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报告吧!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报告吧

换一换
首页 报告吧 > 资源分类 > PPTX文档下载
 

海外医药2019年三季报总结报告.pptx

  • 资源ID:101023       资源大小:11.80MB        全文页数:172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19.9金币 【人民币19.9元】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9.9金币 【人民币19.9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下载共享资源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海外医药2019年三季报总结报告.pptx

,海外医药2019年三季报总结报告,1,海外核心观点:抗肿瘤品种依然为最热门领域,海外核心观点:抗肿瘤品种依然为最热门领域,单位:亿美元,17家跨国龙头药企稳健增长,核心驱动力来自于高研发投入收入:17家海外医药龙头2019-9M合计收入4497亿美元,同比增长6.1%,较中报的4%有所提速;Q3单季度合计收入为1535亿美 元,同比增长6.3%。2019-9M收入排名前3分别为强生(613,+0.2%)、罗氏(461,+9.5%)、辉瑞(391,-2%)。2019-9M收入增速排名前三分别为拜耳(328,+24.3%)、再生元(56.9,+19%)阿斯利康(177,+13%)。2019-9M收入(亿美元)2019-9M收入增速,利润:2019-9M合计净利润(调整后)1201亿美元,同比增长7.3%,平均净利率为27%,较2019H1的31%有所下滑;剔除罗氏后Q3净利润(调整后)合计412亿美元,环比增长3%,同比增长6%。2019-9M净利润增速排名前3分别为阿斯利康(34,+42%)、百健(48,+21%)、拜耳(53,+18%)净利率排名前3为百健(45%)、吉利德(41%)、艾伯维(41%)2019-9M净利润增速2019-9M净利率,2,股价:报告期内17家公司2019Q3(2019/7/1-2019/9/30)股价加权平均涨幅为1%(假设所有个股仓位一样),其中辉瑞 跌幅较大约-17%,主要因Q2业绩不达预期,全年销售指引下调所致。估值:根据YahooFinance一致性预期,2019年、2020年17家公司平均PE估值为14倍、13倍。根据YahooFinance一致性预期,2019年、2020年17家公司平均PS估值为3.9倍、3.7倍。风险提示:创新药研发失败的风险、创新药专利期内出现仿制药或生物类似药专利挑战成功的风险、美国政府大选期间出台药价控制政策的风险。,17家跨国龙头药企稳健增长,核心驱动力来自于高研发投入研发:17家公司上半年加权平均研发费用率为17%,抗肿瘤品种依然为热门研发领域。研发费用率排名前三的企业分别 为再生元(41.3%,收入体量较小)、礼来(25%)、阿斯利康(22%)研发费用率对比,海外核心观点:抗肿瘤品种依然为最热门领域,3,海外核心观点:抗肿瘤品种依然为最热门领域,17家跨国龙头药企稳健增长,核心驱动力来自于高研发投入全球畅销药TOP100:2019-9M合计收入为2389亿美元,Humira阿达木单抗以143亿美元稳居榜首。从单品排名来看:销售额前5分别为阿达木单抗(143)、阿哌沙班(90,2)、来那度胺(81,1)、派姆单抗(80,不算Ono部 分销售额,1)、依鲁替尼(59,1)。HPV疫苗、奥希替尼、戈利木单抗以及德尼单抗分别上升11位、5位、18位、11位。按疾病领域分:抗肿瘤(30%) 为收入占比最大板块,且热度持续攀升,较2018年的27%上升3pp,心脑血管以及糖 尿病板块(分别10%)因市场趋于成熟,因大批品种专利到期双双下滑1pp。按公司分:按销售额算,罗氏占比最大(12%,+1pp),其次分别为强生(10%)、艾伯维(8%)、辉瑞(8%)。前50大畅销药销售额(单位,亿美元),4,5,目录,2. 海外药企三季报摘要,1. 治疗领域销售数据分析,6,总体来看,肿瘤品种总体依旧保持领先状态,此外HPV疫苗、奥希替尼、戈利木单抗以及德尼单抗纷纷榜上大幅晋升Gardasil(HPV疫苗):上升11位,单季度增速26%,主要由海外市场及儿科市场拉动,受限于产能预计Q4有所回落。Tagrisso(奥希替尼):上升5位,单季度增速76%,高速增长主要因全球肺癌一线陆续获批,市场空间扩大所致。Simponi(戈利木单抗):TNF-a抑制剂,由强生和默克联合销售,上升18位,主要受强生拉动Q3单季度接近10%增长。Prolia(德尼单抗):上升11位,单季度增速18%,周期性较强,本季度复购率较高。,1.1 TOP100品种:排名变动较大品种分析,总体来看,TOP100品种按销售额来算仍然呈肿瘤一家独大,自身免疫稳居第二,糖尿病、心血管、呼吸科均有所下滑肿瘤品种多而大,且强劲扩张:该板块前三季度合计收入721.5亿美元,占比约30%,较2018年底提升3pp,为最热门的药物 研发及销售领域。整个肿瘤板块品种呈多而大的局势,以来那度胺(80.8亿美元)为首,单品销售额在30亿美元以上的有8个,TOP100中肿瘤品种共25个。大品种多为广谱抗癌药(PD-1、贝伐珠单抗)或血液瘤药物(来那度胺、依鲁替尼)。然而来那 度胺、贝伐珠单抗等重磅品种即将迎来专利悬崖,排名均有所下滑。自身免疫成熟品种增速放缓,新秀崛起:该板块总体销售额约402亿美元,占比17%,无变动。阿达木单抗位居榜首,前三 季度销售额143亿美元,然而因其即将迎来专利悬崖,销售额同比下滑5%,全年无缘200亿美元。近期礼来和诺华的IL-17A 品种TALTZ和Cosentyx比较值得关注,由于临床数据优异,增速喜人,分别为50%、27%。心脑血管品种热度持续衰退,板块向重磅品种集中:该板块合计销售额约229亿美元,占比约10%,较2018年下降1pp。该板 块整体比较集中,真正意义上的大品种仅阿哌沙班(90亿美元)与利伐沙班(47亿美元)两个抗凝药,其余只有8个不足15 亿美元的小品种入围TOP100。随着心脑血管疾病逐渐被攻克,预计该板块热度将持续衰退。糖尿病品种不敌专利悬崖,整体下滑:该板块合计销售额约243亿美元,占比约10%,较2018年下滑1pp,主要因包括西他列 汀、利拉鲁肽以及多款三代胰岛素整体进入专利悬崖期,销售额大幅下滑。呼吸科小品种增速喜人,大品种多数下滑:总体收入68亿美元,该板块整体保持两位数增长,但因入围TOP100的大品种除奥马珠单抗以及布地奈德以外纷纷下滑导致整体占比较2018年下滑1pp。,1.1 TOP100品种:疾病领域分析,2018,2019-9M,7,总体来看,TOP100品种按公司来算呈罗氏、强生、艾伯维、辉瑞、BMS、默克6大龙头 + 其他11家平分秋色的局势1罗氏:TOP100入选品种合计销售额284亿美元,占比12%(+1pp),排名第1。排名榜首主要因其拥有多个重磅肿瘤品种,贝伐珠单抗、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均为接近或超过50亿美元大品种。预计专利到期短期内会撼动公司龙头地位。2强生:TOP100入选品种合计销售额239亿美元,占比10%(-1pp),排名第2。强生的大品种较为多元化,上榜品种共12 个,其中30亿美元量级品种共3个,分别涉及肿瘤、心脑血管以及自身免疫疾病。3艾伯维:TOP100入选品种合计销售额199亿美元,占比8%(-1pp),排名第3。入围品种仅阿达木单抗、Mavyret(抗HCV),公司靠前者撑起大半边天,单品种金额占比72%,随着其迎来专利悬崖,公司面临压力较大。4辉瑞:TOP100入选品种合计销售额184亿美元,占比8%,排名第4。公司总体品种繁多但缺乏强竞争力的重磅品种,多 年来依旧在心脑血管以及神经系统以及疫苗领域徘徊,而最热门的肿瘤品种不温不热,TOP100中仅帕博西尼、恩杂鲁肽 上榜合计销售额约53亿美元。5美国默克:TOP100入选品种合计销售额169亿美元,占比7%(+1pp),排名第5。派姆单抗和HPV疫苗撑起半边天。6诺华:TOP100入选品种合计销售额163亿美元,占比7%(+2pp),反超BMS排名第6。公司入围TOP100的品种共13个,其 中自身免疫用药Cosentys(苏金单抗)以及多发性硬化症Gilenya(芬戈莫德)销售额分别为25.9亿美元(+26)、24亿 美元(-3%)。20182019-9M,1.1 全球TOP100品种:企业分析,8,9,目录,2. 海外药企三季报摘要,1. 治疗领域销售数据分析,抗肿瘤品种为最热门领域,15家公司2019-9M合计销售额超946亿美元,增速高达19%,PD-(L)1一马当先且仍然强劲增长,罗氏肿瘤版块销售额体量接近第二名(新基)的两倍分靶点。PD-(L)1一马当先:合计销售额约159亿美元,增速高达46%,主要因两个PD-1元老级品种派姆单抗(+59%)全球 适应症强势扩张,纳武单抗增速相对放缓(+10%,较2019H1下降5pp)。VEGF(R)广谱抗癌药稳健增长中:合计销售额76亿 美元(+14%,较2019H1提升2pp)。贝伐珠单抗单品撑起72%销售额(+8%),瑞戈非尼(+29%)、阿西替尼(+40%)高速放量。HER2新旧品种交接期,增速放缓:罗氏三剑客承包HER2靶点,合计销售额85亿美元(+6%);重磅品种曲妥珠单抗专利过 期销售额下滑,新品帕妥珠单抗以及ado-曲妥珠单抗进入高速放量期。传统血液瘤靶点CD20及部分TKI品种巅峰时期已 过,销售负增长:合计销售额分别为53亿美元(-1%)、42亿美元(-2%),伊马替尼、利妥昔单抗等重磅品种专利过期销售 额纷纷下滑。肺癌热门靶点EGFR及ALK新品不断,推动板块高增长:合计销售额分别为34亿美元(+38%)、10亿美元 (+22%),受益于肺癌患者基数大以及精准疗法理念的推动,同一靶点药物迭代更新以及放量速度较快,例如奥希替尼(+67%)、阿来替尼(+63%)。分公司。罗氏长年稳坐肿瘤药龙头宝座:肿瘤版块销售额216亿美元(+9%),接近第二名(新基)的两倍;多个重磅抗肿瘤 生物药均为60亿量级大品种,但因专利期限问题导致增速放缓。诺华增速放缓:核心品种伊马替尼、厄洛替尼销售下滑,20172018年新获批包括CAR-T在内的3个品种还未放量。BMS及默克增速基本与其PD-1品种趋同。阿斯利康、艾伯维增 速较高主要因奥希替尼、奥拉帕尼、依鲁替尼以及维奈托克高速放量所致。抗肿瘤药品市场格局(分靶点)抗肿瘤药品市场格局(分公司),1.2 肿瘤,1.2 肿瘤:PD-(L)1篇,PD-1,PD-L1,PD-1为肿瘤免疫疗法的开拓者,预计5家公司全年合计销售额接近180亿美元:BMS和默克的PD-1抑制剂同时于2014年获批上市,为肿瘤免疫疗法开启了新的篇章,由于其具有持久、广谱以及低 毒等多重优势,临床地位不可取代。至今两款药物已成为抗肿瘤领域最受追捧的品种,涵盖20多个适应症,适应 人群基数庞大。2019-9M合计销售额约134亿美元,市占率达到84%,预计全年销售额将接近180亿美元。K药目前共21个适应症获批(80亿美元,+59%,较2019H1提升2pp)为绝对主力。O药表现相对较弱(54亿美元,+15%,环比增速为0%),主要因其痛失在非小细胞肺癌一线疗法。新进玩家Libtayo于2018年获批,2019-9M销售额约1.15亿美元(100%),但因进入市场时机较晚,预计无力抗衡O药与K药。PD-L1靶向性更强,市场成熟度相对较低,整体增速较高(+>100%) ,2019-9M合计销售额25亿美元:罗氏的阿特珠单抗于2016年获批上市,是全球第一个上市的PD-L1抑制剂,2019-9M销售额13亿美元(+141%)。阿斯利康的Imfinzi以及辉瑞的Bavencio紧随其后于2017年获批。Imfinzi 2019-9M销售额达到10.5亿美元,增速为182%,预计很快超越罗氏的阿特珠单抗。Bavencio 胃癌、肺癌III期临床接连受挫,至今还未放量。PD-(L)1市场格局增速,11,1.2 肿瘤:PD-(L)1篇,靶点企业商品名通用名,2019-9M销售额(亿美元),增速,金额占 比,获批时间,适应症,临床 地位,整体增速,1L1L,2014/9/4 2015/10/22016/8/52017/3/142017/3/142017/5/182017/9/222017/9/222018/6/122018/6/132018/11/92018/12/192019/6/182019/6/10,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 头颈鳞癌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尿路上皮癌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胃癌食管癌宫颈癌原发性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 肝细胞癌默克尔细胞癌 (MCC)小细胞肺癌 肾细胞癌,1L,美国 默克,Keytruda,派姆单抗,79.93,59%,50%,PD-1,1L/2L1L/2L,2014/12/22 2015/3/42015/11/232015/10/42016/11/102017/2/22017/7/312017/8/42017/9/222018/4/162018/8/21,转移性黑色素瘤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 肾细胞癌经典霍奇金淋巴瘤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尿路上皮癌转移性结直肠癌直结肠癌肝细胞性肝癌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小细胞肺癌,再生元,Libtayo,cemiplimab- rwlc,1.15,100%,1%,09/28/2018,转移性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 或局部晚期CSCC,46%,34%,百时 美施 贵宝,Opdivo,纳武单抗,54.41,10%,1L1L,2016/5/182018/10/182017/4/172018/12/162019/3/82019/3/18,尿路上皮癌 特定肺癌 膀胱癌非鳞非小细胞肺癌 三阴性乳腺癌小细胞肺癌,05/01/201702/16/2018,尿路上皮癌 非小细胞肺癌,2017/3/232017/5/92019/5/14,默克尔细胞癌 尿路上皮癌 肾细胞癌,阿斯利康,Imfinzi,度伐单抗,10.45,辉瑞Bavencio Avelumab,-,8%,146%,PD-L1,罗氏,Tecentriq,阿特珠单,抗,12.97,182%,7%,-,-,6大PD-(L)1单品销售情况及适应症获批记录,12,作为默克的明星重磅产品, Keytruda已经成为默克营收的支柱,但投资者和分析师对默克过于依赖Keytruda表 示担忧。默克市值约为2180亿美元,大部分受益于Keytruda,其销售额在2018年达到70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将 超过艾伯维的Humira,成为全球最畅销的药物。借由Keytruda,默克将肿瘤治疗领域视为一个充满希望的重要增长点。默克最近收购了肿瘤生物技术公司 Peloton Therapeutics和Tilos Therapeutics,其带来的产品管线未来有望为默克带来新的收入。默克在相关的 肿瘤学领域拥有众多的合作伙伴,其与AstraZeneca在PARP抑制剂Lynparza上有合作关系,该药预计在近期胰腺 癌的3期临床试验结束后申请上市。默克对Keytruda未来有两种规划:一是进一步评估和改进Keytruda,以各种组合对多种疾病进行研究。二是探索Keytruda在不同程度肿瘤的辅助治疗或局部晚期疾病的治疗,例如在癌症手术后,以减少癌症复发的风险。目前,默克已经在黑素瘤中进行了一项临床研究,在高危黑色素瘤术后使用Keytruda辅助治疗,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达到了无复发生存的主要终点,从而在美国,欧洲,日本和其他国家获得批准。,13,1.2 肿瘤:PD-(L)1篇,1.2 肿瘤:PD-(L)1篇,14,纳武单抗Opdivo(nivolumab)2014年6月首次获FDA批准用于先前有过治疗的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其后迅速开启多项适应症获批之路,自2014年上市以来,Opdivo获得FDA共15项批准事项,疾病领域囊括黑 色素瘤、肺癌、肾细胞癌、淋巴瘤、头颈鳞癌、尿路上皮癌、结直肠癌、肝细胞癌等多种疾病。随着获批适应症的迅速增加,Opvido上市以来销售额快速提升,2018年Opdivo收入67.4亿美元,同比增长36.1%(未列入One公司Opvido收入),但值得注意的是,2018-2019年,Opdivo销售额增速逐渐变缓直至到零,销售额增速从2018Q2到Q4由 10.2%骤降至0.6%,2019年Q3单季度近乎无增长,增长乏力主要是因为Opdivo一 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失利,肺癌一直是肿瘤领域中的重要市场,同为PD-1疗法的Keytruda获批NSCLC 一线疗法是导致Opdivo销售额下滑的重要因素。,回顾K药从2015至今的销量曲线,可以看到K药在2016Q4和2017Q2有两个“加速度”,正是K药被FDA加速批准单药一 线治疗PD-L1高表达(TPS50%)NSCLC(基于KEYNOTE-024研究),以及联合化疗一线治疗非鳞NSCLC(基于KEYNOTE-021G研究)带来的,这是其能最终于2018Q2反超O药的两项关键驱动力。2019年前3季度K药销售额总计达79.73亿美 元,预计今年销售额将超过110亿美元,而晚期肺癌一线治疗市场为K药的前三季度贡献了逾65%的销售额。面对逐渐增强的竞争压力,默克认为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K药有信服力的临床数据,尤其是在总生存(OS)上的 优势更值得信赖,表达了一种舍我其谁的气势。今年6月11日,美国FDA批准K药作为单药一线治疗PD-L1阳性(CPS1)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以及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所有复发或转移性HNSCC人群(不考虑PD-L1 表达)。使得K药在美国获批的一线治疗适应症数量达到8个(包括有条件加速获批适应症),在所有PD-1/PD-L1免 疫检查点抑制剂中跃居首位。K药在中国的市场表现也算是未辜负默克的期望。在2018年9月商业上市后的一年内,K药实现20亿人民币的销售额,创造了中国处方药的历史。同时,凭借K药在国内市场的成功表现,MSD中国在今年 前三季度的增速分别达到67%, 41%和90%,皆在当季度成为MSD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截止至2019Q3,Opdivo至今已为公司创造218.4亿美元的收入,Keytruda至今已为公司创造209.2亿美元的收入,其 累计销售额将在2019Q4超过Opdivo。,15,1.2 肿瘤:PD-(L)1篇,我国每年新发肺癌患者约78万,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近66万(85%),其中已经发展为晚期或转移性肺 癌患者约40万(60%),鳞状NSCLC约占30%;在非鳞NSCLC患者中,无驱动基因突变的患者约占60%,约17万。K药作为目前唯一在中国获批一线治疗晚期NSCLC的PD-1单抗,其市场和增长空间巨大,在2019年Q3增速高达90%, 远高于全球其他地区销售额增速。,16,1.2 肿瘤:PD-(L)1篇,然而在市场和增长空间巨大的中国,K药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就不能止步于目前获批的四个治疗适应症,而是要加 速推进其在国内的临床研究,加速向国内申请批准新的适应症。根据Clinicaltrials.gov的数据,K药在中国的3期注册临床研究数量达到15项(K药),超过BMS的14项,但是仍 落后恒瑞(17个)和百济(16个)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在欧美市场,PD-1的竞争比的是获批适应症数量和获批 适应症速度。K药若想在国内保住其“免疫之王”的地位,必须植根中国,加大在国内的研发力度和进度,以应对其它进口和 国产PD-1/PD-L1单抗的“收缩包围”。,17,1.2 肿瘤:PD-(L)1篇,K药能在短短五年在美获批15个瘤种,22个(不含有条件加速获批适应症)适应症(覆盖黑色素瘤、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鳞癌、胃癌、食管癌、肾细胞癌、子宫内膜癌等15个不同的瘤种,以及所有有微卫星 不稳定/错配修复缺陷(MSI-H/dMMR)的恶性肿瘤),离不开其对研发的巨资投入。根据MSD官方数据,目前其在全球开展的和K药相关的临床研究已超过1000个。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的一篇文章显示K药相关的研究达到873个,比2017年多了315个,并超越O药的807个,是当今的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临床研究之王”。,18,1.2 肿瘤:PD-(L)1篇,19,1.2 肿瘤:VEGF(R)篇,VEGF(R)靶向药为广谱抗肿瘤药,主要因其作用机理为肿瘤饿死疗法,而不针对某一特定基因变异,因此涉及癌症较 为广泛,目前贝伐珠单抗获批适应症最多共6个。索拉菲尼、瑞戈非尼以及仑伐替尼均获得较难成药的肝癌适应症, 其中仑伐替尼因临床数据优异,或成为最受关注的肝癌一线用药。,下图5家公司VEGF(R)靶向药2019-9M合计销售额为76亿美元,整体增速为14%(较2019H1提升2pp),其中罗氏的贝伐珠 单抗金额占比高达72%(+8%),为该类药物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品种。拜耳的瑞戈非尼以及辉瑞的阿西替尼分别于2012 年获批,目前仍然快速增长中。仑伐替尼2015年获批,目前处于高速放量期,但好景不长,专利将于2021年过期。,HER2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乳腺癌和胃癌。,1.2 肿瘤:HER2篇,罗氏三剑客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以及ado-曲妥珠单抗承包HER2靶点,合计销售额84.7亿美元(+6%)。2019-9M曲妥珠单抗单药销售占比为57%,该品种专利于2014年过期,售额持续下滑,拖累整 个HER2板块增速。新品帕妥珠单抗于2017年获批,销售额占比约30%,目前正在快速增长中(+34%)。TDM1品种Kadcyla同样在高速放量期(+40%)。,20,21,1.2 肿瘤:CD20篇,目前FDA上市的CD20药物主要为单抗类生物药,在肿瘤领域该类药物的适应症主要为包括淋巴瘤在 内的血液瘤疾病。此外,由于CD20在B细胞消亡中起到重要作用,所以该类靶向药同样可用于治疗 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在内的一系列自身免疫疾病。,CD20品种同样由罗氏承包,利妥昔单抗和Obinutuzumab二者2019-9M合计销售额约53.5亿美元,同比 降低1%(降幅较2019H1的-5%有所放缓),该类药物销售额持续下滑主要因占比超过90%的利妥昔单 抗专利过期,生物类似药进入市场导致竞争加剧。此外同为CD20药物的还包括CASI制药的替伊莫单 抗以及诺华的奥法木单抗单抗等。,22,1.2 肿瘤:EGFR篇,EGFR大多用于治疗肺癌,受益于肺癌患者基数大以及精准疗法理念的推动,同一靶点药物迭代更新以及放量速度较快,例如奥希替尼(+86%),EGFR靶向药包括生物药以及小分子化药,下图4家公司2019-9M该类品种合计销售额约34亿美元,同 比增长38%,主要由阿斯利康的奥希替尼拉动。奥希替尼于2015年获批用于非小细胞肺癌,2019-9M 售额达到23亿美元,在所有EGFR靶向药中占比67%(较2019H1提升10pp),由于临床效果优异,目前 仍持续高速放量(增速+82%)。吉非替尼因专利到期,销售额持续下滑。,23,1.2 肿瘤:ALK及TKI篇,TKI品种多用于治疗血液瘤,该类品种巅峰时期已过,下图3家公司合计销售额分别为41.7亿美元(- 2%,降幅较2019H1放缓约16pp),伊马替尼、利妥昔单抗等重磅品种专利过期销售额纷纷下滑。,ALK靶向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肺癌,下图两家公司2019-9M合计销售额为10.4亿美元(+22%),主要由辉 瑞的克唑替尼以及罗氏的阿来替尼贡献,其中阿来替尼于2018年获批,放量迅速(+63%,较2019H1 上升13pp)。辉瑞的Lorlatinib和诺华的色瑞替尼分别于2018、2014年获批,暂未放量。,24,目录,2. 海外药企三季报摘要,1. 治疗领域销售数据分析,自身免疫药物市场格局,自身免疫药物热门靶点,各公司增速,11家公司自身免疫药品合计销售490亿美元,同比增长5.3%,相对较平稳。艾伯维和强生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29%和21%,为该领域 龙头玩家,但因核心品种Humira面临专利悬崖,艾伯维 收入有所下滑(-4%),收入占比也因此下降1pp。赛诺菲、礼来等企业虽然市场份额较小但增速高分别为 171%、98%,主要因为赛诺菲IL-4R抗体Dupixent以及 礼来IL-17A抑制剂Taltz高速放量。该领域热门靶点主要有TNF-(11个)、Interleukin(IL)(9个)、JAK1/2/3(2个)、CD80/B7(1 个)、COX-2(1个)、IgE(1个)等。该板块总体增速较2019H1有所提速(5.3% 8%),1.3 自身免疫系统疾病,25,26,1.3 自身免疫系统疾病,27,目录,2. 海外药企三季报摘要,1. 治疗领域销售数据分析,1.4 糖尿病及代谢类疾病,糖尿病药物热门靶点,各公司增速,7家公司的糖尿病药物合计销售为301亿美元,同比增长2%, 较为疲软,主要因胰岛素品种大规模专利过期。胰岛素板块诺和诺德、礼来、赛诺菲销售收入占比分别 为47%和27%、26%,此前较高的价格使来自议员和民众 的压力越来越大,迫使各公司均发布降价计划,同时多 款胰岛素专利过期,该板块整体增速有所下滑(-6%)分种类看,胰岛素和GLP-1R药物以及口服糖尿病药物销 售额分别为142、69、90亿美元,其中GLP-1R类药物增 速最为靓丽(+24%)。糖尿病药物热门靶点主要有胰岛素受体(14个)、GLP-1R(6个)、DPP-4(5个)、SGLT2(3个)、GH(1 个)。总体增速较2019H1有所下降(3% 2%)糖尿病药物市场格局,28,29,1.4 糖尿病及代谢类疾病,30,目录,2. 海外药企三季报摘要,1. 治疗领域销售数据分析,1.5 呼吸系统疾病,4家公司的呼吸系统疾病药品合计销售额为125亿美元,同比 增长12%,较2019H1提升7pp。葛兰素史克和阿斯利康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49%和29%, 是该领域的市场主导者。阿斯利康增速最高,达到了16%,主要因Fasenra近几年新获批,通常被认为是治疗严重 哮喘的首选新生物药物,其放量较快,增速为244%,因 此公司收入占比提升1pp。诺华和罗氏虽市场份额较小,分别为11%、12%,增速为 4%、2%,主要系核心产品Ultibro与Xolair专利已过期。呼吸系统疾病靶点主要为肾上腺素受体、毒蕈碱受体、NR3C1等。通过抑制受体达到放松肌肉、抑制免疫的作 用。总体增速较2019H1有所提升(5% 12%)呼吸系统药物市场格局,呼吸系统药物热门靶点,各公司增速,31,32,1.5 呼吸系统疾病,33,目录,2. 海外药企三季报摘要,1. 治疗领域销售数据分析,1.6 心脑血管疾病,11家公司的心脑血管药品合计销售额为351亿美元,同比增长11%,较2019H1提升5pp。百时美施贵宝(BMS)、辉瑞以及拜耳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 为17%和17%,以及13%,三者增速分别为25%、20%以及9% 为该领域的龙头玩家。由BMS与辉瑞联合销售的Eliquis阿哌沙班合计销售额为90.2亿美元,TOP100畅销药品排名第2。诺华的销售收入 处于中等地位,占比为8%,但增长强劲,增速为61%, 主要因2015年获批的Entresto进入高速放量期,同比增 长70%热门靶点有血管紧张素II和HMG-CoA还原酶。总体增速较2019H1有所提升(6% 11%),心脑血管药物市场格局,心脑血管药物热门靶点,各公司增速,34,35,1.6 心脑血管疾病,36,目录,2. 海外药企三季报摘要,1. 治疗领域销售数据分析,1.7 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类疾病,11家公司的精神类疾病用药合计销售额为122亿美元,同比增长,4%,增速相对缓慢,主要因重磅品种专利过期,新品暂未放量。,辉瑞在精神类药物领域绝对龙头地位稳固,销售额占比接近 30%,但整体大幅下滑14%,主要系核心产品Lyrica和Zoloft 将于2019年、2020年陆续专利到期。强生市场份额29%,增 速8%得益于核心产品Invega的稳健增长。GSK、礼来、阿斯利康精神类药物收入大幅下滑主要系核心 品种专利过期,市场竞争加剧所致。安进市场份额虽小但增 速可观,主要因为2018年新获批药品Aimovig的放量增长。精神类药物的靶点主要集中在5-羟色胺相关蛋白等,由于精 神类疾病治疗只能针对“症状”,而难以治疗“根源”,目 前相关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总体增速较2019H1有所提升(1% 4%),神经系统药物市场格局,神经系统药物热门靶点,各公司增速,37,1.7 神经系统疾病-多发性硬化症,5家公司的多发性硬化症药品合计销售额为136亿美元,同比增长7%,增速相对稳健。百健是多发性硬化症领域的市场领导者,市场占比47%,增速 下降是因为核心产品专利到期所致。罗氏市场份额20%,仅次 于百健,但增速达57%,主要系2017年上市产品Ocrevus具备 更优的临床收益和药物依从性,预计未来市场空间还将继续 增加。诺华增速下降明显,预计替代Gilenya的新药siponimod将于今年上市,可以进一步稳固诺华在多发性硬化 症领域的地位。赛诺菲市场份额增长主要因为其核心产品Aubagio增速17%。拜耳的干扰素betaseron因被报道副作用较 大,销售呈现下降趋势,远低于市场其他同类产品销售额。多发性硬化症的热门靶点主要为干扰素受体、S1PR5等。总体增速较2019H1有所提升(6% 7%)多发性硬化症药物市场格局,多发性硬化症药物热门靶点,各公司增速,38,39,1.7 神经系统疾病-多发性硬化症,1.7 神经系统疾病- 阿尔茨海默症的流行病学分析,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俗称老年痴呆,是一种发病进程缓慢、随着时间不断恶化的神 经退化性疾病。患者的发病年龄一般在65岁以上且与年龄相关,但大约有4%到5%的患者会在65岁之前就发病。目前我国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约600万, 65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约7%,美国约及西欧发病率最高,约10%。 由于人口增长、人均寿命增加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预计2050年时全球AD患者将增长68%,达1.5亿人。它的病理学特征是脑内细胞外类淀粉斑块沉淀和神经细胞内原纤维缠结和神经元突触功能异常,神经元大量 丢失甚至萎缩,临床上表现为记忆障碍、失语、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的改 变。疾程因人而异,但诊断后的平均余命约为三到九年。阿尔茨海默病的真正成因至今仍然不明。AD的发病机制极其复杂,暂无任何假说可较完美地解释和描述其全 部发病过程。目前学术界比较认可的假说有神经元外大量-淀粉样蛋白聚集形成的老年斑和神经元内异常 过度磷酸化tau蛋白聚集形成的神经原纤维缠结、胆碱性假说、免疫炎症假说、线粒体功能障碍假说和钙稳 态失衡假说等,这提示联合疗法和多靶向药物或可显示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目前的药物只能缓解AD症状,没 有任何上市药物可以将其彻底治愈。,美国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年龄分布,阿尔兹海默症病理学特征,40,41,1.7 神经系统疾病 - 目前阿尔兹海默症上市药物,AD药物可以简单分为三类:改善病情药物(DMDs):指通过干预导致神经元死亡的疾病过程、围绕AD发生发展的潜在病理生理机制、针对发病 级联过程的多个靶点的药物研发。例如分泌酶抑制剂,针对A的主动或被动免疫,A聚集抑制剂;针对tau异常磷 酸化的多个靶点的药物开发;A刺激神经元及胶质细胞产生的炎症反应过程的靶点等。迄今为止,到上市前阶段的 靶向改善病情药物除百健的aducanumab外全部失败。改善认知症状药物:改善乙酰胆碱信号传导过程、改善细胞信号转导的均属于此类。FDA批准的5个药物均属此类。改善精神行为症状药物:针对精神、行为改变的治疗,如:激越、激惹、攻击、睡眠紊乱等。抗氧化药物、抗炎药 物、雌激素、降糖、降脂类药物等也备受关注。,1.7 神经系统疾病 - 阿尔兹海默症药物临床进展,放眼全球,迄今为止能够治疗阿兹海默症的有效药物仍未 出现。2019年全球治疗及照料费用已达万亿美元,目前市 场处于极不饱和的状态,急缺有确实疗效的新药,因此吸 引了全球医药巨头投入巨资研发AD药物。但阿尔茨海默症 历来是新药研发的“大坑”,1998年至今,AD新药研发领 域屡受打击,上百个AD药物宣告失败,仅有5种药物得以上 市用于缓解AD症状,0.4%研发成功率让各大药企相继停止AD药物研发。国外大药企和其他药企在研发方向上出现了一定的分歧。 百健、罗氏这样的大药企主要关注-淀粉样蛋白抗体、tau蛋白抗体和BACE1抑制剂三个方向,在其上投入了巨额 研发经费,拥有充足的管线储备;其他药企则有意避开了 这三个研究方向,转而研究其他靶点的小分子抑制剂,在 症状缓解类药物上研发竞争激烈,且最有可能产生上市新 药,但不会很重磅。,阿尔兹海默症药物临床进展(截止至2019.2),阿尔兹海默症临床药物机制占比(截止至2019.2),42,43,各大制药巨头都或多或少在AD药物上投入了研发资源,由于所需资金多,因而巨头也都选择以合作方式进行研发,其中以百健/卫材、罗氏和礼来三家的管线较为丰富全面。截止2019年初,共有17个改善病情药物(DMDs)进入III期临床,其中最受瞩目的期临床有卫材/百健联合开发 的elenbecestat、罗氏的gantenerumab、百健的aducanumab、基因泰克/ AC免疫/罗氏联合开发的crenezumab。 然而,在2019年以上4种药III期临床试验全部宣布失败或终止。百健/卫材投入大,进展最快,且后备充足。百健和卫材一直在合力研发阿尔茨海默病药物,但似乎进展并不顺 利。3月份重金押注的Aducanumab两项期临床实验均宣布失败,导致股价大跌30%,百健10月底对患者数据进行 重新分析后宣告Aducanumab起死回生,并预计2020年上市。罗氏有三药在研,持续加注阿尔茨海默病,并于2019年8月开启一项新I期临床。礼来在经历了lanabecestat和Solanezumab两次失败后,其目前着力推进的药物管线是S药同靶点的LY3303560和-淀粉样蛋白抗体药物LY3002813。其他大药企如强生(杨森)、默克、艾伯维相继入局,但仍势单力薄。,1.7 神经系统疾病 - 各大药企阿尔兹海默症药物管线,-淀粉样蛋白相关 Tau蛋白相关 其他,1.7 神经系统疾病 - 起死回生的百健-淀粉样抗体aducanumab,百健/卫材的aducanumab是-淀粉样蛋白人类单克隆抗体,在2015年8月和9月,百健启动了ENGAGE和EMERGE两项3 期临床试验。招募因为AD出现轻微认知障碍的早期患者,通过PET扫描证实,这些患者的大脑中淀粉样蛋白水平 升高。他们分别接受了三种不同剂量aducanumab的治疗(3 mg/kg、6 mg/kg、10 mg/kg)。试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变化出现在2017年3月,研究人员对试验流程进行了修改,允许最初随机接受6 mg剂量的携 带ApoE4基因的入组患者改为接受10 mg/kg剂量,这是aducanumab的最高剂量。2019年3月,无效性分析的结果表明aducanumab达到预期效果的可能性很小。因此,百健和卫材宣布终止临床试验。然而,在宣布终止临床试验后,百健对包含更多患者的数据集进行了重新分析,发现在EMERGE中,剂量为10mg/kg的aducanumab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认知能力。同时在ENGAGE中,持续接受剂量为10 mg/kg的aducanumab的部分 患者的认知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对于数据不一致问题百健认为在EMERGE试验中更大剂量的暴露导致的。因而决定重 新启动aducanumab项目,并预计在明年初向FDA提交生物制品许可上市申请(BLA)。现在最大的问题是FDA将如何看待aducanumab的案例。FDA近来倾向于以低于其近年来历史标准的临床证据批准药品,特别是如果这些证据针对的是重大未满足的医疗需求,因此如果aducanumab临床数据及相关分析属实,很有可能 成功上市并成为重磅新药。百健ENGAGE,EMERGE试验设置,

注意事项

本文(海外医药2019年三季报总结报告.pptx)为本站会员(指南针)主动上传,报告吧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报告吧(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号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