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通信行业深度研究:掘金亿物互联,把握三波浪潮.pdf

  • 资源ID:105208       资源大小:4.74MB        全文页数:4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人民币10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人民币1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通信行业深度研究:掘金亿物互联,把握三波浪潮.pdf

- 1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市场数据(人民币) 市场优化平均市盈率 18.90 国金通信指数 6525 沪深300指数 4073 上证指数 2988 深证成指 11498 中小板综指 10791 相关报告 1.5G、云、万物互联三条主线下的投资机遇-通信行业2020年., 2019.12.2 2.医疗信息化行业深度:大市场,大机遇-医疗信息化行业首次覆盖报., 2019.11.29 3.华为事件迎来重大转机,科技股“红七月”可期-华为事件迎来重大., 2019.7.1 4.服务器行业高景气趋势不变,建议把握龙头崛起机遇-国金通信周观., 2019.6.25 5.金融 IT行业深度:优质赛道,首选龙头-国金计算机,2019.5.17 罗露 分析师 SAC执业编号:S1130520020003 luolugjzq 孟林 联系人 menglingjzq 掘金亿物互联,把握三波浪潮 投资建议 行业策略:物联网是 ICT 领域未来三十年最大的投资机遇。在技术升级、巨头入局、政策推动三力驱动下,行业将保持快速增长。我们建议从产业链演进规律出发,把握好连接变现、流量变现和应用变现三波投资浪潮。当前还处于连接变现的初级阶段 ,建议重点关注感知层的芯片、传感、模组和终端龙头厂商;未来流量和应用变现的空间更广阔,建议重点布局边缘计算、物联网平台和大颗粒应用场景中的领军企业。 重点标的: 移远通信(无线模组)、移为通信(定位终端)、和而泰(智能家居)、浪潮信息(边缘服务器)、虹软科技(视觉 AIoT) 行业观点 物联网产业处于行业规模复制突破前夕。要素具备产业即将进入规模复制阶段,物联网连接数全球从百亿向千亿、国内从十亿向百亿进发。1)技术升级:5G 商用和 WiFi6 普及,车联网和工业物联网得到加速。云计算、AI、区块链等技术与物联网结合,提高了应用服务的价值。2)巨头入局:感知层,中国势力崛起,芯片、模组等硬件价格下降具备规模商用条件。网络层,19 年中国已建成 NB-IoT基站 90 万个,5G基站约 15 万个,物联网网络世界领先。应用层,互联网巨头从 2C走向 2B,传统龙头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向垂直行业赋能。 3)政策推动:2B 端和 2G 端政策强力催化,智慧城市、物联网医疗等大颗粒市场被激活,2C端需求驱动显现。 工业级物联网是未来行业主要驱动力,智能家居和智能楼宇连接数增量最大。GSMA 预计未来五年全球连接数将从 100 亿增长到 250 亿,主要驱动力来自于工业级应用,从细分领域来看,智能家居和智能楼宇的连接数增量最大,分别增长 32亿和 50 亿。未来可见成规模的物联网场景有智慧城市、智能家居、车联网、工业物联网等。2023 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 389 亿美元,智能安防、公用事业、智能交通、共享经济等场景多点开花。智能家居 2023 年预计达到万亿规模,全屋智能落地,在线教育、远程医疗有望实现突破。5G 规模商用赋能车联网开启高增长,C-V2X 为核心价值链,预计 20 年全球 V2X 市场将突破 6500 亿,中国突破 2000 亿。2023 年全球工业物联网市场规模预计可达3100亿美元,华为近期推出 5G工业模组中间件,将加速 5G在千行百业的规模商用。 把握好连接-流量-应用变现三次投资浪潮,重点布局产业链领军企业。物联网是将传统设备先“智能化”再“联网化”,我们从量价两方面解构,估计当前市场规模在 2000亿元左右,到 2025年达到万亿左右。第一波连接变现,感知层价值占比在 30%+,核心受益玩家是传感、芯片、模组、终端等硬件厂商。第二波流量变现,运营商、云计算产业链获取流量红利,边缘云和边缘智能将成为新的产业方向。第三波应用变现,短期看应用变现通道打通,聚焦平台商和集成方案提供商;长期看泛在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推动“结果经济”商业模式落地,具备行业know how、连接规模和数据智能优势的玩家将成为最大赢家。 风险提示 技术成熟缓慢;政策落地进度低于预期;需求侧接受度低。 2020年 02月 26日 创新技术与企业服务研究中心 通信行业研究 增持(维持评级) ) 行业深度研究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深度研究 - 2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内容目录 1. 产业链成熟,物联网进入垂直行业突破阶段 . 5 1.1历史回顾:萌芽导入期、技术沉淀期、市场验证期.5 1.2 现状分析:国内物联网连接数从十亿向百亿级进发 .6 1.3未来展望:实现垂直领域的商业突破,再向其他行业复制 .6 2.技术升级、巨头入局、政策推动三力驱动 . 7 2.1 技术:通信技术驱动行业扩容,云计算、AI等提高应用服务价值 .7 2.2 巨头:全产业链上巨头大规模入局 . 11 2.3政策:To B/To G 端政策驱动大,To C端需求驱动显现 .13 3.大颗粒应用场景展望 . 15 3.1 智慧城市:智能安防、公用事业、智能交通、共享经济多点开花 .16 3.2智能家居:全屋智能落地,远程医疗实现突破.18 3.3 车联网:车路协同化发展,C-V2X为核心价值链 .20 3.4工业物联网: 5G掀起工业物联网产业变革 .21 4.行业空间测算:厘清物联网增量市场 . 23 4.1物联网是将传统设备“智能化”再“联网化”.23 4.2物联网产业链价值多分布在平台与应用 .24 4.3从量和价两方面解构物联网市场规模.24 5.行业策略与投资建议 . 27 5.1整体策略:把握三波投资浪潮,重点布局产业链领军企业 .27 5.2连接变现:规模为王,关注传感、芯片、模组、终端龙头厂商 .27 5.3流量变现:运营商和云产业链充分受益,边缘计算崛起.30 5.4应用变现:长期走向“结果经济”,短期物联网平台商和集成商受益 .33 6.重点公司 . 35 6.1移远通信:模组行业龙头,全球销售体系完善.35 6.2移为通信:小而美的物联网终端厂商,具备全球竞争力.35 6.3乐鑫科技:WiFi MCU通信芯片龙头,开源生态铸就壁垒 .36 6.4华润微电子:全产业链一体化,提前布局物联网传感器及控制器.36 6.5高新兴:战略聚焦车联网及公安业务,转型蜕变再出发.37 6.6博通集成:深耕无线通讯十余年,ETC和IoT 支撑业绩节节高升 .37 6.7和而泰:深耕智能控制器业务,毫米波乘5G+卫星互联网东风.38 6.8浪潮信息:乘风而起,进击全球第一.38 6.9虹软科技:视觉算法为器,开拓 AIOT 大市场 .39 6.10鸿泉物联:专注车联网市场十年,引领商用车联网系统市场.40 6.11乐心医疗:可穿戴+云服务的健康IoT龙头,外延并购TWS业务 .40 7.风险提示 . 41 yRsOuM7NcM6MpNrRtRmMiNrRsQjMnPoR9PpPxPuOrQsMNZrQtN行业深度研究 - 3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目录 图表1 :物联网发展历程. 5 图表2 :全球物联网连接数预测 . 6 图表3 :国内物联网连接数预测 . 6 图表4 :物联网当前在于垂直领域的专业突破 . 6 图表5 :物联网产业链关键环节 . 7 图表6 :5G三大应用场景. 8 图表7 :5G三大应用场景带来增量市场(万亿美元). 8 图表8 :全球蜂窝物联网连接数(单位:百万). 9 图表9 :全球蜂窝物联网连接数分布(单位:%) . 9 图表10 :WiFi6技术升级 . 9 图表11 :WiFi芯片市场规模. 10 图表12 :物联网产生庞大数据量 . 11 图表13 :MEMS传感器价格下降 . 12 图表14 :无线模组价格下降 . 12 图表15 :4G基站建设情况:万座 . 12 图表16 :NB-IoT基站建设情况:万座. 12 图表17 :三大运营商物联网布局 . 13 图表18 :物联网行业政策梳理(国家层面). 14 图表19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项目 . 14 图表20 :物联网医疗市场规模. 15 图表21 :物联网应用场景. 15 图表22 :工业级物联网是主要驱动力 . 16 图表23 :智能家居和智能楼宇连接数增长最快 . 16 图表24 :2023年中国智慧城市技术投资达390亿美元. 16 图表25 :投资重点领域为智能电网、安防和智能交通. 16 图表26 :2020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有望达15万亿 . 17 图表27 :我国安防行业总产值2020年有望超9000亿元. 17 图表28 :NB-IoT下游应用 . 17 图表29 :智能水表产量及渗透率 . 17 图表30 :我国智慧停车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 18 图表31 :2018年我国共享经济多领域高速增长. 18 图表32 :联网POS机保有量 . 18 图表33 :2023年全球智能家居规模达到1570亿美元 . 19 图表34 :2023年智能家居区域占比 . 19 图表35 :全球智能音箱出货量(百万台) . 19 图表36 :从智能单品到全屋智能 . 19 图表37 :中国远程医疗市场规模(亿元) . 20 行业深度研究 - 4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38 :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百万台). 20 图表39 :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预测(亿元). 20 图表40 :车联网从LTE-V2X向5G-V2X跨越 . 20 图表41 :车联网产业链梳理 . 21 图表42 :2023年全球工业物联网规模达3100亿美元 . 22 图表43 :我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2020年达7700亿元. 22 图表44 :2018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2 图表45 :我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维持30%以上增速 . 22 图表46 :华为5G工业模组 . 23 图表47 :物联网是将传统设备“智能化”再“联网化” . 24 图表48 :物联网产业链价值分布(电信) . 24 图表49 :物联网产业链价值分布(麦肯锡). 24 图表50 :物联网连接数(单位:亿) . 25 图表51 :物联网产业链市场规模测算 . 26 图表52 :物联网产业链市场空间预测(20192025) . 26 图表53 :物联网三次投资浪潮. 27 图表54 :全球Top 30厂商占据MEMS市场约90%份额 . 28 图表55 :物联网MCU占比(亿) . 28 图表56 :全球MCU市场竞争格局 . 28 图表57 :中国MCU市场竞争格局 . 29 图表58 :国内主要物联网MCU公司营收(单位:亿元) . 29 图表59 :基带芯片玩家格局变化 . 29 图表60 :2019Q2全球基带芯片市场份额 . 30 图表61 :乐鑫科技WiFi MCU市场份额第一. 30 图表62 :2018年全球蜂窝模组出货量市场份额. 30 图表63 :国内厂商增速远高于国外厂商. 30 图表64 :三大运营商物联网连接数及收入 . 31 图表65 :三大运营商连接数已突破10亿. 31 图表66 :全球运营商物联网连接比例 . 31 图表67 :边缘计算:物联网时代云计算的延伸和扩展. 32 图表68 :边缘计算七大类市场玩家及其战略布局方向. 32 图表69 :阿里巴巴跨产业链优势进行生态合作、连接碎片化服务,商业创新33 图表70 :亚马逊以AI+云开辟无人售货体验店,技术创新驱动生态新商业 . 34 图表71 :物联网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业务布局. 34 行业深度研究 - 5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产业链成熟,物联网进入垂直行业突破阶段 过去的三十年,是互联网得到极大发展的三十年。伴随着互联网的萌芽、发展、繁荣,诞生了一批伟大的互联网公司。截至 2019年底,全球市值最大的前十家公司有七家是互联网公司:微软、亚马逊、苹果、谷歌、脸书、阿里巴巴和腾讯。随着全球物的连接数超越人的连接数,物联网正在成为跨行业、跨国别的新一代商业基础设施,有望成为ICT领域未来三十年最大的投资机遇。 1.1历史回顾:萌芽导入期、技术沉淀期、市场验证期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因特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发展历史悠久,可分为三个阶段: 萌芽导入期(19822008年): 1982年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一个程序员,发明了互联网可乐自动售卖机,这是可追溯的最早的物联网设备。1999 年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中首次提出“物联网”的概念;2008 年第一届国际物联网大会举行,物联网设备数量首次超过人口数量。在这阶段主要是物联网相关概念的导入和早期物联网设备的连接。 技术沉淀期(20082016 年): 2013 年谷歌眼镜发布,物联网和可穿戴技术发生革命性的进步,到 2016 年左右物联网产业生态各种要素已具备。在这个时期,主要是一些传感、通信等技术试错和沉淀。MEMS 传感的普遍使用,通信技术由 WiFi1 升级到 WiFi6,2G 升级到 5G,一些新的物联网应用如可穿戴、智能家居等火爆出现。 市场验证期(20162019 年): 2016-2017 年物联网产业链上的各种要素已基本完善,2017-2018 年物联网对于国民经济产业变革的规模效应初显,2018-2019年是市场对物联网技术方案落地验证的开启之时。当前,技术、政策和产业巨头的推动对于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依然重要,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市场需求因素的影响正在增强。 图表1:物联网发展历程 来源:信通院,国金证券研究所 行业深度研究 - 6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2 现状分析:国内物联网连接数从十亿向百亿级进发 物联网产业链要素具备,进入连接放量期。据 GSMA 预测,2015 年全球物联网连接数达 52亿,2020年为 126亿,2025年预计可达 252亿。10年内全球物联网连接数增长 4 倍。据 MaChina 预测,中国物联网连接数由 2015 年的不到10 亿,发展到 2020 年超过 70 亿,主要增量市场在蜂窝类的和非蜂窝类LPWAN。物联网行业景气度持续,预计未来是物联网做大连接的5年。 图表2:全球物联网连接数预测 图表3:国内物联网连接数预测 来源:GSMA,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源:MaChina Research,国金证券研究所 1.3未来展望:实现垂直领域的商业突破,再向其他行业复制 物联网战略演进路径为连接、使能、业务。随着我国物联网从百万连接到千万连接,现在已经达到十亿级连接,产业已跨越起步和发展初期,处于突破前夕,未来要进入到规模复制阶段。 图表4:物联网当前在于垂直领域的专业突破 来源:麦肯锡,华为,国金证券研究所 0%5%10%15%20%25%050100150200250300全球物联网连接数(亿) 增长率 0.95 1.6 3.43 7.7 12.71 18.42 07 0.11 0.56 2.13 4.15 6.38 5.91 7.05 11.01 21.13 32.67 43.22 0.36 0.28 0.96 1.8 2.59 3.54 010203040506070802015 2016 2017 2018E 2019E 2020E蜂窝类(2/3/4/5G/NB-IoT/eMtc) 短距离(WiFi/蓝牙/PLC等) 非蜂窝LPWAN 其他(卫星/光纤等) 行业深度研究 - 7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起步:起始于 M2M 专业应用。物联网发展初期基于孤立的垂直架构,连接碎片化,多依靠传感器、远程采样、A/D 转换、监控中心等方式实现控制,例如电力、冶金、石化、铁路等领域的数据采集、集中监控。 发展:IoT连接和云平台使能。云计算技术的成熟,物联网由M2M的点对点的连接方式变成云平台的大连接模式。物联网厂商既能实现 IoT 连接,还能提供个人、家庭、行业的云服务,智能家居、车联网、智能抄表商业落地迅速。 突破:IoT 垂直应用商业突破。物联网在物不在网,垂直领域实现商业突破是2020 年 IoT 的核心和关键。在连接与平台建设到位之后,基于云平台、数据算法和AI 在垂直专业的深入,集成商在垂直应用领域运用专业知识内化成集成化软件。在一些典型业务,如安防、智能交通、工业4.0、智能物流、公用服务设施等领域有望率先实现商业突破。 复制:IoE 水平平台能力延展。物联网不仅要实现在垂直应用的商业突破,还要将一个行业的成功经验复制到其他行业中,最终达到万物互联。万物互联是物联网的超集,要实现“人、流程、数据、事物、服务的智能连接”,达到一个交互性强、平台开放的物联网生态。 2.技术升级、巨头入局、政策推动三力驱动 2.1 技术:通信技术驱动行业扩容,云计算、AI等提高应用服务价值 物联网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四个环节,每个环节技术的发展都推动物联网产业的前进,当前技术的升级主要体现在网络层和应用层上。网络层面上,2019年 5G的商用和 WiFi6的推动进一步升级通信网络,原来进展缓慢的车联网和工业物联网得到加速。应用层面上,云计算、AI、区块链等技术与物联网的结合,提高了应用服务的价值。 图表5:物联网产业链关键环节 来源:wind,分析师整理,国金证券研究所 (1)5G三大应用场景,催化物联网应用的成熟 物联网蜂窝通信技术引爆新应用。1995-2015 年,20 年的时间内蜂窝 IoT 技术缺乏创新,80%的 CIoT 连接仍依靠 GSM。2016 年 NB-IoT 打破了蜂窝技术发展IoT的关键瓶颈,具有低功耗、广覆盖、海量连接等特点,推动 CIoT连接增行业深度研究 - 8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长 15倍。随着 NB-IoT 逐步划入 5G 标准,将驱动智慧城市、智能家居、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领域跨越式发展。 5G三大应用场景为物联网行业扩容。5G时代定义了三大场景: 1) eMBB:增强型移动宽带。5G 速率较 4G 全方位提升,下行峰值速率可达20Gbps,上行峰值速率可能超过 10Gbps,那些对网络速度要求很高的业务能够在5G时代推广,如云VR、实时直播、安防监控等。 2) uRLLC: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5G支持单向空口时延最低 1ms级别、高速移动场景下可靠性 99.999%的连接。5G 的超低时延的特性可以支持敏感业务的调度,为车联网、工业控制、智能电网等垂直行业,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网络连接。特别助力于无人驾驶业务走向现实(3G 响应为 500ms,4G为50ms,5G要求0.5ms)。 3) mMTC:海量连接。5G 网络每平方公里百万级的能力和多种连接方式,拉近了万物的距离,实现人与万物的智能互联。5G为 B端用户或智能设备提供网络切片、边缘计算等技术,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楼宇等广连接的应用更容易实现。 据信通院的测算,预计 5G 对我国经济活动增量市场达 12.3 万亿美元。其中eMBB 主要用于虚拟现实、超高清视频等文娱领域,将驱动 4.4 万亿美元的经济活动;mMTC 主要在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领域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将驱动3.6 万亿美元的经济活动;uRLLC 主要支持工业自动化、自动驾驶汽车、远程医疗等,将驱动4.3万亿美元的经济活动。 图表6:5G三大应用场景 图表7:5G三大应用场景带来增量市场(万亿美元) 来源:ITU,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源:信通院,国金证券研究所 NB-IoT/eMTC 或纳入 5G标准,规模化商用在即。现在使用的低功耗广域物联网(LPWAN)基本依靠 NB-IoT 和 eMTC,NB-IoT 每平方公里大约覆盖 4000个终端,5G mMTC场景,ITU给出的指标要求每平方公里100万的终端,远超过 NB-IoT 的覆盖强度。但是根据现实情况来看,很少有用户需要每平方公里接入 100 万终端。现在实际的商用网络最多也就 1000 个终端,NB-IoT 完全满足 ITU关于 5G 物联网低功耗广覆盖的愿景和需求。因此在物联网应用还不明确的情况下,推动 mMTC 全新技术的投入不经济。3GPP 也是希望继续利用NB-IoT/eMTC的演进,并提出将现有的NB-IoT/eMTC标准纳入5G物联网。若提案最终复核通过,那么在2020年6 月份的 ITU 会议之后,NB-IoT 将正式成为 5G mMTC 的一个可以演进的方向。 NB-IoT/eMTC 将成为主流蜂窝物联网连接方式。从目前数据来看,全球蜂窝物联网连接数主要来自于传统的2G/3G/4G,在未来7年中,传统蜂窝网络依然会承载大量物联网连接,但 NB-IoT/eMTC会逐渐超过 2G/3G/4G成为主流连接方式。从 GSMA的预测数据中可以看出,2018年底,通过 2G/3G/4G连接的物4.4 3.6 4.3 00.511.522.533.544.55eMBB mMTC uRLLC行业深度研究 - 9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联网终端数量在 6.94亿左右,通过 NB-IoT/eMTC这些基于授权频谱 LPWAN技术连接的终端数为 6600 万。到 2025 年,2G/3G/4G 物联网连接数会增加到13 亿,而 NB-IoT/eMTC 连接数则增加到 18 亿,占比从 2018 年的 9%上升到2025年的42%。 图表8:全球蜂窝物联网连接数(单位:百万) 图表9:全球蜂窝物联网连接数分布(单位:%) 来源:GSMA,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源:GSMA,国金证券研究所 (2)WiFi6技术全面升级,剑指物联网应用 WiFi6 标准落地,技术全面升级。WiFi联盟于 2019年 9月正式推出 WiFi6 认证计划,意味着 WiFi6的标准正式统一落地,相比上一代的 WiFi 5,WiFi全面升级: 1) 速度快:WiFi 6 最大传输速率由前者的 3.5Gbps,提升到了 9.6Gbps,理论速度提升了近3倍; 2) 频段广:WiFi 5只涉及5GHz,而WiFi6则覆盖2.4/5GHz,完整涵盖低速和高速设备; 3) 调制模式:WiFi6 支持 1024-QAM,高于 WiFi5 的 256-QAM,数据容量更高,意味着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 4) 新技术:WiFi 6 加入了新的 OFDMA 技术,支持多个终端同时并行传输,有效提升了效率并降低延时,其数据吞吐量大幅提升。 图表10:WiFi6技术升级 WiFi4 WiFi5 WiFi6 协议 802.11n 802.11ac 802.11ax Wave1 Wave2 年份 2009 2013 2016 2018 频段 2.4GHz、5 GHz 5 GHz 2.4 GHz、5 GHz 最大频宽 40 MHz 80 MHz 160MHz 160 MHz 最高调制 64 QAM 256 QAM 1024 QAM 单流带宽 150 Mbps 433 Mbps 867 Mbps 1200 Mbps 最大带宽 600 Mbps 3466 Mbps 6933 Mbps 9.6 Gbps 最大空间流 4×4 8×8 8×8 来源:WiFi联盟,国金证券研究所 WiFi6性价比更高,将在室内场景大放异彩。当前的WiFi路由器支持多达250台设备同时连接,WiFi6 的路由器能够同时支持多达 1024台设备,有助于将物05001000150020002G/3G/4G NB-IoT/LTE-M2018 202591% 9% 58% 42% 2G/3G/4G NB-IoT/LTE-M行业深度研究 - 10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联网设备高密度地连接到单个路由设备上。WiFi在生活中的应用占总体的 70%,这个数据和规模是 5G的两倍,如果需要通过 5G实现这些连接,运营商需要建设很大基站,投入巨大成本,WiFi 和 5G 将共存互补。对于家庭和小企业这样的场景,WiFi 6 可以证明是理想的,意味着单个无线路由器就足以连接大量物联网设备,相较于5G来说更经济。 搭载 WiFi6的终端趋多,WiFi6 芯片将迎来井喷。WiFi 6全面出现在路由器设备中,TP-Link、Arris和D-link都在网状路由器系统中添加了WiFi6。目前已有多款移动端的设备搭载 WiFi6,iPhone11 和 11 专业版,其中包括 WiFi

注意事项

本文(通信行业深度研究:掘金亿物互联,把握三波浪潮.pdf)为本站会员(认真的孩子)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