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深度梳理海外云会议巨头成长史:云会议,新赛道.pdf

  • 资源ID:104576       资源大小:2.76M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人民币10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人民币1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深度梳理海外云会议巨头成长史:云会议,新赛道.pdf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相关主管机关核准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据此开展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机构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正在或将要与本研究报告所分析的企业发展业务关系。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对报告的客观性产生影响的利益冲突,不应视本证券研究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深度报告 【行业·证券研究报告】 通信行业 云会议,新赛道 深度梳理海外云会议巨头成长史 核心观点 云会议需求集中爆发,未来有望高速成长。a)新冠疫情催生非接触式的“云会议”需求集中爆发。以腾讯、阿里、华为为代表的ICT巨头以及亿联、会畅、好视通、小鱼易连等为代表的云会议企业也纷纷宣布疫情期间开放其免费产品, APP 下载量飞升,相关云服务器快速扩容。b)与传统专网会议系统相比,云会议优势显著。 c)云会议作为新兴行业未来增速可观,将打开更大的行业空间。 海外:企业通信巨头发展的启示。通过对 WebEx、ZOOM、微软三家企业云会议业务的兴衰历史进行复盘,不难得出以下结论:a)云会议在海外发展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网络视频会议和专网会议。云会议也正在朝着企业协同办公的方向进行发展。b)海外会议平台份额集中,产品、技术、市场三者均是云会议行业的制胜法宝。ZOOM 的快速成长源自于将三者完美的结合,哪家企业能够做好产品体验以及市场渠道销售是夺取市场的重要因素。c)国内企业加入海外巨头生态圈,亦能分享行业红利。海外巨头在全球依然能够获得较高份额,亦能为相应的生态合作伙伴产生积极的业绩贡献。例如亿联与微软、ZOOM均有合作。 国内:巨头跑步入场,各类厂商优势不同。 a)新兴技术被用户接受离不开行业机遇的助力,也将催生一个时代独角兽企业的快速崛起。当前正值中国引领5G、一带一路出海、以及万众一心抗击疫情,云会议将被用户快速认知。目前国内云会议市场的玩家主要分为互联网巨头、通信设备巨头和传统视频会议势力三大类,三大类厂商的竞争优势和战略不尽相同(详细比较见正文)。目前巨头入场纷纷建立自己的生态圈,寻求合作伙伴,而非带来挤压效应。巨头入场将有效提升用户对于新技术的认知,从而促进行业的快速发展。b)外资巨头进入并不会垄断国内市场,和传统IaaS云计算的格局类似,会有一定份额,但不会是垄断性的头部玩家。这主要与政策、牌照、云节点的位置部署有关。预计未来外资巨头在国内的客户,依旧以跨国企业等为主。c)我们预计中国云会议平台也可能走向相对集中的份额;但出于特定行业的需求,如安全保密性、业务流程适配等,各家厂商仍会发展自己的云平台以给客户提全套的会议解决方案。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云会议行业将面临 5G、一带一路出海、疫情催生远程办公需求爆发等历史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国内ICT巨头纷纷跑步入场将进一步推动行业快速扩容。预计国内云会议平台也会走向相对集中的份额,但另一方面出于特定行业的需求,各家厂商仍会发展自己的云平台以给客户提全套的会议解决方案。我们建议关注率先布局领域的上市公司亿联网络(300628,增持),会畅通讯(300578,未评级),齐心集团(002301,未评级),星网锐捷(002396,买入),以及其他相关标的苏州科达(603660,未评级),二六三(002467,未评级)。 风险提示 云会议市场发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过于激烈 Table_BaseInfo 行业评级 看好 中性 看淡 (维持) 国家/地区 中国 行业 通信行业 报告发布日期 2020年02月11 日 行业表现 资料来源:WIND、东方证券研究所 证券分析师 张颖 021-63325888*6085 zhangying1orientsec 执业证书编号:S0860514090001 联系人 蔡超逸 021-63325888-3136 caichaoyiorientsec 相关报告 疫情影响下通信行业的投资机遇: 2020-02-05 疫情催生视频通信行业新机遇: 2020-02-05 云计算 Capex 回暖,产业重回景气向上周期: 2019-12-02 优选云产业成长,把握 5G 正当时:2020年度通信行业投资策略 2019-11-25 IDC 系列报告二:还原 IDC 行业的真实盈利能力: 2019-11-07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 云会议,新赛道 2 目 录 1. 云会议需求集中爆发,未来有望高速成长 . 5 1.1 疫情催生云会议需求集中爆发 . 5 1.2 云会议较传统会议系统优势显著 . 5 1.3 云会议行业未来增速可观 . 7 2. 海外:企业通信巨头发展的启示 . 7 2.1 Cisco WebEx:网络视频会议的开路先锋 . 8 2.2 ZOOM:网络视频会议的后起新秀 . 10 2.3 微软:网络视频会议的行业老兵 . 13 3. 国内:巨头跑步入场,各类厂商优势不同 . 14 3.1 互联网:阿里拥有纯正的To B基因 . 15 3.2 互联网:腾讯从To C进军To B . 16 3.3 通信设备:华为战略协同布局 . 17 3.4 相关上市公司 . 19 3.5 未来国内会议平台格局判断 . 19 4. 相关企业介绍 . 20 4.1 亿联网络 . 20 4.2 会畅通讯 . 21 4.3 齐心集团 . 23 4.4 星网锐捷 . 25 5. 投资建议 . 27 风险提示 . 27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 云会议,新赛道 3 图表目录 图1:传统会议系统与云会议系统网络架构比较 . 6 图2:中国视频会议市场规模 . 7 图3:ZOOM发展历程 . 10 图4:ZOOM云视讯平台支持场景丰富 . 11 图5:ZOOM产品差异化定价 . 11 图6:ZOOM营收情况 . 11 图7:ZOOM归母净利润情况 . 11 图8:ZOOM被评为2018年最好用的视频会议厂商 . 13 图9:微软Teams产品的前世今生. 14 图10:阿里钉钉发展历程 . 15 图11:钉钉软件“五大在线” . 16 图12:腾讯会议产品功能 . 17 图13:腾讯会议产品序列及收费情况 . 17 图14:腾讯会议合作伙伴 . 17 图15:WeLink产品界面示意图 . 18 图16:亿联网络营收构成 . 20 图17:SIP话机业务营收情况 . 20 图18:亿联云视讯生态圈 . 21 图19:VCS业务营收情况 . 21 图20:会畅通讯发展历程 . 21 图21:会畅通讯营收情况 . 22 图22:会畅通讯归母净利润情况 . 22 图23:会畅通讯云视频解决方案特点 . 22 图24:会畅通讯营收构成 . 22 图25:会畅教育智享云课堂架构 . 23 图26:齐心集团营收情况 . 24 图27:齐心集团归母净利润情况 . 24 图28:齐心集团毛利构成 . 24 图29:齐心好视通关键核心技术 . 24 图30:星网锐捷营收情况 . 25 图31:星网锐捷归母净利润情况 . 25 图32:星网智慧业务布局 . 26 图33:锐捷网络云课堂及云办公产品示例 . 26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 云会议,新赛道 4 图34:锐捷网络智慧医院建设布局 . 27 图35:锐捷网络医疗云桌面解决方案 . 27 表1:近期部分企业云会议相关业务发展情况 . 5 表2:自建式会议系统与云会议系统优劣比较 . 6 表3:海外云会议巨头比较 . 8 表4:WebEx在中国地区服务收费情况 . 8 表5:2006年前云会议领域相关并购案 . 9 表6:国内云会议厂商优劣势比较 . 14 表7:钉钉收费方式. 16 表8:华为WeLink服务收费 . 18 表9:相关上市公司横向比较 . 19 表10:星网锐捷营收拆分 . 25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 云会议,新赛道 5 1. 云会议需求集中爆发,未来有望高速成长 1.1 疫情催生云会议需求集中爆发 近日,新冠疫情不期而至。在疫情期间,为减少疾病传染可能性,各级政府相继出台疫情防控政策,要求各企业灵活工作方式,关键时期,尽量安排职工在家办公。 在此背景下,非接触式的“云会议”需求凸显。以腾讯、阿里、华为为代表的ICT巨头以及亿联、会畅、好视通、小鱼易连等为代表的云会议企业也纷纷宣布疫情期间开放其免费产品。 云会议需求正在集中爆发: 1)APP 下载量飞升。截止 2 月 9 日,苹果 app 下载量榜单前三位分别为钉钉、腾讯会议和企业微信;而华为应用商城腾讯会议和钉钉分列第三和第七。 2)服务器出现宕机,云端紧急扩容。据公开报道,开工第一天,钉钉曾一度出现宕机。钉钉于 2月 3 日和 2 月 4 日紧急扩充 2 万台云服务器,以确保视频会议、群组直播、办公协作等功能。无独有偶,从 1 月 29 日开始到 2 月 6 日,腾讯会议每天都在进行资源扩容,日均扩容云主机接近1.5万台,8天总共扩容超过10万台云主机,共涉及超百万核的计算资源投入。 表1:近期部分企业云会议相关业务发展情况 企业名称 相关业务发展情况 腾讯 日均扩容云主机1.5 万台,8 天总共扩容超过 10万台 钉钉 紧急扩充1 万台云服务器,下载量全网第一 华为云 日均新增企业5000 家、承接会议 8 万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东方证券研究所整理 1.2 云会议较传统会议系统优势显著 云会议是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一种新型会议形式。使用者只需要通过小程序、APP、或软件端,登陆账号,进行简单易用的操作,便可快速高效地开展电话会议、视频会议、数据及文件共享、投屏、甚至更复杂的文档协同编辑、电子白板共享等功能。近年来,云会议逐步成为视频会议领域的一种新兴业务形态。 云会议以“云”+“端”的方式实现。以视频会议为例,企业会议系统可以划分为传统本地部署和云会议两类。过去,企业需要自建部署会议系统,以本地的MCU(多点控制单元)为核心,将三方以上的会议室通过MCU接入会议;对于高清要求或者并发数极大的情况下,甚至要求专网支持会议系统。云会议包括“云端”和“终端”两部分,云端通常由供应商在云端各节点服务器上部署,实现音视频压缩解析、通信的功能,用户只需使用账户接入。云会议接入模式更加多样化,能够更加方便实现如会议室、电脑、手机等各种终端之间的整合协作,扩展性更好。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 云会议,新赛道 6 图1:传统会议系统与云会议系统网络架构比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东方证券研究所 与传统自建会议系统相比,云会议优势显著。云会议与传统自建式会议系统相比较,优势非常明显。从用户角度来看: 成本方面,企业不再需要付出管理系统搭建初期的一次性开支(MCU、专网)和日常维护IT系统团队的费用; 接入方面也更加灵活方面,可以实现各类终端之间的协作整合,扩展性更好。 从提供服务的云厂商角度来看: 云平台采用 SaaS 的收费模式,用户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套餐组合,比如需要购买多少个使用账号、会议需要同时多少方在线并发、通话时长等等,按月或年进行收费。用户到期后如需使用则继续续费。这样的收费模式下,云平台企业收入的可预见性更高。 表2:自建式会议系统与云会议系统优劣比较 传统自建式会议系统 云会议系统 系统模式 管-端 路由解析服务器等管理平台和终端都在企业内部 云-端 路由解析服务器等管理平台在云端,企业只需接入 采购方式 自行采购搭建 合约租赁 前期投入 大,需要一次性投入服务平台与设备,改造网络 少,只需要按月收费 维护费用 高,需要专门的机房与系统管理人员 少,整体系统由服务商提供 扩展性 差,扩展时企业需要购买高价值的设备 好,企业只需要增加购买服务 安全性 高,服务器在内部 有一定隐患,服务器在云端,有泄露和被攻击隐患 数据来源:搜狐科技、东方证券研究所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 云会议,新赛道 7 1.3 云会议行业未来增速可观 网络部署成本下降、商业活动日渐复杂等因素刺激行业需求。过去受限于网络带宽环境要求高、设备采购成本昂贵等不利因素,视频会议只在大型政企、高端金融行业、跨国企业中广泛应用。而现在使用和部署成本的下降,商业活动日渐复杂,企业接入终端多样化也激发出企业协同办公的需求,部署一套扩展性更好的会议系统逐渐在企业活动中成为刚需。 视频会议作为新兴行业增速可观,云会议将打开更大的行业空间。据第三方机构统计,中国视频会议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52.3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160.2亿元,增长了两倍多,于该4年间实现32.3%的年均复合增长。未来伴随着云会议、硬件成本下降等因素的的带动下,行业在一定规模情况下,仍将维持26.2%的复合增速增长。 图2:中国视频会议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沙利文,东方证券研究所 2. 海外:企业通信巨头发展的启示 在本章,我们对 WebEx、ZOOM、微软三家企业云会议业务的进行了梳理。我们不难得出如下结论: 云会议在海外发展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网络视频会议和专网会议。随着云计算的发展,会议形式也逐步云化,即发展为如今的云会议。伴随商业活动日渐复杂,云会议也正在朝着企业协同办公的方向进行发展。 每个时代独角兽的诞生都有特定的历史机遇。如果将云会议的发展划分为两个十年,那么第一个十年属于独角兽WebEx,它幸运地赶上了90年代末21世纪初美国企业全球化的浪潮,以及911突发事件的催化;第二个十年属于独角兽ZOOM,它幸运地赶上了MOOC(慕课)在全球地兴起,抓住了 PC 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切换的历史机遇;海外会议平台份额集中,产品、技术、市场三者均是云会议行业的制胜法宝。ZOOM的快速成长源自于将三者完美的结合,如今中国企业基本突破平台技术,哪家企业能够做好产品体验以及市场渠道销售将成为夺取市场的重要因素。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 云会议,新赛道 8 中国企业加入海外巨头生态圈,亦能分享行业红利。思科WebEx和微软深耕行业二十多年,在行业内享有很高的品牌声誉和客户积累,我们预计在未来海外巨头在全球依然能够获得较高份额,亦能为相应的生态合作伙伴产生积极的业绩贡献。 表3:海外云会议巨头比较 WebEx ZOOM 微软 Teams 收入体量 10亿美元 3 亿美元 - 网络架构 全球自建22 个数据中心 托管到AWS 等公有云 基于微软Azure 云 最大并发数 最大承诺3000 方并发 3000 10000 优势 性能稳定 功能完善 与思科网络路由交换及硬件终端协同 低价 界面更简单,更好解决视频会议的基础需求; 性能稳定 功能完善 支持Office 最低档付费 8 方,675元/月 100 方,1 个主持人,15 美元/月 36元/户/月 在中国业务 由科天云运营(思科和 TCL 合资公司,TCL 控股) 由代理商运营 由Office 365 全球版运营,不在微软云 Azure 的中国合作方世纪互联中 中国数据中心 北京/广州 取决于代理商 Teams业务在国内无数据中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东方证券研究所整理 2.1 Cisco WebEx:网络视频会议的开路先锋 WebEx,中文名即网讯,是网络视频会议的开路先锋。WebEx公司成立于1996年,2000年7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由华人企业家朱敏先生和印度人苏布拉先生共同成立。2006年,思科以23%的溢价完成对WebEx进行收购,总金额高达32亿美元。截止收购当年,WebEx市场份额为64%,每月服务人数超过3500万,收入约3.8亿美元。 WebEx采用SaaS收费模式,在中国区域免费提供同时支持3个参会方加入会议的基础服务,更高级别的服务需要额外进行收费。 表4:WebEx在中国地区服务收费情况 套餐 价格 方数 基础功能 增值服务 MC3 免费试用 支持3个参会方加入会议 在线会议、销售、训练和支持,如同身临其境 PSTN电话会议语音包:600元/2000分钟 MC8 8100元/年 支持8个参会方加入会议 MC25 12900元/年 支持25个参会方加入会议 数据来源:科天云官网,东方证券研究所整理 注:WebEx还可以提供更高并发方的服务定制化服务 复盘WebEx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思科收购前和思科收购后两部分: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HeaderTable_TypeTitle 通信行业深度报告 云会议,新赛道 9 收购前:行业与企业的戴维斯双击,快速成为绝对领导者。WebEx 这个阶段击败对手包括微软、思科、IBM、英特尔这样的ICT巨头,也包括Netmeeting、Place Ware、WeLine等该领域的新进入者。我们认为WebEx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原因能够总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行业要素:乘美国企业全球化之风并遇黑天鹅事件催化。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和二十一世纪初,正值美国科技公司蓬勃发展,并开始全球化市场拓展,最优化资源配置。不少生产制造环节开始向大陆、东南亚、东欧进行转移,供应链更是遍布全球。在此背景下,管理、服务与技术人员之间的沟通成本开始变高,WebEx这类远程协作软件受到青睐。2001年911 后,时至美国人不愿意做飞机,同时经济衰退也使得公司成本节约意识开始提高。WebEx充分受益行业机遇,2003年被福布斯评为五年中成长最快的25家IT公司之一,并被列为“能够改变世界未来的十只股票”。 企业个性:产品差异化定位。区别于其竞争对手,WebEx认为竞品更加强调视频图像的传输,而视频传输过于突出人的表情,弱化了人们所需要传递的信息;基于此Webex的产品设计理念则强调视频传输的同时需要将应用结合,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企业之间或者企业内部的商业合作。比如波音公司分布在全球的工程师可以同时修改一个图纸,或者企业在网上进行销售时可以同时让买方和卖方共享PPT。 企业个性:稳定的数据传输能力。为了保证自己的网络服务质量,WebEx在全球自建数据中心,铺建了一张专网,搭建了一张类似于电信增值业务的运营平台。在全球带宽发展不如现在的当时,稳定的数据传输能力,这也是 WebEx 产品能够击败竞争对手最为重要的竞争优势。 表5:2006年前云会议领域相关并购案 时间 企业名称 收购者 股权比例 金额 1999 WebLine 思科 100% 3.25 亿美元 2003 Place Ware 微软 100% 2 亿美元 2005 DataPower IBM 100%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东方证券研究所整理 收购后:走入龙头企业的陷阱。WebEx是思科布局企业统一通信重要棋子,也是思科挑战微软在该领域的重要利器,这也是思科高价收购的重要原因。收购后,思科保留了WebEx品牌,并在思科品牌背书和强大资本的加持下,WebEx开启了全球的扩张之路。2017年9月18日,思科WebEx被评为Gartner Web会议魔力象限中的领导者,然而市场份额已经下滑至50%左右。 在此期间,另一家美股云会议公司 ZOOM 快速成长,并夺取市场份额。关于 WebEx 市场份额的下降,竞争对手ZOOM只是外因(关于ZOOM成长细节,我们将在下一章进行论述),真正的内因在于此时的WebEx的发展模式已经背离行业的发展规律。 其一:网络基础设施经过近 20 年的发展,带宽条件极大改善。WebEx 自建数据中心在数据传输方面传输稳定的竞争优势逐渐被竞争对手缩小距离,同时由于WebEx复杂的协作功能,需要大量的安装插件,用户体验的缺点被逐步放大。 有关分

注意事项

本文(深度梳理海外云会议巨头成长史:云会议,新赛道.pdf)为本站会员(认真的孩子)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