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2020年6G概念及愿景报告.docx

  • 资源ID:106542       资源大小:447.19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5金币 【人民币25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5金币 【人民币25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0年6G概念及愿景报告.docx

2020年 6G概念及愿景 报告 2020 年 3 月 目 录 一、前言 . 1 二、从 5G 走向 6G:打通虚实空间泛在智联的统一网络 . 2 三、 6G 应用场景展望 . 5 (一)人体数字孪生 . 5 (二)空中高速上网 . 5 (三)基于全息通信的 XR. 6 (四)新型智慧城市群 . 7 (五)全域应急通信抢险 . 7 (六)智能工 厂 PLUS . 8 (七)网联机器人和自治系统 . 9 四、 6G 网络性能指标及潜在关键技术 . 9 (一)性能指标 . 9 (二)潜在关键技术 . 10 1、下一代信道编码及调制技术 . 10 2、新一代天线与射频技术 . 12 3、太赫兹无线通信技术与系统 . 13 4、空天海地一体化通信技术 . 14 5、软件与开源网络关键技术 . 14 6、基于 AI 的无线通信技术 . 15 7、区块链技术 . 15 8、动态频谱共享技术 . 16 五、 ITU 面向 2030 网络及 6G 的研究 . 16 (一) ITU-T 聚 焦 2030 网络的研究 . 17 (二) ITU-R 正式启动 6G 研究 . 18 六、世界各国 6G 研究进展 . 19 (一)中国 . 19 (二)美国 . 20 (三)韩国 . 21 (四)日本 . 22 (五)英国 . 23 (六)芬兰 . 24 七、我国推进 6G 研发的相关建议 . 25 (一)加大 6G 候选频段研究力度 . 25 (二)推进 6G 国际化合作与发展 . 25 (三)突破 6G 潜在关键技术 . 26 一、前言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 人工智能 ( AI) 、 VR/AR、三维 ( 3D) 媒体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产生了巨大的传输数据。资料显示, 2010 年全球移动数据流量为 7.462 EB /月,而到 2030 年,这一数字将达到 5016 EB /月,移动数据流量的快速增长对移动通信系统的迭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在制造、交通、 教育、医疗和商业等社会的各个领域,智能化正成为不可逆 的趋势。为了实现智慧城市的愿景,数百万个传感器将被嵌 入到城市中的车辆、楼房、工厂、道路、家居和其他环境中, 需要具有可靠连接性的无线高速通信方式来支持这些应用。 随着通信需求的提升,移动通 信从 1G 逐步发展至现在的 5G, 并且 5G 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大规模部署。 5G 与 4G 相比,能够提供新功能并实现更好的服务质量 ( QoS) 。尽管如此,以数据为中心的智能化系统的快速增长对 5G 无线系统的能力带来了巨大挑战。例如要保证虚拟现实 ( VR) 设备良好的用户体验,至少需要 10 Gbps 的数据速率,这已经是超越 5G( B5G) 后才能实现的目标。为了克服 5G 应对新挑战的性能限制,需要开发具有新功能特性的 6G 无线系统。一方面, 6G 要实现对传统蜂窝网络所有功能的融合,例如支持网络致密化、高吞吐量、高可靠性、低能耗以及大规模连接。另一方面, 6G 将运用新技术实现服务和 业务的拓展,包括 AI、智能可穿戴设备、自动驾驶汽车、扩展现实( XR) 和 3D 投影等。 本白皮书将从 6G 愿景、 6G 应用场景、 6G 网络性能指标、 6G 潜在关键技术、国际组织和各国 6G 研究进展等方面展开讨论,并提出加快我国推进 6G 研发的相关建议。 二、从 5G 走向 6G:打通虚实空间泛在智联的统一网络 自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移动通信基本上以十年为周期 出现新一代革命性技术 ( 如图 1 所示 ) ,持续加快信息产业的迭代升级,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如今已成为连接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信息网络。从应用和业务层面来看, 4G 之前的移动通信主要聚焦于以人为中心的个人消费市场, 5G 则以更快的传输速度、超低的时延、更低功耗及海量连接实现了革命性的技术突破,消费主体将从个体消费者向垂直行业和细分领域全面辐射。特别是在 5G 与人工智能、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后,能够进一步赋能工业、医疗、交通、传媒等垂直行业,更好地满足物联网的海量需求以及各行业间深度融合的要求,从而实现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的飞跃。 图 1 移动通信的演进历程( 1G6G) 5G 的目标是在满足个人用户信息消费需求的同时,向社会各行业和领域广泛渗透,实现移动通信网络从消费型应用向产业型应用的升级。尽管当前 5G 尚未大规模应用和深入渗透,但从 5G 标准的规范来看,仍然在信息交互方面存在空间范围受限和性能指标难以满足某些垂直行业应用的不足。例如,从通信网络空间覆盖范围看, 5G 仍然是以基站为中心的发散覆盖,在基站所未覆盖 的沙漠、无人区、海洋等区域内将形成通信盲区,预计 5G 时代仍将有 80%以上的陆地区域和 95%以上的海洋区域无移动网络信号。此外, 5G 的通信对象集中在陆地地表 10km 以内高度的有限空间范围,无法实现 “ 空天海地 ” 无缝覆盖的通信愿景。从行业应用的网络性能需求看,更大的连接数密度、更大的传输带宽、更低的端到端时延、更高的可靠性和确定性以及更智能化的网络特性,是移动通信网络与垂直行业融合应用得以快速推广和长远发展的必然需要。例如,对于智能工厂, 6G 能够 将时延缩减至亚秒 ( 100 个 /人 ) 在人体的广泛应用,对重要器官、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肌肉骨骼、情绪状态等进行精确实时的 “ 镜像映射 ” ,形成一个完整人体的虚拟世界的精确复制 品,进而实现人体个性化健康数据的实时监测。此外,结合 核磁、CT、彩超、血常规、尿生化等专业的影像和生化检查 结果,利用 AI 技术可对个体提供健康状况精准评估和及时 干预,并且能够为专业医疗机构下一步精准诊断和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二)空中高速上网 为了给乘客提供飞机上的空中上网服务, 4G/5G 时代通 信界为此做过大量的努力,但总体而言,目前飞机上的空中上网服务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当前空中上网服务主要有两种模式 地面基站模式和卫星模式。如采用地面基站模式,由于飞机具备移动速度快、跨界幅度大等特点,空中上网服务将面临高机动性 、多普勒频移、频繁切换以及基站覆盖范围不够广等带来的挑战。如采用卫星通信模式,空中上网服务质量可以相对得到保障,但是成本太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6G 将采用全新的通信技术以及超越 “ 蜂窝 ” 的新颖网络架构,在降低网络使用成本的同时保证在飞机上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空中高速上网服务 。 (三)基于全息通信的 XR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 AR/VR) 被业界认为是 5G 最重要的需求之一。影响 AR/VR 技术、应用和产业快速发展的一大因素是用户使用的移动性和自由度,即不受所处位置的限制,而 5G 网络能够提升这一性能。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 可以预期 10 年以后( 2030) ,信息交互形式将进一步又 AR/VR 逐步演进至高保真扩展现实( XR)交互为主,甚至 是基于全息通信的信息交互,最终将全面实现无线全息通信。 用户可随时随地享受全息通信和全息显示带来的体验升级 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乃至情感将通过高保真 XR 充分被调动,用户将不再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以 “ 我 ” 为中心享受虚拟教育、虚拟旅游、虚拟运动、虚拟绘画、虚 拟演唱会等完全沉浸式的全息体验。 (四)新型智慧城市群 随着数字时代的不断演进,通信网络成为智慧城市群不可或缺的公共基础设施。对城市管理部门而言,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是重要职责。目前,由于不同的基础设施由不同的部门分别建设和管理,绝大部分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信息感知、传输、分析、控制仍处于各自为政现状,缺 乏统一的平台。作为城市群的基础设施之一, 6G 将采用统 一网络架构,引入新业务场景,构建更高效更完备的网络。 未来 6G 网络可由多家运营商投资共建,采用网络虚拟化技 术、软件定义网络和网络切片等技术将物理网络和逻辑网络 分离。人工智能 ( AI) 深度融入 6G 系统,将在高效传输、 无缝组网、内生安全、大规模部署、自动维护等多个层面得到实际应用。 (五 ) 全域应急通信抢险 6G 将由地基、海基、空基和天基网络构建成分布式跨地域、跨空域、跨海域的空 天 海 地一体化网络。到 2030 年以后, “ 泛在连接 ” 将成为 6G 网络的主要特点之一,完成在沙漠、深海、高山等现有网络盲区的部署,实现全域无缝覆盖。依托其覆盖范围广、灵活部署、超低功耗、超高精度和不易受地面灾害影响等特点, 6G 通信网络在应急通信抢险、 “ 无人区 ” 实时监测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例如,在发

注意事项

本文(2020年6G概念及愿景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番茄酱)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