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油气绿色开发与利用:炼油和乙烯行业.pdf
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研究项目 (简称绿色带路项目 )绿色发展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内涵,目的是保护公众健康,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支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绿色低碳和包容性发展。 NRDC 自 2016 年启动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研究项目(简称绿色带路项目),研究和制定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在相关重点行业产能合作中的低碳发展方案、政策措施、实施路径和相关机制;建立绿色金融产能合作中的投资机制,分享中国有关行业低碳绿色的技术和经验,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实现;并作为发起机构之一建立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平台”,促进“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研究和信息的分享。合作伙伴包括各有关行业国家核心智库、行业协会、大学等。自然资源保护协会( NRDC)是一家国际公益环保组织。NRDC 拥有 500 多名员工,以科学、法律、政策方面的专家为主力;以及约 300 万会员及支持者。自 1970 年成立以来,NRDC 一直在为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及公众健康而进行不懈努力。 NRDC 在美国、中国、印度、加拿大、墨西哥、智利、哥斯达黎加、欧盟等国家及地区开展工作,并在中国的北京、美国的纽约、华盛顿、芝加哥、洛杉矶、旧金山以及蒙大拿州的波兹曼等地有常设办公室。请登录网站了解更多详情 nrdc/。绿色带路项目系列报告巴黎协定背景下“一带一路”电力投资的机遇与挑战“一带一路”重点区域(国家)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研究报告“一带一路”可再生能源发展合作路径及其促进机制研究东盟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及重点案例国研究中国高耗能行业“一带一路”绿色产能合作发展报告“一带一路”电力综合资源规划研究中国对外援助综合管理机构改革研究中国能源气候管理机构改革研究更多信息和报告下载,请访问:nrdc/work?cid=92&cook=2煤控研究项目系列报告水泥行业“十三五”煤控中期评估及后期展望“十三五”时期重点部门煤控中期评估及后期展望钢铁行业“十三五”煤控中期评估与后期展望“十三五”电力煤控中期评估与后期展望中国煤炭行业“十三五”煤控中期评估及后期展望现代煤化工 “十三五”煤控中期评估及后期展望煤炭转型中的就业问题研究中国煤控项目“十三五”中期评估与后期展望研究报告中国散煤综合治理调研报告 2018中国大气污染防治回顾与展望报告 2018中国现代煤化工的煤控实施与产业发展煤炭行业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如何实现煤炭行业的公正转型气候变化风险及碳社会成本研究报告中国实现全球 1.5目标下的能源排放情景研究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水泥行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深化供给侧改革,助推实现部门积极煤控目标建筑领域煤炭消费控制潜力及实施路径研究持续推进电力改革 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执行报告中国散煤综合治理调研报告 2017钢铁行业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和政策研究水泥行业煤控战略(计划)实施研究中国散煤治理调研报告 2017中国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关键问题研究城市低效燃煤总量配额交易政策建议报告“去产能”政策对煤炭行业造成的就业影响研究“十三五”电力行业控煤政策研究煤化工产业煤炭消费量控制及其政策研究执行报告建言“十三五”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规划研究报告行业部门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研究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的协同效应城市煤炭总量控制方案政策和案例研究省域温室气体总量控制与煤炭总量控制相互作用分析碳排放控制与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的约束及相互影响建筑领域煤炭(电力)消费总量控制研究基于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的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能源转型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下的金融政策研究煤炭消费减量化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和可避免成本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的就业影响未完待续,请见封三3“一带一路”油气绿色开发与利用“一带一路”油气绿色开发与利用炼油和乙烯行业OIL AND GAS GREEN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IN BELT AND ROAD COUNTRIES OIL REFINING AND ETHYLENE SECTORS主要编写人员课题负责人庞广廉课题研究人员李寿生 曾坚 庞广廉 王瑜 汪泽 朱润民 姚桂华 郑宝山 马湘山 吴怡 台向敏 余海舰 陈晨课题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2019 年 6 月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研究项目4目录执行摘要 6Executive Summary 101. 项目背景和意义 161.1 项目背景1.2 研究意义2. 世界炼油乙烯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192.1 世界炼油和乙烯行业发展现状和展望2.2 世界炼油和乙烯行业节能减排降绿色发展现状和分析2.3 中国炼油行业发展现状及能力水平分析2.4 中国乙烯行业发展现状及能力水平分析2.5 中国炼油和乙烯行业技术服务能力水平分析3. 带路国家炼油和乙烯产能合作分析 375“一带一路”油气绿色开发与利用3.1 带路沿线国家炼油行业发展现状3.2 带路国家乙烯产业发展状况3.3 带路沿线国家炼化技术和装备水平现状3.4 中国与带路国家炼油和乙烯产能合作现状和前景分析3.5 重点国家炼油和乙烯行业现状和合作前景分析 4. 炼油和乙烯与带路沿线国家的合作重点 554.1 炼油和乙烯产能合作重点4.2 炼油和乙烯项目和技术合作重点4.3 炼化工程服务、装备制造及催化剂出口合作重点4.4 炼油和乙烯行业产能合作路径5. 带路炼油和乙烯绿色发展思路、指标体系和建议 605.1 带路绿色产能合作发展思路5.2 带路绿色产能合作的原则5.3 带路绿色产能合作指标体系研究6. 风险分析及应对 737. 保障措施研究 75参考文献 77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研究项目6执行摘要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产业关联度高、产品覆盖面广,对稳定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保障国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同时石油化工属高耗能、高耗水行业,要发展就必须改变发展模式,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规范石化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在全球石化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绿色发展已成为科技革命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方向,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处在工业化的关键时期,资源禀赋好、人口数量多、市场潜力大,具有发展石油和化学工业的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和市场优势。发展石油和化学工业能够为纺织、轻工、建筑、电子信息、汽车等下游行业提供能源和原材料,加快工业化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近年来,我国炼油和乙烯行业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 “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初见成效,为解决环保等生态问题以确保带路油气国际产能合作能够顺利实施并给沿线国家带来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降低项目投资风险,造福全人类,研究建立带路炼油和乙烯行业绿色国际产能合作指引、指标体系、清洁绿色生产工艺、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和化工园区意义重大,为企业国际产能合作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搭建政府、社会与企业良好互动协调机制,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建立健全带路油气绿色开发与利用配套保障机制。 一、世界炼油乙烯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世界炼油格局持续调整,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新建炼厂向大型化一体化发展,新增炼油产能绝大部分位于亚太和中东,美国炼油业受益于“页岩革命”带来的成本优势,出现明显增长态势;欧洲炼油能力在经过前几年的萎缩关停潮后已保持平稳发展;未来世界炼油工业的发展重心还将继续向具有市场优势和资源优势的地区转移。乙烯是化学工业之母,产业链涵盖范围极广,表征了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行业实力,全球乙烯产能主要分布在亚洲、北美、中东和欧洲,全球乙烯下游消费结构中,聚乙烯7“一带一路”油气绿色开发与利用为最大下游产品,维持在 60% 左右;其次为乙二醇,占比约 17%。从未来需求增量看,聚乙烯将是乙烯下游消费中最大的支撑力量。清洁始于设计,全球炼油和乙烯行业的节能环保、污染排放标准和要求地区差异比较大。欧盟、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引领行业节能环保及污染排放的先进技术和标准。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炼油和乙烯产能大国,在行业节能环保和污染排放方面制定了先进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挥了良好的衔接作用。目前中国的油品质量标准已领先于多数发展中国家,油品质量标准整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根据测算和检测,油品从国 5 提高到国 6 汽油车尾气颗粒物排放降低 10%,氮氧化物和有机废气降低8-12%,柴油车尾气颗粒物排放降低9.1%,氮氧化物降低4.6%。近年来,烯烃原料多元化发展势头迅猛,行业竞争加剧,竞争态势日趋复杂,中东、北美具有低成本的竞争优势,欧美、日本、韩国等具有高端产品的竞争优势。我国烯烃产业的发展,既需要扩大能力,保证国内自给率水平,更需要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近十多年来,我国炼化工程建设企业加快“走出去”发展战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已经成为国际炼化工程建设市场上不可忽视的力量;我国石化装备制造企业已掌握炼油化工特种设备制造技术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为大型炼油、乙烯、芳烃等装置配套制造重大装备的能力,目前中国的炼化装备制造水平已经达到国际一流的水平,催化剂作为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已经成功打入国际市场,产品远销欧洲、美洲、亚洲、非洲等国际市场。二、带路国家炼油和乙烯产能合作分析从供需平衡的总体情况来看,目前带路国家原油供应量普遍大于消费量,属于原油净出口地区,其中西亚、中东、中亚、俄罗斯和蒙古属于净出口地区,东南亚、南亚和中东欧属于净进口地区。带路沿线国家炼油工业总体发展迅速,具有炼油能力较大,炼厂规模总体偏小,各国发展不均衡的特点,炼厂总体的开工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部分地区和国家炼油设施陈旧,技术水平偏低,油品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标准有待提高,炼厂升级改造合作空间大。在炼厂技术改造方面,主要包括陈旧及落后装置更新、小炼厂改扩建两个方面;在产品质量标准升级方面,随着环境标准的日益严格,需要进行大量的产品升级改造工作,2017年,带路沿线64个国家中42个国家的成品油需求量超过产量,需要依靠进口来弥补供需缺口。成品油供需缺口较大的国家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其中印度尼西亚缺口最大,成品油消费量的37.8%依靠进口,为2013万吨,其次是越南和埃及,缺口分别为 1085 万吨和 1059 万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研究项目8带路沿线各国石化工业发展参差不齐,中东、南亚、东南亚、中亚以及俄罗斯等大多数国家存在产品较为单一、大宗中低档产品为主、高档附加值产品很少、综合加工能力不强、产业链不长、深加工精加工不够等结构性问题,有进行石化产能合作的诉求。带路国家基本上没有自己的炼化技术,大多引进欧美技术,部分国家采用了我国的炼化技术;带路沿线国家自身的炼化工程建设能力比较薄弱、服务水平有限;受制于带路沿线国家的炼化产业结构及较小的市场需求空间,大部分国家炼化装备制造业较为薄弱,大型转动设备、仪表、电器及催化剂依赖进口。中国企业通过收购和投资已经获得了 13 个海外炼化项目,分布在、中亚、非洲、亚太、欧洲、中东地区,总炼油能力达到7360万吨/年,权益能力达到5167万吨/年;在境外几十个国家承揽各类工程项目,业务从施工逐步向前期咨询、设计、总承包等多元化发展,境外业务呈增长上升态势,国际市场竞争力和项目执行能力均稳步增长,品牌影响力日益显现。当前,带路沿线油气资源国为了摆脱过度依赖单一石油出口,强调发展多元化经济,特别是发展炼油石化工业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这为我国开展炼化工程、炼化技术出口提供了合作机遇。三、带路炼油和乙烯绿色发展思路和指标体系带路沿线国家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之中,发挥国内炼化企业的技术资金人才优势及带路沿线国家的资源或市场优势,在资源供应优势明显或市场潜力较好的国家建设炼化工业园区;在油品贸易量大或贸易枢纽地区建设贸易仓储基地;在未来新增炼油能力较大、扩能改造需求较多的国家建设工程技术服务基地。带路地区的投资合作面临着地缘政治、资源、市场、安全、法律等多种风险,建立重大项目的前期评估评价机制,加强对国际石油石化行业宏观走势的分析研判,加强对项目所在国的投资环境、政治风险的跟踪监测和形势预判,提高预测精准度,做好重大境外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炼油和乙烯产能大国,在行业节能环保和污染排放方面制定了与国际接轨的很高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基于中国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用能指标,炼油和乙烯带路绿色指标体系重点关注清洁生产、污染物排放和能耗指标。炼油和乙烯绿色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在明确指标体系构建目的、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影响其绿色竞争力的因素,企业绿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按照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所构建的。石化企业绿色竞争力指标体系设计的目的是衡量石化企业绿色竞争力的状况,考虑到影响绿色竞争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指标体系是从多维度、多层次性展开设置的,同时考虑了通用性和可操作性,充分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使得评价工作方便展开。9“一带一路”油气绿色开发与利用本指标体系摘录了国标中的关键指标,做为企业走出去的指导,对于带路国家新建项目,建议依据该指标体系,结合东道国的具体需求和环境承载力,因地制宜研究制定更细化的差异化的指标;对于走出去的企业,利用该绿色指标体系作为行业自律开展海外产能合作。四、风险分析和保障措施带路沿线国家地缘政治复杂,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大,对于发展的期望和诉求也大相径庭,石油被称之为工业的血液,是国民经济运行不可或缺的资源,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我们需要全面评估,制定风险应对机制,减少直至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为保障油气石化行业“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走稳,一是加强经济政策协调和发展战略对接,为参与国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共同繁荣。二是以创新增长为驱动,进一步挖掘发展新动能,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以发展包容为依托,进一步促进发展成果共享,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不同国家的人民都能享受到发展的红利,积极推动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五、建议带路海外产业布局是要在准确把握我国与带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战略的对接性、产业合作的互补性、双方企业的积极性的基础上,根据东道国的需求和环境承载力, 统筹规划、优化布局;因地制宜,尽可能采用较高的适宜的环境标准;促进采用先进、节能、环保的技术和装备;加强低碳绿色产能合作的金融支持,构建我国与带路沿线国家石化产业合作绿色、可持续、低碳的成功载体。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坚持企业为主体的原则,引导境外园区的发展始终居于科学、理性、有序的轨道内运行;二是坚持互利共赢的方向。要在规划中突出强调合作共赢,在合作实施中要关照合作双方彼此的切身利益;三是坚持集约化发展方向。集约化发展是园区生命力所在,也是园区特色所在;四是积极争取双向政策扶持,海外园区作为两国投资合作的重要载体,符合两国的利益和意愿,通过签署双边合作协议、投资保护协定和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布局带路自贸区网络,不断提高贸易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水平,为企业构建开放稳定的营商环境,争取优惠的政策,便利的投资贸易条件,快捷的物流合作优惠,金融合作政策关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研究项目10Executive SummaryWith its high degree of industrial relevance and wide product coverage, the petrochemical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pillar industry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ts role in stabilizing economic growth is highly significant, improving people's lives and safeguarding national defense.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petrochemical industry is a high water-consuming and energy-intensive industry, its development will require changes to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mode and take the road towards gree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refore, it is essential to en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etrochemical companies. Given the context of deep adjustments to the global petrochemical industry structure, green development has become the main direction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and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promote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Most of the Belt and Road countries are in a critical period of industrialization, with good resource endowments, large populations, and huge market potential. They have resource, labor, and market advantages for developing the petroleum and chemical industri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troleum and chemical industries not only provides energy and raw materials for textiles, light industry, constructio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utomobiles and other downstream industries, but can accelerate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improv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In recent years, China's oil refining and ethylene industries have continued to develop rapidly, and its industrial scale, technical level,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have all been greatly improved. “Belt and Road“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capacity cooperation has also achieved some initial progress. In order to achiev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o ensur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oil and gas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capacity cooperation in BRI countries, it is important to bring gree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these countries. This will reduce project investment risks, and will benefit all nations. It is important to study and establish guidelines for gree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to develop systematical standards, to develop clean and green production processes, and to develop green petrochemical industry bases and chemical industry parks for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capacity cooperation in BRI countries. This will create a favorabl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for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capacity cooperation, establish a sound coordina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government, society and enterprises, will actively implement green and low-carbon development, and will improve the supporting mechanisms for the gree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oil and gas in BRI count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