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XX新生命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创新中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pdf

  • 资源ID:10660       资源大小:14.05MB        全文页数:10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0金币 【人民币20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人民币2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XX新生命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创新中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pdf

<p>&nbsp;四川新生命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科技创新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公示本 &nbsp;建设单位: 四川新生命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nbsp;环评机构: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nbsp; &nbsp;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四川新生命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创新中心”项目的建设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公示环境影响报告书。本环境影响报告书中 1.2.3建设项目有关资料;2.1.2中研究方案表;2.1.3中主要原辅料、设备清单;2.1.5中同期建设项目具体内容, 以及本项目建设内容及项目组成、 2.1.6 &nbsp;经费概况、劳动定员及生产制度、平面布置; 2.2工艺描述及工艺流程图;2.3水平衡;2.4、6.1、6.2、8.2、8.3中废水、废气处理工艺描述;11.4中公众调查人员清单,第四章环境现状监测等资料及相关附图附件,涉及国家机密的水文地质图等资料及相关附图附件,此部分内容建议不予公示。公示的环境影响 报告书以本公示本为准。 &nbsp;“科技创新中心”项目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nbsp; 1-1第一章 &nbsp; 总论 &nbsp;1.1 &nbsp;项目由来 &nbsp;1.1.1 &nbsp;建设的必要性 &nbsp;干细胞生物学的研究与应用是生命科学极其重要的组成 部分,该领域的发展必将给生物医学领域带来深刻的变革。干细胞 研究除了在细胞治疗、组织器官移植、基因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外,还将在新基 因发掘与基因功能分析、发育生物学模型、新药开发与药效等领域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nbsp;干细胞研究在医学领域中潜力巨大。据有关机构预测, 全球干细胞医疗在近年的潜在市场大约为 800 亿美元,如果将药物等有关的产业计算在内, 2020 年前后的全球市场规模可达每年 4000 亿美元。 &nbsp;面对巨大商机,国外许多高风险投资金融机构纷纷介入 ,短短两年,已有数十家以干细胞研究应用为主体的生物公司在美 国成立或上市。目前四川新生命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成为中国西部地区 起步最早、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以提供干细胞技术服务为核心业务的高新技术 企业,主要从事干细胞储存服务及干细胞技术研发。为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和抓住 行业发展机遇,干细胞公司成立自己的科技创新中心,开展干细胞相关技术研究 ,是顺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宏观和市场环境的,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研发和综合实力,并促进公司的快速发展。 &nbsp;因此,四川新生命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成都国际 医学城提出“科技创新中心”项目。这对于四川新生命干细胞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而言具有重要的实际和战略意义。 &nbsp;1.1.2 &nbsp;产业政策符合性 &nbsp;四川新生命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创新中心” 项目在成都市温江区永宁镇城武社区十一组成都国际医学城内计划用地面积 17.97 亩, 总投资 18330 万元,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大楼。本项目属于国家发改委第 21 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科技创新中心”项目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nbsp; 1-2导目录( 2011 年本)(修订版)中“鼓励类 &nbsp;第三十一条 &nbsp;第 10 项 &nbsp;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认 定的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新产品开发设计中心、科研中试基地、实验基地建设”。并由成都市温江区发展和改革局出具了关于 四川新生命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科技创新中心”项目备案的通知 (备案号:川投资备【 51011513103001】0084 号)。因此,该项目符合国家相应的产业政策。 &nbsp;1.1.3 &nbsp;园区规划及规划环评符合性 &nbsp;成都国际医学城规划实施面积 13.56 平方公里,以芙蓉大道和永文路为发展轴,形成以医学城、永宁新城、芙蓉长卷为商 业中心,医疗产业、永宁新城、芙蓉长卷为三大片区的结构。其规划环境影响评 价经成都市环保局出具审查意见,项目与园区规划及其规划环评符合性分析如下: &nbsp;表 1-1-1 &nbsp; &nbsp;项目与成都市国际医学城规划及规划环评的符合性分析 &nbsp;项目 &nbsp;成都国际医学城规划及规划环评要求 &nbsp;本项目 &nbsp;符合性产业定位 &nbsp;以医疗服务业及休闲旅游为 主导产业的现代医学产业集群 &nbsp;服务业 &nbsp;符合 &nbsp;入园的产业 &nbsp;第一类:包括国际国内知名大型综合医院、各类特色专科医疗卫生机构;第二类:包括康复养生项目、医疗健康相 关商务配套项目;第三类:包括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疗研发、生物技术、医学检测等高科技含量的医疗卫生产业相关项目 &nbsp;生物技术研究 &nbsp;符合 &nbsp;能源 &nbsp;规划区能源结构以电力、天然气为主 &nbsp;采用清洁能源电力 &nbsp;符合 &nbsp;排水 &nbsp;西片区污水排至温江污水处理厂, 温江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 6 万 m3/d, 尾水排入江安河, 东片区污水收集至青羊区文家场污水管网,进入江安河污水处理厂,江安河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 20 万 m3/d,尾水排入江安河,出水水质按照城镇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l8918-2002)一级 A 标准 &nbsp;本项目属于东片区,厂区所在区域排水管网已沿芙蓉大道铺设完成,废水进入江安河污水处理厂可行 &nbsp;符合 &nbsp;该项目占地面积 17.97 亩,建筑面积 26848m2。温江区规划管理局以规划用地“科技创新中心”项目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nbsp; 1-3合 201301 号出具了关于项目用地规划条件通知书, 同意四川新生命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温江区永宁镇城武社区十一组建 设“技术服务中心”项目、“科技创新中心”项目、“营销推广中心”项目。 &nbsp;综上,本项目符合成都国际医学城规划及其规划环评要求,选址合理。 &nbsp;1.1.4 &nbsp;环评形式 &nbsp;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 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国务院令第 253 号的要求,该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 2 号)规定,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形式以报告书的形式完成环评工作,受建设单 位委托,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承担了此项目的环评工作,评价单位派专业 技术人员对项目现场进行踏勘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按照环评技术导则规范和要求,编制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1.2 &nbsp;编制依据 &nbsp;1.2.1 &nbsp;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nbsp;(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 12 月 26 日; &nbsp;(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2 年 10 月 28 日; &nbsp;(3)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02 年 6 月 29 日; &nbsp;(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 年 4 月 29 日; &nbsp;(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08 年 2 月 29 日; &nbsp;(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4 年 12 月 29 日; &nbsp;(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2011 年 3 月 1 日; &nbsp;(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999 年 1 月 1 日; &nbsp;(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防治法 1996 年 10 月 29 日; &nbsp;(10)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007 年 10 月 28 日; &nbsp;(11)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2009 年 1 月 1 日; &nbsp;“科技创新中心”项目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nbsp; 1-4(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53 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998年 11 月 29 日; &nbsp;(1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 143 号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2005); &nbsp;(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344 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nbsp;(15)国家经贸委等六部委国经贸资源 20001015 号文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 &nbsp;(16)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 (环发 201277号); &nbsp;(17)国务院国发 (1996)31 号文 “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 &nbsp;(18)四川省政府川府发 (1996)142 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 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nbsp;(19)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国环发20014 号; &nbsp;(20)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 2000 年 11 月 26 日颁布。 &nbsp;1.2.2 &nbsp;环评技术导则规范 &nbsp;(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 (HJ 2.1-2011); &nbsp;(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nbsp;环境空气 (HJ2.2-200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nbsp;声环境 (HJ2.4-2009);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nbsp;地表水 (HJ/T2.3-93);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nbsp;生态环境 (HJ19-2011); &nbsp;(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nbsp;地下水环境 (HJ610-2011); &nbsp;(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 169 2004); &nbsp;(8)重大危险源辩识 (GB18218-2009); &nbsp;1.2.3 &nbsp;建设项目有关资料 &nbsp;“科技创新中心”项目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nbsp; 1-51.3 &nbsp;评价目的 &nbsp;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国务院 253 号令规定,为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严格控制新的污染,保护环境 ,一切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必须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凡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nbsp;本评价在充分了解新建工程情况和掌握环境现状的基础 上,针对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对拟采取的污 染防治措施进行分析,从“产业政策、区域规划、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总量控 制、环境影响、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生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论证项目建设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可行性,为环境管理和工程建设提供依据。 &nbsp;1.4 &nbsp;评价程序 &nbsp;本评价工作程序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现场踏勘、资料收集;现状监测、资料收集整理及计算;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 &nbsp;1.5 &nbsp;评价等级划分 &nbsp;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HJ2.1-2011)、 (HJ2.2-2008)、 (HJ/T2.3-93)、( HJ/T 169 2004)和 (HJ2.4-2009)的要求,对本环评工作进行等级划分。 &nbsp;1.5.1 &nbsp;大气环境评价等级划分 &nbsp;本项目施工期主要为施工扬尘对环境空气 产生一定的影响,施工结束后,影响消除。营运期所有设备使用电作为能源 ,属清洁能源。酒精经挥发损耗,主要成分乙醇。通过实验室排气系统抽排处理 ,对环境影响甚微。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nbsp;大气环境 (HJ2.2-2008)有关规定,本项目大气评价等级为三级从简。 &nbsp;1.5.2 &nbsp;地面水环境评价等级划分 &nbsp;“科技创新中心”项目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nbsp; 1-6本项目外排废水经 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排入园区管网,进入江安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置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一级 A 标后排入江安河。江安河属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类水域,主要水体功能是灌溉、泄洪等。本项目废水水质复杂程度简单,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HJ/T2.3-93)有关规定,本项目地面水环境评价为三级评价。 &nbsp;1.5.3 &nbsp;声学环境评价等级划分 &nbsp;本项目评价区域为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规定的 2 类标准区域,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学环境 (HJ2.4-2009)中有关规定,本项目声学环境评价为二级评价。 &nbsp;1.5.4 &nbsp;地下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 &nbsp;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nbsp;地下水环境( HJ610-2011),本项目属类建设项目,评价工作等级根据建设项目场地的 包气带防污性能、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污水排放量与污水水质复杂程度等指标确定。 &nbsp;项目 &nbsp;本项目情况 &nbsp;分级 &nbsp;包气带防污性能 &nbsp;根据区域综合水文地质图,项目所在地上部为砂质粘土,下部为微风化砂砾卵石。单孔出水量 353.3486.5m3/昼夜,HCO3-Ca、 Mg 型水;粘土层厚度为 10m;渗透系数小于1.2×10-6cm/s 中 &nbsp;含水层易污染特征 &nbsp;项目场地所处位置不属于潜水含水层且包气带岩性渗透性强的地区、地下水与地表水联系密切地区、不利于地下水中污染物稀释、自净的地区、多含水层系统且层间水力联系较密切的地区 &nbsp;不易 &nbsp;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 无环境敏感区 &nbsp;不敏感 &nbsp;水质复杂程度 &nbsp;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 污染物类型为非持久性污染物,其污染物类型数 =1,需预测的水质指标 6 简单 &nbsp;污水排放量 &nbsp;项目正常生产废水排放量 1000m3/d 小 &nbsp;由上表可知,本项目地下水环境评价为三级评价。 &nbsp;“科技创新中心”项目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nbsp; 1-71.5.5 &nbsp;环境风险评价等级 &nbsp;本项目涉及危险化学品乙醇,厂区内使用及储存设施不 构成重大危险源。依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nbsp;1.6 &nbsp;外环境关系及选址 &nbsp;1.6.1 &nbsp;外环境关系及选址 &nbsp;本项目位于成都市温江区永宁镇城武社区十一组成都国 际医学城内,拟建厂区东面和南面紧邻芙蓉大道和居民小区(上林 赋、清溪玫瑰园、合一庭);北面约 20m 有一条农灌渠和散居农户,自西北向东南流;西面为居民小区(芙蓉水居和紫宵园)。本项目废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 达标后排入江安河,根据调查,污水处理厂排口下游无集中式饮用水源取水点。建设项目外环境关系见附图 4。项目拟建地周边现无污染企业,对本项目无环境制 约因素。温江区规划管理局以规划用地合 201301 号出具了关于项目用地规划条件通知书,同意其选址。同时,环评要求本项目拟建地周边 500m 范围内不得新建大气污染重型生产企业及与园区规划定位不相符的企业入驻。 &nbsp;因此本项目选址与周边外环境是相容的。 &nbsp;1.6.2 &nbsp;环境保护目标 &nbsp;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 &nbsp;地表水:江安河评价河段的水质及水体功能不发生改变。 &nbsp;环境空气:项目所在地周围的环境空气质量不受到污染。 &nbsp;噪声:场址周围 200m 范围的声环境质量。 &nbsp;表 1-6-1 &nbsp; &nbsp;环境保护目标 &nbsp;“科技创新中心”项目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nbsp; 1-8序号 &nbsp;主要敏感点 &nbsp;与项目相对位置 &nbsp;人数 &nbsp;环境要素 &nbsp;1 上林赋 &nbsp;厂界南面 100m 600 人 &nbsp;环境空气、噪声 &nbsp;2 清溪玫瑰园 &nbsp;厂界南面 250m 1500 人 &nbsp;环境空气、噪声 &nbsp;3 合一庭 &nbsp;厂区东面 300m 50 人 &nbsp;环境空气、噪声 &nbsp;4 芙蓉水居 &nbsp;厂区西面 700m 800 人 &nbsp;环境空气、噪声 &nbsp;5 紫宵园 &nbsp;厂区西面 300m 400 人 &nbsp;环境空气、噪声 &nbsp;6 散居农户 &nbsp;厂区北面 250m400m 40 人 &nbsp;环境空气、噪声 &nbsp;7 农灌渠 &nbsp;厂区北面 20m - 地表水 &nbsp;1.7 &nbsp;评价范围和评价水平年 &nbsp;1.7.1 &nbsp;评价范围 &nbsp;评价范围见表 1-7-1。 &nbsp;表 1-7-1 &nbsp; &nbsp;评价范围 &nbsp;环境要素 &nbsp;评价范围 &nbsp;大气环境 &nbsp;以项目场址为中心 5×5km2范围 &nbsp;水环境 &nbsp;污水处理厂排放口上游及下游河段 &nbsp;声学环境 &nbsp;项目场址外 200m 范围内 &nbsp;地下水环境 &nbsp;以项目场址为中心 20km2范围 &nbsp;1.7.2 &nbsp;评价水平年 &nbsp;评价水平年分为施工期( 20142015)年和营运期 (2016 年 )。 &nbsp;1.8 &nbsp;环境影响因子识别和筛选 &nbsp;1.8.1 &nbsp;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nbsp;1.8.1.1 &nbsp;施工期 &nbsp;施工期影响大多为短期的、局部的,施工结束后大部分 影响可恢复。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如下: &nbsp;自然环境影响 &nbsp;施工扬尘、施工设备噪声、民工生活废水、废气、弃土 (渣 )排放对周围环境的“科技创新中心”项目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nbsp; 1-9影响。 &nbsp;生态环境影响 &nbsp;项目占用土地、破坏植被,使局部水土流失强度增加。 &nbsp;社会环境影响 &nbsp;区域经济、农业生产及相关建材工业、运输业带来的影响。 &nbsp;1.8.1.2 &nbsp;营运期 &nbsp;本项目营运期主要影响如下: &nbsp;自然环境影响 &nbsp;a. 大气环境影响 &nbsp;酒精经挥发损耗,主要成分乙醇。通过实验室排气系统抽排处理,对环境影响甚微。 &nbsp;b. 本项目产生的废水经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三级标准限值后排入园区管网进入江安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一级 A 标后排入江安河,对江安河水质会带来一定影响。 &nbsp;c. 本项目设备噪声对厂区周围声学环境的影响。 &nbsp;生态环境影响 &nbsp;本项目施工过程中对植被、水土流失等造成的影响。 &nbsp;社会环境影响 &nbsp;项目建成后,增加就业人数,增加工业产值,对区域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 &nbsp;1.8.2 &nbsp;环境影响因子的识别 &nbsp;采用专业评判及矩阵分析从环境要素角度及对评价因子 进行识别和筛选,筛选成果见表 1-8-1。 &nbsp;“科技创新中心”项目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nbsp; 1-10表 1-8-1 &nbsp; &nbsp;环境影响因子识别筛选表 &nbsp;生态环境 &nbsp;自然环境 &nbsp;社会经济环境 &nbsp;时 &nbsp;段 &nbsp;环境因子 &nbsp;设施 &nbsp;植被水土流失城市景观噪声水体大气固废物工业农 &nbsp;业 &nbsp;移 &nbsp;民 &nbsp;征地拆迁 &nbsp;人均收入施工期 &nbsp;厂区及其它设施建设 &nbsp;-2L -1R +2R -3L -1L -2L -1L +3R -3L -1L -1L +3R实验室 &nbsp; &nbsp;-2L -1L -3L -2L -2L +3L &nbsp;+1L &nbsp;+3L辅助工程 &nbsp; &nbsp;-1L -3L -1L -3L &nbsp;+3L &nbsp;+1L &nbsp;+3L供水、供电、供气设施 &nbsp; &nbsp;-1L -3L -1L &nbsp; +3L &nbsp;+1L &nbsp;+3L营 &nbsp;运 &nbsp;期 &nbsp;储运设施 &nbsp; &nbsp;-2L -3R -1L -1R -1R +3L &nbsp;+1L &nbsp;+3L注:表中 1、 2、 3 表示影响程度大、中、小, R、 L 表示可逆或不可逆, +、 -表示有利或不利影响。 &nbsp;1.9 &nbsp;评价重点 &nbsp;根据本项目特征与工程所在地的环境特征,以及工程环 境影响因子识别等综合分析,确定评价重点:在深入进行工程分析 及污染防治对策分析基础上,重点分析“三废”污染防治(特别是项目生产废水、固废的处理达标分析)。 强化项目清洁生产分析及总量控制的论述分析。 &nbsp;大气环境评价:根据项目废气排放情况及周围环境特征 ,现状评价因子确定为SO2、 NO2、 PM10、 PM2.5。 &nbsp;地表水评价:现状评价因子确定为 pH、 BOD5、 CODCr、 DO、石油类、氨氮、总磷、粪大肠杆菌共计 8 项;影响评价因子为 CODCr和 NH3-N。 &nbsp;噪声评价:厂界噪声 LAeq。 &nbsp;固体废弃物:废包装物 、生活、办公垃圾、污泥、一次性医疗器材、废血及废脐带、废培养液及标本样等生产固废处置措施论述。 &nbsp;1.10 &nbsp;评价标准 &nbsp;本项目环评执行标准已由温江区环境保护局下达,成都 市环保局确认。现按环境功能分区分别列出环评所需标准。 &nbsp;“科技创新中心”项目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nbsp; 1-111.10.1 &nbsp;环境质量标准 &nbsp;1.10.1.1 &nbsp;大气环境 &nbsp;SO2、 NO2、 PM10、 PM2.5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标准限值见表 1-10-1。 &nbsp;表 1-10-1 &nbsp; &nbsp;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限值 (ug/m3) 项目 &nbsp;1小时平均 &nbsp;日平均 &nbsp;备注 &nbsp;SO2500 150 NO2200 80 (GB3095-2012)二级PM10/ 150 &nbsp;PM2.5750 1.10.1.2 &nbsp;地表水环境 &nbsp;本项目受纳水体嘉陵江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类标准,标准限值见表 1-10-2。 &nbsp;表 1-10-2 &nbsp;地表水水质评价标准 (GB3838-2002)类 &nbsp;项目 &nbsp;类水域标准 &nbsp;备注 &nbsp;pH 69 无量纲 &nbsp;CODCr 2.0 BOD54.0 DO 5.0 氨氮 &nbsp;1.0 石油类 &nbsp;0.05 总磷 &nbsp;0.2 单位: mg/L 粪大肠菌群 &nbsp;10000 单位:个 /L 1.10.1.3 &nbsp;地下水环境 &nbsp;本项目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类标准,标准限值见表 1-10-3。 &nbsp;表 1-10-3 &nbsp; &nbsp;地下水质量标准 &nbsp;(GB/T14848-93)类 &nbsp;项目 &nbsp;类水域标准 &nbsp;备注 &nbsp;pH &nbsp;6.58.5 无量纲 &nbsp;CODMn &nbsp;3.0 NH3-N 0.2 硫酸盐 &nbsp;250 氯化物 &nbsp;250 汞 &nbsp;0.001 六价铬 &nbsp;0.05 单位: mg/L “科技创新中心”项目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nbsp; 1-12砷 &nbsp;0.05 铅 &nbsp;0.05 镉 &nbsp;0.01 总大肠菌群 &nbsp;3 单位:个 /L 1.10.1.4 &nbsp;声学环境 &nbsp;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 2 类标准。具体指标见表 1-10-4。 &nbsp;表 1-10-4 &nbsp; &nbsp;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等效声级 LAeq(dB) 标准类型 &nbsp;昼间 &nbsp;夜间 &nbsp;2 类 &nbsp;60 50 1.10.2 &nbsp;排放标准 &nbsp;1.10.2.1 &nbsp;大气污染物 &nbsp;大气污染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二级标准。具体指标见表 1-10-5。 &nbsp;(1) 废气 &nbsp;表 1-10-5 &nbsp; &nbsp;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二级标准 &nbsp;项目 &nbsp;排气筒高度 &nbsp;排放速率 (kg/h)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mg/m3)颗粒物 &nbsp;15m 3.5 120 1.10.2.2 &nbsp;水污染物 &nbsp;废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三级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一级 A 标。具体指标见表 1-10-7。 &nbsp;表 1-10-7 &nbsp; &nbsp;污水排放相应标准 (除 pH 外,其余单位为 mg/L) 评价标准 &nbsp;pH CODCr BOD5 SS NH3-N( GB8978-1996)三级 &nbsp;69 500 300 400 - ( GB18918-2002)一级 A标 &nbsp;69 50 10 10 5 1.10.2.3 &nbsp;噪声 &nbsp;本项目运行期场界噪声执行工业企 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2 类,具体指标见表 1-10-8;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科技创新中心”项目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nbsp; 1-13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中的相关标准见表 1-10-9。 &nbsp;表 1-10-8 &nbsp; &nbsp;场界噪声评价标准 &nbsp;(GB12348-2008) 2 类 &nbsp;等效声级 LAeq(dB) 标准类别 &nbsp;昼间 &nbsp;夜间 &nbsp;2 类 &nbsp;60 50 表 1-10-9 &nbsp; &nbsp;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噪声限值 (dB) 昼间 &nbsp;夜间 &nbsp;70 55 &nbsp;“科技创新中心”项目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nbsp;2-1第二章 &nbsp; 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nbsp;2.1 &nbsp;建设项目概况 &nbsp;2.1.1 &nbsp;建设项目名称、性质和地点 &nbsp;1、建设项目名称: “科技创新中心”项目 &nbsp;2、建设单位:四川新生命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nbsp;3、建设性质:新建 &nbsp;4、建设地点:成都市温江区永宁镇城武社区十一组成都国际医学城 &nbsp;2.1.2 &nbsp;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nbsp;本项目建筑面积 26848m2,只进行造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脂肪干细胞及其他种类干细胞技术研究,无产品,不进行疫苗等开发。 &nbsp;2.1.4 &nbsp;主要原辅料及动力消耗 &nbsp;本项目研发所需原辅材料均由国内、外市场采购,有稳 定的供应渠道,保障充分供给。各种原辅料用量较小,各种原辅料 分类储存于原料库内。生产所需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见表 2-1-1。 &nbsp;本项目主要动力为电,项目动力消耗情况见表 2-1-2。 &nbsp;表 2-1-2 &nbsp; &nbsp;用水及动力消耗 &nbsp;序号 &nbsp;项目 &nbsp;用量 &nbsp;备注 &nbsp;1 水 &nbsp;6500m32 电 &nbsp;100 万 kW h/a &nbsp;建设项目运行期主要设备清单见表 2-1-3。 &nbsp;2.1.5 &nbsp;与本项目同期建设项目情况 &nbsp;四川新生命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温江区永宁镇城武社区 十一组征地79.53 亩,新建“技术服务中心”项目、“营销推广中心”项目、“科技创新中心”项目。其中“技术服务中心”项目占地 39.13 亩,建筑面积 37634m2,总投资 29950万元;“营销推广中心”项目占地 22.43 亩,建筑面积 10692m2,总投资 12022 万“科技创新中心”项目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nbsp;2-2元。 &nbsp;2.1.6 &nbsp;建设内容及项目组成 &nbsp;本项目占地 17.97 亩,建筑面积 26848m2,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主要包括企业技术中心、成体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干细胞工程实验室、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学术报告厅及配套行政办公室等。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见表 2-1-4。 &nbsp;四川新生命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温江区永宁镇城武 社区十一组征地79.53 亩,同期新建“技术服务中心”项目、“营销推广中心”项目、“科技创新中心”项目,“技术服务中心”项目、“ 营销推广中心”项目分别由成都市环保局和温江区环保局予以了批复。其中“技 术服务中心”项目设计和环评阶段均考虑厂区的供水、供电、污水处理设施、固 废库房及原辅料库房等公辅及环保设施的能力均兼顾“营销推广中心”项目、“科技创新中心”项目。 &nbsp;2.1.7 &nbsp;经费概况 &nbsp;2.1.8 &nbsp;劳动定员和生产制度 &nbsp;2.1.9 &nbsp;平面布置 &nbsp;四川新生命干细胞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在成都市温江区永宁镇城武社区十一组成都国际医学城内总征地 79.53 亩,建设技术服务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营销推广中心。本项目占地 17.97 亩,总建筑面积 26848m2。 &nbsp;考虑科技创新中心的特点, 贯穿现代建筑文化和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这一理念,充分体现简洁明快的建筑特色,结合环境因素 ,用地情况以及视线分析,合理组织用地内流线设计,使场地内人流、物流明确清晰,互不干扰。巧妙地运用绿化、“科技创新中心”项目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nbsp;2-3小品营造出高品位环境景观,而园区内部的规 则路网横平竖直,将场地内部的单体建筑凝聚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落,在较好的 维护该区域建筑外部环境秩序的同时,强化内部各个建筑单体之间的联系,使之 形成完整和谐的统一体系。用地内主要由参观人流、货运物流两部分组成。区域 内各种流线组织明确、清晰,正确引导,避免交叉影响。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区 域内防火间距及总图布置均满足消防要求。结合各个建筑布置的要求和其它专业 的设计条件与场地情况,项目的竖向布置采用连续式,场地标高设计既便于雨水排除,又尽量减少土方量,力求填、挖就近平衡,运距最短。 &nbsp;科技创新中心位置设在公司总 场地的东面,人行出入口和车行主出入口设在项目南面,车行次出入口设置项目东面,污水 处理站及危废库、固废库酒精库等均依托技术服务中心项目。 &nbsp;综上所述,本项目平面布置合 理,总体满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2010年修订)等要求。 &nbsp;2.1.10 &nbsp;项目公辅设施 &nbsp;1、供电 &nbsp;本项目用电量为 100 万 kWh/a;项目电源由园区提供。本项目用电设备均为低压设备,分为 380V 动力用电和 220V 照明用电。 &nbsp;2、给排水 &nbsp;本项目位于成都市温江区永宁镇城武社区十一组成都国 际医学城内,厂区内用水由市政自来水公司供应。 &nbsp;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经厂区雨水管排入市政管网,进入江安河。厂区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标后,排 入园区管网,进入江安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江安河。 &nbsp;“科技创新中心”项目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nbsp;2-42.2 &nbsp;生产工艺及产污分析 &nbsp;2.2.1 &nbsp;生产工艺 &nbsp;2.2.2 &nbsp;各类污染物源点及去向 &nbsp;2.3 &nbsp;水平衡分析 &nbsp;2.4 &nbsp;工程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措施 &nbsp;2.4.1 &nbsp;废水产生及治理排放情况 &nbsp;废水产生情况 &nbsp;A、清洗废水 &nbsp;B、清净下水 &nbsp;来源于纯水制备系统,直接由雨水管网排放。 &nbsp;C、办公、生活 &nbsp;生活污水直接进入厂区预处理池处理。 &nbsp;2.4.2 &nbsp;废气污染物排放及治理 &nbsp;本项目不设食堂等生活设施,无生活废气排放源。 &nbsp;酒精经挥发损耗,主要成分乙醇,消耗量为 0.5t/a。通过实验室排气系统抽排处理,由大楼内置排风管道排入大气,对环境影响甚微。 &nbsp;实验室对空气洁净度有一定要求,分别设置有独立的空 调系统,实验室均设有排风管道与其密闭连接,排入大气环境,不存在明显的生物安全环境影响。 &nbsp;2.4.3 &nbsp;噪声 &nbsp;本项目噪声源为中央 空调冷却塔、空气净化风机及各类泵等,声源强度在“科技创新中心”项目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nbsp;2-57590dB(A),各设备噪声源强度见表 2-4-2。 &nbsp;表 2-4-2 &nbsp; &nbsp;项目噪声源及治理情况 &nbsp;噪声源位置 &nbsp;噪声源名称 &nbsp;声源强度dB(A) 排放 &nbsp;特性 &nbsp;室外声级值距厂界最近距离 &nbsp;降噪措施 &nbsp;通风系统 &nbsp;风机 &nbsp;75 连续 &nbsp;70 30m 中央空调系统 &nbsp;冷却塔 &nbsp;90 连续 &nbsp;80 80m 水泵 &nbsp;水泵 &nbsp;78 连续 &nbsp;64 10m 低噪设备,建筑隔声, 风管设减振接头治理措施:在总体布置上,充分利用建筑物、绿化带阻 隔声波传播,减少噪声对厂界外环境的影响;在设备选型上,尽可 能选用低噪声的设备;在厂区周围和道路两侧加强绿化以其屏蔽作用使噪声得到 不同程度的阻隔;中央空调采用水冷方式,冷却塔布设于科技创新中心建筑屋顶,在冷却塔四周设置必要的隔声墙,以减少其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使厂界噪声 值控制在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2 类标准以内。 &nbsp;2.4.4 固体废弃物 &nbsp;项目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 &nbsp;按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2008 年 6 月颁布)分类,医疗废物属危险废物名录中的 HW01 类,依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医疗废物可分为 5 大类,具体见表2-4-3。 &nbsp;表 2-4-3 &nbsp; &nbsp;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nbsp;类别 &nbsp;特征 &nbsp;常见组分或者废物名称 &nbsp;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 &nbsp;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 &nbsp;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 &nbsp;废弃的被服; &nbsp;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nbsp;2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nbsp;3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 &nbsp;4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 &nbsp;5废弃的血液、血清。 &nbsp;感染性 &nbsp;废物 &nbsp;携带病原微生物, 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6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视为感染性废物。“科技创新中心”项目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环境影响报告书 &nbsp;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nbsp;2-6类别 &nbsp;特征 &nbsp;常见组分或者废物名称 &nbsp;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 &nbsp;2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nbsp;病理性 &nbsp;废物 &nbsp;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 &nbsp;3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nbsp;1医用针头、缝合针。 &nbsp;2各类医用锐器,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 &nbsp;损伤性 &nbsp;废物 &nbsp;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 &nbsp;3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nbsp;1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抗生素、非处方类药品等。 &nbsp;2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包括: &nbsp;致癌性药物,如硫唑嘌呤、苯丁酸氮芥、萘氮芥、环孢霉素、环磷酰胺、苯丙胺酸氮芥、司莫司汀、三苯氧氨、硫替派等; &nbsp;可疑致癌性药物,如:顺铂、丝裂霉素、阿霉素、苯巴比妥等; &nbsp;免疫抑制剂。 &nbsp;药物性 &nbsp;废物 &nbsp;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 &nbsp;3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nbsp;1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 &nbsp;2废弃的过氧乙酸等化学消毒剂。 &nbsp;化学性 &nbsp;废物 &nbsp;具有毒性、 腐蚀性、 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3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 &nbsp;本项目医疗废物主要产生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 ,经次氯酸钠浸泡或高温高压灭活处理后,送成都翰洋环保实业有 限公司集中处置。废包装物由废品收购站回收综合利用,生活垃圾及污泥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 &nbsp;表 2-4-4 &nbsp; 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置情况 &nbsp;序号 &nbsp;固体废物名称 &nbsp;产生量 (t/a) 性质 &nbsp;防治措施 &nbsp;1 废包装物 &nbsp;0.5 废品回收站回收 &nbsp;2 生活、办公垃圾 &nbsp;15 3 污泥 &nbsp;1 一般 &nbsp;固废 &nbsp;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 &nbsp;4 医疗废物</p>

注意事项

本文(XX新生命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创新中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全本.pdf)为本站会员(ohywnsy)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