节省了真空助力器) 成本更高。(ibooster 比EVP 液压制 动方案 高出1000元) 现状: 底盘改动大,主要用于中高端新能源 车。 1 原理 新能源车 燃油车 2 真空助力替代方案 新能源车沿用传统液压制动系统时,无 发动机 提供真 空助力 来源。 电子真空泵 EVP:沿用传统液压制动系统,增 加电子 真空泵 ,由电 机旋转产生真空,提供助力来源。 电子液压制动 EHB :放弃传统液压制动方案,电机 替代真 空助力 。 EVP 膜片式电子真空泵 特点: 噪音大。 体积大。 成本低。 现状: 底盘改动小,但难以推广, 一般为用于廉价电动车。 301 新能源车与制动系统 | 问题二:能量回收策略 选择 需协调制动减速度与感觉 的平衡 资料来源:电动车EHB 和EMB 刹 车技术 解析 ,电 驱动乘 用车制 动能量 回收技 术发展 现状与 展望 ,电 动汽车 混合驱 动与混 合制动 系统 现状 及展望 ,华 西证券 研究所 原理 新能源车行车过程中,电机回馈制动可 回收电 能。 电机回馈制动:制动时,电机的转速 减慢, 电机反 拖成为 发电机 , 动能转化电能。(关键:回馈制动减 速度g 越大, 回收效 果越好 ) 摩擦制动:踏下制动踏板,制动盘摩 擦作用 ,动能 转化热 能。 新能源车 协调式(串联式):提高g 时无明显拖拽感 踩下制动踏板,先回馈制动,后摩擦制动。(踏板解耦) 摩擦 制动力 制动力 回馈 制动力 踏板行程 回馈制动力 制动力 摩擦 制动力 踏板行程 制动原理: 踩下制动踏板时,回馈制动减速 度g<0.05,主要为摩 擦制动 。 由于g 小,制动感觉正常,但能 量回收效果差。 制动原理: 踩下制动踏板时,优先回馈制动,制 动减速 度g 不够时 , EHB/ESP主动建压,摩擦制动介 入。( 踏板解 耦的意 义) 虽然g 大,但由于踏板解耦,踩下 踏板时 感觉与 燃油车 类 似,能量回收效果也好。 燃油车 燃油车行车过程中,两种制动情况动能 均转化 为热能 ,无法 回收。 发动机制动:松开油门,发动机转速 降低, 反拖车 辆实现 制动, 动 能转化热能。 摩擦制动:踏下制动踏板,制动盘摩 擦作用 ,动能 转化热 能。 2 能量回收策略 单踏板回收:0.15<g<0.2 回馈 制动力 制动力 踏板行程 制动原理: 松开加速踏板,车辆即开始减速制 动,仅有电机反馈制动。(激进方案) 由于g 大,制动感觉差,能量回收 效 果好。 核心问题:为了提高能量 回收效 果,必 须提高 回馈制 动减速 度g,但g 越 大电机 反拖时 拖拽感 越明显 。需要 协调g 与制动 感觉的 平衡。 传统叠加式:g<0.05 协调式回收:g<0.3 / 0.3<g<0.5 叠加式(并联式):提高g 时无法解决制动拖拽感问题 若踩下制动踏板,回馈制动与摩擦制动同时发生作用。(踏板耦合) 31新能源车与制动系统 | 问题二:能量回收策略 选择 单踏板回收为目前主流 EVP :底盘改动小 EHB:底盘改动大 1 硬件基础 2 能量回收策略选择 底盘改动大,One-Box本身 踏板 解耦,Two-Box搭配ESP踏板 解耦 成本高,中高端新能源车采用。 底盘改动小,仍可沿用传统的液压制 动系统 ,踏板 耦合 成本低,新能源车通用方案。 硬件 传统叠加式 最大制动 减速度g 配套车型 EVP g<0.05 评价 宝马530 PHEV 奥迪A6 PHEV 上汽550 Pulg-in 奇瑞瑞麒M1-EV 传统叠加式目前运用较 少,新车中比较少见 制动感觉好 能量回收效果差 单踏板回收 EVP 耦合Two-Box EHB (通常为ibooster) g<0.15 g<0.2 特斯拉Model3/S/X 蔚来ES6/8 、理想One 、 雪佛兰BoltEV 上汽EI5 、广汽Aion-V 、 北汽EC3(N-Bosoter) 小鹏G3 、威马EX5 北汽EU5 、EX5 比亚迪E5 / 宋PRO EV 广汽Aion-S/ 江淮 IEVA50 协调式回收 耦合Two-Box EHB + 解耦ESP(通常为ibooster +ESP-Hev ) 解耦One-Box EHB g<0.3 0.3<g<0.5 小鹏P7 、领克01/03 PHEV 凯迪拉克CT6 PHEV 上汽MarvelX 、 广汽Aion-LX 爱驰U5 比亚迪汉(博世IPB) 单踏板策略新能源车通常有多档能量 回收 档位越高,g 值越大 低档制动感觉好,高档能量回收效果 好 协调式回收目前主要以ibooster+ESP-hev 为主 协调式回收在保持驾驶习惯不变的情 况下, 实现 了较好的能量回收效果 资料来源:电驱动乘用车制动能量 回收技 术发展 现状与 展望 ,电 动汽车 混合驱 动与混 合制动 系统 现状 及展望 ,华 西证券 研究所 32新能源车与制动系统 | 问题二:能量回收策略 选择 协调式回收有望成为未来 主流 EVP 单 踏 板 硬 件 选 择 单 踏 板 vs. 协 调 式 协 调 式 硬 件 选 择 问题: 应该选用 EVP还 是Two Box EHB ? Two-Box EHB 优点:成本低,底盘改造难度/ 成本 小。 缺点:g 偏小,更难实现单踏板制 动(低 速/ 急 刹时需 要再踩 制动踏 板补足 制动力 )。 缺点:低速状态能量回收对于制动力 影响大 ,回馈 制动力 急剧变 化,不 线性, 拖拽感 明显。 缺点:成本高,底盘改造难度/ 成本 大。 优点:g 更大,更容易现单踏板制动 (松开 加速踏 板即可 完成制 动)。 优点:低速状态回馈制动力更加线性 ,拖拽 感更小 。 问题: 应选用 ibooster+ 单 踏板策略还 是ibooster + ESP-Hev 协 调式策略? Ibooster + 单踏板 Ibooster +ESP- hev 优点:成本稍低,采用ESP模块即 可。 优点:制动较ESP更为可靠谱。 优点:单踏板制动可以认为是新能源 车的特 色,厂 商愿意 保留。 缺点:安全性不足(不能实现日产Leaf 的纯单 踏板制 动,仍 需踩制 动踏板 ),有 拖拽感 。 缺点:成本更高,ESP-HEV是专门 为新能 源车开 发。 缺点:ESP模块实现踏板解耦,但ESP 主动建 压摩擦 制动的 可靠性 不够。( 寿命、 响应速 度) 优点:安全性更高(电脑控制摩擦制 动介入 ),没 有明显 的拖拽 感。 问题: 应选用Two- Box EHB + 解耦ESP还 是直接解耦 的One-Box EHB ? Two-Box EHB + 解 耦ESP One-Box EHB 优点:耦合的踏板线性,踏板感接近 传统液 压制动 ,让驾 驶员感 受到ABS 回馈力 。 缺点:最大回馈制动减速度更低,g<0.3,能 量回收 效果不 够好。 缺点:ESP模块实现踏板解耦,但ESP 主动建 压摩擦 制动的 可靠性 不够。( 寿命、 响应速 度) 缺点:解耦的踏板非线性,踏板仅用 于输入 信号, 踏板感 需要调 校,可 能不够 安全。 优点:最大回馈制动减速度更高,g<0.5 ,能量 回收效 果更好 。 优点:EHB 本身踏板解耦,主动建压可 靠性更 高。 目前单 踏板策略 具有一定 优势,但 从安全性 / 拖拽感等 角度出 发,未来 会倾向协 调式策 略。 协调式 策略中, One-Box 方案若解 决踏板感 的潜在安 全性问 题,基于 性能优 势,将会 是未来主 流。 33新能源车与制动系统 | 问题二:主机厂能量回 收策略 选择 协调式趋势渐显 蔚来 Model 3/S/X 全系iBooster+ 单踏板 特斯拉 ES6/ES8 全系iBooster+ 单踏板 小鹏 领克 广汽 单踏板 协调式 路线不确定 G3 EVP+ 单踏板 P7 iBooster+ 协调式 01/03 PHEV 全系iBooster+ 协调式 比亚迪 荣威 宋PRO EV EVP+ 单踏板 汉 EV IPB+ 协调式 EI5 EVP+ 单踏板 Marvel X iBooster+ 协调式 Aion S EVP+ 单踏板 Aion LX iBooster+ 协调式 Aion V iBooster+ 单踏板 3425/8/19 线控制动能否实现国产替代? 35行车线控制动系统| EHB 厂商对比:One-Box vs. Two-Box 资料来源:佐思汽车研究,搜狐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