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报告系列:纲领规划落地,智能汽车落地元年.pdf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1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动态点评 2020年02月24日 计算机软硬件 增持(维持) 谢春生 执业证书编号:S0570519080006 研究员 021-29872036 xiechunshenghtsc 郭雅丽 执业证书编号:S0570515060003 研究员 010-56793965 guoyalihtsc 郭梁良 执业证书编号:S0570519090005 研究员 021-28972067 guolianglianghtsc 金兴 010-56793957 联系人 jinxinghtsc 1计算机软硬件: 我们对 HMS 的理解2020.02 2思创医惠(300078 SZ,增持): 互联互通使能者2020.02 3计算机软硬件: A股活跃度提升,推荐金融IT2020.02 资料来源:Wind 纲领规划落地,智能汽车落地元年 智能汽车报告系列 11部委联合出台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 近日,发改委等11 个国家部委联合出台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2018年 1 月发改委出台了征求意见稿,此正式版本与 2018 年征求意见稿相比无实质性变化,删除了 2020年目标,着重强调了 2025年发展目标。我们认为,创新发展战略是智能汽车产业的纲领性文件,为后续配套政策的落地提供了框架和方向。作为 5G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2020年有望成为智能汽车产业落地的元年。重点推荐智能驾驶标的:中科创达、虹软科技,建议关注锐明技术、鸿泉物联、德赛西威、星网宇达;重点推荐车联网标的:千方科技,建议关注万集科技、航天宏图。 2025年发展目标:标准体系基本形成,智能驾驶达到 L3L4级别 战略指出,到2025年智能汽车的战略愿景是:1)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体系将基本形成;2)实现自动驾驶L3级规模化生产,L4级在特定环境中市场化应用;3)实现 LTE-V2X 等的区域覆盖,(5G-V2X)在部分城市和高速公路逐步开展应用,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网络全覆盖。 主要任务:技术、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网络安全 1)重点突破新型电子电气架构、多源传感信息融合感知、新型智能终端、智能计算平台、LTE-V2X、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和智能汽车基础地图、云控基础平台等共性交叉技术;2)重点在数据增值、出行服务、金融保险等领域培育新的商业模式;3)推进智能化道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建设广泛覆盖的LTE-V2X、覆盖全国路网的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国家智能汽车大数据云控基础平台;4)智能汽车态势感知平台、数据安全、以及车载芯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信息系统安全将成为重要需求。 国内智能汽车产业现状:前景广阔,任重道远 智能汽车包括两大主要应用方向:自动驾驶和车联网。目前国外自动驾驶水平接近L3,国内水平接近L2,且国产车型配备的 L2功能,其供应商基本还是国外大型Tier1,如博世、大陆等。车联网领域,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玩家众多,目前面临由谁来主导、标准不统一、利益如何分配、商业模式不清晰、成本高等难题,也是接下来政策及产业需要着重去解决的问题。 投资建议 1)智能驾驶:重点推荐中科创达(智能驾驶舱)、虹软科技(视觉 AI算法,布局了DMS、ADAS等辅助驾驶),建议关注德赛西威(智能驾驶舱)、锐明技术(商用车智能视频监控)、鸿泉物联(商用车智能增强驾驶系统)、星网宇达(惯性导航);2)车联网:重点推荐千方科技(车路协同),建议关注万集科技(V2X)、航天宏图(卫星遥感大数据)。 风险提示:1、智能汽车相关细则政策推出低于预期;2、智能汽车产业技术和标准制定突破低于预期;3、宏观经济下行导致汽车消费和相关财政预算持续下滑。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收盘价 (元) 投资评级 EPS (元) P/E (倍) 2018 2019E 2020E 2021E 2018 2019E 2020E 2021E 300496.SZ 中科创达 73.70 买入 0.41 0.60 0.84 1.09 181 124 88 67 688088.SH 虹软科技 85.39 买入 0.39 0.53 0.98 1.45 220 160 87 59 002373.SZ 千方科技 25.49 买入 0.51 0.64 0.82 1.04 50 40 31 25 资料来源:华泰证券研究所 (6)517283919/02 19/04 19/06 19/08 19/10 19/12(%)计算机软硬件 沪深300重点推荐 一年内行业走势图 相关研究 行业评级: 行业研究/动态点评 | 2020年02月24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2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深度解读 智能汽车2025年发展目标:智能驾驶达到L3L4级别 近日,发改委、网信办、科技部、工信部、公安部、财政部、交通部等 11 个国家部委联合盖章,出台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战略提出要以发展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为方向,以建设智能汽车强国为目标,提出了 2025 年发展目标。核心关键词是:协同推进、创新驱动、跨界融合、安全可控。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早在 2017年就开始启动,2018年1月出台了征求意见稿,此次正式版本与 2018 年征求意见稿相比,无实质性变化,删除了 2020 年目标,着重强调了2025年发展目标。 智能汽车2025年发展目标: 1)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体系基本形成。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督和网络安全体系将基本形成; 2)实现自动驾驶 L3 级规模化生产,L4 级在特定环境中市场化应用。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 3)车用通信网络标准取得积极进展。实现车用无线通信网络(LTE-V2X等)的区域覆盖,新一代车用无线通信网络(5G-V2X)在部分城市和高速公路逐步开展应用,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网络全覆盖; 4)2035-2050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体系全面建成、更加完善。 主要任务:技术、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网络安全 针对我国智能汽车产业发展存在的瓶颈和问题,战略提出了推动智能汽车发展的主要任务,包括技术体系,产业生态,道路、通信、高精度定位等基础设施体系,相关法规、技术标准和认证标准,产品监管体系以及网络安全体系等。 下面重点解读技术体系、生态体系、基础设施和网络安全体系。 技术创新体系:协同开放 1)突破关键基础技术:重点突破新型电子电气架构、多源传感信息融合感知、新型智能终端、智能计算平台、车用无线通信网络、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和智能汽车基础地图、云控基础平台等共性交叉技术。 2)完善测试评价技术。重点研发虚拟仿真、软硬件结合仿真、实车道路测试等技术和验证工具,以及多层级测试评价系统。 3)开展应用示范试点。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城市级智能汽车大规模、综合性应用试点,支持优势地区创建国家车联网先导区。 解读:自动驾驶软硬件、整车电子架构、高精地图、5G 通讯协议等是实现 L4/L5 高阶自动驾驶的核心能力基础,相关技术突破直接影响未来格局。 目前智能汽车所涉及的底层技术瓶颈依然存在。硬件方面,车规级硬件尚待进一步发展,感知与决策的日渐复杂也对芯片算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算法方面,决策规则算法的两套解决方案仍面临较为复杂的问题,如何突破各自瓶颈成为关键。5G 方面,仍面临网络切换频繁、量产与商业化应用相关法规几乎空白、5G 自动驾驶测试缺乏统一标准和数据共享等挑战。 eX9UoXuWlUiZjZ9YyXoOsP9PdN6MpNnNpNoOjMmMoMiNsQnRbRnMzRxNmMtMMYqRsR行业研究/动态点评 | 2020年02月24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3 产业生态体系:跨界融合 1)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推进车载高精度传感器、车规级芯片、智能操作系统、车载智能终端、智能计算平台等产品研发与产业化。 解读:罗兰贝格中国智能汽车发展报告报告预计到 2030 年,自动驾驶和智能汽车车端系统的市场规模将达到 5000 亿元,其中芯片、传感器和软件算法将成为主要贡献者。核心部件价值将从通讯和传统低性能传感器转向计算平台、算法和高精度传感器,尤其在算法领域,未来三年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2)产业链中的企业新定位: 整车企业产品提供商 零部件企业关键系统集成供应商 人工智能和互联网企业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企业 信息、通信企业数据服务商和无线通信网络运营商 交通基础设施企业智慧城市交通系统方案供应商 解读:1)对于产业链所有环节的企业-整车、零部件、互联网厂商、软件、通信及交通基础设施企业而言,都必须转变传统思维,在新的产业生态体系中寻求新的定位。2)产业联盟化趋势日益显著,各个环节的巨头都在打造自己的生态圈,如整车企业特斯拉、Tier1龙头Bosch、通讯巨头华为、互联网巨头阿里、百度。 3)创新产业发展形态。重点在数据增值、出行服务、金融保险等领域培育新的商业模式。优先在封闭区域探索开展智能汽车出行服务。 解读:智能汽车的变现模式仍有待清晰。 4)推动新技术转化应用。加快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在智能汽车相关领域的应用,促进车辆电子控制、高性能芯片、激光/毫米波雷达、微机电系统、惯性导航系统等自主知识产权军用技术的转化应用。加强自动驾驶系统、云控基础平台等在国防军工领域的开发应用。 基础设施体系:先进完备 1)推进智能化道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制定智能交通发展规划,建设智慧道路及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分阶段、分区域推进道路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智能化和标准化建设。推动5G与车联网协同建设。统一通信接口和协议,推动道路基础设施、智能汽车、运营服务、交通安全管理系统、交通管理智慧系统等信息互联互通。 2)建设广泛覆盖的车用无线通信网络。开展车用无线通通信专用频谱使用许可研究,快速推进车用无线通信网络建设。在重点地区、重点路段建立新一代车用无线通信网络(5G-V2X);在桥梁、隧道、停车场等交通设施部署 NB-IOT,建立信息数据库和多维监控设施。 解读:利好智能交通企业和 V2X企业,相关标的-千方科技、万集科技。 3)建设覆盖全国的车用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能力。加强导航系统和通信系统融合,建设多源导航平台。推动北斗通信服务和移动通信双网互通,建立车用应急系统。 解读:利好汽车导航龙头以及北斗相关标的-合众思创、华力创通、中海达等。 行业研究/动态点评 | 2020年02月24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4 4)建设覆盖全国路网的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标准统一的智能汽车基础地图,建立完善包含路网信息的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实时动态数据服务。制作并优化智能汽车基础地图信息库模型与结构。推动建立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数据和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共享机制。构建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快速动态更新和在线服务体系。 解读:利好地图龙头,卫星遥感数据航天宏图,惯性导航星网宇达。 5)建设国家智能汽车大数据云控基础平台。重点开发建设云计算中心、基础数据中心、云控基础软件,逐步实现车辆、基础设施、交通环境等领域的基础数据融合应用。 解读:利好云计算巨头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百度、UCLOUD;IDC宝信软件、光环新网、奥飞数据;服务器-浪潮信息。 智能汽车网络安全体系:全面高效 1)完善安全管理联动机制。要落实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安全责任体系,严格落实国家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和等级保护。 2)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重点加强车载芯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安全可靠性设计。按照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相关标准规范,建设智能汽车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提升应急处理能力。 3)加强数据安全监督管理。建立覆盖智能汽车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机制,实行重要数据分类分级管理,确保用户信息、车辆信息、测绘地理信息等数据安全可控。 解读:网络安全对智能汽车产业至关重要,也需要严格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智能汽车态势感知平台、数据安全、以及车载芯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信息系统安全将成为重要需求。目前智能汽车网络安全主要由平台厂商自己提供,专门提供智能汽车产业网络安全产品的第三方厂商还较少。 行业研究/动态点评 | 2020年02月24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5 国内智能汽车产业链及发展现状 通过智能化、网联化两大技术路径,智能汽车衍生出两大主要应用方向:自动驾驶和车联网。 图表1: 智能汽车产业链全景图 资料来源:华泰证券研究所 国内智能汽车产业链 车联网价值链构成:TSP、整车、运营商、终端及平台 车联网产业链中主要有 TSP(Telematics Service Provider 汽车远程服务提供商)、整车厂商、电信运营商、硬件终端、平台等各个参与主体,其在车联网各主要领域的主导能力、 商业模式均有不同。 1)TSP 目前主要以 B2B 为主,收取内容/服务授权费、技术服务费、数据通信费等; 2)整车厂商前期通过增值模块获得车辆销售差价收益,收取终端、内容、服务及网络等费用。后期通过车主续费、升级提供相关服务,续约率较低; 3)终端厂商主要以终端销售差价及服务续费等方式获取收益,第三方终端设备对车辆及车主信息掌控不足,相关服务应用感知较差; 4)互联网企业创新大数据分析、O2O 引流等后向收费模式,开发契合车主需求的车联网服务,累积车主流量再变现; 5)网络运营商搭建车联网业务运营平台,通过网络经验为车厂提供网络解决方案,以流量优势进行车联网相关软硬件的捆绑销售。 行业研究/动态点评 | 2020年02月24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6 图表2: 车联网的价值链 资料来源:中国通信院车联网白皮书2018,华泰证券研究所 智能驾驶的产业链环节:感知、决策、执行 智能驾驶最重要的三个技术环节分别是环境感知、中央决策和底层控制,三个环节决定了汽车的智能化程度。Tier1 将这些技术集成后,供应给整车厂,这就构成了智能驾驶的产业链生态。 1)感知:包括视觉(单目、双目、环视)、雷达(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超声波雷达)和高精度地图; 2)决策:决策就是将感知信息进行融合并判断,决策行驶路线,建立在足够智能的算法,以及能够执行这些算法的计算平台上; 3)执行:执行层面包括方向盘转角、发动机功率和刹车等。 图表3: 智能驾驶技术环节 资料来源:华泰证券研究所 行业研究/动态点评 | 2020年02月24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7 国内智能汽车发展现状 车联网现状 车联网产业是一个涉及多个行业的新兴产业,产业链上的汽车厂商、移动运营商、汽车电子企业、互联网科技公司等各行业玩家,都从自身资源及技术优势入局,试图在未来车联网市场上分一杯羹,但是由谁来主导、制定标准、分配利益,进而实现整个产业的协同发展,至今仍是一个难题。 目前我国虽已开始制定相关规划重视行业发展,但商业模式仍不清晰,主要呈现以汽车厂商为主导的商业模式。由于我国汽车品牌众多,不同品牌汽车的目标客户群不同且相对固定,难以实现车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每种汽车品牌独立安装 TSP 系统,难以实现车联网信息共享实时共通的要求。 企业尚未找到成熟的业务运营模式,盈利能力和用户续约率低的问题突出。目前国内的车联网企业利润来源主要是消费者,但又缺乏具有吸引力的产品和服务,用户的粘性普遍较低。 各行业相对独立和单一的买卖方式和商业运营模式,无法为用户持续带来附加价值,导致车联网虽然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在消费者中的推广阻力较大,大多数消费者对于智能汽车持观望态度。 自动驾驶现状 国外目前的自动驾驶已经接近 Level3 的水平,尚未实现 L3,因为目前的 L3 功能还不完整,比如搭载了 L3功能的奥迪A8,只在时速不高于 60km/h的条件下才能使用。但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于 2019 年推出 Autopilot3.0,达到相当于 Level4 级别的水平,领先于其他车企。 国产自主品牌量产车自动驾驶技术水平,目前的水平接近 L2。虽然一些国内的主机厂(OEM)具备研发能力,如北汽、长城,但出于安全和市场需求考虑,目前国产车型配备的L2功能,其供应商基本还是国外大型Tier1,如博世、大陆等。 投资建议 智能汽车分为智能驾驶、车联网两部分,建议关注以下标的: 单车智能-智能驾驶: 1)中科创达(智能驾驶舱)、德赛西威 2)虹软科技:视觉AI供应商,目前主要布局 DMS、ADAS等辅助驾驶 3)锐明技术:商用车监控信息化 4)鸿泉物联:商用车智能增强驾驶系统 5)星网宇达:惯性导航 车路协同-车联网: 1)千方科技:车路协同 2)万集科技:V2X 3)航天宏图:卫星遥感大数据 风险提示 1、智能汽车相关细则政策推出低于预期,影响产业新业态落地进度; 2、智能汽车产业技术突破和标准制定低于预期,影响产业发展速度; 3、宏观经济下行导致汽车消费和相关财政预算持续下滑,影响产业下游需求。 行业研究/动态点评 | 2020年02月24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8 免责申明 本报告仅供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客户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 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报告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能会发出与本报告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同时,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 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围内,与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关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之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华泰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力。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91320000704041011J。 全资子公司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具有香港证监会核准的“就证券提供意见”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AOK809 ©版权所有2020年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评级说明 行业评级体系 公司评级体系 报告发布日后的6个月内的行业涨跌幅相对同期的沪深300指数的涨跌幅为基准; 投资建议的评级标准 报告发布日后的6个月内的公司涨跌幅相对同期的沪深300指数的涨跌幅为基准; 投资建议的评级标准 增持行业股票指数超越基准 买入股价超越基准20%以上 中性行业股票指数基本与基准持平 增持股价超越基准5%-20% 减持行业股票指数明显弱于基准 中性股价相对基准波动在-5%5%之间 减持股价弱于基准5%-20% 卖出股价弱于基准20%以上 华泰证券研究 南京 北京 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228号华泰证券广场1号楼/邮政编码:210019 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丰盛胡同28号太平洋保险大厦A座18层 邮政编码:100032 电话:86 25 83389999 /传真:86 25 83387521 电话:86 10 63211166/传真:86 10 63211275 电子邮件:ht-rdhtsc 电子邮件:ht-rdhtsc 深圳 上海 深圳市福田区益田路5999号基金大厦10楼/邮政编码:518017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路18号保利广场E栋23楼/邮政编码:200120 电话:86 755 82493932 /传真:86 755 82492062 电话:86 21 28972098 /传真:86 21 28972068 电子邮件:ht-rdhtsc 电子邮件:ht-rdht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