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2020年中国安全和应急产业地图白皮书.pdf

  • 资源ID:107787       资源大小:1.53M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金币 【人民币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人民币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说明:
本站最低充值10金币,下载本资源后余额将会存入您的账户,您可在我的个人中心查看。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0年中国安全和应急产业地图白皮书.pdf

中国安全 和 应急 产业 地图 白皮书 ( 2020 年) 赛迪 智库安全产业所 2020 年 3 月I 目 录 前 言 . 1 一、研究目的 . 1 二、研 究结论 . 2 第一章 中国安全和应急产业区域分布特征 . 3 一、已形成 “两带一轴 ”的两业融合总体布局 . 3 二、重点区域发展特征 . 5 1、环渤海区域 . 5 2、长三角区域 . 6 3、珠三角区域 . 7 4、中部地区 . 8 5、西部地区 . 9 第二章 中国安全和应急产业园区发展情况 . 10 一、园区总体布局 . 10 二、重点产业园区发展情况 . 13 1、徐州:率先发展的园区标杆 . 13 2、合肥:信息技术引领的典范 . 14 3、南海:智能制造与安全服务的高地 . 15 4、西安:西部产业发展的桥头堡 . 16 5、温州:应急安全融合发展的集群 . 17 6、唐山:智能应急装备制造的基地 . 18 第三章 中国安全和应急产业空间演变趋势分析 . 19 一、国家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将引导产业布局更加合理 . 19 二、产业特色化和差异化发展,区域分工更加明晰 . 19 三、东强西弱的产业格局将逐步减弱 . 20 II 四、产业融合背景下的区域布局将更加合理 . 20 第四章 中国安全和应急产业区域布局策略 . 21 一、 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区域发展 . 21 二、重视需求牵引,推动产业升级 . 21 三、完善配套服务,引导产业集聚 . 21 附 录 一 全球安全和应急产业发展情况 . 22 附 录 二 我国 突发 事件 应急 保障 的主要政策法规 . 24 附 录 三 安全和应急产业概念 . 26 附 录 四 数据及资料来源 . 27 赛迪智库安全产业研究所 研究 成果( 部分 ) . 28 1 前 言 一、研究目的 2020 年伊始,抗击 新 冠 肺炎 成 为 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焦点。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应急 物资保障成为关系疫情防控成败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要求 “要优化重要应急物资产能保障和区域布局 ”,安全产业和应急产业发展 将 肩负 起 提高我国应急物资保障能力的重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安全 、 健康 愈来愈 成为 人民 日益增长的 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 自 2012 年以来 ,我国 安全产业和应急产业在国家的 大力 支持下,作为战略产业逐渐发展壮大,正在进入良性发展的阶段。同时,各地方也 对安全和应急产业逐步重 视 , 根 据 各 自发 展 优势,进行差异化发展 ,对有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和突发事件易发地区,鼓励 发展 安全 和 应急产业 , 安全产业示范 园区和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竞相展开,安全和应急产业的区域布局 与 空间格局初步形成。 习总书记提出 “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把应急物资保障作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服务于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建设的安全和应急产业 亟待 加强,我国安全和应急产业的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加快和完善我国应急物资保障相关 产业发展是一项非常 紧 迫 的任务 ,赛迪智库安全产业所在总结多年从事安全和应急产业 研究的基础上 ,梳 理 全球 安全和 应急产 业 的 发展 情况,分析我国安全和应急产业分布特征及园 区(基地)发展情况,对未来我国安全和应急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从而为国家和地方健全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在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上提供决策参考。 2 二、研究结论 (一)我国安全和应急产业已经形成了 “两带一轴 ”的两业融合总体空间格局。第一带:从松花江至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 “东部发展带 ”;第二带:从天山脚下到云贵高原的产业 “西部崛起带 ”;一轴:包括 安 徽 、江西、湖北、湖南的 中 部 产业连 接轴。 (二)在国家政策支持下, 各地已经获得相关部委认可 的国 家 级 安全和应急产业示范园 区 (基地) 超过 30 个 ,在建 或已建的产业基地还有 10多家。这些园区和基地分布广泛、特色鲜明,在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未来,中国安全和应急产业空间布局演进将呈现以下四大趋势: 1、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将引导产业布局更加合理。总结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做法和经验,将进一步发挥我国工业体系 整体 优势,整合安全产业和应急产业的力量,根据健全国家统一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需要,合理布局,兼顾 产 业 发展和物资保障双重责 任 。 2、 产业 特色化和差异化发展,区域分工更加明晰。以长三角和粤港澳大 湾区 为代 表,依托坚实的 产 业基础,用智能化 和信息化改造传统 产业。中西部地区则抓住产业转移的契机,在本地优势制造业和服务区域上下功夫,差异化发展。 3、东强西弱的产业格局将逐步减弱。目前东部省份安全和应急产业发展在国内居领先地位,示范园区数量也占 60%以上 。随着西部示范园区数量的增长,中西部布局安全和应急产业发展的热情将进一步增强。 4、产业融合背景下的区域布局将更加合理。安全产业和应急产业同属一个领域,是解决我国社会安全 发 展 的重要支撑,是提升我 国 应 急保障能力和安全 预防水平的可靠力量,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3 第一章 中国 安全 和应急产业 区 域分布特征 一 、 已形成 “两带一轴 ”的两业融合总体布局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我国安全和应急产业已经形成了 “两带一轴 ”的两业融合总体空间格局。第一带 是 北起 吉林 省 长春 市 、 南至 广东 省 深圳市 ,从长白山 沿海南下,直 至珠江口的产业 “东部发展带 ”;第二带 是 西起新疆 乌鲁木齐 、南下至 贵州 贵阳,从天山 脚下 到 云贵高原的产业 “西部崛起带 ”;一轴 则是 指 由安徽省 合肥 市 到 湖南省 长沙 市 , 包含 安徽、江西、湖北、湖南 中部四省 的 “中部产业连接轴 ”。这些地区依托 原 有 资源 和 产 业基础、人才优势, 大力推进安全产业和应急产 业融合发展。 图 1 2020年中国安全和应急产业 布局地 图 4 在产业发展态势上, “两带一轴 ”各具特色 : “东部发展带 ”产业 总体 规模最大 ,安全和应急产业规模 与 各省 2019年 GDP 呈正相关 ,是我国沿海经济带健康、安全、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保障 。其中江苏省和广东省产业规模最大,位居国内前列。 “西部 崛起 带 ”未来发展空间最大 ,是我国西部安全和应急产业对外发展和对内保障的大动脉 。 区域 内 重庆 是 我国首个国家级安全应急产业基地, 曾 是我国 国家级 安全和应急产业 园区 的 开路先锋 。 “中 部产 业连接轴 ”产业定位的综合性 最强 ,是 推进 两带发 展、 推 动 区域 产业链形成 和 联 通 的重要 桥梁 。 图 2 2020年中国安全 产业 和应急产业发展态势图 5 二、 重点区域发展特征 1、环渤海区域 环渤海地区在技术开发转化、人力资源方面优势明显。区域内,吉林省在专用安全产品与部件、先进安全材料、应急救援装备 制造 等领域有着较强优势, 在 国 内 率先 出台了吉林 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安全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吉政发 2014 3 号) 。辽宁省在 危化品 监测预 警 装备 、安全防 护防控 设备 和应急处置救援 产 品 等 领 域形成了独特的产业体系。北京市 以先进的安全应急科研能力,打造各类“北京创造”安全应急产品, 在智慧城市 监测 预 警产品 、安全防护防控产品、应急 救援成套化装备 等领域优势较强,并出 台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京政办发 2015 59 号)。河北省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风险监测预警 系统 、工程抢险装备和应急防护装备等领域特色显著 。山东省通过培育装备制造企业,在特种应急救援 装备、安全防护 防控 产品 等领域强化了保障能力。 图 3 环渤 海区域安 全和应急产业发展概况 6 2、长三角区域 长三角地区产业基础最为良好,经济发达、市场化程度较高,是我国安 全和应急产 业最为聚集的地区。江苏省在 高端个体防护装备 、 建筑安全装备、交通安全设备、 危化品安全 应急装备 及安全服务等领域有着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 2018 年 1 月,工信部与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江苏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推进安全产业加快发展的共建合作协议, 还 出台了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 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苏政办 发 201899 号 ),并且连 续九年举办 了安全产业协同创新推进会,为我国安全和应急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浙江省 产业发展环境较好,在新型安全材料、高危 场所监测预警产品、电气安全防护防控产品、高端应急 救 援装备、智慧安全云服务等方面有着较强优势。上海 市 公共应急安全生产管理任务繁重,以大数据、物联网等高科技技术为支撑的安全和应急产业体系正在形成,在应急智能机器人、北斗导航 救援 系统 、城市公共安全应急预警物联网、应急救援装备等领域优势较大。 图 4 长三角区域安全和应急产业发展概况 7 3、珠三角区域 珠三角区域 凭借 优越的地理 位置 ,安全和应急产业市场需求旺盛,发展势头强劲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 “领头羊 ”,珠三角区域在发挥有利区位和改革开放先行优势的同时,多措并 举 为创新型企业发展铺平道路,助力安全和应急产业转型升级,往高端化、技术化方向迈进。尤其是粤港 澳大湾区更是珠三角区域安全和应急产业的核心。该区域 以 技术密集、资金密集、 人才 密集的智 能安全应急为主导,以智能制造、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及现代服务业为抓手,重点发展智慧安防、智能工业制造 及防控设备、安全服务、新型安全材料、信息安全、车辆专用安全设备等细分领域。 2016年, 广东省出台 了广东省 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实 施意见(粤府办 2016 65 号)。 2018 年 11 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应急管理部和广东省人民 政 府共同签署了共同推进安全产业发展战略合作 协议,为安全产业营造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广东省佛山市连续两年举办了全国安全产业大会,打造了安全和应急 产业 合作 的新路径。 图 5 珠三角区域安全和应急产业发展概况

注意事项

本文(2020年中国安全和应急产业地图白皮书.pdf)为本站会员(l爱写报告)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