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化工行业研究报告及展望.pdf
2019 年上半年化工行业 研究报告及展望 2019.10.2 1 2019 年上半年化工行业研究报告及展望 一、上半年化工行业运行概况 2019 年上半年,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行业景气指数(即期指数)来看,虽然上半年化工行业景气指数仍处于高位,但在经历一季度小幅上升后,二季度迅速回落,化工行业的上行压力明显加大。从国家发改委最新发布的行业经济数据来看,上半年化工行业投资增速较快,但行业增加值增速放缓。 2019 年上半年,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9.3%,显著高于全国工业投资 3.3%的平均增长水平, 26012 家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4.5%,低于同期全国规模工业增加值 1.5 个百分点。未来随着新产能的释 放,行业供给大幅增加,行业运行压力将有所上升。 图 1 化工相关行业景气指数(即期指数) 数据来源: Wind 从经营情况看,上半年,化工行业收入保持增长,但效益明显下降。上半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营业收入 6.06 万亿元,同比增长 2.2%;实现利润总额 3,596 亿2 元,同比下降 18.3%;全行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 5.93%,同比下降 1.48 点。各细分行业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表现相对较好;受成本上升影响,炼油业效益大幅下滑;基础化学工业整体保持平稳,其中农药和橡胶制品利润保持增长,基础化学原料制造利润降幅较大。 对外贸易方面,上半年,受中美贸易战和全球经济疲软等不利因素影响,国内化工产品出口受阻,进出口贸易增速缓慢,贸易逆差扩大。海关数据显示, 2019年上半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进出口总额 3586.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其中,出口总额 1122.3 亿美元,仅增长 0.5%。国内能源消费需求的增加导致原油和天然气进口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国内进口原油 2.45 亿吨,同比增长 8.8%;进口天然气 653.9 亿立方米,增长 11.7%。贸易逆差 1,342 亿美元,同比扩大 2.1%。 从主要商品价格走势看,上半年国际油价震荡回升,但基础 化学原料市场需求增长动力不足,基础化工产品价格涨少跌多,总体保持低位震荡;合成材料进口量增多,国内市场竞争加剧,价格波动剧烈,其中,合成纤维单体市场价格降幅相对较大;化肥消费维持在零增长,市场供需保持稳定,价格波动较小。 从安全环保来看,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环保督查趋严。上半年化工企业重特大事故较多,尤其是 “3·21”响水爆炸事故对整个化工产业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大。2019 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将启动,化工行业作为督察的重点,环保形势更加严峻。 总体看,上半年国内化工行业总体平稳,但上行压力加大,未来发展面临 的挑战严峻。 二、主要 细分行业运行情况 1 炼化 ( 1)大型炼化一体化企业投产,供给大幅增加,产能过剩进一步加剧。 随着恒力石化 2000 万吨 /年炼油产能的建成,截至 2018 年底,我国炼油能力达到 8.31 亿吨 /年。 2018 年,我国全年原油加工量 6.04 亿吨,炼厂开工率 73%,低于 83%的全球炼厂平均开工率水平,我国炼油行业已属于产能过剩行业。 3 在产能过剩形势下,为促进行业升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国内大炼化项目仍在密集开工建设及投产。具体来看, 2018 年 12 月, 2,000 万吨 /年的恒力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常减压装置开工试运行, 2019 年 3 月已全面打通流程正式投产;2019 年 5 月,浙石化 4,000 万吨 /年炼化一体化项目的一期 2000 万吨 /年产能投产;除此之外,中科炼化、盛虹石化、古雷石化和广东石化等一批新建项目将在2019 年底至 2021 年内陆续投产。另外,随着我国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国际石油石化公司也大举进军国内炼化行业。目前,已经宣布项目计划的有埃克森美孚120 万吨 /年惠州原油直接制乙烯项目、巴斯夫湛江 100 万吨 /年乙烯裂解项目、壳牌与中海油合资的中海惠州三期乙烯项目、沙特基础工业 公司的福建世界级炼化一体化项目、沙特阿美与北方工业合资的盘锦 1,500 万吨 /年炼化一体化项目等。 2019 年 1 月 16 日,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 2018 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 “报告 ”)称,随着地方民营大型炼化项目相继投产, 2019 年全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将净增 3200 万吨 /年,全国炼油总能力将达到8.63 亿吨 /年;过剩产能将升至约 1.2 亿吨 /年,同比增长约三分之一,产能过剩态势将进一步加剧。 ( 2)国内成品油消费增速放缓,出口维持快速增长。 在国内炼油能力过剩的同时,下游成品油消费增 速放缓,出口维持快速增长。近年来,受传统汽车销量下滑以及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影响,国内成品油消费增速呈震荡下行的趋势。 2018 年成品油表观消费量为 3.20 亿吨,同比下降 0.72%。进入 2019 年,成品油消费量进一步下滑, 2019 年上半年,我国成品油消费量为 1.52 亿吨,同比下降 5.29%。鉴于国内成品油过剩,出口成为生产企业减轻产销压力的重要举措。 2019 年上半年,成品油出口量为 3252 万吨,同比增长 7.22%。 4 图 2 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变动情况(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 Wind 图 3 成品油出口数量变动情况(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 Wind ( 3)行业竞争格局重塑,中小地炼企业生产空间受挤压。 由于民营大炼化项目的建成投产打破了我国之前国企主导、民营紧跟的炼油5 格局。据报告称, 2019 年,民营企业炼油能力将提高到 2.35 亿吨 /年,在全国炼油能力中的占比将从去年的 25.6%升至 27.2%。国内千万吨级炼厂数将增至29 座,其中两座来自民企,且规模均为世界级水平,大型民营炼化企业在行业中的话语权增强。 我国炼油行业整体大而不强,一些中小型民营炼厂亟待整合。除国营大炼厂外,我国民营地炼企业存在分布散、规模小、产品单一、能耗高等特点, 2018 年,我国炼厂平均炼能仅 412 万吨,远低于世界炼厂 759 万吨的平均规模,且各炼厂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我国炼油行业整体大而不强。地炼大省山东率先提出了地炼整合方案:力争到 2022 年,将 300 万吨 /年以下的炼油产能整合转移;到 2025年,将 500 万吨 /年以下炼油产能分批分步整合转移,全省地炼原油加工能力由目前的 1.3 亿吨 /年压减到 9000 万吨 /年左右。 总体看, 2019 年上半年, 国内成品油消费增速放缓,炼油业产能过剩压力进一步加大,出口成为化解过剩产能的重要途径。在大型炼化一体项目积极推进和中小型炼厂亟待整合的大形势下,炼化行业正经历一波行业转型升级,未来行业竞争格局有望重塑,但短期内行业产能过剩压力仍较大。 2化纤 ( 1)行业收入增长,但供需矛盾加大,利润下滑。 2019 年上半年,化纤行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4287 亿元,同比增长 7.1%;实现利润总额 133 亿元,同比减少 23%;行业亏损面达 26.52%,较上年扩大 4.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大幅增长 71.5%;营业收入利润率 为 3.11%,同比下降 1.22 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涤纶行业利润总额为 58.4 亿元,同比减少 37.7%;锦纶行业为 16.5 亿元,同比减少 18.5%;粘胶短纤行业亏损严重。 供给方面, 2019 年上半年化纤产量保持增长态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2019年上半年化纤产量为 2,803.65 万吨,同比增长 12.05%。具体看,涤纶的产量为2167.27 万吨,同比增长 12.49%;锦纶产量为 233.62 万吨,同比增长 14.18%;粘胶短纤产量为 215.55 万吨,同比增长 10.20%。除维纶和粘胶长纤外的其他化6 纤产品均保持增 长态势。 需求方面, 2019 年以来,国内纺织服装内销增长趋缓,出口压力明显加大的情况下,终端市场表现弱势,贸易摩擦影响持续,叠加国内纺服高库存的影响,化纤下游主要产品产量增速明显放缓,化纤产品供需矛盾加大。 出口方面, 2019 年上半年,我国化纤出口 240 万吨,同比增长 7.31%,增速较上年同期略有提高。但受中美贸易战的影响,我国对美国出口化纤量同比减少37%,占出口总量比例下降 3.4 个百分点。 ( 2)下游需求疲软,涤纶长丝价格震荡下行,企业盈利空间收窄。 2019 年上半年,纺织行业需求不振,库存积压,涤纶长丝库存天数波动较大,且库存天数较上年同期略有增加。目前化纤行业的利润集中在上游,纺织企业利润微薄,生产积极性不高,同时上半年为传统需求淡季,纺织市场需求疲软。 图 4 2018年以来 涤纶长丝库存情况(单位:天) 资料来源: Wind 2019 年一季度,涤丝价格震荡运行,行情相对平稳。 2019 年二季度以来库存积压,涤纶生产企业销售压力增大,涤丝价格震荡下行,至 6 月初涤纶生产企业的促销取得一定效果,企业库存压力缓解,且成本端支撑下,涤丝开启上行之路,但由于涤丝需求 大幅萎缩,下游织造企业前端消费意识减弱,刚需购进为主,采购量缩减。 2019 年 7 月份以来,涤丝库存又进入累积阶段,市场成交价格不断探底。较上年同期相比, 2019 年二季度涤纶长丝价格跌幅明显。 7 从产品利润空间来看, 2019 年上半年, POY 产品价差在 7001,800 元 /吨宽幅震荡,假设涤纶长丝 POY 加工费在 800 元 /吨,当前价差下,涤纶长丝 POY 的单吨税前利润约为 -1001,000 元 /吨。与 2018 年上半年相比,涤纶长丝价格不断探底,价差有所收窄,行业内企业的利润不断压缩。 2019 年二季度,伴随着 PTA价格的 下调, POY 价差有所回升,企业利润空间回升。 2019 年下半年,预计 PTA价格仍维持低位震荡, POY 生产企业仍将保持一定利润空间。 图 5 2018年以来涤纶长丝价格及价差情况(单位:元 /吨) 资料来源: Wind ( 3)化纤产业链一体化加深, PX 产能进入扩张期,产业链利润将上移 2019 年, PX 处于产能扩张期, PTA 新增产能预计于 2020 年进入大规模投产。具体看,恒力新增的 2 套 225 万吨 PX 产能均已于 2019 年上半年完成投料,中化弘润 80 万吨 PX 已于 2019 年 6 月底投料试车。 2019 年下半年,恒逸文莱( 150 万吨 PX)、辽宁石化(扩产 20 万吨)和海南炼化( 100 万吨)的新增产能将进入试车或投产阶段。因此预计 2019 年将新增 PX 产能 800 万吨。此前国内PX 对外依存度高,此轮新增的产能将对 PX 市场形成较大影响, PX 成本有望下降, PX、 PTA 的价格受原油价格波动影响将更加明显。未来随着大炼化项目投8 产增加, PX 国内产量释放,国产化率提升,国内一体化炼厂的低成本将进一步压缩 PX 环节的利润空间。 PTA 方面,产能增速略有增加, 2019 年 9 月新凤鸣 220 万吨 PTA 即将投产,2020 年仍有一定规模的新 增 PTA 产能释放,未来 PTA 市场将处于绝对过剩,将形成自用和市场竞争并行的竞争格局。 下游聚酯方面, 2019 年聚酯新增产能投放力度放缓,预计 2019 年聚酯产能将小幅增长 7.49 个百分点至 5,780 万吨,聚酯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国内前十大聚酯产能约为 55%。但从下游需求看,受复杂的贸易形势影响,终端生产环节的决策将更加谨慎,下游旺季预期不强,可持续性弱,预计下半年化纤需求较低迷。未来,全球经济经济增长放缓预期明显,市场需求总体趋于疲软,贸易环境风险仍然存在,纺织行业出口压力较为突出。因此, 2019 年下半年,在产品价格下滑、供给增加但需求较低迷的预期下,化纤市场将面临较大的上行压力。 总体看, 2019 年上半年,化纤产品国内需求不振,在产量增长的态势下,供需矛盾加大,化纤行业对出口依赖度加大。涤纶长丝价格回落明显,行业内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压缩。随着产业链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产业利润有望上移。 3氯碱 ( 1)政策控制行业增量,安全事故影响装置开工,供给提升有限。 2014 年以来,江苏、浙江、山东等东部地区氯碱企业主动淘汰落后或闲置产能,控制新项目审批,行业产能增量有限。截至 2019 年 6 月底,国内 PVC 生产企业为75 家, 2019 年全年 PVC 计划投产产能总计为 146 万吨,上半年 PVC 产能新增 72万吨。截至 2019 年 6 月底,国内纯碱企业总计 41 家,产能为 3,168 万吨 /年,较2018 年末增加产能 120 万吨 /年,其中产能大于 100 万吨 /年的企业有 11 家,合计产能达到 1,805 万吨 /年,约占国内总产能的 56.98%,行业集中度较高。 二季度,受国内发生化工类安全事故影响,长期检修装置有所增多,对冲了一部分新增产能投产带来的供应增量。 2019 年上半年, PVC 累计产量 954 万吨,同比增长 0.26%,产量增幅趋势较弱 。 2019 年上半年,烧碱累计产量 1,745 万吨,9 同比增长 2.76%, 2019 年上半年国内烧碱总体开工率 84.16%,较上年同期下降1.23 个百分点。 2019 年上半年,累计纯碱产量为 1349 万吨,同比增长 7.49%,2019 年上半年纯碱企业周平均开工率 81.77%,同比增加 4.96%。 ( 2)下游需求支撑力度有限,价格整体呈现走弱趋势。 PVC 下游制品中以管材及型材为主的硬制品占比较高,其主要用于房地产行业,因而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对 PVC 需求影响明显。 2019 年初开始,房地产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数经历了 3 月的短暂 上行之后,自 4 月开始同比增速一路下行; 2019 年上半年, PVC 表观消费累计为 956.31 万吨,与 2018 年同期的 967.25万吨相比,略有下降; 2019 年上半年, PVC 下游开工率自 4 月开始下行, PVC综合价格指数自 5 月开始明显下降。 图 6 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变动(单位: %) 数据来源: Wind 图 7 PVC综合价格指数