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行业研究:未来已来,RCS是4G5G过渡期的精准供给.pdf
- 1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市场数据 (人民币) 市场优化平均市盈率 18.90 国金通信指数 5884 沪深 300指数 3971 上证指数 2915 深证成指 11102 中小板综指 10386 相关报告 1.全球配置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成宠儿 -国金通信卫星互联网行业深 ., 2020.5.9 2.万亿级产业扬帆起航,车联网布局正当时 -车联网系列开篇, 2020.3.6 3.掘金亿物互联,把握三波浪潮 -国金通信物联网行业深度报告, 2020.2.26 4. 5G、云、万物互联三条主线下的投资机遇 -通信行业 2020年 ., 2019.12.2 5.医疗信息化行业深度:大市场,大机遇 -医疗信息化行业首次覆盖报 ., 2019.11.29 罗露 分析师 SAC执业编号: S1130520020003 luolu gjzq 未来已来, RCS 是 4G/5G 过渡 期的精准 供给 投资建议 行业策略 :我们认为, RCS 业务 是运营商在 4G 向 5G 过渡期的精准供给。运营商动力与能力匹配,作为行业主导者推动业务成功的概率最大。未来运营商连接 -生态 -服务三步走,近景有望将传统短信市场 400 亿空间提升到千亿规模;远景融合云、大数据、 AI 等新型 ICT 技术,运营商 RCS 业务实现消息平台转型,市场空间可达 3000 亿。 推荐重点关注 RCS 生态服务商投资机会 。 重点关注公司 : 梦网集团、中嘉博创、开普云、拓尔思、菊风(未上市) 行业观点 RCS 是运营商当前的精准供给, 5G 时代有望重塑商业模式和产业生态 。 5G网络建设是长期过程,普通消费者和行业用户较难看到 5G 的 长期裨益与回报, RCS 正好迎合了市场在 5G 发展初期的观望心理,是运营商在 4G 向 5G过渡阶段的精准供给。 2020 年 4 月 8 日三大运营商联合发表 5G 消息白皮书,我国 RCS 行业玩家由各自为营转向合作创新,国内 RCS 商业模式逐渐走向确定。我国将以国内运营商为主导,生态圈共享利益的方式推进。 供给端 -运营商最有动力和能力去打造 RCS基础设施 ; 需求侧 -行业消息需求升级迫切 。供给端 : 从云 -管 -端的信息服务架构来看, RCS 业务已经具备管(运营商网络)和端(终端手机),缺失的是消息服务平台(云)这一环。入局的三类玩家中, 从 动机来看,各方入局 RCS 出于商业目的,将推动RCS 最终是各方共赢的结果;从能力来看,运营商操作系统厂商终端厂商,运营商最有实力成为主导者。 需求侧: 5G 消息提供个人消息和行业消息两大业务,预期个人消息颠覆微信持谨慎态度,行业消息确有替代 APP和小程序之势。个人消息相较于微信有安全认证等优势,但产品交互性不如微信突出,短期之内难以完全改变用户使用习惯。而行业消息确实具备 APP和小程序的功能,还兼备无需安装、只需对接运营商 API 接口等优势。适逢APP 行业饱和,小程序将起之时, RCS 行业消息未来存在替代 APP 和小程序的机会。 运营商连接 -生态 -服务三步走,近景有望将传统短信市场 400 亿空间提升到千亿规模;远景融合云、大数据、 AI 等新型 ICT 技术,市场空间可达 3000亿 。 结合日本运营商先行经验和微信小程序发展路径,我们认为运营商的首要目标是做大连接,将移动用户向 RCS 用户转化,铺设好流量基底;第二步做大生态,引导商户入驻;第三步做好服务,集成支付、身份验证、数据分析等功能。对于 RCS 业务未来预期,近景是对传统短信业务的一次提质提价的升级,远景是成为消息服务平台、未来的超级 APP。我们认为,运营商 RCS 业务大概率可 以实现近景目标,将传统短信 400 亿市场规模提升到千亿市场规模。远景目标的实现需要 AI 、云计算、大数据等生态圈技术提供商的价值共创, 长期看 RCS 业务 有望 达到 3000 亿市场规模。 风险提示 运营商互联互通进程慢;手机终端渗透率低;产品力不足需求侧接受度低;利益共享机制不完善 2020年 06月 01 日 创新技术与企业服务研究中心 通信 行业研究 增持 ( 维持评级 ) ) 行业深度研究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深度研究 - 2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内容目录 1.RCS 在技术上是升级,在商业模式和产业生态上是革新 . 4 1.1 行业背景: 4G/5G 长期并存, RCS 是运营商当前的精准供给 . 4 1.2 技术进程: RCS 被纳入 5G 终端必选功能 . 4 1.3 商业动向:运营商赋能 5G 新消息,打响 5G 应用第一枪 . 5 2.供给端 -RCS 基础设施谁来打造? . 6 2.1 主导者:运营商、终端厂商、操作系统厂商竞合交错 . 6 2.2 动力:各方看好 RCS 商业前景纷纷入局 . 7 2.3 能力:运营商 >操作系统厂商 >终端厂商 . 11 3.需求端 -5G 消息 市场需求在哪里? . 13 3.1 个人消息:分流即时消息 APP . 14 3.2 行业消息:替代 APP 和小程序 . 14 4. 日本先行经验以及国内市场前景 . 18 4.1 日本 RCS 发展先行经验 . 18 4.2 中国运营商连接 -生态 -服务三步走 . 21 4.3 市场空间:前期传统短信业务升级,后期服务分成 . 23 5. 生态圈布局玩家及投资建议 . 24 5.1 生态圈布局玩家 . 24 5.2 投资建议 . 26 6.风险提示 . 26 附录 . 26 图表目录 图表 1:中国 3G/4G/5G 用户数预测 .4 图表 2: RCS 技术协议演进(详见附录 1) .5 图表 3: RCS 商业发展历程 .6 图表 4:开放系统,汇聚产业力量 .7 图表 5: 2014 年起三大运营商营收增 速下降 .8 图表 6: 5G 周期资本开支承压 .8 图表 7:短信业务增量不增收 .9 图表 8: B 端短信业务量上升 .9 图表 9:传统短信、智慧短信与 RCS MaaP 的区别 .9 图表 10:中国 APP 在架数量(万款) .10 图表 11:中国互联网用户每月人均使用 APP 数量(个) .10 图表 12: 2019 年微信小程序数量超过 300 万 .10 图表 13: 2019 年 人均使用微信小程序个数 60+.10 图表 14: 2019-2024 全球 App Store & Google Play 收入(十亿美元) . 11 行业深度研究 - 3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15: 2019-2024 全球 App Store & Google Play 下载量(十亿) . 11 图表 16: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厂商出货量份额( %) .12 图表 17:电话业务和数据业务共享承载网络 .12 图表 18: 5G 消息的分类 .13 图表 19: 5G 消息的同类 APP .13 图表 20:个人消息功能 .14 图表 21: RCS + Chatbot + MaaP 平台架构 .15 图表 22: 5G 新消息可替代 APP .15 图表 23:商户发现 .16 图表 24:商户对聊 .16 图表 25:政府防疫 .16 图表 26:火车票预订 .17 图表 27:违章缴费 .17 图表 28:招商银行富信 .17 图表 29:中信银行 5G 新消息 .17 图表 30:旅游项目 .18 图表 31:旅游 APP .18 图表 32:由用户选择接受信息 .19 图表 33: RCS 用户点击率和付费率 .20 图表 34:日本 RCS 用户增长情况(百万) .20 图表 35:日本 RCS 用户数量预测(百万) .20 图表 36:三大运营商移动用户数量 .21 图表 37: 5G 手机出货量 .22 图表 38:微信开发者与第三方平台服务商 .22 图表 39:微信开放平台助 力商户完成商业闭环 .23 图表 40:市场规模预测 .24 图表 41:产业生态,实现多方共赢 .25 图表 42: RCS 生态圈玩家分布(详见附录 2) .26 图表 43: RCS 技术协议演进历程 .27 图表 44:生态圈公司布局详情 .28 行业深度研究 - 4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RCS 在技术上是升级,在商业模式和产业生态上是革新 “所有的新技术,其短期影响力都会被高估,而长期影响力都会被低估。 ” -Bill Gates 。 RCS 协议从 2008 年提出 , 经过 10 余年的革新与试错 , 5G 时代有望重塑产业生态。 RCS 在技术上是对二十年未变之短信的一次升级,但在商业模式和产业生态上是革新。当前,流量红利走向尾声,运营商全面转向互联网化运营,迫切需要新的互联网化的业务抓手;同时移动互联网市场格局已定,一潭死水需要一条“鲶鱼”搅活生态。 RCS 是 4/5G 过渡期的精准供给,对其长期想象空间可以更乐观一些。 1.1 行业背景: 4G/5G 长期并存 , RCS 是运营商当前的精准供给 5G建设周期长,未来 4G/5G将长期 共存 。 中国 3G 2009 年商用 , 到 2014 年渗透率峰值达到 37.7%。 4G 用户渗透率在 2014 年达到 7.6%, 2017 年 70%,2018 年达到 75%。而 5G 网络建设将是一个长期过程,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 5G 将来覆盖到像 4G 这样的规模,也需要七八年时间。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测, 2025 年 5G 用户将达到 8.16 亿户,移动用户渗透率将达到 48%左右,预计 2030 年 5G 用户规模将达到 15 亿户,渗透率在 85%左右。 图表 1:中国 3G/4G/5G 用户数预测 来源: 5G 将来覆盖到像 4G 的规模,需要七八年时间,邬贺铨 信通院预测,国金证券研究所 RCS 是运营商在 4G/5G 过渡阶段的精准供给。 普通消费者和行业用户较难看到 5G 的长期裨益与回报, C 端消费者习惯了低资费不限量套餐,买单意愿不高;B 端行业用户在没有看到投资回报之前不愿为 5G 进行新的投入。而 RCS 业务可以适用于 4G 和 5G 终端,未来 5G 的体验感和应用更丰富。 RCS 正好迎合了市场在 5G 发展初期的观望心理,是运营商在 4G 向 5G 过渡阶段的精准供给。 1.2 技术 进程 : RCS 被纳入 5G 终端必选功能 RCS 是由 GSMA(全球移动通信联盟)负责规划的、构建在 IMS 网络之上,具有统一业务集定义的技术标准, 是基于手机电话号码簿实现语音、消息、状态呈现等多媒体业务的总称。其 技术进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 1) 2008-2015 年 ,立足于与 OTT 通讯的竞争,端管进化不同步、产品力不强等问题,最终以失败告终; 2) 2016-2020 年 ,打造消息服务平台,运营商去管道化,未来空间值得想象。 早期向 OTT 通讯看齐,产品力不敌互联网公司。 2007 年 RCS 最早由一小部分GSMA 成员提出,目的是为了实现运营商之间消息互联互通。 2008 年 2 月,行业深度研究 - 5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GSMA 正式发布 RCS1.0 标准,陆续到 2012 年标准更新到 RCS5.0 版本 ,已可支持语音、群组聊天、大文本、图片、视频、位置等功能。 2012-2015 年 , RCS由于移动端和运营商进化不协同,产品力不敌 OTT, OTT 厂商不断 蚕食运营商的 语音 、短信收入。 运营商去管道化,打造 RCS服务平台。 时至 2016 年 , GSMA重启对 RCS 技术协议的更新 , 并推出 RCS Universal Profile(简称 UP), UP1.0 增强技术的交互性 , 实现群组聊天 、 文件传输 、 视频与位置共享等功能 。 2017 年 GSMA 在RCS7.0 中支持 Chatbot, 在 UP2.0 中引入 MaaP 功能 , RCS 服务平台初现雏形 。2018 年 , GSMA继续优化 RCS 平台功能 , 支持 EAP AKA作为对配置请求的身份验证 。 2019 年全球进入 5G时代, GSMA 在 RCS 中添加对 5G NR 的支持 ,RCS 被纳入到 5G终端必选功能。 图表 2: RCS 技术协议演进(详见附录 1) 来源:鲜枣课堂,国金证券研究所 1.3 商业动向:运营商赋能 5G 新消息,打响 5G 应用第一枪 RCS 行业发展离不开三大主导者: 1)操作系统厂商,在操作系统层面整合RCS,提供对终端原生支持; 2)终端厂商,在终端嵌入 RCS 接口; 3)运营商牵头生态圈建设,商业模式探索与落地。根据主导者入局情况,可将 RCS 行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2012-2015 年 :运营商主导, GSMA 统一 Joyn 品牌业务 。 前期 RCS 商用过程中,存在终端开发速度慢、业务互通难以实现等问题。为保证 RCS 的全球互通性以及用户统一感知性, GSMA于 2012 年提出 “ Joyn”的品牌和认证机制,所有获得“ Joyn”品牌使用权的终端或运营商具备互通的能力。在这期间,运营商加入“ Joyn”品牌,基于 RCS 服务公司 Jibe Mobile,开展了 RCS 业务。 截止 2015 年底,全球有 35 个国家的 48 家运营商商用了 RCS,包括 AT&T、Sprint、沃达丰、 KPN等。 2016-2019 年 :移动终端和 操作系统厂商 超前布局, 运营商仍在互联互通 。 由于运营商互联互通进程慢、 RCS 服务产品力弱等问题, RCS 最后沦为政企发布消息的工具。操作厂商谷歌开始自行布局 RCS 领域, 2015 年收购 RCS 服务公行业深度研究 - 6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司 Jibe Mobile,与安卓手机厂商合作实现 Android Message 的互联互通 。 2019年谷歌更是基于自己的 Google Fi虚拟运营商网络 , 越过传统运营商 ,为英国、法国用户 独立提供 RCS Chat 服务 。国内厂商华为与梦网集团推出华为服务号,魅族与小源科技推出短信公众号,早于运营商开启 RCS 服务平台业务,但是各品牌终端之间无法互通互联,信息孤岛弊端依然存在。 2020 年之后 :国内运营商 掌握主导权 ,统一 推进 RCS 生态圈构建 。 RCS 的覆盖量和装机量一直处于较低的量级,在 To B 和 To C 端都较 难形成影响力 。2020 年 4 月 8 日,三大运营商携手华为、小米、 Vivo、 OPPO、中兴等 11 家终端厂商联合 发表 5G 消息白皮书。 我国 RCS行业玩家由各自为营转向统筹合作,国内 RCS商业模式逐渐走向确定。 但国外战局不甚明朗,操作系统、通信运营商、手机厂商的三角关系之中,国外最核心的运营商对于 RCS 并不热心,业务发展节奏缓慢。因而谷歌集合云 -管 -端资源,掌握推动 RCS 业务发展的主动权。未来国外运营商跟进 RCS 业务,可分享到谷歌积累用户群体,但势必也需要将利润分给谷歌。反观国内产业链,缺失操作系统一环,运营商 与手机终端厂商关系更紧密,三大运营商推动 RCS 业务发展意愿也更为明确。 因此我国将以国内运营商为主导,生态圈共享利益的方式推进。 图表 3: RCS 商业发展历程 来源:公开资料,分析师整理,国金证券研究所 2.供给端 -RCS 基础设施谁来打造? 2.1 主导者:运营商、终端厂商、操作系统厂商竞合交错 从云 -管 -端的信息服务架构来看, RCS 业务已经具备管(运营商网络)和端(终端手机),缺失的是消息服务平台(云)这一环。消息平台即 RCS 的基础设施,构建消息平台意味着把路铺好,之后行业客户才会将应用迁移上来。 未来谁能够协调各方共同打造消息服务平台(云),谁就掌握价值量最大的一环。有希望站上价值高地的三类玩家有: 1)运营商 具备管道能力; 2)终端厂商 掌握终端接口; 3) 操作系统厂商 终端系统层面的绝对领导者 。目前供给端布局的主要玩家有运营商、操作系统玩家微软、谷歌和移动端玩家华为、三星等。 行业深度研究 - 7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运营商互联互通 , 共创生态圈 。 2020 年 4 月 8 日 , 中国三大运营商联合发布5G 消息白皮书,号召产业合作伙伴携手为用户全面推出 5G 消息服务。日本三大电信运营商 2018 年 5 月推出了基于 RCS + Message 服务, RCS 服务 +Message预装在最新的 Android 手机上 , 已有的 iOS 和 Android 设备可通过下载 APP 来获取服务 ,到 2019 年底日本 RCS 用户数达到 1300 万 。 强势操作系统厂商抢先入局,产业链布局完善。 谷歌从 2015 年收购通信服务云厂商 Jibe Mobile,为运营商提供后端 RCS,所有 RCS 计划的推出都取决于运营商节奏,每一家运营商都需要升级他们的短信基础设施。运营商 RCS 业务推进节奏缓慢, 2019 年谷歌战略布局将 运营商 RCS 的掌控权转到自身手中。谷歌收购的 Jibe Mobile 可提供 MaaP 平台和 Hub 系统 , 联合安卓手机配置 RCS 功能 ,基于自身虚拟运营商网络 Google Fi,从而达到越过运营商提供 RCS Chat 服务的目的 。微软利用在 PC 操作系统的优势完善 RCS 周边功能,在 windows 10 系统中预装 Your Phone 应用支持 RCS 通讯 , 可以实现 PC 端和移动端 RCS 消息互通 。 苹果系统暂时不支持 RCS 功能 , 来保持 iMessage 的 优势, 同时 iOS14 推出无需下载安装的快应用模式 , 巩固 To B端优势 。 手机厂商布局系统生态,联合第三方平台打造服务号。 手机厂商由只卖硬件到构建生态系统转型,华为联合梦网集团打造服务号;小源科技与国内 40 多家主流安卓手机品牌厂商合作 , 基于智慧短信 , 为行业客户提供 B2C 流量入口解决方案 。 判断未来 RCS 行业前景,第一步需要分析主要玩家如何从竞争走向合作。从动机来看,各方入局 RCS 出于商业目的,推动 RCS 最终是各方共赢的结果;从能 力来看,运营商操作系统厂商终端厂商,运营商最有实力成为主导者。 图表 4:开放系统,汇聚产业力量 来源:中国移动,国金证券研究所 2.2 动力:各方看好 RCS 商业前景纷纷入局 (一)运营商营收和资本开支承压, RCS 未来潜在空间大 运营商营收和资本开支承压,亟需增值服务创收。 2014-2019 年三大运营商营收合计复合增速为 2.5%, 电信业人口 红利 消失 ,三大运营商早已进入到存量市场竞争阶段。 2019 年起 , 三大运营商进入 5G 建设周期, 2020 年移动 、 联通 、电信预计投入 1000 亿元 、 453 亿元 、 350 亿元到 5G 的建设当中。营收增速缓慢,资本开支上行,运营商亟需增值服务创收。 行业深度研究 - 8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5: 2014 年起 三大运营商营收增速下降 来源: wind,公司年报,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 6: 5G 周期资本开支承压 来源: wind,公司年报,国金证券研究所 运营商短信业务增量不增收, To B 端短信稳步增长 。 根据工信部数据, 2019 年全国移动短信业务量比上年增长 37.5%, 增速较上年提高 23.5 个百分点 ; 移动短信业务收入完成 392 亿元 , 与上年持平 , 运营商短信业务增量不增收 。其中点对点发送短信量从 2010 年开始直线下滑 , to B端短信逆市增长 , 企业端的短信市场还有待挖掘空间 。 26.0% 15.0% 12.0% 15.0% 18.0% 9.0% 7.5% 12.1% 11.2% 14.2% 0.2% 2.1% 4.6% 3.5% 1.7% 0.6% 00.050.10.150.20.250.30.002,000.004,000.006,000.008,000.0010,000.0012,000.0014,000.0016,000.00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营收合计:亿元 增速: % 26.1% 4.0% 9.1% 9.2% 31.1% -5.3% -0.2% 6.5% 5.1% 37.4% 10.3% 1.9% -7.3% -4.6% -5.7% 3.3% -0.1-0.0500.050.10.150.20.250.30.350.40.0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4000.004500.00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资本开支总计:亿元 增速: % 行业深度研究 - 9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7:短信业务增量不增收 图表 8: B 端短信业务量上升 来源:工信部,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源:工信部,国金证券研究所 RCS 颠覆传统短信商业模式,可 提升短信价值 。 2008 年 RCS 推出时,运营商移动短信业务量还在持续增长,将短信换成流量并不会让运营商营收增加,所以运营商也没有动力去推动 RCS 业务发展。 2011 年微信出现后,运营商点对点短信业务量开始下滑,三大运营商推出的沃友、易信、和飞信等 RCS 业务已无法与微信竞争。而出于短信验证和营销目的,运营商企业短信量稳步增长, To B 端市场还有挖掘空间。 2017 年 RCS 中也引入了 Chatbot 和 MaaP 功能, To B端业务有了技术支撑,未来 RCS 会颠覆传统短信的形态与商业模式,数倍提升短信价值量。 图表 9:传统短信、智慧短信与 RCS MaaP 的区别 来源:小源科技,国金证券研究所 (二)操作系统厂商入局,为掌握 APP 分发入口 我国在架 APP 数量下滑,网民使用 APP 数量趋于饱和。 根据工信部数据,我国 APP 在架数量从 2018 年的 449 万款 , 下降到 2019 年的 367 万款 , 同比下滑18.26%。我国互联网每月人均使用 APP 数量从 2019 年的 23.6 个 , 增长到 25.4010020030040050060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短信业务发送量:亿条 短信收入:亿元 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点对点发送的量:亿条 企业发送的量:亿条 行业深度研究 - 10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个 , 增速下滑为 7.6%。 APP 覆盖各行各业,已经是趋于饱和的状态,小程序成为互联网玩家必争之地。 图表 10:中国 APP 在架数量(万款) 图表 11:中国互联网用户每月人均使用 APP 数量(个) 来源:工信部,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源: Quest Mobile,国金证券研究所 小程序重洗流量,重构商业模式。 微信小程序数量从 2017 年的 58 万多 , 增长至 2019 超过 300 万 , 复合增长率达到 127.4%,覆盖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和生活服务场景。小程序人均使用个数从 2018 年的 30+, 增长至 2019 年 的 60+, 增长率达到 100%。在流量基础上,小程序重构了互联网零售商业模式,小程序GMV从 2018 年的 6000 亿 +, 增长到 2019 年的 12000 亿 +。 2018 年,百度智能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今日头条小程序等产品相继发布,无论竞争力如何,这一市场不再是蓝海一片。 图表 12: 2019 年微信 小程序数量超过 300 万 图表 13: 2019 年人均使用微信小程序个数 60+ 来源: 2019 小程序互联网发展白皮书 ,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源: 2019 小程序互联网发展白皮书 ,国金证券研究所 苹果和谷歌发起对小程序的反制, iMessage 和 RCS Chat更迎合 B 端需求 。 互联网市场 APP 已经接近饱和 , 2018 年,百度智能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今日头条小程序等产品相继发布, 这些 APP 在安卓和 iOS 生态中新建超级 APP 平台 , 未来可能吞噬 APP Store & Google Play APP 分发市场空间 。 苹果将在iOS14 中推出快应用 , 谷歌 在 RSC Chat 中基于 MaaP 技术推出 To B端应用 ,发起对小程序的反制。 403 449 367 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2017 2018 201921.5 23.6 25.4 19202122232425262018年 3月 2019年 3月 2020年 3月 58 230 300 500 01002003004005006002017 2018 2019 2020E30 60 0102030405060702018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